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辛其氏 : 閒情漫筆(三)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4月號總第400期

子欄目:文藝茶座

作者名:辛其氏

16 一襟晚照
唸中學時看黃霑在麗的映聲主持文化綜合節目「青年俱樂部」,初出道時形象清新,中英雙語流利,介紹音樂,偶議時聞。記不清1975還是76年,我曾在《明報周刊》寫過一陣子電視評論,有一期文章談論節目主持人與司儀,大意是不一定要俊男美女,但必需有風度、口才、幽默感、中西學養、應變能力之類條件,當年影視傳播界,較全面的只有黃霑。現在回想,黃霑做司儀主持,也有未盡善處,他頑童心性,有時不按常理出牌,講得高興容易口沒遮攔,令嘉賓尷尬。但瑕不掩瑜,直到今天,仍然少人夠得上他的司儀水平。
近日看『黃霑書房』網頁和『維基百科』資料,黃霑(1941~2004)原名黃湛深,字亦芹,十一歲已讀中國古典名著《聊齋誌異》、《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稍長看「五四」文學作品,啃不進老舍,卻愛看魯迅《阿Q正傳》、豐子愷《緣緣堂隨筆》、《胡適選集》等等;大學時期偏愛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從此嗜讀他的著作,一生未變。他看書興趣廣泛,包攬中西文史哲電影音樂,讀莎士比亞、易卜生、蕭伯納、羅素、湯恩比、克麗思蒂、貝克特等等。因仰慕《紅樓夢》作者曹霑(號雪芹),故取表字「亦芹」,並挪用「霑」字,以其音近自己洋名占士
James,化名參加1960年「第一屆星島業餘歌唱比賽」,入圍十五強後未能晉級。「黃霑」一名,自此行走江湖幾十年,在眾多筆名別號中突圍而出。
黃霑在喇沙書院完成中小學教育,在一所全英文授課的耶穌會學校,遇到國文老師黃幹,班上聲情並茂唸李後主詞,為之神迷,啟發他一定要學好中文。黃霑的古文根底、國學常識、書法品味,除了父親影響,亦受老師熏陶,自言在學九年成績普通,但中文作文常取高分,對國文科特別用心,勤於背誦。中四指定課本《中華文選》書頁上,抄滿老師寫在黑板的筆記,國文考試分數總在九十以上。校內有一位葉穎林老師,退休後贈黃霑詩文集,扉頁題詞自談近況,有
「賢棣聰慧過人」之語,可見黃同學很得老師鍾愛。
五六十年代黃霑接受的本地中文教育,承接四九年前內地的國文教學傳統。書架上放着《四書釋義》、《文心雕龍》、《幼學瓊林》、《讀詞常識》和《古文觀止》等古籍,書內留下邊閱讀邊劃寫的間線與眉批。有「鬼才」之稱的番書仔黃霑,反證閱讀中國古書,背誦詩詞,默寫課文,不單啟發創意,還內蘊融通成文化養分,厚積薄發,在日後的詞曲與廣告創作中靈光閃現,受用無窮。
黃霑小學五年級跟校內口琴大師梁日超學吹奏技巧,口琴隊校際比賽屢屢獲獎,更在梁日超和他的胞弟梁寶耳帶領下,吹奏古典西洋音樂大師作品。少時沉迷香港電台英文台播出的古典音樂節目,狂聽爵士樂,從中西京粵各類樂曲吸取精華。除了自我開竅,他的音樂啟蒙恩師梁日超,課餘帶他參與電影配樂及唱片錄音,打開少年心眼,間接導引他走上音樂影藝之路。他天分高,視奏能力強,樂器一學就會,雖未必專精,公開演出還是可以應付的。1995年香港無線電視製作「霑沾自喜三十年」特輯,他用聲稱沒有學過的鋼琴自彈自唱,以沙啞聲線高歌一曲〈當你寂寞〉,抒發失意的低落心情,令人動容。
打從六零年代起,黃霑徜徉在音樂影視文化廣告界,涉獵範疇有作曲、填詞、配樂、寫專欄、吹口琴、攝製電影、主持電視節目、擔任大型綜合表演司儀、監製個人作品專輯等等,成為香港普及文化、流行曲界的多面手。他很早已自學作曲,反覆細聽前人作品,苦記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莫扎特、蕭邦、巴哈等人作品的總譜;自研樂理,讀入門書籍,如豐子愷的《音樂入門》、繆天瑞譯《曲調作法》等書,還有一本英文精裝《自學寫旋律》,學習拆解旋律,分析和弦。他兼聽任何音樂類型,態度開放,自稱是半本流行曲旋律字典,不斷學寫,屢敗屢試。他的作品多用一段曲式,以旋律帶起,反覆延伸,少設副歌,因結構簡單,旋律動聽,普羅大眾容易記住。今日流行曲界,寫得好旋律的人不多,近年新歌迭出,卻不耐聽,教人印象深刻的樂壇經典久已不聞。
黃霑的兒歌創作,最能體現簡單易記的特質,他為「廸士尼」歌曲〈世界真細小〉與〈歡笑樂園開心地〉填寫中繹英詞,為「小飛俠香港巡演」而創作的主題曲〈飛來探你哋〉,更深入幾代童心。黃霑寫詞配合歌曲主題,再決定應走跳脫生活化路線,還是含哲理的書卷氣風格,然後考慮用字該粗俗、鬼馬、市井;廣東口語、文言或白話;喜歡以淺白而具深意的文字入曲,訴說感情與人生的曲折,豪放婉約兼而有之。他認為歌詞不是純文學,要合樂,是唱給人聽的。
唸港大「中文系」時,黃霑修古典戲曲專家羅錦堂的課,研習元曲和詞曲選,初識明清詞人李漁(號笠翁)的《閒情偶記》,內容涵蓋戲劇創作表演、裝飾打扮、園林設計、家具古玩、飲食烹調等八大部分。在『演習部』「解明曲意」一節談唱曲,有
「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無曲,此所謂無情之曲」的論述,黃霑高興與笠翁意見相同,認為唱歌是心的交流,若不明曲意,容易「含笑唱悲歌」。另在『詞曲部』「貴顯淺」一節談詞采,「詩文之詞采貴典雅而賤粗俗,宜蘊藉而忌分明;詞則不然,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在「忌填塞」一節,又說「傳奇不比文章,文章做與讀書人看,故不怪其深。戲文做與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同看;又與不讀書之婦人小兒同看,故貴淺不貴深」。「唱曲宜用心」與「貴淺不貴深」的看法,黃霑引笠翁為知己,並在一次訪問中妙想天開,希望將來可在泉下會晤李笠翁,與他討論填詞之道。
《閒情偶記》書內『詞曲部』「貴顯淺」一節,另談及填詞家宜用之書,
「無論經傳子史以及詩賦古文,無一不當熟讀,即道家佛氏九流百工之書,下至孩童所習《千字文》、《百家姓》,無一不在所用之中。至於形之筆端,落於紙上,則宜洗濯殆矣。」填詞人平時應多讀書,不論雅俗深淺,只要觸類旁通,總有可用之處。儘管一肚子學問,下筆時卻要把肚內墨痕洗去,化作劇中人語,言文淺白,不可令人費解,才是戲曲中的絕妙好詞。黃霑讀書雜而廣,深藏不露,他的詞作童叟能解,正好體現李漁的講法,不愧是隔世知音。
樂評人黃志華認為黃霑擅寫純五聲音階調式,即中國傳統音階「宮商角徵羽」。他在五聲音階基礎上翻新意,配合中國意韻或兒女情懷,寫出〈滄海一聲笑〉、〈晚風〉、〈舊夢不須記〉等富有小調風味的樂曲。用詞看似信手拈來,實則沒有一定中國古典文學修養和故國情思,寫不出〈萬水千山總是情〉的
「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人間道〉的「望盡盡是青山,青山處處雨急風高。故園路,竟是走不盡長路。……大地舊日江山,怎麼會變血海滔滔,故園路,怎麼竟是不歸路。」這類歌詞。而〈滄海一聲笑〉的「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麈俗世知多少。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更有千帆過盡不如歸隱的意態。
1977年黃霑曾為「佳藝電視」連續劇
「紅樓夢」作曲寫詞,即〈紅樓夢中你和我〉、〈警幻曲〉和〈黛玉葬花〉。他借曹雪芹〈葬花吟〉的閨情意緒,擷取原詞最後六句,迴環往復譜成粵語小調版〈黛玉葬花〉:「落花滿天又滿衣,花樹分離惜別時。春花今謝明還發,他日誰來愛花癡。落花滿天淚滿衣,花謝香沉春盡時。今朝花謝儂來葬,他日誰人葬花癡。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朝春盡殘紅碎,知是紅顏老死時。」美中不足是「他日誰人葬花癡」與「他年葬儂知是誰」語意重複,曲調幽怨,每歌至「分離」、「香沉」、「葬儂」、「人亡」等悲鬱語,音韻低沉,別有一種濃愁滋味。
在影視娛樂界只問成本效益或製作時間緊迫的情況底下,創作人少不免流水作業,黃霑數以千計作品中,雖有交差之作,仍不乏佳構,〈黎明不要來〉、〈明星〉、〈忘記他〉等曲的美妙旋律,入耳難忘。電影《倩女幽魂》插曲〈黎明不要來〉情深意美:
「黎明請你不要來,就讓夢幻今晚永遠存在,留此刻的一片真,伴傾心的這份愛,命令靈魂迎入進來。請你喚黎明不要,再不要來,現在浪漫感覺,放我浮世外。而清風的溫馨,在冷雨中送熱愛,默默讓癡情,突破障礙。不許紅日教人分開,悠悠良夜不要變改。請你命黎明不必要再顯姿采,現在夢幻詩意永遠難替代,人闖開心扉,在漆黑中抱着你。莫讓朝霞漏進來。」男兒手筆,心思細密,寫出似水柔情,為怕驟失所愛,反覆盼求悠悠良夜不要過去,尾句「莫讓朝霞漏進來」,用一「漏」字,意境頃刻鮮活,確是詞林高手。
讀番書的黃霑,出人意表地曾經一頭栽進粵曲世界,自資百萬監錄紅線女粵曲專輯《四大美人》,改編古曲,倚聲填詞,配上流水鳥鳴等音效,製作三年,1990年面世。朋友送我一張有編號的珍藏版,內收〈貂蟬再拜月〉、〈昭君樂〉、〈西施喜〉、〈長恨歌〉和保存原曲原白的〈古本官話(木瓜腔)〉。『黃霑書房』網頁後來道出因由,他小時候常在家附近戲院留連,除了看電影,十二三歲已去東樂戲院看任劍輝、紅線女演粵劇,票價六毛錢,坐平價的三樓座位,是女姐的超級戲迷,自言「一聽女腔,凍身酥掉」。又去新舞台看「真善美劇團」馬師曾演《蝴蝶夫人》的平格頓上尉;看有「方世玉化身」之稱的名伶石燕子打脫手北派。黃霑與粵劇曾經頻密交會,在他成長的文化背景中,有絲竹鑼鼓的嶺南樂音,因緣際會下為偶像監製粵曲專輯,或可算是圓夢。
六零年代中,黃霑參與「仙鳳鳴劇團」製作的《李後主》電影插曲錄音,《李後主》並非粵劇戲曲電影,而是粵語歌唱片,于粦編樂,為七首李後主詞譜曲。一首〈長相思〉需四個男聲和唱,黃霑應樂隊領班朱大祥召喚,去香港大會堂收音,並近距離觀察粵劇老倌。白雪仙神采飛揚,與指揮于粦談論樂譜,任劍輝坐等無聊,一臉疲累,兩個人對比強烈。他冷眼旁觀,忽然擔心男聲合唱團的雄渾歌聲,會蓋過憔悴荏弱的任姐聲線,事後證明杞人憂天。任劍輝開腔,即角色上身:
「一重山,二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啊……。」氣運丹田,響亮送遠,音量在四男總和之上,終領教名伶唱功,見識甚麼叫響遏行雲。

17 尺軀隨遇
黃霑紅塵打滾幾十年,每於適當時期勒馬回韁,重返學問殿堂,孜孜不倦探討安身立命的音樂文化課題。1963年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時,曾提交學士論文《姜白石詞研究》;1982年師從中文系教授羅忼烈,以論文《粵劇問題探討》得碩士學位;1997年修讀港大「亞洲研究中心社會學系博士課程」,後期與病魔周旋,仍奮志完成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2003年以「傑出」成績取博士學位,交出論文力作後,2004年肺癌辭世。
黃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劉靖之,追思會上致872辭,憶述他在事業與婚姻出現問題後,深居簡出,不斷思考閱讀,並作讀書筆記;又經常回校聽課,泡圖書館,細讀與流行音樂有關的社會學和哲學論著,搜集資料,訪問人物,為撰寫論文做足準備,是一個非常好學認真的學者。
黃霑曾於1998年旁聽港大社會學系吳俊雄一門課「大眾傳播與社會」。吳俊雄,前港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另有筆名梁款,長期研究香港流行文化。他視黃霑為香港普及文化典範,班上來了這一號人物,如獲至寶。「典範」上課早到遲走,筆記仔細,附加註釋,課後還要糾纏討論。黃霑謙虛問道,執學子禮,人前人後必稱吳博士吳老師,二人開展交往。吳俊雄亦曾談及黃同學做事認真,為一個不相干的字,鍥而不捨查字典;為寫〈男兒當自強〉,搜尋中國各地不同樂譜的〈將軍令〉,不厭其煩排比對校。吳俊雄在「中國評論通訊社」的訪問中,更形容他「認真到可怕的程度」,為填一句曲詞翻出三十多個押韻字,逐字琢磨,不滿現代人填詞不合樂,又認為
「填詞不押韻是一種罪過」。
黃霑逝世後,2005年港大「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為他舉辦「流行文化存香港——黃霑書房」紀念展覽。吳俊雄負責籌辦,得遺孀同意,檢視黃霑書房遺物,眼界大開,只見一屋藏書剪報、手稿信函、專欄講稿、歌詞樂譜;書上滿是寫得整齊的筆記眉批,重點內容用不同顏色筆相間,標示不同年份閱過。這個孕育香港普及文化的私人寶庫,小部分文物經初步整理後作紀念展出,其餘大量藏品需要時間和人手分類、保存、重構,呈現。繼紀念展覽後,吳俊雄開展一個黃霑與香港流行文化的大型研究,計劃第一階段研究黃霑的流行音樂作品。他與數位研究員進出黃霑的知識天地,一待八年,2014年交出第一份功課『黃霑書房』網頁,自言
「翻閱痕迹,回望過去,不無傷感,但更多的是喜悅。」
『黃霑書房』網頁設計,逐層深入,恍似俄羅斯娃娃,大娃套着中娃,中娃套着小娃。網頁分「大江大海」、「深水埗的天空」、「戲迷生活」、「電台流聲」、「文化新潮」和「黃霑出生」六個課題,課題下有副標題,副標題下有小標題,連着大量圖片、剪報、影音訪問、中西國粵語歌曲和古典音樂錄音、延伸閱讀的資訊與文章等等,若把所有錄音聽一遍,沒有一頭半月不能竟全功。
重聽久違了的中西樂曲,時光彷彿倒流,少時熟悉的周璇、白光、龔秋霞、李香蘭、姚莉等人一下子在歌聲中活過來,不由得回味起從前舊家生活的點滴,慶幸今日還有閒情與福份,坐在電腦前輕聲跟着唱。
「深水埗的天空」課題內「頑童」項下,有一段影音「虔誠的天主教徒」,黃霑提到他的粗口是家傳,因為父親曾做煤倉苦力工頭十三年,慣用粗口與手下溝通,在家也講,與女婿對話亦不改本色,粗口算是家學淵源。2001年5月他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出版的學生刊物《大學線月刊》訪問中,也談到粗口是家庭語言習慣,父親絕對是堂正君子,一點也不粗鄙。聽到「家學淵源」四字,不禁莞爾,在鄉下成長的父親也是箇中能手,收放自如,不適當場合又懂得噤聲。粗話自小聽慣,從前與同學逛街,阿伯、猛男或大嬸街邊交談,粗口連珠炮發,女同學馬上臉紅耳赤,我可百毒不侵。還記得一件趣事,沒在弟妹面前講過半句粗話的姐姐,一次回鄉探親,歸來後滿口親切鄉音,還連着粗口單字和連串「助語詞」,姐姐忽然豪邁,感覺怪怪的,要過好幾天,她才慢慢甩掉粗口與鄉音。
早些時知道有『黃霑書房』網頁,一直未有閒心到訪,最近瀏覽,幾疑置身幾十年前的香港舊夢之中。這是一個因國共內戰,1949年隨父廣州南下避亂的八歲孩子,落地生根努力向上的故事。黃霑父親與當年數以萬計流落本地的難民一樣,知道回國之路渺茫,慢慢調整過客心態,找尋生計,養妻活兒,望子成才。黃霑立定腳跟,從九龍深水埗再出發,全身心適應新的生活,吸收新的知識,在喇沙書院、香港大學接受教育,逐步擴闊眼界,培養興趣,發展事業,存身廣告創作,揚名本地樂壇。多年來走過人生的高峰與低谷,經歷幾許狂妄與蟄伏,最終返璞歸真,找到尺軀灰飛後的歸宿。
黃霑是香港一方水土培養出來的人物,多才多藝,思想開放;也許先天基因遺傳,加上後天時運際遇,他性格兩極,行事莫測,不同立場的人對他有不同評價,唯有音樂成就少爭議。黃霑好學深思,又浪蕩不羈;尊師重道,又玩世不恭;學養豐富,又粗口不文;營謀逐利,又擇善疏財;尊重婚姻,又多情外騖;洞察世情,又政識天真;愛好性色,又參悟心經;侍奉天主,又佛教殯儀;是個徹底我行我素的矛盾化身。〈問我〉一曲,
……無論我有百般對,或者千般錯,全心去承受結果。面對世界一切,哪怕會如何,全心保存真的我。……願我一生去到終結,無論歷盡幾許風波,我仍然能夠講一聲,我係我……」,正是他一生寫照。
『黃霑書房』故事吸引,伴隨他一起成長而呈現出來的香港背景和脈絡,包含政治歷史、社會風貌、文化教育、音樂劇藝等等影像文字,更奇妙地開啟回溯的鑰匙,觸動與他同時代人的心。七零年代中,我曾在石硤尾生活過六個年頭,時常躑躅深水埗的桂林街北河街欽州街大埔道一帶,近年偶然再訪,走過黃霑小時候朝夕相對的「嘉頓麵包公司」、「德貞女子中學(青山道舊址)」、「寶血醫院」和「北九龍裁判法院(今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想到他在家門前曾目睹的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1956年「雙十暴動」的火燒汽車場面,恍惚感到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煙火味,逝去的艱難歲月,給後人留下無盡欷歔。
黃霑不同意自己是「傳奇」,更否認是天才。他行為入世,言文出位,自嘲有種種壞習性,但任性疏狂的「不文霑」,卻信望宗教的救贖,不時為宗教界出心出力。黃霑十九歲受洗,是個虔誠天主教徒,曾為香港教區撰作彌撒曲〈讓兒童來近主〉,2000年又為香港有線電視天主教節目寫了一首主題曲〈天主始終係愛〉,濃厚的讚美詩風格,葉麗儀主唱,有天籟之音。他在《大學線月刊》訪問中,認為教會有某類規條較保守,如女信徒要用自然法避孕,不能服避孕丸。又談到專欄作家孫淡寧送他一幅石刻〈心經〉字畫,他看不明白,自愧「中文系」畢業,開始窮究〈心經〉。那時候他剛與妻子華娃離婚,一手毀家心緒難平,祈禱天主無甚幫助,唸〈心經〉卻得安寧。
自此黃霑研讀佛學,又為傳揚佛界妙音創作歌曲。1981年為香港電台佛教節目「空中結緣」寫主題曲〈緣〉:
「緣,見亦是緣,散亦是緣,心中不必怨,不掛念,萬事隨緣。……隨緣,隨人生的方向轉,心歡喜,不生怨,一切事就讓它空中結緣。」據說從曲到詞,在港台錄音室倚馬揮筆,極速交卷。
九零年代初,經歷事業與愛情兩番失意,佛經幫助他觀心自省,過渡人生的低潮,1995年再婚後,修心養性,重回校園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有線電視佛教節目「正覺人生」啟播,「香海正覺蓮社」監製,請黃霑寫主題曲〈做個正覺自在人〉:
「人生無常,凡塵多苦,誰來解憂除困,唯有一生一心,向善向佛,學做正覺自在人。遠離貪嗔癡啊,戒定慧淨我身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由釋迦牟尼慈悲引路,來做正覺自在人。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經多年學佛,比起1981年的小品〈緣〉,這首詞作更有佛性,調子莊重平和,張學友誦唱,歌聲澄明通透,有撫慰人心的力量。黃霑與佛結緣,〈做個正覺自在人〉今日已成佛學團體和學校的常備曲目。

18 銀塘燭淚
王粵生(1919~1989),粵樂名家,原籍四川重慶,廣州出生,年青時已醉心廣東音樂,經常香港歌壇伴奏,後轉粵劇團為職業樂師。四零年代中期,加入「覺先聲」和「大龍鳳」劇團做音樂拍和,未幾得班政家賞識,歷任「非凡響」和「錦添花」劇團頭架(音樂領班)。抗戰時期已教唱粵曲,授徒無數,亦有名伶拜在門下,後起撰曲家如葉紹德、蘇翁和黃霑亦曾跟隨學寫曲之法。
王粵生音樂天分高,對音符敏感,懂多種樂器,古箏閒熟,專琵琶二胡揚琴,小提琴爵士鼓色士風,擅於作曲,又會填詞。粵曲結構瞭如指掌,曲式句格轉換自如,出入已臻化境,還有豐富掌板經驗,瞭解前人唱做特色。這樣的粵樂粵曲通才,粵劇界近年少見,不單功夫經得起考驗,最重要懂得傳授,有一套音樂法理可依,讓後學知所遵循。粵劇界不缺音樂作曲多面手,卻未必可以教學時條理分明,清楚表達。後來雖有資深演員梁漢威亦彈唱教皆能,是繼王粵生後不可多得的教學人才,可惜天不假年,六年前因病去世。
王粵生心願推廣及發揚粵曲藝術,希望帶入社區與學府,讓年青人和大學生認識欣賞,進而習唱撰曲,傳之久遠,發揚光大。1980年起,曾任「八和粵劇學院」四屆粵曲主任導師,晚年教曲於香港中文大學粵曲興趣組及法住學會粵曲班。
2010年9月前後,為紀念王粵生逝世二十週年(2009),《王粵生作品選――創作小曲集》出版,封面有一幀王粵生生活照和當時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副主任盧譚飛燕題詩:
「粵藝顯奇才,滿門桃李開。生花出妙韻,異曲錦心裁。」編務主要由中文大學粵曲興趣組和法住學會的粵曲班學生一力肩承,編輯林麗芳、蔡碧蓮、阮少卿(兼執行編輯);打譜打字阮少卿、姚彩儀、李美麗、何國珠、譚慧文;訂譜蔡碧蓮、林麗芳;美術設計陳美儀。
成員為感懷老師授曲認真、嚴謹與無私,敬仰他的粵樂才華、作曲天分,亦為整理鈎沉老師作品,不致散佚誤傳,經八個多月蒐集資料、打譜、訂譜、試唱;盡力訂正作品的版本和創作日期,依時序排列製成年譜。本來對老師畢生成就不大清楚,編輯過程中眼見
「作品之多,如入寶山,眼花繚亂,欲罷不能」,才慢慢認識老師的「創作歷程、曲壇地位」。編輯小組不惜人力時間,不怕搜集煩難,不斷上下求索,務使「紀念集」無愧於師。
全書分「生平、年譜、教學」、「影集」、「摯友懷人」、「感舊懷師」及「曲譜」五個項目。「摯友懷人」項下有王粵生好友,同為撰曲名家王君如的兩首悼詩,其一寫於1999年:
「紅燭淚垂到曙光,妝台秋思恨偏長。寫歌人去音仍在,十載懷君暗斷腸。」其二寫於2009年:「彈指光陰二十秋,大師一去不回頭。今朝再聽君遺作,牽動心間樂與愁。」
「生平、年譜、教學」項下的「作品年譜」與「作品統計表」,資料簡明,表列清晰。1950至1989年間,王粵生原創曲譜、原創曲並詞、撰曲(舊譜)、填詞共一百五十首。「曲譜」項下收入四十首原創小曲,相信仍有還未出土的遺珠,詞譜主要來源為王粵生授曲的曲本;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王粵生專櫃」藏品、電影小冊、泥印劇本;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目錄與小冊子。
王粵生作品綽約多姿,宜中宜西,能古能今,且不受成規拘限,喜破格出新,多先詞後曲,創作難度高。其中有王粵生詞曲一手包辦的電影《檳城艷》主題曲:
「馬來亞春色綠野景致艷雅,椰樹影襯住那海角如畫,花蔭徑,風送葉聲夕陽斜掛,我最愛那春日裡鮮花幻化……」;《檳城艷》插曲〈懷舊〉:……嬉戲於花間,互相掃滌煩,嫁與君雖淡飯兩餐,一生一世慰紅顏……」,切合電影主題,瀰漫熱帶風情。
王粵生為唐滌生譜曲最繁,見「曲譜」收入二十二首,其次為李少芸,有七首。李少芸的粵劇《紅鸞喜》和《王寶釧》,前者有小調〈霓裳詠〉:
……雲散月移花影動,金縷歌聲入楚峰,珠釵鳳、玉芙蓉,寶髻半蓬鬆,舞遍巫山又幾重……」,旋律優雅帶古風;後者有〈採桑曲〉:……忙中猶自盼平郎,夢斷西遼空想望,望到月落烏啼見日光,只有朝朝採桑,暮暮採桑,採得桑來過山崗。……」,類近民謠,都是李少芸寫詞。
1951年王粵生靈感澎湃,同年創作六首小曲,全為唐滌生撰詞,風行六十年。有電影《紅菱血》插曲〈銀塘吐艷〉:
「荷花香,新月上,荷花愛着素衣裳,花香引得情蝶浪,怎禁她芬芳吐艷滿銀塘。……」粵語小曲實驗西洋音樂的大小調轉換,流播六十年,歌手張露也曾灌錄國語版本。粵劇《艷陽丹鳳》的〈渺渺仙蹤〉:「仙鶴飄飄在山嶺,月兒斜掛在天庭。天上人間皆寂靜,只聽蟲悲泉飲咽,只見飛瀑撲流螢。……」開首一節散板「引子」亦有西洋味。粵劇《龍鳳花燭夜》的〈絲絲淚〉:「心慌慌,意茫茫,蕩,我心驚蕩,我回眸望,天何妒,淚盈腔,……」用粵曲乙反音階寫成的小調旋律優美,日後與〈銀塘吐艷〉一樣,走紅粵語流行曲界,新詞版本甚多。
除〈銀塘吐艷〉與〈絲絲淚〉,另一唐、王傑作,是粵劇《搖紅燭化佛前燈》的〈紅燭淚〉:
「身如柳絮隨風擺,歷劫滄桑無了賴。鴛鴦扣,宜結不宜解,苦相思,能買不能賣。悔不該,惹下冤孽債,怎料到賒得易時還得快,顧影自憐,不復是如花少艾,恩愛已冰消瓦解,只剩得半殘紅燭在襟懷。」這小曲的後填新詞多如恆沙,曾是粵語流行曲演唱會熱門曲目,卡拉OK的民間「飲歌」。
近在網頁看到樂評人黃志華2009年1月貼文,有黃霑填詞連譜的〈紅燭淚〉手迹剪報:
「小紅燭啊燃燒身軀,大放光輝還獻淚。一生都不悔,伴我將光明追;送衷心,形影相隨。噴火花,吐火燄,發揮光與熱,你是我先驅。奉上關心溫情,熱誠待我一一記取。將自己生命,一滴滴來照亮人類。不問他朝、他朝有誰會知,不問有誰人知紅燭灑過英雄淚。」黃霑不改曲名,借題發揮,為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高潔義行謳歌,1998年10月12日定稿。
粵劇《洛神》〈凌波令〉,唐滌生借曹植〈洛神賦〉靈感,寫溺水而亡的宓妃位列仙班,洛水上翩然而至:
……足踏蓮台三尺浪,手枕雲端五彩牀,縷縷紫煙織鬢網,六幅湘紗剪衣裳……」。粵劇《花田八喜》〈花田遊〉,月英小姐與婢女春蘭,閒遊花田,觀賞渡仙橋風光:……語關關,枝上流鶯囀,蝶雙雙,幾時至撲得完。渡仙橋波面有鴛鴦戀,看,人向花神廟裡問姻緣。端的是萬萬首詩難盡,千千筆劃難傳。楊柳絲,好似款擺黃金線,花田忙煞啣泥燕,看,粉牆亂落胭脂片。……」旋律輕快,表達主僕二人的愉悅心情。《帝女花》〈庵遇〉小曲〈雪中燕〉:「孤清清,路靜靜,呢朵劫後帝女花,怎能受斜雪風淒勁,……」更是家傳戶曉;而世顯駙馬與長平公主相認一段,公主起唱散板【相思詞引子】「風雨劫後情,落拓君須聽。」這是王粵生曲詞最短的創作,為緊接其後細訴亡國辛酸的一段【乙反中板下句】作鋪墊,增強藝術效果。
粵劇《牡丹亭驚夢》插曲〈遊園曲〉:
「一生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蝴蝶雙雙去那邊,銀塘初放並頭蓮,……燕子來時百花鮮,待等花落春殘又飛遠。良辰美景有情天,傷春易令蠻腰損。柳外梅旁有花韆,盪上東牆喚取春回轉。」詞曲匹配,舒徐的遊園調子,漫衍少女的閒愁春困;尾場「圓駕」〈楊妃步步嬌〉:「淡掃蛾眉重整花鈿傍,再抹胭脂細理回生相。……碎金蓮且踏西街尋月亮,楊柳腰倦倚春風向南往,俯伏金階微喘下,香汗透羅裳。」描寫杜麗娘回生,往宮中面聖前的修容行狀。
唐、王二人合作無間,唐滌生為「仙鳳鳴」劇務時,採用王粵生建議,以整首古調填詞演出,為適用於粵樂風格,王粵生整理古譜,唐滌生精心填詞,遂有調寄《秋江哭別》的《帝女花》之〈庵遇〉、調寄《塞上曲》〈妝台秋思〉之〈香夭〉和調寄《潯陽夜月》的《紫釵記》之〈劍合釵圓〉傳諸後世。

五六十年代粵劇界得這對「詞曲雙璧」,豐富粵劇小曲創作風貌,唐滌生不懂音律,自有王粵生妙韻相協,形神一體,無心插柳為日後粵語流行曲風行一時的局面,貢獻微力。王粵生創作的小曲,整理的古譜,幾十年來常得填詞人青盼,另填多首新詞。從前版權意識薄弱,老輩人亦不懂為自己爭取,有人願唱自己曲作已心生歡喜,不好計較版權費,也不指望印出原作者名字,王粵生豁達,但註明原創人名字,是一種尊重。
阮少卿在〈王粵生老師晚年教學〉一文,綜合整理同學的上課感受和老師教學風格,書中還有其他緬懷文章談及師教雖嚴,學生卻因害怕而苦練,反而開竅,字裡行間橫生妙趣,隱現師生情濃。王粵生每課必講粵曲樂理,要求學生謹守基功法度。首重板穩(節拍)啱音(音準),尤其要清楚半拍的時值,唱粵曲有所謂「擸字」,擸唱一二或三四個字不等,有分「快擸」與「慢擸」,多在半拍位置開口,否則容易撞板;王粵生耳靈,容不下半點走音,抓出來的同學,要單獨重唱至音準滿意才罷休;高音絕不妥協,C#線唱得勉強,不會低八度相就,更不容許用西洋藝術歌曲發聲法。曠日持久,聲嘶力竭之下,「絲弦」出「高子」,子喉高音竟練出來了。
二重發音露字開牙,切戒懶音,練子喉要收窄喉嚨,必須唇齒用力才露字,讓人知道你唱甚麼;開牙即打開口腔,這對初學者尤其重要,避免因為怕錯或害羞,唱曲似口含白欖;要注意端正唱容,不要表情誇張,喧賓奪主。
三重腔純,行腔要大方不花巧;問字取腔,適當運用「發口」,即該用「媽、牙、伊、呢……」哪個音行腔較順暢合適;不鼓勵初學者模仿名家,免得學壞了,積重難返,但鼓勵多聽不同派別唱腔,推許薛覺先、林家聲一派為入門藍本,打好傳統基礎,心領神會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歌路唱法。
在「感舊懷師」項下,徐研槿是八和粵劇學會學員,撰文〈一個令我拜服的老師〉,稱王粵生為「粵劇曲藝文法大師」,要學生背誦音樂板面過門、長短序譜;教學生如何從「反線中板」轉唱「乙反二黃」,「乙反二黃」轉唱「慢板」;「中板」拉長腔時,平(男)子(女)喉唱上下句的分別;鑼鼓後音樂奏過門,要數多少個叮板(節拍)就要開口,以免不懂入線和撞板;古腔中州官話要怎麼講才正確。又提到初遇名師,佩服他竟可以邊拉琴邊視唱,口唸鑼鼓經,腳打叮板拍子,奏音樂過門時又提示學生現在已到哪一個節拍位,一眼關七,真神人也。
蔡碧蓮在〈老師,多謝您把我帶進粵曲藝術的殿堂〉一文,談到王粵生不厭其煩講「二黃」基本結構,上句「四平六仄」,下句「六平四仄」;又教學生如何用同樣二十個字的曲詞,唱「二黃」、「二流」和「合尺滾花」。何國珠在〈我的啟蒙老師〉一文中,憶記第一課學唱「滾花」,老師用同一曲詞示範四種調式唱法,並詳細講解其中異同。
學生撰文記叙老師不世武功,苦樂之情躍然紙上。老師教學熱誠,執正嚴肅,不苟言笑,但為人誠懇友善,具幽默感,有憐憫心,熱愛攝影。有學生經濟條件不好,又不想謬然免費,他介紹學生抄曲,抄幾首已可抵銷學費,抄時另有「花紅」,遇不明處即加解說。有學生懷孕行動不便,他上門授曲,私鐘格局,只收「大班」學費。一次學生複彈箏曲,老師閉目養神,看似睡着,其實心醒,一音不合,即張目斷言「彈錯了」,學生大嘆「法耳」難逃。
1989年12月12日,王粵生病逝。中大粵曲興趣組(1975年)首徒林麗芳,廿年來聽老師造福後學的電台教唱聲帶「粵曲不離口」,仍禁不住淚如雨下,無法聽完;私授小組學生蔡碧蓮,每聽上課錄音,想起老師湛深的音樂學養,愧疚錯失學習揚琴與小提琴的機會,辜負老師曾主動提出傳授的美意。蔡碧蓮1989年替病重老師去「法住學會」代課,老師逝世前約一星期,又與全班同學往醫院探視,老師逐一握手,學生淚承於睫。
痛失良師,學生收拾心情,化悲傷為力量,以所學酬報,廿多年來有創立劇藝推廣會、任社團粵曲班導師;有在學校、福利機構教唱和義唱粵曲;有唱而優則登場演戲或撰曲寄情;有改習鑼鼓音樂,唱局中一顯拍和身手。法住學會粵曲組學員更成立「粵風曲藝社」,以「粵風」二字紀念老師,經常聚會操曲,每年重頭戲是老師忌日前後,往「富山」灰龕靈前訴說別來人事。
多年來散落教育界、曲藝界、粵劇界的王氏門生、私淑弟子,不論是客居異地抑或安土不遷,專業表演、曲社授徒還是私局自娛,若都能身體力行,實踐老師曲教,在本地粵劇今天黃昏夕照,百鳥爭鳴的躁動中,或可維護一脈清音。

19 楚江心曲
大約2016年9至10月期間,香港電台「戲曲天地」訪問「薇之軒——星腔研藝社」的黎佩娟,介紹「星韻心曲90載——『曲聖』王心帆誕生120年」紀念演出;11月初經過「沙田大會堂」,見宣傳海報,節目安排就在24和30日兩天。
11月24日有王君如曲作〈吟盡楚江秋〉、〈歌衫舞扇〉、〈惆悵沈園春〉、〈長堤折柳〉、〈藍橋夢〉、〈秦箏恨〉、〈秋海棠〉和〈小城春夢〉;另備王心帆〈癡雲〉、胡文森〈風流夢〉、吳一嘯〈胭脂扣〉和陳卓瑩〈花弄影〉四首星腔名曲。11月30日編排則以王心帆「心曲」為主,有〈癡雲〉、〈秋墳〉、〈慘綠〉、〈悼鵑紅〉、〈乞借春蔭護海棠〉、〈恨不相逢未剃時〉;輔以王心帆、吳一嘯、胡文森〈星殞五羊城〉、蔡保羅〈孔雀東南飛〉、綠華詞人〈知音何處〉、吳一嘯〈多情燕子歸〉與〈七月落薇花〉及王君如〈吟盡楚江秋〉。
記得中學時期,我家二哥常在假日聽小明星〈風流夢〉和冼劍麗〈一縷柔情〉唱片。〈一縷柔情〉是當時流行的跳舞粵曲,中速節拍,適宜舞客肢體扭動,不宜歌者一唱三嘆。冼劍麗的聲情不合跳「蓬測測」,絲竹絃管慢怨深愁的樂曲,才配襯得起她的磁性嗓音,如葉紹德〈玉梨魂之剪情•殉愛〉、梁浩然〈梅妃怨〉、王君如〈歌衫舞扇〉和〈魂斷蘇堤〉之類;還有粵樂名家梁以忠妻子張玉京(瓊仙)親授的古腔〈燕子樓中板〉,捨桂林官話,用白話演繹,以鼻腔共鳴的冼劍麗,唱來風格雅靜,古韻柔揚。
王君如寫於1953年的力作〈吟盡楚江秋〉,五十年代初衝出太寧街私家唱局以後,民間習唱者無數,也有不同歌者的唱片錄音,其中由甘明超主唱的全南音版本,經唐健垣改編並添加曲詞。原作靈感來自日本侵華時期一段亂世情緣,女子從中國東北逃難,南來香港,落腳西灣河,與作者邂逅,譜出戀曲,女子一年後回國,遽爾分手。西灣河海旁(今鰂魚涌公園)東望,鯉魚門海峽外山纏水繞,是撰曲者心眼虛擬的楚江,他江畔追懷,情如逝水,難掩相思。〈吟盡楚江秋〉是作者把無處可寄的一腔離愁哀感,託付予起首的【南音板面連序】:
「借酒消愁添愁一江秋。幾番夢迴紅豆暗拋。悲歌奏。往景依稀,知否淚珠為誰流。檀郎猶復瘦。只因舊愛難了奈何自身愁絲似亂柳。秋心望斷楚江流。……」
據主辦者黎佩娟講,王君如自資灌錄〈吟盡楚江秋〉唱片,並屬意業餘「豉味腔」唱家鍾自強演繹,盧家熾音樂拍和,特聘「子喉歌后」冼劍麗助陣,唱片封套就以她的〈歌衫舞扇〉作號召,兩曲版權同屬撰曲者,並未授權予其他唱片公司。多年前初聽鍾自強的〈吟盡楚江秋〉,吐納自然,韻味含蓄,字腔交融處有一種纏綿意。番禺人潘兆賢(1935~),退休教育工作者,著有《揚鞭集》、《近代十家詩述評》及《采薇廔吟草》等書,有詩題贈鍾自強:「幾回吟盡楚江秋。底事還嗟紫鳳樓。豉味行腔高且雅。蜚聲樂府鎮時流。」詩中提及的「紫鳳樓」,是另一撰曲家楊石渠七十年代的名作。
為了聽〈吟盡楚江秋〉和〈歌衫舞扇〉的同場演繹,11月24日去香港大會堂劇院作座上客。主辦單位負責人,資深「星腔」唱家黎佩娟,2004年曾開演唱會,聲演小明星歌曲。當年演唱會海報,有她尊為老師的王君如贈詩:
「七月薇花落,餘香卻未消。星腔傳海外,直到九重霄。」王君如與黎佩娟亦師亦友,對「星腔」研唱、撰曲心法每多提點傳授。2014年6月3日,前香港電台五台台長葉世雄,在《文匯報》「戲曲視窗」專欄〈王君如與鍾自強〉一文,提到他在中環遇見黎佩娟,得知「她自教育署退休後,一直承擔照顧王老師的責任。老人家住進安老院舍,她仍然常常前往探訪」
黎佩娟在演唱會單張上,談到老師王君如對王心帆的敬重,欣賞他為小明星創作的「心曲」,詞章「化古而不泥古」。王心帆戰後協助「曲王」吳一嘯撰曲事業,類近智囊,王君如亦欣賞吳一嘯的寫曲才華。他能填詞作曲,結構流暢,文詞生活化,小曲用字合樂,唱來舒服不拗口。當時穗港歌台興旺,小明星的歌壇曲多為王心帆作品,吳一嘯也有為她寫唱片曲如〈多情燕子歸〉、填小曲和監錄唱片,又介紹她穗港歌壇獻唱謀生,王、吳二人在「星曲」流播上同為重要人物。吳一嘯(1906~1964)離世後,王君如繼承「星曲」創作路子而別出機杼,言淺意深,小曲用字更為精雅,靈活運用詩文詞句,又有今人意緒。
王君如與吳一嘯,曾用同一小曲〈連環扣〉填詞。吳一嘯在任劍輝李寶瑩的〈樓台會〉發揮功力:
「萬箭又向心中穿,哀此薄命嘅癡鸞偷將鳳怨,枉我情深情深佢情盡變,夢醒愛盡完。利劍又向心中穿,枉費共讀有三年,我一朝受騙,斬斷情根情根緣亦斷,恨妹你食言。唉禮餅禮餅我對餅空自憐,哀賢妹人亦變,真箇味苦似黃蓮。我實難下嚥心悲酸,紅綾奪我姻緣,將佢碎開邊。」梁山伯驚聞英台另配馬文才,氣急敗壞,任劍輝聲情交融,聽者恍見紅綾餅捏碎成片,感染力極強。
王君如則在〈吟盡楚江秋〉中幽幽寫出:
「恨煞恨煞相思鈎,每鈎舊恨上心頭,綠窗柳,想是同卿同卿柔若瘦。夜冷夜冷風聲啾,悵憶往事似煙浮,夢佳偶,獨抱秦箏秦箏和淚奏。思前恩,前恩何有,紅顏為郎情義厚。念來淚暗偷,自憐沒計消愁,怎脫得相思鈎。」兩人詞風,吳氏直白投情,王氏婉柔蘊藉。
1990年黎佩娟在一個紀念小明星的演唱會上認識王心帆,紀念儀式禮成後,她攙扶九十四歲王老先生下台,開始日後在灣仔龍門酒樓,向王老問學「心曲」的因緣。自言
「未克遺忘這一位錚錚傲骨的才人風範」,為銘記教澤,保留真傳,把90至92年間二人對談、王老生平瑣事、「星腔」研究心得,綴集成〈星腔回憶錄〉,又演唱「星曲」會知音,口述見聞紀史,報答兩位「星腔」恩師。
王心帆(1896~1992)原籍廣西,廣州出生,二戰前後省港兩地居停,最後病逝香港「瑪麗醫院」。王心帆成長於中西思潮相互衝擊,廢科舉興新學的時代,一介文士報人,遊走新舊文學之間,為戰事與生活奔忙。曾寫戲班班本提綱,辦省港二地的雜誌小報,做記者和副刊作者,戰前避亂香港曾經教書。閒來撰曲填詞,愛寫南音、清歌。

他為小明星寫的第一首唱片曲〈人面桃花〉,牽頭人是把「粵謳」溶入粵曲,首創「解心腔」的梁以忠,梁以忠曾是小明星初踏歌台的音樂頭架,幫她唱腔設計,鼓勵她善用聲音條件另創新腔。後經朋友介紹,王心帆認識小明星,開始詞人與歌者的曲藝交往。出於憐才重義,王心帆除撰作首本曲助她歌壇發展,還在她感情受挫或面對生活困境時,指點迷津,施以援手。〈癡雲〉是他為小明星寫的第一首梆黃長曲,後因曲長與錄音技術限制,唱片只保留「南音」部分,即現今通行的刪節版。
王心帆熟悉梆黃,以樂府詩詞入曲,或不想詞采受到局限,不填梗調定律的小曲。詞句字數有參差長短,頓挫收結處未必完全切合梆黃曲式句格,王心帆不懂音律,如何使詞與曲水乳交融,依賴唱家對文詞的悟性與「度腔」的技巧。聰慧的小明星家貧,只讀過兩年書,卻懂得欣賞文士雅詞,為使一字不改,反覆點定叮板,與音樂師傅研度新腔。若音律上屬仄聲,對應字卻為平聲,在該字尾收音時不着力地轉平為仄,一音之轉以詞入腔。小明星音質清亮,可惜肺病氣息荏弱,唯有藉拉腔換氣時似斷還續的裝飾音,化作低徊婉轉之調,與王心帆的旖旎詞風恰好相配,創出自成一格的文人曲韻。
小明星(1913~1942),廣東三水人,原名鄧小蓮,後請王心帆為她改名曼薇。十一歲跟藝人周師傅學藝,數月後在二流茶居演唱;十三歲在大茶樓登台,十五歲首唱〈癡雲〉,三十年代初與張月兒、徐柳仙、張惠芳同譽為「四大平喉」。小明星轉益多師,音律樂理、粵謳清歌受教於梁以忠,詩詞從學於王心帆,跟瞽師鍾德及其弟子盛獻三學南音。1942年戰時艱困,貧病交煎,廣州「添男茶樓」一曲〈秋墳〉,半途咯血,翌日病逝,魂歸曲藝歌壇。
曼薇女士柔弱似林黛玉,亦善感多愁,卻無顰卿的富貴親戚,窮年頻撲歌台,終染惡疾。多情亦如《紅梅記》的李慧娘,愛慕「美哉少年」,身邊不乏青年才俊,可惜或無疾而終,或已有家室,或不為男方家人接受。雖姻緣難就,總不肯委屈下嫁,為追尋真愛,不羨西關大宅與豪門富貴,辭受十萬禮金之聘,拒當南天王陳濟棠兄長陳維周側室,酒樓歌壇幾無立足之地,為尋生計,倉皇南下香港。深情又類湯顯祖《還魂記》的杜麗娘,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小明星曾吞鴉片膏自殺,紅顏命舛,情路坎坷,是唐滌生筆下的戲曲人物,李慧娘「寧為情死,不為妾生」的現實版變奏。
小明星短短一生,留下名曲多首,影響深遠,不少老倌如薛覺先、新馬師曾亦吸收「星腔」神髓。王心帆為小明星撰作三十多首歌壇粵曲,取十八首至愛,收入《星韻心曲》,並撰文為小明星立傳,記叙弱質歌女在戰亂逆境中如何奮進自愛,旁及省港澳歌壇情況與當時社會側影。1985年欣賞「心曲」的商人何耀光(1907~2006),愛好鑑賞和收藏中國書畫,別號「至樂樓主」斥資印行,書前有序論及王心帆:
「學養兼粹,剛介自持,不喜諂事權貴。塊然一室之中,飯蔬食飲水以自樂其樂。巢由高蹈,視榮利如敝屣。……」
何氏熱心文教,成立「至樂樓」獨立慈善團體,保存發揚中國書畫藝術,曾在香港大會堂、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藝術館舉辦「至樂樓藏明清書畫展」,藏品取捨首重書畫家的德行氣節,「必先品格而後可言才藝」。前人的識見修為,今日價值觀丕變,恐反招不識時務之譏;近見德行有虧者領受院校學府的榮譽學位,堪嘆往昔文教高風,已照拂無人。「至樂樓」出版《星韻心曲》印數不多,流傳不廣。2006年由當初穿針引線聯繫出版事情的何叔惠,再徵得「至樂樓主」同意,經「明報周刊」整理後重版。
小明星逝世後,文人雅士偶有懷念詩作。1976年創立「鳳山藝文院」,曾在專上學院及「學海書樓」講學的何家(1919~2012),字叔惠,號薇盦,廣東順德人,精研詩詞書法,集歷年詩詞文翰成《薇盦存稿》。他重聽〈秋墳〉後題詠:
「一曲秋墳宛轉歌,周郎襟上淚痕多。斷腸聲裡青峰在,留與人間喚奈何。」又『愛書堂』「詩說香江」網頁內,見潘兆賢多年後聽小明星遺音,有詩嘆詠:「燕子多情歸故林,窈娘襟上淚痕深。淒風苦雨花殘日,魂斷秋墳薤露音。」
王君如(1924~2015?)原名王照泉,廣東惠陽人,家族四代世居西灣河太寧街27號。博客『濠江舊侶(MacaoOldFriend)』,有「王君如老師閒居偶拾」貼文,博主檻外人(黎錦波PaulLai),記王君如逸事,共二十一篇。2006年6月的〈前言〉,記其師為人
「剛介耿直,不拘小節,不慕權貴,平日謝絕社交應酬。唯才高藝絕,遣字倚聲,別具心眼,歌者得師一曲以為傲,粵藝界飲譽殊深。舊作〈吟盡楚江秋〉最為膾炙人口,然師謂至佳者應是〈飲淚彈歌送漢卿〉。惜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
這首子喉獨唱曲,實為王君如看馬師曾紅線女的《關漢卿》粵劇後有感而作,借劇作家利詞禿筆寫曲罵世的故事,一澆胸中塊壘,錄音帶市面已難得一見,只香港電台偶有播出,劉艷華主唱,演繹關漢卿劇中紅顏知己朱簾秀。細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研究中心」收藏的曲文,或可一窺梗概。內容叙說關漢卿寫《竇娥寃》,抒民怨罵貪吏,得罪權貴遭難放逐,朱簾秀長亭送別,表達敬忱愛意之餘,亦一申不平之氣。以【詩白】
「長亭古道柳籠煙,落日蘆溝畫角喧。離緒千般無寫處,一腔別恨寄冰弦。」開展序幕,而以尾聲一段【正線二黃】「見長空,雁飛鳴,似為離人,訴怨。今天且伴良朋去,望你來朝為我,把書傳。山一程,水一程,遠山重水路幾千,【轉反線二黃】淒絕故人,影遠。從今後,敢問梨園菊部,更誰濺墨,寫新篇。」為全曲點題。
王家兄弟四人皆有文才,是西灣河太寧街的傳奇。大哥深泉(1921~1999),筆名以秦西寧、舒巷城最為人知。兆榮漢文學校唸小學,日常功課之一是背誦古文舊詩,後讀官校育才書社,再轉教會辦的華仁書院,通曉中英雙語。畢業後洋行上班,業餘從事文學創作,有長短篇小說散文和新舊詩詞結集,如《太陽下山了》、《山上山下》、《鯉魚門的霧》、《回聲集》、《都市詩抄》等等。筆耕之餘,愛繪畫,懂撰詞,拉奏椰胡,擅唱粵曲「星腔」、「薛腔」與「新馬腔」;傳統舊學知識豐富,是二弟照泉曲作和太寧街坊的文字老師。王家小弟柏泉是經濟學家張五常兒時灣仔書院同學,張五常在〈太寧街的往事〉中譽他書畫琴棋無一不精。三弟麗泉擅書法,又是三弦好手,閒來與街坊同好唱曲奏粵樂,是王家生活常態。
舒巷城(王深泉)曾寫過這段太寧街的熱鬧時光,家門海旁,銀盤月亮山間升起,清風徐來,街坊朋友飯後聚集,或聊天或下棋或唱曲,耳濡目染,愛上文藝、音樂、戲曲。日常接觸的市井勞工,他們的面貌和故事成了日後寫作題材。黎佩娟在演唱會單張上,亦提到其師王君如當時是十多歲的少年,因街坊常哼小明星的〈慘綠〉與〈秋墳〉,對「星腔」和「心曲」仰慕崇拜,學習撰曲。太寧街27號的草根文化沙龍,對王家四子的成長有極深影響,王照泉日後化身粵曲撰作家,而王深泉則成了本地知名的鄉土派作家詩人,兩兄弟行事低調,不重浮名而聲譽自顯。
博文「王君如老師閒居偶拾」之十一,檻外人記述其師憶念長兄舒巷城的才情,
「少年時適逢戰亂,輾轉逃難間猶寫曲寄懷……。」並錄下其兄四十年代寫的一段曲詞:「北風翻,有孤雁,一朝飛過萬重山,鳥知倦,思鄉關,萬里思親依稀見慈顏。飄零,怕見雁失散,又怕逝去光陰不復還。春歸遲,客歸晚,歷遍風霜只覺歲月難。」這首調寄〈悲秋〉的小曲,是舒巷城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中,懷想故家和母親的寄情之作。
據樂評人黃志華講,〈悲秋〉小曲,原型來自琵琶譜《塞上曲》之〈宮苑春思〉,另有網友指1937年已有盛獻三撰譜的〈悲秋〉,「歌林唱片公司」錄音。在民間音樂高人改編增潤的漫長過程中,曲譜或微調或轉化,五十年代初又衍生出〈悲秋風〉版本,為當時撰曲者樂意選用的小曲。王君如在〈歌衫舞扇〉開首幾句,即調寄〈秋風〉:
「火山中。有孤鳳。春歸秋去夏至冬。貨腰賣唱泣聲中。淚與胭脂一樣紅。」1971年再有蘇翁填詞,鄭少秋原唱的〈秋風吹謝了春紅〉:「悲秋風。碎春夢。更深驚聽夜半鐘,故鄉夢裡只匆匆。冷雨敲窗透簾櫳……。」1973年歌手陳浩德重唱,易名〈悲秋風〉,唱得街知巷聞。
1971年「七十年代雜誌社」出版舒巷城紀實小說《艱苦的行程》,反映作者在香港的戰時生活和流徙行蹤。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年輕的舒巷城忍受不了日軍暴行,翌年別母辭家,隻身赴內地。先經大鵬灣去桂林,寄身印刷廠,再遇「湘桂大撤退」,歷盡艱苦走貴陽、昆明,在昆明任盟軍(美方)文員與譯員賺取生活。戰後又去越南、台灣、東北、上海等地工作,1948年底返港。
遠走桂林途中,他曾在惠州屋簷下避雨,傳來小明星一曲〈癡雲〉,其中有【乙反南音】唱段:
……今日關山遠離,情何痛。往事如煙,我怨句碧翁。懷人不見,又恨難成夢,唉,愁倍重,音問憑誰送,唯將離情別緒,譜入絲桐。」簷下人或與唱曲者一般心事,驀地與「星腔」相逢,鄉愁濃重,備受觸動。這雨中聽曲一幕,多年未忘,1986年重遊故地,舒巷城寫詩誌記:「昔日東江秋氣盪,惠州船向水微茫。少年簷下愁人雨,戰亂他方是我鄉。回首癡雲行漸遠,情腔婉轉卻難忘。餘音今夜從頭聽,一曲薇娘壓夜涼。」

20 曲盡人生
十八年前常讀有關戲曲書籍,看得多了,也想測試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和長進。機緣巧合下,借修改一個舊劇本,加寫一場兩幕的戲,當作練筆,學寫粵曲。嘗試過後,知道求好絕不簡單,才情曲識天分經驗缺一不可。費了大氣力改編,不致半途而廢,總算有個交待,但事不經過不知難,從此敲響退堂鼓,不敢再輕言撰曲。
事隔多年,去歲暮春,無端又生起寫曲的念頭,大抵想在放眼亂象的當今現世,安頓一下萎靡的情緒。但選擇題材不易,既不思佳人才子,又不想家國情仇。忽一日,跟粵劇界朋友聚舊,談到近況,她神情惘然,欲語還休。回家後偶然想起她的忠厚為人與藝業遭逢,感其堅忍,嗟其愚癡,心頭一動,以她的人生片段作靈感,經過醞釀與藝術處理,叙寫一個演員的從藝故事與起落心情,遙寄吾友一曲〈月下遣懷〉。
月下遣懷(2016年4月16日初稿,2017年10月16日四稿)
反線二泉映月清唱引子韻曲寄月弦(曲)水鬢抿腮邊,點翠珠花絹,頭簪正鳳,勻面掃脂畫眉弄釵鈿,貼額七星片,巧妝穿戴扮相嫣妍(浪白)屏氣凝神,粉墨登台,以戲結緣呀
(曲)全情唱做不生妄念,新曲專腔為君奉獻,戲裡悲歡慣說恩怨,細味細度悟化添(浪白)婉轉低迴,曲盡百般無奈
(曲)江山遭劫驚兵變,長平有憾,社傾國蕩,從難負繾綣(浪白)舞台燈影,檀板絃歌,無非感時傷世,你方唱罷我登場啫
(曲)戲曲記愛恨,沉醉藝鄉,回望感懷念師傳
長句滾花麗花隨風舞,不意墜梨園,舞台魅力漸魂牽,鈞天樂響紅幔捲呀,只見美人繡服出畫船,蘭花輕指曼聲歌,羞拒玉瑤琴包才戲裡真真,不覺神迷目染。
反線二黃板面學舞勤功識雛燕,師門同受業,將息席地眠,初演金山水戰得所願,縱辛苦味也甜,戀戀流光青夢遠反線二黃月盈虧,雲飄渺,聚散分合亦因緣。
尺字序初衷不忘愛不遷,盡心苦修夢可圓,絳珠仙,步翩翩,舞袂舒捲,幻覺天,漫參三生木石禪,眾仙會癡鸞,初試啼聲心自顫(曲)念往事萬緒千端(序)可奈鳳鳴歌聲歛(序)數十載步印足迹,心底有梅影故劍。事境遷,難忘塵封歲月,同游探泳藝海曲淵。。走南闖北奮策鞭,善言冷語記心田,經歷了雨驟風飊,參透了人生幻變。
剪剪花日淡斜陽冷,寒徹玉嬋娟,獨迎風刀顫,世態炎涼見,添香禱蒼天,語辛酸,志剛堅,當不任弱柳被風纏
滾花下句莫疑山阻無去路,只見堂堂溪水出前村。。禍福無端惹憂煎,不若舟放江流,順逆隨波轉。
長句二黃停舟不寐倚窗邊,月下遣懷波影亂,也曾雲封霧障路難前,也曾滄海茫茫失方寸,幸有那新知舊雨,拔刀解我眉燃。 
轉慢板傲骨梅開雪壓肩,負軛闖關步顛連,如履薄冰,心境清明無玷,獨鳴孤鳳闖新天(不拉腔),走馬挑班續管絃,但想到藝承有責,愧我力薄難勝,師恩深且重,赧顏無以報,唯求一片冰心,風翦紅梅枝難斷。
全斷頭反線小桃紅孤舟過灘霧障掀,空山晚鐘悟覺圓,朝霞逐冷煙,水鳥翱翔遠,驟見仙山迸金線,晝夜回復轉,嘆光陰飛逝如箭,自忖心怠神倦,恨惘恨惘付流川,盡去瞋癡莫嗟怨滾花下句氍毹鑼鼓圓戲夢,但願光風霽月渡流年。。(全文完)

2017年5月28日(初稿);11月26日(五稿)香港沙田


辛其氏,原籍廣東順德,香港出生,文學團體 「素葉」成員。著有散文集《每逢佳節》,短 篇小說集《青色的月牙》,長篇小說《紅格子 酒舖》得第三屆(1995)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優異獎,散文劇談《閒筆戲寫》得第五屆 (199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優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