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凌 逾 : 香港早期文學評論閱讀札記──《香港文學大系‧評論卷一》編餘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7年7月號總第391期

子欄目:「當代香港文學作品評論」專輯

作者名:凌逾

香港,海港城,中國大陸的南大門。毗鄰廣東,位屬嶺南,面向太平洋。近世以後,香港發展為世界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塞之地。就時間而言,海上絲路形成於秦漢,發展於三國至隋朝,繁榮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海上航線。就空間而言,起自中國東南沿海,經由南海、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洋、紅海和阿拉伯海。當代香港是海內外貿易、國際商業發展的橋頭堡,位列第三大金融中心,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史稱「紐倫港」。香港,深深滲透中原文化、傳統文化的根脈,原汁原味地傳承。同時,受歐美、東南、日韓文化影響,也與海洋、商業文化互滲交融。歷經百多年發展,才成就了香港輝煌。當代香港亮度很高,東方之珠,人文薈萃,文化粲然。

敦煌,內陸城,中國大陸的西大門。一千多年前,是貫通西域、中亞和歐洲內陸的交通要道,西域門戶「咽喉之地」,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陸上絲路起源於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以西漢首都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最初是為運輸中國絲綢。敦煌因此成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中外文化交匯,受西亞、中亞、歐洲文化影響,中原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碰撞匯聚,歷經幾百年發展,才成就了敦煌「莫高窟」這一文化瑰寶。敦煌學已成為世界顯學。

今世香港、千年前敦煌,兩者的歷史地位相當,分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代表城市。從地理位置來看,兩城分處南關與西關,雖地處邊陲,卻是絲路必經之地,要塞之地。一處內陸,一處海島,凝結着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結晶。從歷史文化來看,兩地的國際商貿往來熙熙攘攘,經濟繁榮,都流淌着重商文化的血脈,有歷史縱深感。兩地都歷經中外先進文化混血,誕生出寧馨兒,光華耀眼:千年敦煌有「莫高窟」文化遺產;香港也煉造出自己的文化瑰寶:「跨界創意」,這粒璀璨的夜明珠終將會被人挖掘,會被未來的歷史考古。

 

1   海上絲路的時空版圖

一個小海島,為甚麼有這麼一段輝煌,影響了十億中國人文化?香港之所以能迅速發展為國際大都市,之所以能開拓出「跨界創意」的獨特基因,跟其歷史、地理、社會文化語境有密切關係。一方水土,造一方文藝。

 

第一,獨特的身世背景。

1840年前,香港是小漁村,屬廣州府管轄。1842829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及鴨脷洲,英國開始對香港殖民統治。1860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又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移交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的管制權。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二百三十塊大小島嶼,總計九百七十五點一平方公里土地,租借給英國,稱之為「新界」,租期九十九年。從189871日至1997630日,英國全境佔領香港。

百多年後,歷史轉向。19829月,中國與英國談判,只承認香港受英管理,而非屬地,要求將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一併交還。經多達二十二輪的兩年談判,19841219日,中英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7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至2017年,正好回歸二十週年。

正是這樣別具一格的前世今生,飽經滄桑,而又堅韌自立,才成就了香港。

 

第二,中外文化混血的成長語境。

創意需要文化環境的孕育。奈斯比《大趨勢》發現,美國發明多集於五州,因為這些前驅州的人種組合豐富。中國大唐也因國度開放,生成文化混血新種,氣象恢弘。亨廷頓認為,移民較富創造力。二十世紀香港得天獨厚,中西合璧,移民新城,雜交雜嘜,優良品種自然誕生。

這塊一千一百零四平方公里土地,在內外戰亂頻仍的上世紀,經歷三次人口南下潮。雖是蕞爾小島,卻從來是避難之地、後花園、蹭鞋毯……作為二十世紀的逃生門(emergency exit)、救生艇,香港接納左、中、右各路人馬,如晚清遺老、上海幫人物、新感覺派、電影業等。二十一世紀初,人才引進,又湧起一波南下潮。2014年,香港人口突破七百二十六萬,近十年增加四十五萬。人口密度,也是世界第三。

香港海納百川。一方面,深受中國傳統的儒道釋、國族倫理文化理念的影響;古文傳統沒有偏廢,語言文字古雅,依然熱衷創作古典格律詩;傳統文化保存完整,如粵曲南音、節慶風俗、婚喪嫁娶、媽祖神巫、建築居屋、民間觀念等,留存着最古老的中國文化樣式。香港直接延續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不同於大陸學界的隔代遺傳。

另一方面,也接受嚴謹的管理理念,社會規約法律條文詳盡,執行嚴格。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指出:香港最大特色是雜性,萬國人種隨處可見,萬國商品進駐,高揚雜種世界主義、多元文化主義。據說,港人智商全球首屈一指。香港因此有不一樣的面目,長着一顆中國心,外表卻有些洋化、洋派。

香港文化混血、聲音雜嘜、思想雜交,藍色文明與黃色文明交匯,陸地文化與海洋文化互融,開風氣之先,無意間爆發出強大的創造力氣場,跳脫常理,脫軌而出,破框而為,自然而然,跨界創意逼人而來,形成巨大的跨媒介創意場,造就新時代的文化創意。

大陸改革開放伊始,香港成為「潮」的代言城市,港味「忽如一夜東風來」:喇叭褲、牛仔褲、長頭髮、蛤蟆鏡、答錄機、粵語流行曲、武俠片、警匪片、影視明星照、高樓大廈、街招等。對美國人而言,港味則多指李小龍、武俠電影等。對內地人而言,香港一度是新潮文化生產基地,引領潮流,傳遍全國。內地民眾被港味同化消費而不自覺,現在大陸三四十歲者多受香港文化影響:房產樓花、金融策劃、時裝時尚、生意廠房、流行音樂、影視劇、三及第文學、長篇連載小說……港式各類跨界創意叢生,超越藝術、科技、學科的界限,在改革開放後幾十年,全方位地引領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之潮,快時代幾拍。

大多數人都知道流行的港曲、港片、武俠言情小說。但是,這只是香港表層、淺層的通俗文化。其實,港味不是一味的大俗,1960年代起已有酷文化萌芽。1976年,陳冠中創辦《號外》雜誌,宣揚雅皮、油皮的小資文化,引領八十年代香港波西米亞文化:浪遊的外表,反叛的堅持,融合波希米亞的理想主義激情、布爾喬亞的物質享樂與保守情懷。

香港另有高端、深邃的雅文化創意,智慧發芽成樹,獨樹一幟,意蘊深厚的底牌多被忽略,養在深閨人未識,甚至被埋沒。讓寶藏重放光彩,廣為挖掘,需要時日。重新發現香港,重新解讀香港,挖掘香港文化的閃光點――跨界創意,香港的活力之源,開闢自成一體的「港派」,這寶藏庫能給人多少啟迪。

 

第三,海港城的藍色文明文化。

香港是海島,優質深水港口,海洋文化是其天然的底色。百多年來,海販商人發展出「穗(羊城)――港(香港)――暹(泰國)――叻(新加坡)」的國際貿易圈。澳門則自1553年葡萄牙人租居後,發展出「澳門――長崎、澳門――果阿――里斯本、澳門――馬尼拉――墨西哥」的國際貿易圈。兩者互為因應。

香港作為世界大港,連續幾年位居世界集裝箱輸送量第一,有集裝箱、石油、煤炭、水泥等碼頭,港口費率全球最低。作為自由港,海上航線二十多條,通往世界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一千個港口,每年進出港旅客達一千萬人次。但是,2005年,香港被新加坡取代,屈居第二。2015年,香港集裝箱輸送量一千八百六十三點九萬箱,全球第五。上海港、深圳港、寧波港、廣州港、青島港,逐年後來居上。

船,是海港城的重要符碼。船在海洋空間漂浮,自給自足,在全球港口之間穿梭,航程不斷,探險獵奇,獵取異國花園的珍寶,拓展疆土海域。從十六世紀至今,船,是經濟發展的最偉大工具,一如今世的飛機。船,是想像力的倉庫。海洋文學賜予人冒險精神,敢於嘗鮮、謀求突破,這迥異於求穩求安、波瀾不興的陸地文化。沒有船的文明社會,偵察代替了冒險,警察代替了海盜。過去,穗港澳多為貿易中轉站;如今造船業興盛,發展為國際化商業都市,見出社會的進步和巨變。

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最初為發展經濟,跨國貿易,海外拓展,後來發展為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交流。「一帶一路」與文學、文化有天然的聯繫。因為路通,就有商通、財通;然後,自然有才通、文通。貿易航道,同時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人才和文化的輸出輸入、海內外的經濟發展齊頭並進。十六至十八世紀,隨着中國和歐洲國家貿易的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在歐洲國家廣為傳播,並產生強烈影響。「一帶一路」新國策,同樣希冀將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新文化傳向世界。

百多年來,香港文化輸出和輸入,有別於其他地域,是全球與地方角力的場域,既是迅速發展的國際都市,又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之地;不僅全球化擴展,也體現出濃郁的本土化特色。學界需改變偏見――香港文化低俗落後,其實,香港文藝多元豐富,尤其是跨界文化創意獨樹一幟,甚至連西方後經典理論,都不能完全詮釋這些文化現象。因此有必要探究,在新媒介文化全球化、趨同化共性發展中,香港跨媒介文化如何凸顯出地方性、區域性、民族性的個性特徵。

 

2   跨界創意的動力馬達

香港跨界創意的動力馬達來自各方各界,不僅提供了跨界創作平台,而且實現了跨界創新意識的全民滲透。我們可從三個層面,加以考察:老中青三代作家血脈、獲獎作家作品、書籍報刊和影視學術界的創意文化氛圍等。

百多年來,香港成為各地文人作家薈萃之地:魯迅、茅盾、蔡元培、夏衍、戴望舒、張愛玲、余光中等都曾路過、居停過,詳見盧瑋鑾教授的《香港文學散步》;葉靈鳳、劉以鬯、金庸、西西、陶然等來了,就不再離去,幾十年廝守;更有土生土長在港紥根的作家,都用文字細述了港島不同時代的記認與變遷,詳見劉登翰教授的《香港文學史》、袁良駿教授的《香港小說史》、趙稀方教授的《小說香港》等論著,都有翔實精當的分析論述。

香港藝術家,若按時間排排座,可以大體分為三代,呈現出鮮明的代際特徵,各有所擅。老中青作家形成了傳幫帶,幾代人的心血匯聚成香港獨特的文學與文化,我城特色儼然,別無分店。

一是老一輩作家,生於19111949年間,多善於根植傳統,弘揚傳統。如劉以鬯、侶倫、鷗外鷗、舒巷城、黃谷柳、葉靈鳳、徐訏、金庸、梁羽生、西西、陶然、林曼叔、梅子、古龍、倪匡、亦舒、也斯、董橋、崑南、施叔青、綠騎士、柳木下、關夢南、蔡炎培、力匡、盧因、何達、海辛、顏純鈎、何福仁、小思、潘耀明、劉紹銘、梁錫華、黃維樑、黃國彬、林行止、陶傑、蔡瀾、邁克等。

他們多是典型的中式傳統作家,金庸、梁羽生開拓新武俠小說,俘虜了全球幾代華人。20167月,香港書展以武俠文學為主題策展:「閱讀江湖‧亦狂亦俠亦溫文」。2017年初,金庸館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揭幕,這是香港首個以作家為主題的常設展館。倪匡和亦舒兄妹分別開創科幻小說、新言情小說。陶然擅長故事新編、情感書寫,是港人港事港情的絕對代言人。台大張日郡的博士論文專章研究陶然的「三國微型小說」。2017321日,趙稀方教授的《大公報》專欄文章〈歲月如歌〉指出:「這意味着,陶然小說日漸經典化」。

當然,也有西化文學的典型作家。劉以鬯,勇於進行敘事實驗的嘗新,為香港現代派的開山始祖。董橋散文有英倫小品文風味。也斯走遍世界,在詩文、影畫、樂舞、飲食界、時裝界之間尋求打通,跨界大師,創意無限。黃勁輝歷經六年打磨,一人導演出兩部紀錄片:《1918(劉以鬯)》《東西(也斯)》,2016年起,兩大片在台港澳內地乃至歐美播出,雅致精妙,開拓新的電影語言,值得觀賞收藏。2015年,陳果拍攝的《我城(西西)》在港台上映。這三部片子都屬於「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系列,意在為台港文學大師塑像。

西西,跨界創意的大師。五十多年,出版三十多部作品,打通文學與繪畫、電影、音樂、體育、建築的界限,部部有新意,一系列長篇,雕刻迥異的「西西體」:1975《我城》的「手卷影像體」;1977《美麗大廈》的「電梯手卷體」;1980《哨鹿》和1981《候鳥》的「比興影像體」;1986短篇《浮城誌異》「圖文體」;1996《飛氈》「蟬聯網結體」,採取蟬聯銜接的增殖手法,反線性敘事,化用迴圈時間、網結編織來結構全書。(1)新世紀後,有2008《我的喬治亞》的「建築體」,2008《縫熊誌》和2009《猿猴誌》的「縫製體」等體式。其一生興趣廣泛,活力無限,從不自我重複,永遠行走在突破創新路上,堪稱楷模。

二是中生代作家,大體生於19501970年間,多善於在化中與化西之間找到平衡之道。如陳冠中、李碧華、黃碧雲、梁鳳儀、葉輝、王良和、羅貴祥、樊善標、周蜜蜜、鍾曉陽、陳慧、張小嫻、林燕妮、董啟章、潘國靈、胡燕青、黃燦然、陳德錦、秀實、陳汗、鍾國強、鍾偉民、陳昌敏、梁科慶、蔡益懷、吳美筠等。

中生代勇於開拓。李碧華開拓新言情小說,善寫輪迴故事,言情說愛,春秋筆法,粉絲遍野。梁鳳儀拓展財經商業小說。黃碧雲敢愛敢恨敢寫,從暴烈到溫柔到淡靜,絕對自成一格,他人難仿。陳冠中直言當下,一針見血。董啟章已有二十多部作品,每作求變,性別變身式、地圖小說式、百科全書式、創意魔法式等。自2005年起,用十年時間,打造「自然三部曲」,兩百萬字的煌煌巨著,大氣磅礴,氣象恢弘,為一代新人中的佼佼者。潘國靈文理通殺,內外兼修,才氣學養兼具,睿思才慧巧筆墨。其在出版十四部書後,2016年,又推出首部長篇《寫托邦與消失咒》,其創作潛力十足,值得關注,又一個佼佼者。董啟章和潘國靈都是智者,將香港哲思小說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三是新生代作家,大體為70後、80後、90後,生長於和平年代,中西文化水乳交融地滲透,具有香港本土意識。葛亮、韓麗珠、謝曉虹、廖偉棠、唐睿、鄭政恆、陳曦靜、王貽興、鄧小樺、譚劍、關麗珊、麥樹堅、陳苑珊、李維怡、李逆熵、周潔茹、陳浩基、雨希、陳嘉薰、深雪、梁望峰、邵國華、畢華流、朱茜菲、袁兆昌、林詠琛、鄭梓靈、天航等。武俠讀者多為7080後;9000後多上網衝浪、玩電子類遊戲,為網路文學受眾主力軍。香港網路作家有黃世澤、黃力信、鄭立、賴作峰、小芳芳、葉天晴等。

葛亮作為香港的年輕作家代表,閃亮登場,獲獎無數。筆者曾撰文分析,其創作意義在於,開闢新古韻小說,引領新一代風騷。長篇新作《北鳶》是典範,啟動傳統文化符號,復現古典文學的雅致神韻,精雕細刻,重揚孟子的儒家家族倫理文化精髓,同時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讓雅文傳統、史傳傳統、五四新文化傳統、儒商傳統煥發出新的活力。在「一帶一路」大戰略語境中,走向世界和復興傳統都有重要意義。

三代作家,跨界創意根脈深厚,傳統文化電力儲足百多年,未曾中斷;而且,從敘事形式的探索,轉向哲思內容的凝練昇華,又已超前一步。香港不僅有真正的精品,且實力雄厚。不少作家成就之高,在整個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都足以稱得上大家。從各類獲獎榜、排行榜中,可以略窺一二。

1999年,以全球華人為讀者的香港《亞洲週刊》,評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邀請十四位全球華人文學名家為評委,魯迅《吶喊》為百年小說冠軍,《彷徨》排十二。香港作品有十二部進入「百強」,金庸《射鵰英雄傳》《鹿鼎記》、徐速《星星‧月亮‧太陽》、西西《我城》、施叔青《香港三部曲》、徐訏《風蕭蕭》、劉以鬯《酒徒》、李碧華《霸王別姬》、古龍《楚留香》、梁羽生《白髮魔女傳》、亦舒《喜寶》、倪匡《藍血人》,香港文學不可小覷。

1999年,人民出版社評選「中國文學的百年百優」,《射鵰英雄傳》排六十,《台北人》排七十三。新世紀前,內地出版港澳台精品文學甚少。近年,狀況有所改觀。但是,還是有很多精品尚未引進,有遺珠之恨。

2000年,《亞洲週刊》又組織網上讀者投票,評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魯迅《吶喊》依然第一,《射鵰英雄傳》第二,《天龍八部》第三,《鹿鼎記》第四,此外還有李碧華《霸王別姬》第十四,鍾曉陽《停車暫借問》第三十二,西西《我城》《像我這樣一個女子》為第四十五、四十六,《笑傲江湖》第六十八,《神鵰俠侶》第八十二。民間讀者比廊廟讀者更喜愛港台文學。

越是進入新世紀,港澳台文學獲獎越多,群體越廣。200112月,「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創辦,獎金一萬美元,兩年一評,第一至七屆獲獎者為:王安憶、陳映真、西西、楊牧、聶華苓、王文興、閻連科。

2005年「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香港浸會大學創立,設獎金三十萬港元,這是迄今華文界獎金最高的文學獎,兩年一評。歷屆首獎作品為:賈平凹 《秦腔》、莫言 《生死疲勞》、駱以軍 《西夏旅館》、王安憶 《天香》,2014年第五屆,黃碧雲 《烈佬傳》奪魁,香港終於實現零的突破。董啟章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時間繁史‧啞瓷之光》,連續獲第一二屆的決審團獎,韓麗珠 《灰花》獲第三屆推薦獎。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本土文學榮譽獎項,見出港人自身品味。1991年由香港公共圖書館創辦,自2001年起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獎項分新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兒童少年文學五組,從第一屆 19891990)到第十二屆(20112012),獲獎小說有也斯《布拉格的明信片》、陳寶珍《找房子》、西西《西西卷》、辛其氏《紅格子酒舖》、黃碧雲《溫柔與暴烈》、吳應廈《女人啊,女人》、劉以鬯《劉以鬯中篇小說選》、心猿《狂城亂馬》、陳慧《拾香紀》、黃碧雲《烈女圖》、王璞《么舅傳奇》、劉以鬯《對倒》、王良和《魚咒》、王貽興《無城有愛》、潘國靈《病忘書》、謝曉虹《好黑》、韓麗珠《寧靜的獸》、陳汗《滴水觀音》、陳德錦《盛開的桃金娘》、可洛《繪逃師》、唐睿《Footnotes》、葉愛蓮《腹稿》、也斯《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李維怡《行路難》、黃碧雲《烈佬傳》、梁品亮《細說:梁品亮小說集》等。

「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評選可謂香港文壇盛事。書展創辦於1990年,每年7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該獎自2010年創設以來,已有劉以鬯、西西、也斯、陳冠中、董啟章、李歐梵六位作家獲評。

2013年,董啟章《地圖集》英譯本,獲加州大學「科幻奇幻翻譯獎」。2014年,「第四屆全球華人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頒給西西。「亞洲週刊2015年度十大小說」,有香港作家葛亮《北鳶》、王良和《蟑螂變》、陳冠中《建豐二年》。潘國靈獲過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香港文學雙年獎小說推薦獎、中文文學創作獎等。陳浩基推理小說《13.67》,獲「2015年台北書展大獎」,是首位得獎的香港作家。

當代香港藝術家多精通雙語、多語,滿世界遊歷,有比較文化視野,這些都是跨界創意的根基。也斯留美,出身於比較文學專業,能寫能評,能教能編劇。羅貴祥與之相似。董啟章著作等身,喜用方言寫作,致力於打造個人文字王國,常親自參與將小說改編為舞台劇。黃碧雲留學倫敦巴黎,赴西班牙習舞,當過記者、做過律師、在TVB編劇、任議員助理。李碧華留日,做過記者、影視編劇、舞劇策劃,尤擅親自改編影視劇,是成功的觸電者。西西曾任英文老師,一生分期研究繪畫、電影、音樂、體育和建築,文學與藝術互相滋養。潘國靈,自稱是知識雜食動物,最初學電腦,後轉為文化研究碩士,師從李歐梵,當過報刊記者、網站策劃、音樂節目策劃,寫過電影評論,為《解碼》雜誌寫過賽博文化專欄,不安於位,遊走於各行業、各國度之間。

香港藝術家多跨界從職,多才多藝。名作曲家黃霑說過:「香港人誰沒有兩三份工作?」羅貴祥認為:「香港作家多曾在大眾消費刊物上撰寫專欄,發表連載小說,或從事過電影、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工作,對文化產品的生產過程,有更多切身的參與經驗。」(2)香港藝術家多跨界任職,跨界已習以為常,或是委曲求全的權宜策略,但無心插柳柳成蔭,跨界成為藝術變革的動力源泉,有了意外的收穫。

在香港學術界、文化界,也有很多跨界創意的助推手。

香港後現代文化氣候促成學者研究的轉向,呈現出跨媒介趨勢。李歐梵,中英文著作足足三十五本。2004年從哈佛榮休後,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轉向跨界現代、後現代文化研究。近年出版隨筆系列,如《尋回香港文化》(2002)、《音樂的往事追憶》(2002)、《音樂的遐思》(2005)、《交響:音樂劄記》(2006)、《音樂劄記》(2008)、《自己的空間:我的觀影自傳》(2007)、《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2008)、《人文文本》(2009)、《情迷現代主義》(2013)、《中國傳統文化的六個面向》(2016)等,以學者之眼,觀電影、賞音樂、品建築等,寫文化批評,一網打盡。

李歐梵自稱,是學者、文化人、業餘愛好者,不是創作型作家,而是評論型作家。他和也斯的論著大多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他像羅蘭‧巴特、本雅明,做人文主義者,創設娛思文風。他也類於艾柯,超級明星教授,身兼作家、哲學家、美學家、歷史學家多重身份。艾柯自稱「學者是職業,作家是事業,作家會比學者留名更長久」。時至今日,香港對作家的定義日益寬泛,文化包容,跨界創意儼然,學科界限模糊,作家學者化、學者作家化,作品比作家重要。

梁文道,中生代的跨界佼佼者:既是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網羅天下、開卷八分鐘」主持,也是香港商業一台總監、電台節目「打書釘」主持、《信報》等專欄作家。曾開創著名的跨界實驗:2001年起,將土瓜灣的馬頭角動物檢疫站改造為牛棚藝術村,自任院長,開設正規教育之外的另類課程,如《劇場、悲劇與莎士比亞》《睇波入門》等,涵蓋哲學、文學、電影、全球化、性教育等內容,讓人省思何為真正的教育;同時創辦《E+E》文化評論雜誌。堅持幾年後,因場租問題而停辦。大陸引進梁文道,僅2009年就推出《噪音太多》《我執》《常識》等文化隨筆。

2015年,梁文道在大陸創辦脫口秀《一千零一夜》,導讀中西方經典著作,超越閱讀類、文化類傳統電視節目,選在網站播出;有意選取街頭、地鐵、公車等作為展演舞台,在夜間尋找貓頭鷹的智慧,提醒都市人尋找發現,漸被遺忘的閱讀樂趣;以中西比較視野,體察一部經典的多個面向,開拓出新的高端綜藝節目類型。截至20173月,僅在優酷的總播放數就有三點五億次,評分八點三。總之,梁文道既談音樂繪畫、電光幻影,也談哲學文學、文化娛樂、網路傳媒等,題材通殺,以「網羅天下」的霸氣,越界打通。

近年,香港政府提供資助,也明顯往跨媒介方向推進,不管是文學節、書展講座,還是項目申報、雜誌資助等,都強調文學跨界的互動可能性。(32006年,藝術發展局資助兩雜誌創刊:3月《月台platform》雙月刊,每期均邀請來自不同職業、界別、地區的藝術創作人crossover合作,進行文字、圖像、影評等跨界創作。4月《字花》雙月刊,年輕活潑多元:「在城市中浮遊: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刊物關鍵字有「買、惡、爽、維園、非我族類」等,每期均有視藝和文字的跨界創作。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香港已有跨媒介刊物,如《中國學生周報》《大拇指》《越界》《打開》《信報》《明報》《經濟日報》《新報》《星島》等。

《香港文學》雜誌,堅持辦刊三十多年,紥根香港,面向世界,撰稿者來自全球各地、五湖四海,詩圖文攝影兼具,走精品路線,已成為香港文壇一面旗幟。近年,陶然總編策劃新欄目:如「機場、火車、海港、飲茶、咖啡、手機、閃小說」等專欄,文學與地理、科技、文化等符號共生,很有特色,還有蔡其矯、也斯、楊絳紀念專欄。該刊選取欄目關鍵字,不僅具有時代性,還具有空間感、世界性、國際性,眼光獨到。

此外,還有電台、電視台聯合推介,「數風流人物訪談錄」,推介獲諾貝爾文學提名獎的詩人蔡炎培、影響一代青年的陳冠中等,均致力於推進書評、影評、藝評、劇評等文化發展,孕育出全民跨界的氛圍和氣象。

 

3   港派跨界創意的基因圖譜

傳播媒介變化催生出新範式。古代口耳相傳,產生說書口頭文學;近現代報刊發展,促使香港連載小說興盛;廣播開創天空小說;報刊雜誌、廣播影視等推進文藝發展;香港更早實現互聯網化,創造出小說、繪圖、攝影、動畫、劇場、網路共生的集體藝術。(4)媒介融合大勢所趨,港派跨界創意發展恰逢其時。(5

傳播媒介的變化是時代發展使然。內地也有傳播媒介的變化,為何香港比大陸而言,快了幾拍產生出創意範式?因為香港比大陸更早捕捉到先機,率先使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等高科技物事,由此激發出新藝術拓展,也早於大陸。大陸曾有十多年的動亂停滯期。但是近年大陸的跨界創意發展也已突飛猛進。

香港文化既有全球後現代特徵,也不失本土特性。按麥克盧漢理論,「非部落化」人群指因勞動分工而被切割,受印刷文化影響,認識世界只偏重視覺、文字或線性結構。香港藝術家顯然不是此類人群,而是「重新部落化」的整體人,受電子文化影響的遊牧民,跨越國家疆土、個人知識等邊界,切準影視網路傳媒的發展脈搏,在話語與圖像、空間敘述與曲式、建築之間發現本同規律,超越語言的表現性能,吸納視覺藝術的表現狀態,以多元符號摧毀傳統邊界,開創混雜藝術、互動藝術,創造跨媒介文化。

一直以來,筆者專注於探究香港的跨界創意文化,出版了三部論著。

2009年,論著《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重點研究香港作家西西的跨界創意,其研究繪畫、影視、繪畫、音樂等藝術,寫過專欄,並將之滲入文學,開闢跨媒介系列創意:腳本式影像、比興式影像、圖文互涉、蟬聯想像曲式,打通文學與藝術、科技、媒介的界限,運用性別視角、中西文化比較視野,拓展自成一體的體系。

2012年,論著《跨媒介:港台敘事選讀》,選取名家名作、名劇名片、名曲名舞,提出新銳問題,激發思考,借此挖掘港台文藝的跨媒介特質。

2015年,論著《跨媒介香港》指出,新世紀文學主潮不再是純文學,而是跨媒介創意。全書以二十一世紀前後香港藝術為重點研究對象,探究文學敘事如何與電影敘事、文化地理、建築空間、賽博空間、展演藝術跨界貫通,開創出哪些跨媒介新形態,論述香港跨媒介敘事的成因、形態、特色、風格和意義;形成新的評價標準,奠下跨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論根基。

綜合起來,港派跨界創意,形態豐富,特色分明。

 

第一,文學與電影互動。

經百多年發展,香港已是享譽世界的電影王國。香港電影早佔先機,與世界同步發展,根基紥實,擴張迅速。全球各類電影在港自由播放。香港當代作家多喜看電影,又常將小說自編為影視劇、舞台劇,有自覺的影像、舞台空間意識,作家和導演在時間、空間、聲道、鏡像和意旨等層面互鑒。作家們不僅在小說中寫及影視,如陳慧1998年出版的《拾香紀》,借幾十部影視作品隱喻情節人物;更向電影學習新的敘事法,蒙太奇剪切結構法,時間變形法,好萊塢空間快切法,搭建不同時空體的敘事,體現出後現代時空觀轉型的範式革命。

香港電影導演也常向文學取法,如開創對倒敘事法(6),王家衛擅長營造電影的時間、空間、聲畫鏡像對倒,呈現錯失心理對倒,借鑒劉以鬯小說的對倒敘事創意思維,也吸取歐派靈魂電影的分身、生死、三色對倒創意,創造出新的港派對倒敘事。再如,開創以神鬼想像為主的輪迴式小說電影敘事法。

因作家和導演的性別對倒,改編電影會有不可敘述、性別建構、聲音力道、性別意旨等對倒,多是女性翻案、男性解構,如小說自由間接引語,電影難把握。作家若有電影思維和觀念,更能創新。導演若是電影作者,具有原創力、思想性,更易成為電影大師。當今華人電影要向心理電影、哲思電影衝刺。

 

第二,文學與地理打通。

港人高效,寸時寸金。港地珍貴,寸土寸金。當代香港藝術家多有留學經驗,遊歷全球,視野廣闊,空間意識膨脹,取法地理:要麼寫香港百年地圖,成就地圖敘事學(7);要麼寫全球飲食,成就味覺地理敘事學;要麼寫環球故事,開拓遊牧跨界敘事。為香港空間造像,建構全新的後現代空間敘事法。

 

第三,文學與建築看齊。

全球的後現代思潮源起於建築界。香港當代小說率先以建築、大廈、電梯、微型屋為主角,開拓建築空間敘事:分層分進地搭建空間,對比反思港史、英史、人類史;大廈電梯像動靜脈連結人事,見出人性與反人性的悖逆。

香港作家書寫城市空間獨特多元:現代與後現代交織的建築空間、立體的擠感空間、離散的流動空間、殖民與後殖民的文化空間等,既找到本土元素,也見出對人類未來發展和生存的憂思,反叛傳統,甩脫敘事情節要求,融入後現代解構法、新符號元素,重建想像,為文學空間敘事增添了全新的創意。

香港當代文學開拓空間敘事,取法於建築術、地理徑、縫製法,在跨藝術、跨學科視野中尋求創意。如西西以布偶為主角,串聯手工布藝符號與文學敘事符號,創設「縫製體」敘事,書寫古今服飾毛熊、猿猴生態布偶,縫製中西文化符碼,省思人類生態困境。(8

 

第四,文學與賽博互通。

多數網路文學只是將紙質書變為電子書。但香港作家化用網路符號,整合賽博圖像、色彩、聲音等優勢:開創新符碼、新人學、或然敘事、互動敘事。傳統敘事講究「一文本一世界一故事」,後現代敘事已將之解構,董啟章開創實然、或然、應然三重世界合奏法,建構賽博時代的百科全書小說,融合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後設小說等多種敘事法,營造出異托邦式的第三空間敘事。(9

香港作家設計伊托邦時代的新符碼,如蘋果符號學、電子卡符號學、未來符號學;打造壓縮人、數位人、異次元人、正直人、扭曲人、擬真人等新人學;寫「電郵體、集郵體」小說;在敘事者與受述者、實然人物與或然人物、真實和隱含作者、真實和隱含讀者之間,縱橫交錯實現互動,如人物向作者要自由權。

 

第五,文學與展演藝術整合。

香港藝術家們創造出多藝術、多媒介融合的新可能。作家與畫家聯手,圖文相生,開闢對角敘事。後現代文學、戲劇、電影跨界整合,港台京三地戲劇家各有絕活。港派麥兜與台派幾米在跨媒介藝術和產業整合方面,共闢蹊徑。香港流行曲跨界打通:詞與曲、歌手與寫手、聽覺與視覺、生產與傳播一體化、一條龍,詞曲唱器視五合一,技高一籌。黃碧雲是文舞雙全者,其《血卡門》整合舞與字,開闢舞文敘事法。(10)港派跨界創意既有集體創作,也有個人獨創,整合音樂、文字、繪畫、戲劇、動漫。詞像互動,圖文互涉,舞文融合,視覺與嗅覺、聽覺融通,創新由此誕生。

Janet Ng探究2003年前後的香港範式(11),建構消費文化、國際金融都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港人常用紅白藍編織袋帶物品給內地親屬,體現出島與大陸血肉相連的堅韌精神,藝術家又一山人化用紅白藍色素、編織袋材料,創新藝術。香港商貿自由、關稅自由、消費自由,公共空間平等,市民自覺參政,政府保障公民權利,受輿論監督。新世紀初,香港遇到困境,經濟衰退,SARS襲城,始懷疑世界性悖論:全球化,生成異鄉感;於是回歸本土,創造社區範式,在社區住宅區,以時間作為交換,進行互助,如一小時家政服務換取一小時律師服務,合理計算,確保公平,這也是種香港範式。

凌逾認為,香港範式在於跨界創意。中西文化碰撞,處於新媒介前沿陣地,催生出新思維。藝術家們實驗各類千變萬化的敘事,將科幻、高新科技、後現代符碼寫進小說,改寫文學格局,與時俱進,逐漸形成跨媒介文化的整體體系。

雖說港派文化隸屬於嶺南文化,涵括珠江系、桂系和海南系,且以珠江系的廣府、潮汕和客家文化為主;但不可否認,香港早中期文學也承續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後海派、新感覺派的流風餘韻,如都市性、日常性、現代性、心理化、電影化等,但在此基礎上,港派另闢他路,跨界創意自成體系。

港派跨界重世界性。香港藝術家自由飽覽古今中外書籍,自由出入各國度,視界新鮮。西西重在讀萬卷書,雖也熱愛旅遊,但更像寧靜固守的大樹,窮一生之力,在藝術、媒介、學科之間實驗各類跨界創意法,創新不已,在全球範圍內也首屈一指。也斯和黃碧雲重在行萬里路,在世界遊歷的動感空間中,感悟生命意義。西西後期開創建築、服飾空間敘事;黃碧雲開創尋根流、舞蹈流等敘事;也斯則開創煩惱流、問題流、餐飲流、愛情流等敘事。

港派跨界重個人性。地小人少,適合顯微鏡式剖析,精雕細刻。唐睿長篇《Footnotes》,高揚註腳文字,捨棄正文式宏大話語。也斯和黃碧雲都寫遊歷,但有差異:雄性的歷史宏觀敘事,個人書寫為時代作註;雌性的個體微觀敘事,宏闊的時空敘述也為個人作註。在拜金時代,香港很多作家卻甘守清貧,少套路,少拘束,率性寫作。

港派跨界重草根性。不同於內地的向前看、台灣的向後看,香港藝術家多向下看,再現仿若正文註腳的邊緣感,如「螞蟻、灰塵、飛氈、剪紙、浮城、V城、我城、失城、蘋果情緣」等。周星馳式、麥兜式、流行曲式的無厘頭,快樂而不盲目,隨緣而不偷安,再現香港草根階層的辛酸,含藏着深刻哲理。

港派跨界重先鋒性。勇於嘗新,敢為人先。港派藝術動詞活躍,符合快時代的活力節拍。台派形容詞滿溢,符合慢時代的優雅氣質。大陸文學名詞豐富,見出社會思潮變遷。港派藝術家不局限於寫實主義,而勇於實驗非線性、多聲部、百科全書法;運用圖文影樂等媒介,製造鏡像迷宮、抽象世界,挖掘潛意識;既工業機械複製,也網路擬象,亦真亦幻,通千載,接萬里,相容並包,建構出「我城」跨界創意,為鄰近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起觸媒作用。

倘若失去獨特文化語境,失去邊緣旁觀、混拌共處特色,香港就不「香」了。香港最忌陷入通屬城市境地。如今,獨領風騷架勢有式微迹象。「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劉勰在《文心雕龍‧通變》中,論繼承和革新不可偏廢:「變則其久,通則不乏」。在矛盾中求融通,在困境中求發展,打通走向內地的通道,北進北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共贏,香港經濟文化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批准號:14ZDB080)的階段性成果]

 

【註】:

1      凌逾:〈反線性的性別敘述與文體創意〉,《文學評論》2006年第6

2      羅貴祥:〈幾篇香港小說中表現的大眾文化觀念〉,收入張美君、朱耀偉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頁489490

3      朱耀偉:〈2005城市漫遊:香港空間回憶與想像〉,第七屆香港文學節專場演講,200875日,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

4      凌逾:〈現當代香港文學創意與媒介生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7

5      凌逾:〈港派跨媒介敘事範式〉,《學術研究》201411

6      凌逾:〈對倒敘事:香港後現代電影和小說的融合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全文轉載,2014年第5

7      凌逾:〈後現代的香港空間敘事〉,《文學評論》,2009年第6

8      凌逾:〈創設「縫製體」跨媒介敘事:文學與手工符號的聯姻〉,《暨南學報》,2013年第6

9      凌逾:〈賽博時代的三重世界敘事〉,《文學評論》,2015年第4

10    凌逾:〈文拍與舞拍共振的跨界敘事〉,《文藝爭鳴》20115月號。Cross-media Integ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Dance, By Yu Ling,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2015-1.

11    Janet NgParadigm city: space, culture, and capitalism in Hong KongSUNY Press, 2009


凌逾,華南師大教授,中國社科院博士後,中山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高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出版書籍《跨媒介香港》、《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跨媒介:港台敘事選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