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凌 逾 : 城鄉地景與文學風景:文學空間考現學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5月號總第401期

子欄目:「文學批評」專輯

作者名:凌逾

傳統文學理論認為,小說有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過去,小說以人物塑造為主,「文學即人學」。其後,以情節為主,冒險小說、成長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等興盛。後來,以環境為主,省思空間的寬窄長短、多重維度、歷史向度等問題,地圖小說、建築小說、味覺地理小說、地誌文學、考現文學等興起。小說是時間的藝術,但在空間研究無限膨脹的今世,給文學風景注入地景因素,讓空間盡情發揮,走向前台,成為主角,更有突破,是後現代空間敘事學的重要發展趨向。不僅文學注重空間轉向,藝術也如是,文學藝術與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跨學科創意日益豐富。


1 香港文學的現代考現
考現學,以空間為考察對象的學問。注重田野或者都市的考證,運用人類學、博物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方法,以耳目鼻代替閱讀,走進街巷田園,據實調查,考察當下,在日常細節中發現別有意味的符號,在實物中體驗時間的軌迹,借用文學的非虛構敘述、繪畫攝影的寫實功能,作科學、客觀的翔實報告,挖掘符號意義。
考古學,以時間為考察對象的學問。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考現學與考古學呼應,基礎都在於調查發掘,從田埂到都市。但是,考古學挖掘古代歷史;考現學觀察當下空間,對目前現實世界進行考古,以考古的精神打量省思日常人事。考現學用於文學創作,能碰撞出新意。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之地,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交織,本土性與全球性水乳交融,是獨一無二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作家們、學人們都特別喜歡漫遊城市,挖掘港灣、街道、郊野、離島的裡裡外外。二十世紀初地景文學有舒巷城《鯉魚門的霧》《香港仔的月亮》、李育中《維多利亞市北角》、黃雨《蕭頓球場的黃昏》、夏果《香港.船的城》、蘇海《電車社會》等。西西1975年長篇《我城》是悠遊文學範本,有露營山野者說:「世界原來是這樣的,要你耐心去慢慢看,你總能發現一些美好的事物,事物的出現,又十分偶然,使你感到詫異驚訝。」文學散步,文學考現,實地考察,認識香港文學和文化面貌,讓讀者親歷其境,直觀感受文化現場。 

學者着意進行考現,緣起於1991年《香港文學散步》(1),作者盧瑋鑾(小思,1939~)(2)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訪學一年。該書為早期香港文學空間繪圖,還原鮮活的民國往事、文人的香港文學活動,如魯迅、蕭紅、蔡元培、許地山、施蟄存……梳理南來作家的演講創作、貢獻事蹟、居住遺址、相關評論等資料,飽含對前輩文人頂禮膜拜的敬重,對香港吾土的深情,交織出歷史與時空的複調,史料紥實,文筆優美。該書以詩文、地景、路線、照片跨界呈現方式,以精美圖文誌形式重繪文學地圖,凝結集體記憶,引領讀者走過大街小巷,尋訪名人足迹,成為香港文化旅遊指南針。該書有新訂、增訂、內地等多版本(3),這部經典名著影響了後來一大批作品。

受該書啟發,香港教育部門2000年策劃,2001年2月施行,由小思帶兩百多人遊歷,就《香港文學散步》所涉的文人行走空間,重回香港現代文學現場:魯迅演講地基督教青年會小禮堂,蔡元培公祭舉辦地南華體育場,許地山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戴望舒寫《我用殘損的手掌》的域多利監獄,蕭紅埋骨的淺水灣……且新增了不少文學地景活動,如孔聖堂、六國飯店、達德學院等,補充了善寫香港故事的張愛玲、王安憶的資料,作文學、思想、情感散步,舉辦了成功的跨媒介活動――文學地理行腳。

自2012年起,香港每年都有「香港文學深度體驗」活動(4),如文學景點考察、學校經驗分享會及文學夏令營,通過文學景點實地考察,推廣香港文學。並創設「香港文學地景資料庫」網站(5):儲存十八區文學地景的資料,包括文學篇章、景點地圖、散步路線、筆記紙,讓人重溫散步經歷,自行規劃文學散步路線,共用文學教學資源。該網站作為「輕鬆散步學中文」計劃成果之一,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與大學圖書館共同營運,獲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資助。各活動成果於2014、2016年結集為《走進香港文學風景》卷一、卷二。將日本考現學方法用於香港文學研究,《香港文學散步》及系列活動讓人耳目一新。


2 考現學創意源起與雲湧

考現學為何會萌芽?這源起於193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今和次郎用博物學和人類學方法考察地震和災區,開啟了災後重建和社會學研究,並啟發了建築師和藝術家。1960年民眾抗議日美協議,以地磚作武器走上街頭表達訴求。赤瀨川原平敏銳發現,地磚的破壞和減少反映出衝突最烈地區的進展情況,借此可考察現有「歷史」。1986年赤瀨川原平和藤森照信、南伸坊合編《路上觀察學入門》(6),成立「路上觀察學社」,考現重審東京乃至日本,2014年在台灣翻譯出版。二十多年後,藤森照信又重組路上觀察團,帶領台灣人進行路上觀察。

人類為甚麼需要考現?從心理學而言,人類的選擇性認知會過濾無用信息,熟視無睹,優化效率。但這有誤差:甚麼信息有用,通過甚麼方式過濾?如今城市日益碎片化,認知城市要靠觀察,發現有趣事情,彷彿此時眼睛才屬於自己,城市才令人自在。

在路上觀察甚麼?「湯瑪斯物件」術語很能體現考現精神。這些物件如不知通往哪裡的樓梯、無出口的過道、懸空的門等。在城市邊角挖掘看似無意義、本不能存在的湯瑪斯物件,仔細寫生畫像、拍照描畫,發現符號意義,像禪宗師琢磨無解的公案。追尋無解,更追尋有解,觀察矮牆,考察電線桿……在常見中發現不常見,在可能中發現不可能,在不可能中發展可能,有利於小中見大,有利於反思城市運作和人類活動,這是建築、城市規劃師的直接經驗來源,藝術家則間接梳理城市文化脈絡。
全書引導人們聽從街道的呼喚,成為路上觀察者,撿拾建物碎片、發掘路上湯馬森、觀察女高中生制服、偵探龍士町建築,觀察江戶某日地上一尺,考察下水道蓋子、對面樓住戶情況等,包羅萬象,以博物學為父,提供理論和方法指引。例如,水井蓋會說話,日本的人孔蓋讓人進去作業,或不用進去就能作業。林丈二為某區每個水井蓋畫像,分析設置原因、功用、周邊環境等,借此挖掘此地所發生事件和背後的原因,分析歷史情況,在破壞與重建的交匯點,得到啟蒙。
考現要先做方案,尋找路線,帶卷尺、量角器、紙筆、答錄機、攝錄機等工具,測量拍攝、繪圖製表。每個觀察點都會產生資料,持續觀察,就會建構出意義的力量,得到不同的發現,整理反思,有利於建構出更真實而特有的城市。在考現學家眼裡,世上無一事不有趣。腳印見出森林悲劇,老鷹、貓頭鷹與兔窩的惡戰。街頭像影視劇、廢墟門檻、圍牆水溝、橋邊漂流物、圖示信號,每個物件角落都有故事韻味,都有症狀,讓人掉入時光的想像。考現學難點在於,不能失去觀看事物的新鮮感,否則就只是單調記錄。危機感可以是觀察的動機,如知名物件就要消失,讓人落寞。香港最近湧現出駐留消失物的消失誌、消失美學的一批書籍。當然,樂趣才是最主要的動機。考現學家立志做一個城市趣味學的彗星獵人:起初以為只是尾隨一條狗,結果卻進入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全新世界。一層層地剝去物件本身的實用性外衣,根本處的相通結構會顯現,才會滲透出美學的韻味。

二十世紀考現學、漫遊風思潮席捲全球。從歷史橫切面來看,某種社會思潮的出現,是大量地域文化共振的結果。現實主義、新寫實主義思潮與考現學有共同的母乳。經歷劫難、或遠赴異域之後,考現往往成為最實用的觀察之道。
德國猶太人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流落巴黎,發現故鄉柏林的複製品,開始城市考現,創造出關鍵字「浪遊者」flanerie)。其像波德賴爾般閒逛市井,敏於觀察城市空間,透視人的生存狀態。其一生顛沛流離,浪遊於馬賽、弗羅倫薩、那不勒斯、莫斯科等城市之間,自殺於西班牙小鎮。他讚揚超現實主義,把時間轉變成空間,把歷史變遷轉為神秘當下構成的世界,體察物體的文化特質和隱喻的象徵意義。他發現城市考現的新視角,拓展城市研究方法,發現城市的現代性意義。
美國文壇也感染過考現學的風氣。1957年4月,傑克.凱魯亞克寫就《在路上》,講述一夥男女沿途搭車,橫越美國、墨西哥,一路狂喝濫飲,耽迷酒色,經過精疲力竭的漫長放蕩後,開始篤信東方禪宗,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此書令輿論譁然,毀譽參半,但影響了整整一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被公認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嬉皮士運動的經典。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劫難之後,歐美藝術家都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思想靈感,成為風潮。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法國羅蘭.巴特(1915~1980)親臨日本,考掘日本日常符號文化,《符號帝國》(7)是日本行的思考結晶。該書又名《符號禪意東洋風》,落腳點是佛家「空無、空」觀念,在東方禪宗思想中,找到靈魂的皈依點。空指關係性的存在,諸法無自性,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萬物皆是因緣條件聚合的結果,緣聚則現,緣散則滅。佛家詮釋現象世界空性,破解人類對於現象世界的固有本質的虛幻執著,解構形而上學思想。羅蘭.巴特認為,日本文化符號的總特徵是禪意,悟是種強烈的地震,使知識或主體產生搖擺,創造出無言之境。寫作本身是種悟。他從元語言的角度,發現「意義的空無」:如日語的功能性尾碼詞廣泛,接續詞的複雜性,意味着主體通過預防性、重複性、拖延性以及堅持性等手段,將主體變成空無言語的巨大外皮。(8)作者對這細節的闡釋,一躍而上升到哲學與思想,並批評了西方的形而上學。 

《符號帝國》從常見物事中發現日本文化意義,聚焦於不起眼的物事符號,如筷子、清湯、彈球遊戲、車站、包裝等,擷取二十六個符號,從語言、飲食、空間、禮儀、戲劇、俳句、人體等層面,發現東方文化的符號意義。日常不起眼,易被遮蔽。在外來者西方客看來,越日常的東方人事越獨特,因此成就了東方與西方符號比較的《符號帝國》。

法國蜜雪兒.德賽圖(1925~1986)提出體驗城市有兩種視角:鳥瞰、步行。如果從高空俯瞰城市,空間組織者、城市規劃者、地圖繪製者會通過遠距離投射,強調整齊劃一的空間感,製造出全球城市的複製品,而忽略了城市的日常生活。如果從步行角度考現城市,會強調日常生活體驗,講究從人性角度尋找「看不見的城市」,以人為本,會遠比俯瞰時的二維畫面複雜得多。大眾在日常文化實踐的逃遁和規避行為,即抵制,如遊戲、步行、烹飪和購物等,抵制對象是壓制性規訓,既不離開其勢力範圍,卻又得以逃避其規訓,即避讓但不逃離。微觀城市實踐未受到權力的監督或排斥,反而在不斷增長的非法性中得到鞏固,逃過城市的衰敗,並滲透到社會監督的網路之中,繼續存留。

尋找失去的腳步,德賽圖強調要將語言學的修辭方法用到走路行為,如同閱讀一本書,走路行為之於城市,就如同陳述行為之於語言,行走於城市相當於陳述城市。步行者的陳述展現了三個瞬間:現時性、間斷性和階段性,陳述行為與空間系統區別關鍵在於步行過程,跳過了起連接作用的部分。行走城市,不是一覽無遺的枯燥,而是複雜的,通過主觀選擇,勾勒出富有韻律的畫面。城市是人的步行所能觸及的空間。行走是關於缺失和尋找適合之物的不可定義的過程,被城市多樣化聚集起來的漫步行為,是宏大的剝奪地點的社會經歷。如今,中國又出現新的呼聲:「城市規劃應重視步行者視角」(9),時下,推進城市的現代化,又有復古趨勢,向「騎行城市、步行城市」回歸。
考現學萌芽於人類學、社會學領域,但很快就延伸到文學,因考現是文學重新出發、另類打造的新方法。考現要細緻科學地記錄空間,但客觀環境的考察總難免主觀意念的滲透,也要借助文學的力量。現當代作家越來越像考現學家,以路人眼光,在路上觀察,考據城市。張愛玲寫過遊目名文〈道路以目〉,將上海的日常生活寫得活色生香。海派的摩登現代性曾很受法國浪遊哲學的影響,而港派文學曾很受海派文學的影響。香港是移民城,香港作家顛沛流離的遷徙經驗,對空間、地理等因素更有敏感意識。小思《香港文學散步》的現代考現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當代香港作家開始有意識地尋找文學風景與空間地景的融合點,在法國隨性浪遊的基礎上,吸取日本考現科學的獨到方法,不僅個體踐行,而且還有豐富的群體考現活動。

3 香港文學的個體當代考現

如果說,前輩文人多以過客身份觀照香港,較少切膚之感;那麼,後來湧現的一批作品,則由切實生活於香港的當代文人所寫,對寄身之地愛恨真切,瀰漫本土性、在地感,情真意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有一批行友,常常一起探索香港各處地方,意在重新書寫香港,找到本土地景的文學和文化價值。

已故作家梁秉鈞(筆名也斯)也是出色的城市觀察者,深得考現學精髓,善於寫詩、為文、拍攝、跨界佈展,立此存照。2005年,《也斯的香港》問世,收錄三十四篇文章,一百六十五幀照片。空間攝錄如數家珍,如新界、西邊街、添馬艦、蘭桂坊、銅鑼灣……「他貼近地面,像蝸牛和比目魚,感受周圍的事情,與草蜢發生感情,向石頭提出抗議。他相信緩緩前進,感受一切。有些事情在匆忙中就遺漏了」。(10)也斯如此描畫格拉斯,其實是夫子自道。照片系列又分「都市、櫥窗、食物、人物、新界」等主題,寧願做素人攝影者,不怕別人嫌棄拍得零碎,因為拍照就像寫作的副產品,是觀察和留神的練習,是速寫和記錄,在城市中撿拾光影,是探索、思考、觀看世界的一種方式。寫人,既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格拉斯,也有大廚韜哥;既有舞蹈家梅卓燕,也有武功高手李小龍。寫事,既講文學、電影,也講戲劇、粵曲等,既講經濟商業,也講建築藝術。也斯眼中的世界見出自身的趣味,富有當下性和現代感:「稅局是浪漫主義者,估計一個膨脹了的明天。銀行這個現實主義者,卻還在追討你上個月的差錯」(第62頁)。他寫無家可歸的詩,說數碼港好似是大眾的烏托邦,讚以緩慢為主題的雙年展,感悟蘭桂坊的憂鬱……西九龍提議建「唔顯眼博物館」,因文化其實是社區中眾人生活的情態、積纍的智慧與共識。也斯自謙《也斯的香港》也是不顯眼的文字與影像。其實,該書提供了考現文學的極佳範例。
也斯還有一篇〈愛美麗在屯門〉,講生於元朗長於屯門的愛美麗,喪母後,父親抑鬱,孝女於是抱着觀音與各類美食合照,照片郵寄給父親,想喚起其生趣。為此,她每週走遍屯門大街小巷,漫遊西新界各地食肆,遊蹤所及,重新感悟風土人情。超凡脫俗的白瓷觀音與柴米油鹽的市井日常奇異地五味雜陳,竟然好像沒有違和感,但是文後的調侃揶揄還是流露出矛盾無奈感,詩人考現的老辣力道果然不與人同。

一方水土總能成就一方名家,就像魯迅的紹興、沈從文的湘西、老舍的北京、郁達夫的杭州、莫言的高密、王安憶的上海。1997年前後,董啟章出版了《地圖集》《永盛街興衰史》《V城繁勝錄》等系列作品,省思香港城市民間空間,進行拆解正史式的描述。凌逾認為,《地圖集》以地圖為主角,借地圖而漫遊香港,省思權力、種族、性別的古今更替,既考古也考現,開創出地圖空間敘事學(11)。
2005年,潘國靈出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自言方向感不好,總迷路,實為「飄一代」,非常遊魂,或許是人馬座的天性使然,對浪遊哲學心有慽慽,開局先寫足三節,探討本雅明之復興、憂鬱、悖論,明確要以浪遊方法來研究城市文化。潘國靈遊走於香港街頭,用鏡頭和筆頭記錄點滴細節:地上以熒幕作為城市景觀,地下則連成了拱廊街;為地下鐵畫像,又加以解構;分析豪宅修辭美學,以景觀作為賣點;聆聽城市聲音解碼,造就卡拉OK空間論;關注空間標誌、後殖民情結、SARS集體記憶等。「如果中環是成年人的城市心臟,銅鑼灣是年輕人的購物商場,那灣仔的年輪實則是一團光譜,由滿臉風霜的,到新世紀的。也可以說,灣仔是Multi-age的,它是一個年齡綜合體」(12)。香港不僅有中環價值,還有離島價值。浪遊者觀察別人也觀察自己,自我即他我,單個自我變成眾多自我:悲觀與理想主義、陽剛與陰柔、入世與遁世、抽離與投入、香港人與非香港人,在矛盾之間遊離不定。如果說,《香港文學散步》是對文學名家們在香港的蹤迹和文字感悟力的考現,那麼,《城市學》就是潘國靈個人對香港城市當下的考現,借着慧眼、筆墨、攝影,寫有靈性的文字。他做新紀實攝影師,練詩人的必修課,更接近日本考現學的真義。

2008年,廖偉棠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問世,配數十幅黑白照片,裝幀精美,內容充實,獲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一輯考古,為「幽靈的地誌學」,拜訪香港近現代歷史景點,思古懷舊。第二輯考現,為「不失者的街道圖」,立足香港現實人事。第三輯想像,為「未隱士的島嶼記」,漂遊離島找尋另類生活可能。行走考現,蒸餾出詩句,如「過時的純潔使我們的慾望變得懷舊」,這是詩人首部純寫香港的詩集。
2013年,詩人學者陳智德(13)出版《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14),為香港區域空間塑像,尋找香港文學地圖,如達德學院的詩人、北角抒情詩、虎地學院的文學蹤影……追尋殖民島嶼的文藝前世,覓得遺落的文化史、書店史、文學人物史、十年生滅的香港文藝刊物等。陳國球稱之為「我城景物略」,王德威稱之為「破卻陸沉、抒情考古」。該書以地方空間串接文學歷史的線索,筆端帶詩、帶情,為現當代版的香港文學行腳。
《地文誌》以個人成長史為經,以香港文學滲透為緯。全書兩卷,上卷「破卻陸沉」,梳理香港前輩和同代作者的香港城市故事、經驗描寫,以文學筆法描畫香港地區,述說、引用、評論,再加論者自身的地方生活體驗,互相印證。下卷「藝文叢談」,講書與城:香港的老書店、二樓書店、文藝刊物,尋找文化的歷史煙塵。全書糅合不同文類:地方紀事、掌故拾遺、成長回憶、文學談片,還時常穿插個人及他人的詩作,引導讀者再認識地方空間,為香港文化身世補白。該書以介於文學書寫和歷史鈎沉的方式,保留一代人對城市經驗的記憶,引用詩歌自我回溯和反省,讓人想像在特定歷史情景下港人的世界。
梁文道主持「開卷八分鐘」(15)推介過《地文誌》,談成長共同體經驗,觸動港人心扉。寫香港既批判、追憶、關懷,還承接大傳統和世界。描寫地方前世今生,借文學史跟地方史對話,談個人對地方看法,不以學者考證寫法,而以詩為證,顯現出在新聞、統計資料中難見的真實。如寫小時去九龍城寨,攀上高聳而狹窄的木樓梯,像隻流竄的蟑螂。有人被審判的電視新聞畫面,大人們有的切齒憤慨有的低聲婉嘆。傍晚過後收音機播送鬼故事,傳來樂曲鑼鼓喧天女聲婉轉,夾雜眾人不息的爭鬧,我不知應該掩耳還是學習(16)。這些細節很有考現學意味。
以外來者眼光觀察香港,以雙腳行走,以雙手書寫,寫遊記考現書,劉克襄2014年《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17)問世,獲「亞洲週刊十大好書、台北書展非小說類大獎、開卷十大好書、華文好書2016年度好書獎」,可見反響。作者十多年前已在台灣進行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有《野狗之丘》《風鳥皮諾查》《台灣鳥類研究開拓史》《永遠的信天翁》《11元的鐵道旅行》等二十餘部作品。2006年受邀到港講學,課餘熱衷行山,挖掘隱藏版香港:「香港有四分之三的郊野,四分之一的城市,城市和郊野如此接近,是世界上其它城市所沒有的,但人們只看到香港的四分之一,卻不知其餘四分之三的意義。」香港本是生態城市,保留英國式鋪法的水泥小徑,行人行走山間,隨處可見有機農場、自然學校的教育場地,寺廟也多,沒有過度開發的干擾。一個台灣外來客讓人重新發現香港不僅有國際性、城市性,更有鄉野性、自然性,可見實地考現的突破性意義。

4 香港文學的集體當代考現

也斯自1997年從港大轉到新界的嶺南大學後,開辦「中文文學創作」課程,廣邀名作家講學,帶領學生讀書寫作,行山蹚水,開始踏入考現行列。新界佔香港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面積,香港還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郊野公園,不被重視。新世紀後,也斯策劃組織了一系列的漫遊寫作叢書,《西新界故事》《自然旅遊創作――新界風物》等,癡迷其中,自得其樂,獨樹一幟。
《西新界故事》(18),老師帶領大學生尋找西新界的地方掌故和故事,寫出地方性、獨特性、本土性,如海岸特色、城鄉變遷、香港風情等。題目已讓人趣味盎然。不僅對比地理空間的歷史與當下,如中葡戰爭的敘述(九徑山)、海岸歷史四寫(屯門港)、屯門史地考(屯門);也有對制度與人情的剖析,如鄉間的蝸牛與名校的火箭(元朗)、輕鐵族(輕)、急症(屯門醫院)等。既有他者的故事,如藍月亮(白泥);也有被遺忘的故事,如神秘婆婆(大興邨、建生邨)。既有邊緣欄目,如福來村的眼淚(荃灣)、汀九山村不能忘滅的日子(汀九)等;也有得也斯的味覺地理學真傳者,如蕭欣浩的〈廚神(青松觀)〉、崔倩的〈周記茶餐廳(井財街)〉等。每篇習作後附鑒賞點評,還有也斯後記〈西新界故事如何說〉、鄭政恆的〈香港西新界文學作品舉隅〉等。

《自然旅遊創作――新界風物》(19),先請名家講課,劉克襄講「我在香港的自然觀察和書寫、我的十二堂課和三回郊野旅行、最近的台灣鐵道旅行」,考現見趣事聞信手拈來,幽默風趣,如男生刮青苔為愛情信物,如撰文為台灣吉安壽豐火車站鼓吹,帶旺了遊客,卻被站長記恨,因增大了工作量,後來一女生借劉克襄之名,買不到火車票,而借余光中之名,才買到了票。葉輝講「新界風物書寫寫作」,外來者能寫出很好的方物誌,如葉靈鳳。如任職於香港大學教書的英國人香樂思,在日治時期身陷赤柱集中營三年零八個月,從鐵窗靜觀四時野外生態,而成書為《香港的鳥類》《野外香港》。而英國人亥烏德則於1938年出版《香港漫遊》,曾被視為「行友」聖經。遊為了遠,高遠、深遠、平遠。遊為了興,興盡而返。日本本居宣長提出「物哀」概念,主客一體,哀更傾向於心神的澹然、歸真、淨化。物哀的意義在於從博物美學感悟到消失美學,風物書寫的意義在於文學的精神保育,通過寫作回到時間和空間的童年狀態。該書還有黃淑嫻的導言,宋子江的編者小語。2012年上半年,劉教授還帶領學生週末上山下海,不下十五回,引導學生寫作考現文學,並點評習作。青年學生郊野旅行,考現細節涵括嶺南貓、荔枝、豆腐、涼茶、菜心、街市、輕鐵、稻田、耕作、離島、風水、行山、涉水、郊野……萬事萬物均可入諸筆端,不拘一格,行文灑脫。如劉少傑〈小巷風情〉說,「要瞭解一個家庭的背景,氣味是最先入為主的方法」(119頁),如信佛人家的神主牌和檀香味,大戶人家的馥鬱悠遊香氣,勞力家庭的酸酸嗖嗖鞋味,老夫婦家的藥油香……盧曦廷〈廿蚊魚蛋〉寫賣魚蛋的黃伯一貫閒適自在,他說:「錢又唔會賺得晒,我又唔係揾唔夠,咁心急做乜呀?」(184頁)學生們親身體驗遊歷再寫作,紛紛說收穫豐富,感悟到細心和探究精神是寫作的要素,發現很多被忽略的地方,讓人重新審視世界。

2005年,《沙巴翁的城市漫遊》(20)問世。策劃者為香港大學張美君教授,她覺得沙巴翁這港式改良的法式舶來甜品,恰似香港文化混血的食物隱喻。她以沙巴翁統攝集體之魂,組織港大師生,自2003年起漫步香港,將閱讀經驗轉化為書寫實驗,群策群力集成一書,可謂香港集體式「考現學、路上觀察學」範例。沙巴翁小組用腳尋找城市日常,借攝像機、畫筆勾畫聲色空間,用思想去丈量城市的無限廣度和深度。運用阿巴斯的「逆向幻覺、似曾相識」理論來呈現夢幻感:城市之間日益相似,真實事物彷彿電視般的表象,人們只相信不存在的影像,對實際存在的真象卻視而不見;類於波德里亞的模擬理論。這種考現不再是超寫實的追求極致真實,而生出超現實的夢幻感,見出難以被人覺察的另類真實。集體考現又各抒己見,《沙巴翁的城市漫遊》開拓出城市呈現的立體多棱敘事視角,這比西西《我城》的多聲道敘事視角更複雜多元,拓展出文化考現的多種可能。

2014年7月16日至22日,第二十五屆香港書展「文藝廊」向《香港文學散步》致敬,特設四個主題展區:「港島文學漫步」「年度作家董啟章專區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書香人情香港書業世紀回眸」「中華文化漫步――福建行」。「港島文學漫步」展出二十五位文學家書寫香港空間的文字,輔以照片及錄影。香港作家雕琢香港十八區空間,各有拿手好戲。如也斯以系列街道詩、飲食詩雕刻形象香港;董啟章編撰「V城、永盛街」,《地圖集》梳爬百年香港地圖,以地誌史作文學實驗。作家們各有自己的心水之地:張愛玲講淺水灣愛情、舒巷城說西灣河窮小子、西西描畫土瓜灣大廈、葉輝寫筲箕灣、崑南寫旺角、馬國明寫荃灣、王良和寫大埔;余光中、黃國彬、黃維樑、梁錫華為沙田增色,學者派詩文自成一體。導演也為香港空間增色,如許鞍華《瘋劫》取景西環,《撞到正》取景長洲,《女人四十》在大埔,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書展還邀請了劉克襄、劉智鵬、劉偉成、許鞍華、鄺可怡、朗天等舉行三場分享會,與讀者深入分享港島文學文人故事。

2016年,《疊印:漫步香港文學地景》(21)兩冊文集出版。該書也受啟發於《香港文學散步》,為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文學研究中心「走進香港文學風景」計劃項目(22),主編為樊善標、馬輝洪、鄒芷茵。十八位作者以年輕新銳作家為主,各自慢行於香港十八區。李凱琳往大埔,張婉雯寫中文大學的沙田飲食日常,鄧小樺講西貢調景嶺的影子紡織,阿三寫葵青,徐焯賢寫荃灣,鄭政恆說屯門滄桑,陳德錦捕捉元朗鐵路與古巷的文化蹤影,袁兆昌講上水彷彿踩踏着別人的土地,廖偉棠抒發離島與詩的因緣,劉偉成思索灣仔帶群路的水火共塑怎樣的懷抱,呂永佳談中西區,蘇偉柟遊東區探究閒人是怎樣煉成的,梁璿筠在香港仔的海、岸和島之間聞海,陳子謙說旺角們,鄒文律想像深水埗蘇屋村鷹巢山下有城堡和公主,唐睿「禹步」黃大仙,陳麗娟遊九龍,阿修走藍田。
該書感悟該地的人物、風物或故事,以文字寫生造景,回應不同作家的地景作品,與前輩記憶對話,展示社區各異的風貌特色,展示歷史、文學的厚度,結實厚重,有文學穿透力。欣賞着離島野趣,廖偉棠以鹹魚視角看世界,詩云:「風熠熠寫字。我在看海/數雨點的韻腳。」(疊印二,167頁)。欣賞着虎地郊野,鄭政恆感悟自己在「建築起文學的義塚,令棄置消失的作品,有安頓的居所,直至這些文學的義塚,再度被遺忘,那時候還有沒有人搜集收拾呢?」(疊印二,122頁)。唐睿以意識流手法描畫黃大仙區,以禹步之姿行走漫遊,既指巫師殘腿拖行之姿,也隱指道士「步罡踏斗」之法,同行友人一路探討「奪舍」――「除了佔據別人的軀體,還繼承佔據對象的意識、記憶和能力」(疊印一,150頁),而寫者則多次插話問及命運,文尾曰:「許多的生命和生命的樣式今天都已逐漸或者完全消逝,於是我決定用文字堆起一座祭壇,為你們為我想念的,一一招魂」(疊印一,169頁)。全文在仙氣繚繞的神魂顛倒的境界中,考現時移世易的地景路徑,也考察求索修煉的心靈路徑。
文學景點集體考察,在場考現,群體之間思想激盪,擊起生化反應,這文遊遠比商遊購物來得雅致、有品。近年,香港文界這類活動豐盛,已成熱潮,甚至成為新的創意文化品牌。香港,不只有購物天堂一面,而是自造出了豐碩的跨界創意文化殿堂。


5 考現文學、地誌文化的拓展與未來
考現文學、地誌文學、地景文學、文學地理學,文學風景與地理風景跨界,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巧妙結合,文學呈現與圖片呈現跨界打通,視覺圖文與聽覺聲音融通,成就全新的文學活動、創意寫作實踐,這些非小說類創作搭建起虛構與非虛構的橋樑,重思文學藝術與生活的遠近關係,城鄉地景與文學風景拓展出全新的對話關係。
近年來,台灣地誌空間書寫盛行。方梓指出,作者書寫故鄉、旅行走踏之地或鍾情某些所在,以情與地誌、人與空間角度書寫腳下的土地景物,呈現地理、地貌、人文等特色,如方梓〈采采卷耳〉、郝譽翔〈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散文。2013年台灣推動「閱讀文學地景」,邀請近百位文學作家親口朗誦自己書寫的地景散文,林文義朗讀二十年前漫步人文小鎮大溪的散文〈記得大嵙崁〉,向陽誦讀年少所寫的〈銀杏的仰望〉,看到銀杏就想起故鄉南投鹿谷寧靜的月下風景。該項目收錄二百五十篇佳作,讓書迷「聽」見文字脈動的聲音。(23)
台灣學者前來香港的行腳,有劉克襄。大陸學者前往台灣的行腳,有李娜,她深入台灣原住民居住地,同吃同住同甘苦,做田野調查,做紥實的人類學、社會學、文學音樂研究,寫就《流浪之歌:林班歌,部落誌》(24)《無悔――陳明忠回憶錄》(25)兩書,文筆優美流暢,開闢出田野調查類新書寫,為學界矚目。 

文學采風,實地考察,重返現場,追溯過往,感悟變遷,時下這類文學活動日益興盛。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有當代中國史讀書會,配合每年舉辦的社會史視野下的現當代文學研討會,進行采風調研,這兩年主要研究合作化時期鄉村和文學,最近兩次集中探訪趙樹理和柳青,重點調研山西晉城、長治的村莊、陝西長安區、榆林地區的文學地景,成果刊載於《人間思想》大陸版,已有七期。
2014年,澳門有行腳考現文學《文學風景――澳門歷史城區文學遊蹤》(26),彭海鈴撰文,梁倩瑜插圖,水彩插圖虛幻拼貼,暖色溫馨;還有黑白工筆畫的建築圖,寫實嚴謹。全書以澳門歷史城區的參觀路線為經,以中外作者的文學作品為緯,走一趟世遺之旅,訪一次文學之路,章節按遊走名勝的線路鋪排,考掘背後的傳奇人事、歷史變遷、掌故逸事。該書考現的成分少些,考古的成分多些。

依照考現學、漫遊美學理論,結合本地實際,可省思如何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符號再造?如民樂、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歇後語等?北上廣深等城市如何對比考現?如何比較空間擴展?廣州有城中村改造;港澳地小則有填海造地,城市空間承載壓力日增,郊區城市化,向天空和地下索取空間,有摩天大樓,地鐵建設。但各城市自有內涵,不同的歷史文化底蘊、居民構成,都令城市變遷各有差異,值得浪遊者去遊蕩和發現。
漫遊生成新意。2007年,日本藝人關口知宏搭鐵路走遍中國,拍成紀錄片《中國鐵道大紀行》,其曰:「居鄉不覺、異鄉有悟」,深得考現學的精髓。2017年央視紀錄頻大型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熱播,以空中俯瞰的新視角,再現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給人帶來全新體驗。全系列計劃拍攝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藍圖宏偉。港台有繁盛的考現文學成果,這源於港台幾代人漂泊離散的經歷,最初多為逃難,後來多為海外求學、回歸就職、暢遊世界等,豐富的遊歷異鄉經歷,給港台文學打下了獨一無二的戳記。其實,考現學適合作為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方法論。 

文學空間的考現學,在西方文學中又稱為「地誌文學」,以某地方為文本題材或主體,強調寫實的價值,地域風情。地誌書寫,則還包括掌故方誌、博物誌、地理文獻、航海日記、旅遊指南等(27)。如果說,旅遊指南是指路的;那麼,地誌文學是指心的,不僅是客觀的地誌,也含藏着寫者的情感,滿載地緣,滿載人情。近年,關於文學文化與地理學科的研究日益豐富,邁克.克朗《文化地理學》、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曾大興《文學地理學》等。不同於傳統文學的自然書寫、山水詩人、田園派、鄉土派,考現文學、地誌文學、地景文學不僅有抒情的意味,還有科學的成分;不僅注重想像,更注重非虛構的成分;更細緻入微,而不是大而化之;強調文字與影像並重,給人重返現場的魔力感;既有社會責任,也有科學考察,不僅是自然作家,更是自然社會科考作家,由小及大,進而通盤考慮。

地誌文學、自然書寫與生態文學息息相關。劉克襄在香港行山發現,客家人注重風水林(28),相信有此才能人才輩出。劉克襄由此總結出香港的風水山林美學:「涌生鹹草、圍立大榕、家伴龍眼、屋偎黃皮、村出白蘭、林藏沉香」,風水說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古人早已知之。當今世界,人們全球滿天飛,哪一處的風水決定了其人生的走向呢?也真說不準。近三十年來,全球的自然環境都變化太快,生態理論也隨之日新月異。過去的風水學局限於一時一地,實為地域學。而今日的生態學更注重環球同此涼熱,通盤考慮,實為地球學。未來的生態學,可能需要考慮的範圍更加廣闊,實為宇宙學。 

後現代空間敘事學發展趨勢之一,是讓空間成為主角,開闢出考現文學、地誌文學風潮,融匯日本的考現學、路上觀察學、法國的現代主義浪遊派、美國的在路上風潮、港台漫遊式創作,互相感應,共振共鳴,在現代考現、個體考現、集體考現等層面多元拓展,非小說類型搭建虛構與非虛構橋樑,重思文藝與生活的遠近關係,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打通,文學與圖片、視覺與聽覺融通,城鄉地景與文學風景發展出新的交響對話範式。
時下熱門的地景文學類型,更具有全球性,考察再現方法更多元豐富,世界各地的創意實踐可對讀,再思考再出發。考現學切實地發現各地本土文化符號特色,會變得創意盎然。各地漸漸湧現出獨特的考現符號創意文化,衍生出很多創新主題。考現學發展壯大,發揚光大,可變成藝術創造的方法。

考現學與考古學如何整合?考現目的可以是保存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是關注地方物事的生長與消失,挖掘空間符號的意義。有些國度善於保養傳統文化之道的國度,在全球化的同時,沒有反傳統,沒有革故而後鼎新,而是對傳統不離不棄,善加化用。傳統文化因此不僅未曾死去,反而是再造再生,發揚光大,獨創力關係到國家興亡。傳統文化創意可以含藏在每個角落,如文學、建築、物品學、傳統戲劇、花樣滑冰等方方面面。
未來社會繼續朝智慧化、數位化發展。假設攝像頭無處不在之後,城市內外的一切將更加盡收眼底,無時無刻地記錄,將產生出海量的考現大資料。若分析這些真實的大資料,將得出甚麼結論?在大資料時代,大資料的考現學、觀察學,將如何突破?多提一些新穎有趣的前瞻問題,或許能激發出將來更精細深入的資料考現學、智慧考現學等學問,因此誕生。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批准號:14ZDB080)的階段性成果)

 

【註】:

(1)小思:《香港文學散步》,香港:商務印書館,1991

(2)盧瑋鑾南來作家研究論著:《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1941)》《香港文蹤——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南來作家」淺說》《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整理出大批書目資料等

(3)小思:《香港文學散步》(增訂本),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年5月第2次印刷

(4)馬輝洪、杜嘉興、麥樂文:〈重拾文學閱讀的初衷──淺析「香港文學深度體驗」計劃的實踐〉,《現代情報》,2016年第8期31「文學批評」專輯2018年5月號|總第401期

(5)香港文學地景資料庫:http://hkliteraryscenes.wikidot.com/start

(6)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合編:《路上觀察學入門》,嚴可婷、黃碧君、林皎碧譯,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2014年4月出版

(7)羅蘭.巴特:《符號帝國》,孫乃修譯,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8)王東的《別跟我說你懂日本》指出,日語的片假名或平假名、音讀或訓讀「雙軌制」本身並無多大需要麼似乎就是故意隱藏所指

(9)朱力、張楠:〈城市規劃應重視步行者視角〉,《人民日報》,2016年08月04日07版

(10)也斯:《也斯的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頁35

(11)凌逾:〈後現代的香港空間敘事〉,《文學評論》,2009年第6期

(12)潘國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香港:kubrick,200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69

(13)陳智德評論集《愔齋書話》於2007年獲第九屆中文文學雙年獎評論組推薦獎,詩集《市場,去死吧》於2009年獲第十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推薦獎,2012年獲選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14)陳智德:《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15)梁文道:開卷八分鐘(一、二):http://book.ifeng.com/kaijuanbafenzhong/wendang/detail_2014_05/19/181828_0.shtml

(16)譚以諾:〈陳智德式的「書言志」——《地文誌》的香港地景〉,《字花》47期,2014年1至2月

(17)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遠流出版公司2014年4月

(18)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梁秉鈞策劃:《西新界故事》,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1年初版

(19)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梁秉鈞策劃:《自然旅遊創作——新界風物》,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3年版

(20)張美君主編:《沙巴翁的城市漫遊》,紅出版2005年版

(21)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樊善標、馬輝洪、鄒芷茵主編:《疊印:漫步香港文學地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版

(22)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6-10/09/content_3595490.htm

(23)林連金:〈台推「閱讀文學地景」百位作家回應〉,2013-11-3016:20,台海網,http://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twsh/2013-11-30/1173937.html

(24)李娜:《流浪之歌:林班歌,部落誌》,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年2月版。1990年代原住民當代創作歌曲進入流行樂壇。其實,原住民一直在創作,部落早已擁有自己的流行 音樂。1950~70年代,在伐木外銷爭取外匯政策下,部落族人受雇在「林班」做育苗、砍草、整地的工作,開始現代意義上的貨幣勞動。在單調的勞動工作中產生了一種歌謠:從部落的旋律和腔調而來,逐漸以新學習的國語為主,跨部落、跨族群地流傳;又從部落的篝火旁,唱到城市的工地中、唱到遠洋的漁船上,唱着思戀和流浪。歌詞直白,卻孕含了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曲調簡短,卻融匯了千年古調、日本演歌、西洋民歌及流行音樂的元素;它是一無所有的勞動者的慰藉,也是回顧來路、思考未來的武器。這些歌謠,烙印着原住民族從氏族傳統走入民國的現代化足迹。究其起源,我們稱之為「林班歌謠」
(25)李娜整理編輯,呂正惠校訂:《無悔——陳明忠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年5月版。陳明忠,1929年1月2日生於高雄岡山,知名社會運動家、社會主義理論家,在戒嚴時期兩度被捕入獄,是台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坐了二十一年的黑牢。二二八事件時,是台中農學院學生兼謝雪紅領導的二七部隊(到埔裡後改編為「台灣民主聯軍」)突襲隊長。一生經歷日本殖民統治、二二八事變、五○年代白色恐怖、黨外民主運動,用一生實踐、反省和思辯,探索着民族和平統一的未來和人類全面解放的道路。該書經過多次訪談,再由李娜編輯整理、呂正惠校訂,展現出如台灣歷史般波瀾壯闊的陳明忠一生(26)彭海鈴文,梁倩瑜圖,《文學風景——澳門歷史城區文學遊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4年版

(27)鄒芷茵:〈文學地景的趣味與價值〉,收入樊善標、馬輝洪、鄒芷茵主編《疊印:漫步香港文學地景》導言,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版

(28)梁秉鈞策劃:《自然旅遊創作——新界風物》,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3年版,頁10~11。

 

 


凌逾,華南師範文學院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