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陳惠英 : 遇上與錯過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1月號總第397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小說專號

作者名:陳惠英

屏風
我感到房子裡如今最美妙的,就是把兩隻原本不知放哪裡的木架用作屏風,把寫字的地方與坐的地方分開,又把煮咖啡的角落同擺雜物的木桌子隔離,當你在旁邊煮咖啡並問我要不要加糖時,我可以繼續寫字,不會看到任何動作的光影。
這兩隻木架子是幾時留下來的,你忽然想起這事情來。這當然是木匠做的,那時候房子在弄裝修,你今日想到的,明天就改了樣子,把原來的圖樣改了又改,今天的長方形成了明天的方形,再想,可不可以是菱形。木匠師傅沒有作聲,他仿如一部鋸木機,把看似源源不絕送到的木板修整成每日的新款,終於有一天,你覺得還是原有的長方形較實在,便告訴師傅不用再改了。師傅看着地上長短不一的木板,簡潔說了句:可以做兩隻屏風。你同意了。
為甚麼是屏風而不是其他呢?可以做的東西多的是,例如做一張小桌子,例如做一個雜物架,然而,師傅建議的屏風是如此愜意,像你原本就想這樣做的,不過讓師傅先說了。
於是,再往前想,裝修的那段日子,你走上來看進度,有時看到幾個師傅在分頭工作,你很好奇,他們是如此專注,像工藝師,一心一意地處理着手頭的藝術品。你奇怪這麼多工具如何細分,你把原先的想法改了,也多數是同意的回應,你對於這種從構思到完成的作業產生興趣了。有一天,你問:你家裡一定都是度身造出來的家具,多好啊。師傅回說家裡用的都是買來的平宜貨。
自從屏風完成後,便成了家裡可移動的觀景板。像風琴,今天拉開一點,明天把大部分合起來,你在寫字,看出去的世界總有點變化。

觀景台
當你第一趟踏上天橋,感覺新鮮。這當然不是指行天橋的天橋,而是為了管制行走的流向的城市設施。當你告訴我你唸的是交通管制時,像紅綠燈轉換的時間,人行與車行的方向等,我再一次感到事物總有出乎意外的趣味。走上天橋,數着每一分段的梯級是否均等,似乎,不均的分段不是好的設計。
天橋上可以有一位魔術師嗎,當然可以。如果在天橋上要變幻一種回到過去的玩意,把城市無趣的繁忙轉換成早早已成記憶的過去,你會回到過去怎樣的一段日子?把屏風掩去不想看到的,只留下要看的,即使不在眼前的,也可以在空間變換之中方便加添虛構的事物。天橋上可以看通原本看不到的上下行車道,你像在看風景,一道流動的風景,霎時天橋成了觀景台,有人就倚着圍欄抽一支煙,有人兩兩相向細訴心事,在盛夏,在隆冬,有蓋的天橋是時間流轉的魔術表演台。
當小二師傅踏上天橋時,他看的是地面尚在建設的工地,他的時間多的是,放船回家既是等待已久的快樂事,卻同時是一段不怎麼愉快無所事事的日子。在望向海岸方向的等待中,就如攀在欄杆的樣子,以無限想像抵禦百無聊賴,這是多年來練就的一門功夫。小二記得鄉間父老無事就坐着抽煙飲茶的模樣,話不多,面容沉着,似在思考一些永遠無法解答的事情。
他渴望走出去,離開四季更替如常的家鄉。小二今天要去探一位同鄉,但時間尚早,他就在不怎麼熟悉的紅磡區蹓躂。自從出海以後,小二胖了不少,在街上蕩着,便覺路有點窄。他總覺得自己的腳步與路上的人有點不一樣,就是與阿美一道走,她總比他快了兩步。阿美不等他,小二也沒有追上去。大家要去的地方相同,總會在要到的地方等到對方。
天橋上的男子就這樣或抽煙或看風景或看着工地緩慢的運作,時間已近三點三。小二想想路線,他記得附近的巴士站便有去阿輝家的巴士。小二要向阿輝問問他回鄉的情況,當然,他要問的是:家裡的情況。小二緩緩地轉過身,步下天橋,有如離開一座觀景台,他朝對他來說有點逼仄的路上走去。

銀燈
阿美在報攤買了一份《銀燈》,旁邊的「拍拖報」慣例沒有娛樂明星報,能有這一份,已經是走了好幾個報攤才找到的。阿美看見頭版的明星照片,便覺得生活美好。早場的電影看過這位大明星的演出,她的歌舞比起其他同期明星顯然是最出色的一位,難怪常看到她上頭版。今期她穿的是桃紅色鑲暗綠細花邊衣裙,上一回她出席一個時裝表演時穿的是金黃色套褲,表演秋季新裝走在天橋上的模特兒還不及她搶眼。阿美記得自己當時馬上感到身上的唐裝衫褲實在土氣,雖然她已用上最花俏的布料。
走到大街轉角處,阿美在一所學校停下來。透過鐵絲網,她看見操場上有一群學生,大概在上體育課吧。幾個學生在奔跑,旁邊的在拍手,然後一個跑在最前頭,其他的似乎高興得跳起來。阿美把《銀燈》抱在胸前,心想:今天小妹也有體育課嗎?好像沒有,小妹總是把要帶的東西一早準備好,小弟則……阿美不覺感到一絲甘甜,昨天小弟的測驗只有三十分,她還裝着很生氣的打了他一頓。
屏風旁邊的書架上一本放得不整齊的相簿,如果把相簿打開,會看到阿美在天橋上拍的照片,她手上拿着一份報紙,如果可以放大一點,會看到,那是一份《銀燈日報》。



陳惠英,曾在電視台、報館工作,現任教嶺南大學中文系。著有小說集《遊
城》、散文集《流動的城市流動的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