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朴宰雨:前言:漢江論彥火文學,漢拿談耀明情懷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9年8月號總第416期

子欄目:潘耀明先生研究特輯

作者名:朴宰雨

記得多年之前我在香港跟彥火先生談金庸武俠小說的時候,提到過將來有一天能不能實現「漢江論劍,漢拿談情」的夢想。漢江是貫穿首爾的韓國的母親河,漢拿是位於濟州的韓國最高峰。沒想到這個夢想今年以別具一格的形式,終於得以實現。那是以「漢江論彥火文學,漢拿談耀明情懷」為主題,在首爾和濟州舉辦的潘耀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我簡稱為「兩會」。感懷頗深。
首爾(漢江)研討會是於2019年4月25 日藉韓國世界華文文學協會的「第十一屆中華名作家邀請國際文學論壇」的名義以「潘耀明文學事業研討會」為主題在韓國外國語大學舉辦的。濟州(漢拿)論壇是4月27日藉「第五屆韓國世界華文文學國際論壇」的平台以「潘耀明與世界華文文學」為主題在 濟州大學舉辦的。
潘耀明,代表筆名為彥火。他的一生主要以香港為基地,四十多年的時間從事於文學創作、編輯出版、文學社團、國際文化與文學交流等方面,孜孜矻矻,付出了巨大辛勞,創下了不朽的成就,博得了世界華文文學界的高度認可。在組織這次兩會的過程中,世界各地著名華文作家與漢學家都心甘情願地加入到組委會顧問,幾乎聯絡到了全球所有華文文學界的大腕。比如:王蒙、鐵凝、舒婷、王安憶、余秋雨、黃春明、陳若曦、李昂、高行健、劉再復、白先勇、聶華苓等作家;以及嚴家炎、陳思和、王列耀、李歐梵、王德威、王潤華、葛浩文、羅多弼等學者。我作為本次兩會的策劃組織者代表感慨萬分。
我們韓國世界華文文學協會於2004年11月本來以「韓國台灣香港海外華人文化研究會」為名創立,2015年改為現在的名稱。 當時為了紀念該協會的創立,我們在韓國外國語大學以「東亞文化裡的台灣、香港文化與韓國」為主題舉辦了「第三屆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我的台灣大學恩師吳宏一教授給我介紹了潘耀明先生,我便邀請他來韓國參加會議。我們一見如故,談得很投機。因此在這十五年的交往中,我每年都跟他在香港等地舉辦的學術、文學活動中,或在韓國的文學論壇與講座活動中進行了少則一次,多則兩三次的交流,也攜着手做過香港文學作品的韓譯出版活動等。
我們協會從創立以來所舉辦的海內外著名學者與作家演講會及學術研討會不可勝數。我們從2010年開始又舉辦了「中華名作家邀請國際文學論壇」十次,韓中詩歌朗誦會九次,韓國世界華文文學國際論壇四次,在國際學術研討、國際文化和文學交流方面碩果纍纍。尤其是在國際文學論壇裡邀請到了不少中華名作家,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小說家余華、閻連科、劉震雲、韓少功、遲子建等,也包括知名詩人舒婷、翟永明、王家新等,還有著名華文作家嚴歌苓等。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
我邀請潘耀明到這個平台來為他舉辦國際文學論壇的想法由來已久。其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潘先生一生為傳播中華文化和介紹文學名人創辦了多種刊物,舉辦過諸多演講會、研討會以及文學座談等活動,在「文化沙漠」裡一直堅持耕耘,為文化和文學的復興默默付出了努力。他的不顧個人的利益得失,全身投入到文化、文學的一貫精神和作風,早就讓很多人受到感動,因此獲得了「香港宋江」的雅號。那麼,我們裡面應該也有人出來為潘耀明舉辦類似的研討會吧。我早就有這樣的想法。後來,喻大翔兄提出「潘耀明文學事業研討會」這個名稱,聽起來覺得名副其實,而劉再復先生也積極支持使用這個名稱。
第二,潘耀明早就認識我的韓國恩師李炳漢教授和著名漢學者詩人許世旭教授,並與他們進行過交流,後來又與我認識,交流更多了起來。另外,他的著作《中國當代作家風貌》,1986年早就被翻譯成韓文在韓國出版,成為大學中文系的參考教材。他於 2012年又跟我合作在韓國翻譯出版了《香港文學選集》三卷本(詩歌、小說、散文),其中包括他的〈那一身燦爛的嫣紅〉等一些作品。這樣,他與韓國有了不解之緣,在韓國舉辦潘耀明研討會,是理所當然的。潘先生這次也宣佈了韓國是他的第三故鄉。
第三,後來我讀過潘耀明的〈我與養父〉裡面開頭的幾句,他幼年時的苦命,讓我不知不覺地流下了眼淚。他由於出生之前父親去世了,因此母親「大抵認為我剋父――是不祥之物,便把我賣給外鄉的一個菲律賓的僑眷」。真沒想到幼年潘先生的命這麼苦,經過曲折艱難的幼年與少年時期,他輾轉遷移到了香港,後來成為能擔任現在如此重任的文化名人,可以說他是代表中華兒女在艱苦環境中勵志成才的典範。我覺得他非常有資格讓我們去探討。
我在組織這次研討會的時候,首先分為首爾與濟州兩個論壇來策劃的。首爾論壇主要以較嚴格的文學與學術研討為中心組織,濟州論壇主要以人生探討與情懷表達為中心組織。首爾論壇主要以學者為中心,不過也鼓勵他們繼續參加濟州論壇。濟州論壇又邀請了另外一批著名作家與一些知名學者。在首爾論壇宣讀論文的共有十八位,其中兩位沒有到場,由別人來代讀,還有一位也沒能參加,由他的學生來宣讀。濟州論壇論文集裡收錄的文章共有三十三篇,其中三篇沒有人宣讀,下午會議分兩個組來進行發言與討論,氣氛非常活潑。
本次論壇能夠得到這樣眾多的海內外著名學者與作家的支持與參與,是一件讓人高興和值得驕傲的事情。他們不遠千里來首爾和濟州,發表有分量而且很充實的論文與散文,非常感謝他們。有一些學者因為有事沒能到場,不過,他們想盡辦法,通過各種形式和管道提出了寶貴的看法和意見,體現了很誠懇的態度。香港作家聯會貝鈞奇永久榮譽會長與深圳金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啟繁先生慷慨解囊,支持了本次潘耀明的兩會,也是足以讓人感激的事情。
《香港文學》這期特輯主要推出在首爾發表的研究「彥火文學」中的六篇論文及兩篇報道,附加潘先生的致辭和我的前言,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批評指教。

朴宰雨: 漢學家、散文家。現任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教授,韓國台灣香港海外華文研究會會長,中國社科院《當代韓國》韓方主編。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世華文學、韓中文學比較、《史記》《漢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