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李德南:空間的凝視與思索——理解新世紀以來城市文學的一個角度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8月號總第404期

子欄目:粵澳作家作品聯展

作者名:李德南

進入新世紀以來,城市文學的書寫在逐漸增多,也出現了不少新的變化。其中,對空間問題的關注,成為不少作家的共同興趣。他們或是以空間作為書寫城市文學的方法,或是在寫作中凝視各種形式的空間,通過思索空間的意蘊來拓寬、拓深個人對城市、人生還有新文明等領域的認知。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紀以來的城市文學和之前的城市文學相比,所涉及的經驗範圍有較大的拓展。這種拓展,又和空間本身的生產與拓展有很大的關係。在現代思想的視野中,空間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吉登斯看來,「現代性的動力機制派生於時間和空間的分離和它們在形式上的重新組合。」(1)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則使得時間進一步是以空間的形式來體現的,很多問題都已經空間化了。列斐伏爾甚至認為,當今時代的生產,已經由空間中事物的生產轉向空間本身的生產。「空間在目前的生產模式與社會中有屬於自己的現實,與商品、貨幣和資本一樣有相對的宣稱,而且處於相同的全球性過程之中。」(2)以文學作為考察對象的話則會發現,在以往的寫作中,不管是城市文學還是鄉土文學,大多是在中國的範圍內,是以城市-鄉村的架構來書寫人們的生存經驗。然而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地球本身也成了「村」,空間的距離進一步縮小了,新的生存經驗已經撐破了以往的城市-鄉村的架構,作家們也開始在中國-世界的架構中描繪他們眼中與心中的文學圖景。

由此,我想到兩篇同樣命名為〈故鄉〉的小說,一篇出自魯迅,一篇出自蔣一談。1921年,魯迅寫下了他的重要作品〈故鄉〉。在這當中,我們首先可以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我」――「迅哥兒」――冒了嚴寒,回到相隔兩千餘里、有二十餘年未曾回去的故鄉。「我」是一個知識分子,這次回鄉並沒有多少好心情,因為回鄉的目的是為了告別,是為了賣祖屋,「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3)這裡所說的「異地」,指的是中國的城市,不一定是大都市,也有可能是小城鎮。至於具體是哪裡,小說中並沒有說明。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在蔣一談的〈故鄉〉中,所看到的已經是另一幅景象。蔣一談的〈故鄉〉的主角同樣是一位男性知識分子,更具體地說,是一位文化批評家。此時他正置身於美國,在午夜遙想他的故鄉。魯迅〈故鄉〉中的「我」之所以離開故鄉,是為了到異地「謀食」;蔣一談〈故鄉〉中的「我」,則是為了去美國探望女兒和外孫女。而不管是回歸,還是回歸後的出走,兩篇小說中的「我」的感受都是非常複雜的。魯迅〈故鄉〉中的「我」,似乎是因為無法忍受故鄉的落後、貧窮與曚昧而出走,涉及的是鄉土世界和知識分子自身的啟蒙問題。蔣一談的〈故鄉〉則注意到了各種新的生存經驗:跨語際的話語交流的困難、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差異、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在新時代的衝突……由此可以看到,兩篇小說的敘事模式雖有相通之處,但所涉及的主題與問題有非常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則與現實生活中空間的拓展以及相應的生存經驗的拓展有很大的關係。

除了蔣一談的這篇同題小說,還可以把徐則臣的〈耶路撒冷〉與魯迅的〈故鄉〉放在一起進行對讀。這兩篇小說裡有一個相同的情節:回老家去變賣祖屋。「迅哥兒」變賣祖屋是為了紥根城市,是為了「到城裡去」;初平陽之所以變賣祖屋,卻是為了「到世界去」,是出於對耶路撒冷及其所蘊含的宗教精神的嚮往。在〈耶路撒冷〉與蔣一談的〈故鄉〉中都可以看到,小說所涉及的生存經驗的範圍顯然擴大了。這種擴大,使得蔣一談的〈故鄉〉和〈耶路撒冷〉獲得了某種獨特性,從而與當下那些同質化的、無新意的作品區分開來。徐則臣和蔣一談還都敏感地注意到新的問題,比如說,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要重新定義故鄉。當我們在新的世界視野或世界體系中思考故鄉,故鄉就不再一定意味着是鄉村,而可能就是城市,甚至就是中國本身。故鄉經驗的生成,不再局限於中國內部的城-鄉對照,而可能是來自中國與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度的比較。

另外,對空間的重視,也體現在深圳等新城市的城市文學寫作熱當中。我在讀鄧一光、吳君、蔡東、畢亮、陳再見等作家的作品時,注意到一個現象。他們的寫作,都具有極其鮮明的空間意識。他們的城市書寫,是以空間作為切入點的,也可以說,是以空間作為方法。他們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書寫方式,則和深圳這個城市的特點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深圳是一個在改革開放幾十年中發展起來的城市,其歷史線條非常簡單,並不像北京、西安、南京那樣有曲折的、深厚的歷史。深圳的一切,看起來都是新的。它是一個絕對現代的城市。而對於這樣的新城市來說,具體的書寫方法和老城市也並不一樣。對於北京、西安、南京等老城市而言,時間是比空間更為值得注意的因素,或者說,其空間是高度時間化的。北京、南京等老城市的魅力通常來自時間的流逝與積澱。圍繞着這些城市而寫就的作品,也往往是從時間或歷史的角度入手,形成獨特的敘事美學。王德威在為葛亮的長篇小說《朱雀》寫序時,便首先是對南京的歷史作一番追溯,在歷史的視野中發掘並確認《朱雀》的魅力:「在古老的南京和青春的南京之間,在歷史憂傷和傳奇想像之間,葛亮尋尋覓覓,寫下屬於他這一世代的南京敘事。」(4)邱華棟在回顧個人在北京生活的二十餘年經歷時,則談到北京在現代城市改造中所發生的變化,看到了「老北京正在迅速消失,而一座叫做國際化大都市的北京正在崛起。」(5)然而,他並不認為老北京就此失魂落魄,而是認為「老靈魂」依然存在,「主要是存在於這座城市的氣蘊中。這是一座都城,有幾千年的歷史,縱使那些建築都頹敗了,消失了,但一種無形的東西仍舊存在着。比如那些門墩,比如一些四合院,比如幾千棵百年以上的古樹,比如從天壇到鐘鼓樓的中軸線上的舊皇宮及祈天賜福之地,比如頤和園的皇家園林和圓明園的殘石敗碑。我無法描述出這種東西,這種可以稱之為北京的氣質與性格的東西。但它是存在的,那就是它的積澱與風格,它的胸懷,它的沉穩與莊嚴,它的保守和自大,它的開闊與頹敗中的新生。」(6)金宇澄在其備受關注的《繁花》中,也正是從類似的一衣一飯等細部入手,來重構「老上海」的多重面孔。

在以前,一個城市的發展,往往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積纍,因此,從時間入手書寫城市是具有方法論上的普適性的。張定浩在一篇嘗試對「城市小說」進行重新定義的文章中所給出的第一條定義便是認為「城市小說是那些我們在閱讀時不覺其為城市小說但隨着時間流逝慢慢轉化為城市記憶的小說。」(7)他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入手,認為城市小說所提供的閱讀經驗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經驗是一致的,「唯有遊客和異鄉人,才迫不及待地通過醒目的商業地標和強烈的文化衝突感知城市的存在,對那些長久定居於此的人來說,城市在一些不足為人道的細枝末節裡。」(8)這一認知很有見地。然而,張定浩提出的原則,對於深圳這樣的新城市來說,又幾乎是失效的。作為在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新城市,深圳缺乏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醇厚的城市記憶。深圳是一座快速成形的城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部按了快進鍵的電影。它所經歷的時間過於短暫,幾乎是無歷史感的,也是無時間的。相比之下,它好像只有今生,而沒有前世。因着歷史感的缺失,空間的效應則更為突出。

深圳作為一座城市的魅力,也不是源自時間而是源自空間,尤其是具有理想色彩的公共空間。很多人在想起深圳的時候,往往想到的不是時間,而是深圳的空間,是深圳的萬象城、市民中心,是仙湖、紅樹林,等等。同樣是和深圳這座城市的形成方式有關,鄧一光、吳君、畢亮等作家在書寫深圳這座城市時都會突出其空間因素,尤其是鄧一光。迄今為止,鄧一光已經出版了三部深圳題材的中短篇小說集。他乾脆將寫深圳題材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命名為《深圳在北緯22°27'~22°52'》,收入書中的九篇小說,有七篇的題目和深圳的公共空間有直接的關聯:〈我在紅樹林想到的事情〉〈寶貝,我們去北大〉〈所有的花都是梧桐山開的〉〈萬象城不知道錢的命運〉〈深圳在北緯22°27'~22°52'〉〈離市民中心二百米〉〈在龍華跳舞的兩個原則〉。只有〈乘和諧號找牙〉〈有的時候兩件事會一起發生〉這兩篇是例外的。中短篇小說集《你可以讓百合生長》也同樣如此,收入其中的十三篇小說,有九篇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標明了小說的敘事空間:〈北環路空無一人〉〈你可以看見前海的燈光〉〈一直走到蓮花山〉〈颱風停在關外〉〈要橘子還是梅林〉〈出梅林關〉〈楊梅坑〉〈如何走進歡樂谷〉〈想在歡樂海岸開派對的姑娘有多少〉。他的第三部以深圳作為主要的敘事空間的中短篇小說集則被命名為《深圳藍》,十篇小說中也有三篇提到深圳或深圳的公共空間:〈深圳河裡有沒有魚〉〈深圳藍〉〈與世界之窗的距離〉。除了鄧一光,畢亮也把他的一部小說集命名為《在深圳》。「在深圳」不僅標明了故事發生的空間,更指向一種獨特的存在狀態――流動的、迅速變化的、充滿不安的城市經驗,是畢亮這部小說的重要書寫對象。作為一位自覺的、自知的城市書寫者,他還將個人的另一部小說集命名為《地圖上的城市》。


對於許多並無在深圳生活的經驗、不熟悉深圳的讀者而言,也許會覺得這種做法非常簡單粗暴,寫出來的作品會有些不自然,甚至是非常造作的,但是這種處理方式符合深圳的實際狀況,也是對許多深圳人存在處境的直接揭示。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土著居民只有三萬左右,此外的一千多萬人口大多來自內地或廣東別的地方,是成年之後才移居至此。他們之所以來到這座城市,首先是被這座城市的公共空間吸引。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無力在這個城市購買住房,尤其是眾多打工者,通常住在狹窄的宿舍或雜亂的出租屋裡。這些私人空間又不足以承載他們的「深圳夢」,因此,他們的所思所想與行動往往是在公共空間中展開的。

通過對公共空間與人的關係進行凝視與思索,從而展現新城市的生活現實,已經成為深圳作家講述深圳故事的一種方法。大衛.哈維在《巴黎城記》等著作中,曾把社會政治、經濟變革、個人命運、城市地貌與建築風格等融為一個有內在結構的思想體系,借此揭示空間的多重意蘊。深圳作家在以空間作為方法來寫作城市文學的時候,也呈現出類似的立場,部分地採用了類似的方法――政治經濟學式的考察與書寫。比如說,在〈離市民中心二百米〉當中,鄧一光就如哈維一樣,重視探討城市空間與社會公正的問題。正如哈維所一再強調的,空間並不只有物理屬性,還帶有政治屬性與經濟屬性,因此可以從空間入手討論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離市民中心二百米〉中所寫到的深圳市民中心位於深圳市中心區中軸線上,是深圳的標誌性建築,被稱為深圳的「市民大客廳」。它實際上是深圳市政府的所在地。將市政府改稱市民中心,則意在體現以下理念:第一,有效政府的理念――要求政府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市民一起形成複合的結構,政府與市民共用資訊與文明。第二,開放政府的理念――市民中心的大型開放式平台使其開放功能得以凸顯,市民中心以開放理念促進資訊分享,其軟硬體建設都體現政府的開放意識。第三,服務政府的理念――「服務政府」的本質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這些理念亦通過完善的服務系統得以落實。在寫作這篇小說時,鄧一光顯然非常熟悉「市民中心」的種種空間意蘊並通過小說的形式與之展開對話。小說的主角是一對戀人,「他」與「她」都來自農村,通過奮鬥都擁有了戶口,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住在「離市民中心二百米」的地方,令「她」覺得驕傲、自豪,也增加了她對深圳的參與感與認同感:


她喜歡寬敞、亮堂、潔淨和有條不紊的地方。怎麼說呢,孕育她的地方是窄小、陰暗和混亂無章的,學習、成長和工作的地方同樣如此。人們總說,一個人最終只需要三尺沒身之地,但那是靈魂出竅之後的事。難道她只能在三寸子宮、五尺教室和七尺工作間裡度過她的全部生命?

她應該走進更寬闊的地方。她迷戀成為寬闊之地主人的那種自由感覺。(9)


於她而言,以市民中心為代表的深圳,是一個可以實現個人價值的「希望的空間」。不過,如果這篇小說僅僅停留於此,那麼它只會成為城市生活的一曲頌歌,是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城市發展主義的意識形態的再現。這篇小說更為開闊之處在於,它通過「她」的視角發現了一個問題:並非這個城市的每個人都能享受官方所許諾的市民權利。小說中寫到一個來自農村的清潔工,他從來沒有進過市民中心,也從來不曾想過走進市民中心。他的出身與社會身份,使得他在物理學的意義上距離市民中心非常近,在存在學的意義上卻離它很遠。他甚至覺得,自己雖然在深圳工作,但是並不屬於深圳。深圳於他,只是謀生之地,而非流着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並不是一個「希望的空間」。他也不曾體會過那種「成為寬闊之地主人的那種自由感覺」。相反,「在而不屬於」,是他獨特的存在狀態。


在〈十七英里〉〈關外〉〈天鵝堡〉等作品中,吳君則不斷地寫到了不同空間所代表的階層的差異。比如生活在關外的人,會覺得只有生活在關內才真正算是住在深圳,在關外是不算的。而這種「不算」,既可能成為人奮鬥的動力,也可能成為異化人的力量。吳君也注意到了空間從政治、經濟層面對人的塑造,注意到了不同空間對人的喜怒哀樂的影響。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當下,以城市為空間來探討新文明的問題的寫作也在逐漸增多。想要瞭解當前時代的根本特點,有必要特別注意科學、技術、新媒介這些因素。因為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得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是根本性的改變。這些因素所形成的合力,可以稱之為新文明,在新文明的影響下,必然會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現代城市,早已成為現代文明最為集中的空間。今天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面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改變,新文明的影響,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從最深的層次上來講,城市文學要回應的,也正是新文明所帶來的問題。城市文學需要表現這種生活,也需要對這種生活背後的邏輯進行深入的揭示和有原則高度的批判。


在2017年之前,從這個角度來進行文學探索和思想探索的,主要是劉慈欣、韓松、郝景芳、飛氘等科幻作家,王威廉和蔡東等作家也有一部分這樣的寫作,但數量並不算多。蔡東的〈淨塵山〉裡的深圳,尤其是華躍生活圈,是新文明密集之地。張倩女和她的同事們在這裡過着一種很典型的現代生活。這裡講求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一切按能力行事。好像所有的一切都符合邏輯,完全具有合理性。然而,不管是在張倩女還是她的同事身上,異化都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實。他們都有着過得去的甚至是令人羨慕的職位與薪水,但他們也因為過於繁重的工作而早衰,在重複勞動中對工作對生活感到厭倦。他們富足,卻很難感受到自由。在他們的周遭世界裡,一切的事物似乎都有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小說中有一段關於張倩女的心理感受或許具有典型意義:「她剛站起來,就察覺到一股壓迫的力量形成合圍之勢,漸漸逼近她。十面埋伏。她瑟縮着重新坐下去。毫無疑問,她的敵人更加陰沉強大,那是一個裹挾着整整一代人的龐大而嚴密的系統,像一個深深的坑洞,讓她怎麼爬都爬不出來。」(10)這個「龐大而嚴密的系統」,或許就是海德格爾在《林中路》《演講與論文集》等後期著作中一再提到的「座架」或「集置」吧。「座架」是現代技術的本質,「座架」席捲一切,操縱一切,把所有人所有事物都納入可計算、可控制、可利用的範圍。在這裡面,好像一切都是可以把握的,然而一切又都像處於脫序的狀態,個體既無法看清自身,也無法看清自己所置身其中的世界。

對新文明的反思,在王威廉的〈老虎來了〉〈後人類〉等作品中也有不少展現。〈老虎來了〉開頭寫到一個綽號叫「老虎」的人要來廣州,老虎是「我們」的好朋友,雖然七八年沒見,但他那五次未遂的自殺,讓「我們」印象深刻。老虎何以至此,小說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老虎本人認為這是一種衝動,類似於渴了想喝水的念頭。張閎在評論中曾認為,這是一個「秘而不宣的謎底」。(11)但事實上,這個謎底也並非無可求索,無從敲開。老虎的那種緊張與不安,乃至自我棄絕的念頭,其實與科學理性和技術文明的進步大有關係――正是科學的發展,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現代社會,特別是現代城市成為璀璨的景觀。它適於觀看,卻不一定適合長期居住。置身於城市,人有時候會像吸食了致幻劑般興奮、沉醉。如西美爾在〈大都市與精神生活〉中所說的:「都會性格的心理基礎包含在強烈刺激的緊張之中,這種緊張出生於內部和外部刺激快速而持續的變化……瞬間印象和持續印象之間的差異性會刺激他的心靈。」(12)這就是現代城市所創造的心理狀態,借此,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為甚麼「老虎」和他的一幫朋友站在廣州的地標性建築廣州塔上眺望夜景時,會覺得目眩神迷,內心會如眼前的夜景一般浩瀚與迷蒙。興奮與沉醉過後,他們又會覺得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也無從確證個人意義。對他們來說,現代城市的生活就是絕境:美到極致,但它那醜陋、冰冷的一面,也讓人無法忍受。敏感而脆弱的現代人,有時候難以承受這種極端的正與反。

蔡東和王威廉都試圖對這種新文明、新生活背後的邏輯進行反思和揭示。而諸如此類的探索,從2017年開始,一下子多了很多。這裡面有一部分作品,可劃入城市文學的範疇,另一部分則很難完全用城市文學來框定,而是屬於科幻文學的範疇。《花城》《作品》《青年文學》《上海文學》等刊物,都先後推出了或計劃推出科幻小說的專輯或專號。王十月、弋舟、趙松等不少作家,都開始着手寫科幻小說。科技的問題,還有科幻文學,也開始成為諸多文學活動、學術會議、學術刊物的重要議題。這和新文明的加速度發展並且比以往更迅速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人類自身的存在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使得人的主體性,以及相應的人文主義的種種知識和價值都受到巨大的挑戰,從而形成了存在論、知識論和價值論等層面的多重危機。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這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科幻轉向。這種轉向的意義,由於時間距離還沒有拉開,也由於這種轉向後的文學實踐還沒有進一步鋪開,目前我們還很難判斷其意義到底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的科幻文學寫作熱,可能使得科幻文學脫離類型文學的範疇,而成為對於對當下最重要的現實的有力表達。另外,科幻文學熱,也包括城市文學寫作熱,都有助於拓寬我們的思想疆域和文學疆域。正如李敬澤所指出的,「科幻文學不僅僅是關於線性時間上的對未來的想像,科幻文學說到底是以科學和技術的名義,對於人類生活更加廣闊的可能性的設問、探討,是理智和情感上的冒險……關於人類的共同生活和命運,關於人類生活的實然和應然等等,科幻文學都形成了思想、觀念、想像的新的地平線,指向廣大的未知之域。」(13)由此,這既是一個重要的思想轉向,同時也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文學轉向。1970年代以來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往大多是着力於以精巧的敘事來創造一個精緻的世界。他們的寫作的文學性是非常高的,但在此之外,青年作家的思想格局和文學格局,也還顯得有些狹窄。尤其致命的是,宏觀地、總體性地認識時代和人的寫作抱負,在青年作家身上並不多見。考慮到他們已逐漸成為文學創作的主力,如果上述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克服,則中國當代文學的未來很可能是黯淡的。而藉着這次科幻熱,青年作家有可能會充分打開思想和文學的視野,進而獲得一種新的敘事精神――它植根於我們的時代和未來,是有想像力、洞察力和預見性的,有真正意義上的思的發現與藝術的洞見,能夠讓我們借此更好地認識人類自身,更好理解我們的文明,理解我們的時代。而隨着這樣一種敘事精神的形成和持續照亮,文學也有望重新成為思想變革的策源地,成為思考可能世界的重要參照,為當下的和未來的社會生活提供文學性的智慧。



(本篇標題書寫:謝有順)

【註】:
(1) [英]吉登斯:《現代性的後果》,田禾譯,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頁14
(2) [法]列斐伏爾:〈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收入《現代性空間的生產》,包亞明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頁48
(3) 魯迅:〈故鄉〉,《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頁501
(4) 王德威:〈歸來未見朱雀航〉,引自葛亮:《朱雀》,作家出版社 2010年版,頁II
(5)(6)邱華棟:〈城市的靈魂與虛擬的城市〉,《民治 · 新城市文 學》2015年第1期
(7)(8)張定浩:〈關於「城市小說」的劄記〉,《上海文化》2014年 第11期
(9) 鄧一光:〈離市民中心二百米〉,《深圳在北緯22°27'~ 22°52'》,海天出版社2012年版,頁62
(10)蔡東:〈淨塵山〉,《我想要的一天》,花城出版社2015年,頁117
(11)張閎:〈一個秘而不宣的謎底〉,《南方日報》2012年11月25日
(12) [德]西美爾:《時尚的哲學》,費勇、吳燕譯,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1年版,頁186~187
(13)李敬澤:〈總體性和未知之域——在上海國際文學週「科幻文學的秘 境」主論壇的發言〉,《青年文學》2017年第10期。

李德南,1983年生,上海大學哲學碩士、中山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青年學者、專業作家,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專業導師、廣東省首屆簽約評論家等。著有《「我」與「世界」的現象學——史鐵生及其生命哲學》《小說:問題與方法》《有風自南》《途中之鏡》《遍地傷花》等。獲《南方文壇》年度優秀論文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