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葉 輝:烏蛟騰 · 荔枝窩 · 慶春約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9月號總第405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大展

作者名:葉輝

港境內有不少客家村落,從前大多稱作「圍」,其祖先陸續從粵、閩、贛、豫諸省遷徙而來,由是聚「客」而成梓里,此為歷來新移民的遷徙史;追查之下,客家村落居民在港遭遇驟變,復由聚而分,諸如烏蛟騰、荔枝窩、鎖羅盆一帶村民大多從深圳、沙頭角、蓮麻坑等遷徙而至;查實亦有客家族群歷來遭逢天災、人禍及「拆村」等等,俱在譜寫客家人的流散曲,思之則不勝惘然,就從烏蛟騰說起吧。

1

烏蛟騰古稱烏蛟田或烏龜田,在新界東北部的北區,與船灣郊野公園為鄰,由新屋村、新屋下、嶺背、老圍、田心、河背、三家村等村落所組成,相傳李氏來自廣東五華(舊稱長樂),而王氏則來自福建;烏蛟騰村歷史已逾四百年,遊覽新娘潭及照鏡潭的旅人大多順道遊覽此一山村,此為淺谷,照鏡潭之主流穿越山谷,遍佈低丘樹林;新娘潭畔的山路貫通鹿頸,當中有支路可通往蛟騰村,此村所處山谷群山環抱而河澗交織,沿途可謂風光明媚,北邊及西北的水澗匯合之後,分別形成照鏡潭及新娘潭,烏蛟騰村有水泥村道可通往九担租。

據梁煦華所撰《穿村》一書所言,蛟騰原名烏龜田,皆因昔日有很多烏龜,遂以此命名,其後村民覺得此名不雅,遂以諧音易名為烏蛟騰;蛟即蛟龍,乃傳說中可積水成川而呼風喚雨的生物,烏蛟騰意為「騰雲駕霧的黑龍」;穿過一條由竹林與潺潺流水環繞的小路,眼前就是烏蛟騰了,早在清代已有客家人聚居於此,青色與棕色瓦頂展現於農田之間,遂交織出一片田園美景。

沿山徑步行約一小時,就到達上苗田與下苗田,但見荒廢村屋,在此踏過赤紅石塊可渡過河涌,沿途經過一大片紅樹林,此為蟹類及軟體動物之棲息地;三椏涌有一露營營地,據說老村在雨天之時至美──當浮雲飄過山頂時,村落遂倒映於藍藍的湖面,沿岸一帶為欣賞赤紅岩石的好地方,此為印洲塘、往灣洲、娥眉洲與吉澳的人間美景。依指示牌步行約四十五分鐘而至荔枝窩,可爬樓梯登上觀景台,從高處可俯瞰附近的青山綠水,話說半世紀以前,農業沒落而遺下荒田,鄰近荔枝窩有一村落,此為小灘,數年前有商人擬將十個荒廢魚塘改為水產養殖區;小灘雖鄰近荔枝窩,但卻鮮有遊人到訪,魚塘有如方格,清澈而倒影處處,其中一幢村屋旁邊的魚塘有大片蘆葦,在日落之時沿苗三古道前往此村,大可細賞金黃色的蘆葦海。

小灘與荔枝窩的村民俱源自曾姓祖先,茘枝窩村原居民有此說法: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小灘猶居有數十村民,以種植鹹水稻以維持生計,其後僅憑耕田不足以餬口,遂有不少村民遠赴外國謀生,有些則出城打工去了;現今小灘猶有曾姓村民,遂訴說魚塘旁邊那屋之主人乃他的同族兄弟,上世紀七十年代遠赴外國定居,每逢過年過節均回來打理,故此稱不上廢屋,反而通往三椏村那邊的房子早已淪為廢屋,差不多所有屋舍俱已塌毀了。

烏蛟騰原居民代表李戊興聲稱:樹木多為野生,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其時因興建船灣淡水湖,烏蛟騰村一些祖先墓地遭受影響,搬到那片農田旁邊;周圍長有雜草,幸有樹木可遮風擋雨,楓香樹的種子遂落地生根,長成幼樹之後並無拔除;就連村民亦想不到農田無人耕作數十年,到此村的遊人潮愈來愈多,皆因楓香樹在深秋時分葉子轉紅,村民不時探首窺望楓香樹,長得是否更紅更美。

且說從烏蛟騰起步,途經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三椏村、荔枝窩、分水凹、谷埔、鳳坑,而鹿頸即為終點;苗田路段途經九担租,繼而經過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涌等,沿途所見有不少古老村屋,大多早已荒廢,由於此種建築滿有懷舊風味,不少旅人俱忍不住探首窺探。

苗三石澗為九大石澗之一,源頭就在九担租與上苗田之間,沿途有澗溪相伴,四周更有綠色樹林;走到往三椏涌一段石路之時持續前行,景物漸見開揚,在三椏灣更有迷人海景,眼前展現一大片淺灘,遠眺就是印洲塘了;約續行走兩個多小時就抵達三椏村,乃由老圍、新屋及下邊新屋所組成,村屋俱荒廢了;入夜之後,此為觀星勝地。

三椏村設有碼頭,可選擇乘搭舢舨直達荔枝窩──抵達鎖羅盆之時可飽覽印洲塘海岸公園的部分景色,濕地及紅樹林比比皆是,尤其紅樹林長得非常茂盛;舢舨再駛向榕樹坳、谷埔、鳳坑,沿途可細賞沙頭角風貌;倘走陸路,約三小時步程,即可到達荔枝窩;村內有不少古老建築,復有古樹,樹齡逾百的秋楓樹之樹身有逾十個通心洞,故有「空心樹王」之稱;此村亦有遭「絞殺」的秋楓樹,所謂「絞殺」其實指此樹為榕樹根所緊纏,與秋楓樹幾乎融為一體。

在荔枝窩登山俯望,可見客家村落聚集其中,當中有背靠山嶺風水佈局的慶春約七村,風水林為村落後方的綠帶屏障;沿荔枝窩村往下走,眼前就是荔枝窩村大廣場了,每逢假日,村民就以小瀛學校作廚房,遊人亦可品嚐雞粥或山水豆腐花;到達荔枝窩後,再登分水凹,為行程中最吃力的一段;抵三椏村,路面漸變紅色,原來此為岩石內的鐵質經氧化而令石面變紅,且經風化侵蝕,遂形成表面有凹凸紋理的沙岩石層。

此後旅程猶有綠林與溪澗相伴,由此步行約二十分鐘,即可抵達通往小灘的堤壩路口,回程時或可嘗試走下路,此為苗三古道──由三椏村經下苗田、上苗田到九担租、烏蛟騰,部分路段沿着三椏灣而行,可見到灣畔的紅樹林與淺灘,或可遠眺印洲塘之美景;不覺走到頂點,隨即走下谷埔,此村猶有草原、牛群、水田,隔着沙頭角海,可遙望沙頭角及深圳;當走到碼頭盡處時,坐在近海的石階之時,尚可細賞人間美景,再沿優美的海岸線,經過鳳坑就可抵達鹿頸了。


2

話說就在英國租借新界之時,沙頭角區分七約,沙頭角海東南乃有鹿頸、谷埔、南約,以及慶春四約;「約」乃鄉村公益事業的聯盟;而荔枝窩、榕樹坳、鎖羅盆、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及小灘七村的鄉民,為維繫宗族情誼、同修公益事業,諸如修橋、築路、祭典等,遂成立以十年一聚的期會,名為「沙頭角慶春約太平清醮」。

慶春約從大至逾千人的荔枝窩至僅得幾戶的小灘,分散在新界東北海岸山野,沙頭角查實分為十約,當中第九約又稱慶春約,從2010年起,慶春約每年俱在農曆新年期間舉辦春茗,更在荔枝窩筵開五十席,以客家九大簋款待村民。

鄉約以村民守望相助為主,可惜由於社會發展得太快了,村民幾全外遷,不少村屋遂淪為廢墟,部分更傳為鬼域;太平清醮雖帶來數以千計的昔日村民及遊人,但熱鬧似乎僅限於太平清醮舉辦之荔枝窩,其餘村落則仍寧靜,有些荒蕪了,由是形成強烈對比。

荔枝窩其實位處慶春約中心,為沙頭角之原居民村落,毗鄰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對出海灣即為吉澳海,打從十七世紀已有人定居;此所以在眾村中最具規模,亦為至今保育得至為完好的村落,昔日村民逾千,俱為曾、黃二姓,故此村中仍保留兩姓的三所祠堂,廣場建有小瀛村校、協天宮及鶴山寺等,可見證此村之重要位置。

三椏村村內建有曾氏宗祠,亦可見證曾氏族人在此聚居,在村前的三椏灣,景色非常優美,村中的茶座及士多亦吸引不少遠足郊遊人士,此村的三省學校已然隱沒於樹叢,可惜不少遊人匆匆步過而未加留意。

牛屎湖乃慶春約中至為偏遠荒蕪的村落,為荔枝窩之曾氏分支定居之所,翻閱舊報章遂發現於1965年,曾發生來往沙頭角與牛屎湖之間的鄉渡沉沒意外,地點為榕樹凹附近,因而引發出村民遷離,房舍已化作一片頹垣,倒留下一塊泰山石敢當石碑屹立於此。

小灘昔日僅有幾戶人家,村民俱為曾氏族人,但早已全遷離了,漁塘與小屋乃攝影最佳背景;而蛤塘則位於吊燈籠山腳的深山荒村,為范氏所居,其宗祠乃村內唯一保持完好的建築;至於其他屋舍不少俱倒塌了;梅子林鄰近蛤塘,同處山腰,為曾氏所居,今已空無一人,僅餘廢屋及村口的遊樂場,相比蛤塘,此村部分村屋尚算不俗,但村前的草坪樹叢似被清理過,僅餘泥土,未知有新發展還是昔日村民回村所整修。

至於鎖羅盆,黃氏族人從荔枝窩遷居至此,此為慶春約第二大村,也曾建有啟明村校,及至村民遷離,全村陷於樹林間而為另一傳說中的鬼域;及後村民將樹叢林木移除,村屋遂重見天日,並貼出漁護署也無權阻止的封路通告,結果引來社會人士關注,成為鄉郊發展與保育之間的矛盾,往後發展尚屬未知,但觀乎眼前殘破的青磚大屋,倒可想像此村昔日的繁鬧。

鎖羅盆又名鎖羅盤,在新界北區近荔枝窩,居民在清代從惠州遷徙至此,原以黃氏為主,其後人口繁衍,遂分支至鎖羅盆建村,如今已淪為廢村了;而上水古洞北塱原濕地旁客家圍則於1904年建村,俱為荔枝窩村黃氏分支;鎖羅盆有堤壩,位處偏僻及山路繁多,昔日僅在北區執勤的警察才識路入村,港府遂豎立指示牌,步入鎖羅盆更方便了,今為行山者愛到之處。

查實港府也曾斬樹封村,話說2008年7月,報章揭發鎖羅盆村的村民擬將此村發展成果園旅遊區,遂在大規模斬樹,其中部分樹木在郊野公園,即官地之內;翌年6月漁護署公佈鎖羅盆村於2009年7月1日起永久封閉;鎖羅盆為荔枝窩與榕樹凹之間直接通道,封路為遠足人士帶來不便,及至2012年1月路段遂重新開放。

追源溯本,鎖羅盆黃氏客家原居民之分支的歷史悠久,從中可印證自清初復界四百年以來,粵東嘉應州與福建、江西、廣東揭西縣五雲羅輋等遷徙而來的客家人,遂以寶安縣(舊稱新安縣)沙頭角、歸善縣(今惠陽一帶)為中途站,繼而分支至各地而開枝散葉,尤其以新界地區為最多,例子就有沙頭角公路上禾坑之李氏,於百餘年前分支到將軍澳馬游塘村,而南涌李屋之李氏則分支到今日的粉嶺高莆村。

此外,位於下禾坑旁山邊的凹下村魏氏亦為客家人,大約於兩百年前,由廣東五華(舊稱長樂)遷居至此,於1928年再分支至上水古洞南長壢村──此村位於雙魚河旁邊,麒麟山坳之東南、雞公嶺之東北,乃與唐公嶺、坑頭隔河相望;鹿頸鹹坑尾村之藍氏途經深井而落腳,繼而再遷徙至港鐵沙田站旁邊之排頭村、塔門島與柴灣藍屋;鹿頸黃屋之黃氏則分支到屯門大欖一帶。


3

且說烏洲塘村又名烏洲塘、戶洲塘,位於沙頭角印洲塘以南之海旁,及後客家村落由盛而衰,乃至荒廢,沈氏遂分支至粉嶺南的華明邨旁邊、鄰近和合石村,此村以畫眉山命名,故稱為畫眉山村。

現今八仙嶺郊野公園之橫山腳村陳氏屋家地基遺址之所以出土,皆因港府發展八仙嶺郊野公園,從而安排陳氏山村村落之原居民遷徙至粉嶺,位置約為長山以南、梧桐河旁,鄰近沙頭角範圍之大塘湖村,從而建村,此為橫山腳新村,而原本居於橫山腳上村、下村之陳氏客家原居民遂遷徙至此村散居,此外,尚有客家原居民遷徙至大塘湖及馬尾下旁等等。

今深圳市龍崗與坑梓(包括黃草嶺)一帶,俱有眾多黃氏客家人聚居,他們祖籍多為嘉應州興寧縣(今為梅州市所管轄),十九世紀中葉,黃草嶺黃氏客家人就分支遷徙至今西貢半島北潭涌之黃宜洲村以及上窯村,從而建立家族生意,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上窯村原居民移居至沙巴,遂於馬來西亞散播客家文化了。

其實時至今日,若到訪上窯民俗文物館,仍可從史料中印證黃氏的民俗歷史;在本港與鎖羅盆黃氏客家人相近的,大概就只有蓮麻坑葉氏,皆因兩族俱由陸豐吉康都遷徙而來──鎖羅盆黃氏來自吉康都五雲羅輋,蓮麻坑葉氏則來自吉康都螺溪,兩地僅相距十五公里,且客家話俱為陸河腔。


葉輝,曾任報社社長,著有散文集《甕中樹》、《浮城後記》、《水在瓶》,小說集《尋找國民黨父親的共產黨秘密》,文學評論集《書寫浮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