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梁秉鈞 : 《杏壇擷英》弁言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5月號總第401期

子欄目:陳炳良教授紀念專輯

作者名:梁秉鈞

我最先認識陳炳良教授,大概是在八三年回港寫論文那年,真正比較熟悉,卻要到八五年到香港大學教書以後。我在英文及比較文學系,陳教授在中文系,但因為大家對比較文學和現代文學的共同興趣,也就比較談得來了。
但我這樣說是把問題說簡單了。在八○年代中的港大,比較文學還不是一門真正被接受的學科。本來是可以溝通中、英文文學語文的學問,卻反而受到兩方面的懷疑和排斥。記得當時我在系裡開一門比較文學的課,也在中英文系合辦的翻譯課程教一門課。後來我才發覺,中文系選翻譯課的同學,原來都不准選我開的比較文學課《中國現代主義文學》,理由是「沒有用!」
我收的研究生,第一位寫香港小說、第二位寫女性主義小說、第三位寫詩與畫;每次在文學院開會討論,都有人強烈反對一番,不承認這是可以研究的範圍。這樣的風氣維持了好幾年,逐漸也在改變,後來甚至轉變到了另一個極端,變到矯枉過正的地步了。在其中經歷過的人,恐怕會特別感受到兩種極端的偏見,也就更欣賞真正抱持包容態度是多麼難得了。

我當時接觸到的陳炳良教授,以及閱讀到他的學術著作,的確有這種開放包容的感覺。陳教授自少好文學,台大一年,得到王叔岷、吳相湘老師的指導;在香港大學,受業於饒宗頤、劉百閔、羅香林、唐君毅諸位著名學者;對傳統學術如考證、校讎、目錄之道浸淫日深。赴美後隨李田意、傅漢思等教授鑽研中西比較文學,再涉獵新批評、神話、心理分析等理論方法,探索古今文學的奧義。陳教授出入於傳統和現代之間,卻能既非守舊、亦不趨新,調理取用,互相發明。陳教授身體力行,多年來致力融會西方文學批評,賞析中文文學作品,做出了不同尋常的成績。

陳教授有《詩經》、《楚辭》、《紅樓夢》的專論,亦開古典文學的課。但他在七七年回到港大任教以後,也負責講授現代文學作品,結果寫出了有關魯迅、張愛玲的專著,以及不少有關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評論來。陳教授七○年代在港大開張愛玲的課,可說是開風氣之先。尤其在港大當時整體輕視現代的風氣底下,陳教授做魯迅的翻案文章,用比較大膽的心理分析方法去講張愛玲等現代作家,當然令人側目,也會惹起爭論。我的專業是從現代文學和理論開始,卻愈來愈對古典文學感興趣,也對牽強地套用西方理論深感懷疑,可是我對陳教授當時的所作所為是十分佩服的。

首先是他的批評相當細緻深入,會回到原文細讀,不會人云亦云。即使是新批評的文本細讀,也會說明限制。寧願寫短文只提出一點新見,也不願長篇大論扯雜成文毫無自己觀點。他的見解,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絕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其次是他有人情世故的練達瞭解,用理論分析小說的人生也不致乖離人情。就我所見,他教的理論和批評方法,對於學生來說,尤其在當時的風氣之下,的確是有好的影響。得他真傳的好學生,除了對理論感興趣,亦從不忽略史料與人情。

陳教授的包容寬厚,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有一位反叛學生,年終考試時逐點駁斥老師的理論。幸好他遇到的是陳教授,告訴我時也只是一笑置之,既沒有給這學生減分、也沒有拿他怎麼樣!
陳教授是中文系的教授,自然比我們這些新人少遇到刁難。對整體的風氣,他也是無能為力,但私下對在中文系教創作和台灣文學的鍾玲,以及在英文系教現代詩和中國現代主義的我,卻時有支持和鼓勵。當時有台灣教授訪港,在中文系問起香港文學,得到的答覆是「香港沒有甚麼文學!」八五年我幫港大亞洲研究中心籌辦第一次的「香港文學」學術研討會,得到陳教授和他的高足參加和支持,心中感激。會議中的部分論文,後來還收入陳教授日後所編的《香港文學探賞》一書中。對於認識香港文學,該書的論點和視野,至今還是難能可貴的。陳教授在這之後還為香港文學界寫了不少評論。

從一位批評家的作品裡往往可以看見他的性情和人品。我們說他開放包容,他又其實有一份固執。說他可親,他又不是老好人,他也會不平則鳴,也會生氣的。他很慷慨,願意花時間去欣賞閱讀新作品。他又有一份驕傲,評論作品之前絕不會跟作者細談。他寫評論就像人家種花或買菜一樣自然:「假期裡寫了篇東西,給你看看!」原來他放假幾天,又寫了一篇新作!他對於閱讀和賞析作品,的確有一種由衷的愛好。
批評文學作品從沒有功利的理由,也從不勢利追隨潮流,有時反而故意挑難讀的作品來細讀。他不和稀泥、也不理原作者怎樣想,其中自有作為一個真正批評家的自信。

我到最近幾年才知道陳教授年輕時也寫舊詩。讀到他懷念培正中學關存英老師、或是當年替他補習的鄭水心老師,在這些念舊的有情文字中,發覺他都記得他們寫過的舊詩。我到最近才看到《冷香室十八首》諸作,想不到這位早年就饒有詩才的詩人,後來成為新詩熱心的解人。他從不會終日回想而對今日種種作酸澀之語,也不會挾舊而輕新,倒真是比他同代或後來的人都更超脫融通了。陳教授實在是衷心喜愛文學,從談文說藝中得到樂趣的真人。

一般人以為中文系都是酸秀才,搞的是派系的排擠與鬥爭,一心只會挑剔別人的用字和讀音,把文字用於唱酬和刻薄;陳教授可說開了新的風氣,把文字用於更廣闊的批評和賞析,探索民族神話的源頭、認識今人心頭的曲折,開拓視野,潛移默化,對受教的一代人提供了辨識人事的基礎。

陳教授在九○年轉往還在司徒拔道時期的嶺南,主持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的時候,開始連續辦了幾屆「現代中文文學研討會」,給了年輕學者發表論文機會;且又能廣邀海外及台港大陸學者參與,令論文集往往保持紥實水準。他很專業,寫得很快,準時交稿。陳教授在編輯方面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追稿實事求是,絕不容情,我八○年代好幾篇較長的論文,如談抒情小說、現代主義文學與電影,都是在陳教授鐵腕政策底下催逼出來的。去年他還好意提醒我:應該好好把散落各處討論文學及電影的論文編輯成書。這種對後輩的關懷,我深深感謝。

陳教授的長處是融會古今、對創作和評論同樣尊重。退休前授課未嘗放鬆:教的「神話與文學」不僅大受中文系三年級歡迎,二年級同學也要慕名選修,結果徇眾要求加開。

陳老師對學問和做人,都有一種細膩,他的高足往往也感染了這一點。陳教授對他的學生很關心,他的細緻令他除了學業也留心到他們的事業和家庭。陳教授好些學生奉行舊例,過年過節團聚。我有幸參與過一兩次,也真感到了其中的溫暖。陳教授榮休在即,相信他有更好的環境繼續從事他的研究了。在學生來說,學問的增進和深研是對老師最好的回贈。後輩輯成新文,以示對老師榮休的祝賀,確是一種好風尚。我也好似再一次叨陪末席,聊書數語,謹致敬意。



梁秉鈞(1949年3月12日﹣2013年1月5日),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創作有詩集《雷聲與蟬鳴》、《游詩》、《形象香港》、《食事地域誌》、《衣想》、《博物館》、《游離的詩》、《半途》、《東西》等十卷;小說集《養龍人師門》、《島和大陸》、《剪紙》、《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布拉格的明信片》等。文化旅遊散文有《在柏林走路》、《昆明的除夕》、《新果自然來》、《神話午餐》、《山光水影》、《街巷人物》。論文集《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拾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