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張燕珠:舒巷城專欄散文的時代意義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9年6月號總第414期

子欄目:評論

作者名:張燕珠

1 引言

舒巷城(1921∼1999)是少數能詩、能詞、能文、能畫、能翻譯、能唱粵曲的香港著名作家,宜古宜今,對古典詩詞、古文、古典小說情節等過目不忘,背誦如流。歷來研究他的作品,都是關注長篇小說《太陽下山了》的藝術成就,如香港文學的本土性(1)、五六十年代的香港(2)、成長主題(3)、抒情意識(4)等。其實,在寫作生涯中,他約有二十年時間投放在專欄散文裡,署名秦西寧、尤加多、方維、王思暢、阿寧等,在《香港商報》、《新晚報》、《天方夜譚》等專欄發表文章,其後結集成書,推出《夜闌瑣記》、《燈下拾零》、《小點集》、《無拘界》、《水泥邊》等專欄散文選系列。舒巷城在報紙副刊專欄上的「框框」文字,反映一代香港作家的散文特色,能夠比較清楚地展現專欄作家的創作精神面貌,在通俗的題材、流俗的形式與文人的風雅中取得了平衡。本文以此建構他筆下上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面貌,從中窺探專欄散文與城市文學的關係。

2 城市文學的現實意義
歷來研究城市文學多以小說為文本對象,例如從城市文化角度看城市文學(5)、重建城市文學的定義和出路(6)、從建築角度探討城市文學(7),等等。一般較少以專欄散文作為文本分析對象,從作者身份的角度出發,探討城市文學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至今,對城市文學的定義仍沒有共識。廣義上,是指書寫城市裡的人、事、生活、風味和意識的文學作品(8)。狹義上,是體現城市的文化性格和其居民的特質(9)。我們認為散文比較適合展現城市文學,一方面是作家通過文字把城市生活經驗建構起來,一方面是作家以城市生活為寫作題材。而專欄散文與城市文學相互顯現一座城市的面貌,作家以居住者、觀察者、描繪者等多重身份的思考,呈現其自身對當下生活的體驗,反映一座城市的存在方式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具時代人文精神。韋恩.布斯(Wayne C.Booth,1921∼2005)在《小說修辭學》(The Rhetoric of Fiction,1961)中,提出「隱含作者」(implie dauthor)的核心概念,即作者的「第二自我」(second self)(或稱「替身」)「引領着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反應」(10)。我們可以藉此說明城市文學的現實意義,理解為生活是「隱含作者」,由它再現城市的原有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樣是考量作家的觀察點、敏感度、取捨角度、信息來源、處理信息等,展現城市的時代風貌和生活氣息。
我們可以從舒巷城的文字觀照城市與文學的關係。「在香港這樣的『大』都市裡,所謂家,也不過是一個狹窄的居處而已。其實,這已不是個人的問題了:『上屋搬下屋』,不,大屋搬小屋,你能不扔掉一些甚麼,如同扔掉一些垃圾嗎?而在零星雜物之中,竟找到了一些以為早已失去了的東西――可以說是拾回來的了。」(11)彈丸之地的香港,人們需要捨棄物品才可以釋放活動空間,與香港文學一樣,作家需要注入時代氣息才能夠比較容易表現其作為地域性文學的活力。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尤其是對於專欄的「框框」文字來說,更加需要作家在日常瑣碎的生活裡,拾回一些讀者失去了的東西。或者說,這些東西是細緻的觀察與生活的感悟,諸如作者筆下春末夏初的杜鵑啼叫等,展現城市特質與文學文化的互動關係,帶出人們當下的感受與思索,成為一個具時代意識的產物。

3 舒巷城筆下的香港文化特色
舒巷城的專欄散文題材廣泛,舉凡謀生、交際、旅行見聞、詠物抒懷、讀書體驗、談曲說藝、寫作、娛樂、回顧自省、展望憶發等等,無不信手拈來,可以配合報紙專欄的讀者群,廣泛表達生活感受,又能夠表現作者多樣化的興趣。他的觀察尤其細膩,淋灕盡致地發揮一些看似平淡無奇的題材,體現一代香港作家的無限思海,活脫脫是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印記。對一個居住者而言,他在香港生活,自然熟悉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故可以從狹義上看他筆下的香港,即這座城市的文明和居民的性情。
他筆下的上世紀香港的文化現象和居民特質,充滿着香港道地人文風味。在香港,他是一名居民,以自己獨特的觀察點走入群眾,描繪香港城市的形象和特質。順理成章,茶樓、茶餐廳、大牌檔、冰室、快餐店、咖啡店等大眾聚腳的場所,成為他的專欄散文的場景,反映香港人一般的生活文化,再現地道食肆的獨特魅力。因為香港地小人多,在茶樓「搭檯」是常見的現象,衍生陌生茶客的怪異行為、爭執、話題等,表現與陌生人同檯吃飯的光怪陸離,但香港人早已習以為常。無論是早茶或午茶,茶樓總是座無虛設。中上環一帶的茶樓也可以聽粵曲,客人買票、拿曲目紙、開盅茶,就可以消磨一個晚上。在茶餐廳裡,食客愛抽煙、喝咖啡、喝茶,更愛吃專賣的炒粉炒麵,與友人閒談聊天,一坐就是大半天。大牌檔的魚蛋粉、牛腩麵、牛雜粥等道道地地的美食,帶出光顧客人的心態:以冒險家身份表現出好奇心、以落難王孫身份表現不自在的態度、以領袖身份來接近群眾及以街坊身份來與人談笑風生。這是部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香港社會的縮影。大眾化咖啡店成為聯誼、談天或看報的好地方。西式、中式和半中半西式的快餐店、超級市場緊貼着香港急促的生活節奏而大行其道。還有,報紙檔、流動熟食、理髮檔、「麵粉公仔」檔等攤子,隨處可以找到小市民的身影。綜上所述,他的城市印記反映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食肆作為公眾聚會或集結的主要場所,顯示茶樓、茶餐廳、大牌檔等食店,已經主導了香港大眾的飲食或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文化或意識形態,與香港市民的生活不可分割,能夠表現香港人的共同生活規律或文化。
香港是彈丸之地,專欄散文中不乏反映住屋的問題。六十年代的帆布牀、板間房、碌架牀、冷巷⋯⋯盡現狹窄都市的擁擠居住環境,但市民仍然能夠自得其樂,在有限的空間上放一部收音機,各自播放自己喜歡的節目,粵曲、廣播劇、廣告歌等,成為下層人物的居住交響曲。七十年代租住房屋租金日愈上漲,由五百餘呎月租三百五十元,到四百餘呎月租五百二十元,到後來原單位索價七百元,最後淪為三百元只可租到一百呎的單位,租金上調的幅度快得駭人。「香港一度――尤其在我童年時――是一個多騎樓(『露台』的俗稱)的城市。然而,當許多四五層高的樓宇拆建為高樓大廈住更多的人、收更貴的租金後,騎樓是越來越少了」(12)。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自然深刻體會到居住環境和房屋問題,時刻挑戰人的生存空間,也明白到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與城市的居住環境的唇齒關係。在房屋租金高企的香港,人別無選擇,只好服從市場,越住越小,帶出一代又一代人在香港生存的狀態。文明城市的迅速發展和急劇變化,除了給市民帶來生活上的衝擊外,也意味着舊有的特色、風景或古蹟會逐步隱退,歷史文化往往在城市發展中沉澱下去了。例如:港島灣仔金鐘道一帶,軍營、海軍船塢、金鐘兵房等,早已成為歷史陳蹟,在八十年代已經不可復見了。但不變的是,每年三月的春霧、紅彤彤的木棉花、街頭難得一見的綠林、偶爾在車海中響起的蟬聲等。他對香港這座城市的長期觀察,往往能夠發現一般人所忽略的東西,日漸養成對自身居住城市的細膩感悟,把我們日常生活的城市景觀融入文字之中,再現我們的生活環境,不自覺流露隨着時間推移的新舊變化,尤其在食住行娛樂等方面表現最為突出。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字表現一代香港作家的思想品質:親切、熱愛、宏大。
當時一般市民的娛樂有限,含有賭博成分的字花深受市民歡迎,反映當時「人無橫財則不富」的心態。筲箕灣露天「神」劇「迷八仙」的中秋節「玩藝」。據說,在空地上擺上香案、果品、椅子、草蓆、大鼓等。月圓時,「迷」仙人打起大鼓聚集看熱鬧的人,觀眾中有像中了「邪」一樣,躺在草蓆上陷入半睡眠或半昏迷的狀態,「迷」仙人扶起他到椅子上問他是哪路仙家,他接着拿出棍棒、石頭、刀槍之類耍起「武藝」來。說穿了,不過是街頭賣藝、賣武,但作者卻描繪得繪聲繪影。可以說,這是大竹棚裡神功戲的前身,是他居住地筲箕灣一年一度搭棚神功戲的精彩活動,也是他的童年回憶。戰前香港的街頭、空地或海旁新填地等沙地上,偶爾有街頭賣武、賣跌打藥等表演。灣仔一帶,白天「金魚缸」裡的股票行情起跌無常,路邊的春聯檔也要與時並進,寫上「狗馬亨通」、「股票萬利」等,投馬迷和股民所好。在霓虹燈下,夜總會林立。西區的太平戲院新馬師曾粵劇、馬師曾太平劇團和中旅劇團話劇、上環高陞戲院的覺先劇團、銅鑼灣利舞台等上演粵劇、話劇,當時粵劇團和話劇團盛況空前,是市民日常娛樂的好去處。粵劇和話劇的演藝文化早已紥根於香港。馬場上的賽馬日和賽馬夜為上班一族注入了未知的橫財夢,於是咖啡店、冰室、大牌檔等,擠滿了馬迷,熱鬧非常。通過以上的論析,他從大眾場所、住屋問題、娛樂等方面,逐一建構香港城市的形象,呈現上世紀中、後期香港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反映當時香港的生活文化意蘊。

4 結語
專欄散文作為一種常見的文類,能夠折射都市形象及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某程度上能夠延續城市文學的都市性和日常性,揭示城市文學本身的特性及其發展規律。至於其理論建構,如城市美學、城市人的身份、現代意識等話語,則仍有待開拓。正因如此,舒巷城從景觀、飲食、住屋、娛樂等層面出發,書寫城市的風貌和氣息,把作家的審美情趣和城市的時代價值滲入文字當中,串連熟悉的生活和變遷的城市,扣緊城市文化、生活、居民等時代脈搏。城市與生活在文化層面上是相輔相成的,人們在不同生活場景中推動彼此的思想作交流,在時空推移中又往返無間,並相互滲透,而讀者則可以從中領略城市的內涵和文學的價值。


【註】:

(1)袁勇麟:〈香港文學本土性的一個典型――重讀舒巷城小說《太陽下山了》〉,《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8年第3期,頁27~31
(2)張佳麗:〈從舒巷城文學作品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以《太陽下山了》為例〉,《名家名作》2016年第2期,頁26~27
(3)馬輝洪:〈理想的憧憬――論舒巷城《太陽下山了》的成長主題〉,《現代中文學刊》2012年第2期,頁53~57
(4)王宇平:〈抒情與越軌――重讀舒巷城小說《太陽下山了》〉,《華文文學》2016年2期,頁115~119
(5)周曉芸:〈城市文化特性在城市文學中的影響〉,《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9月第3期,頁14~16
(6)陳曉明:〈城市文學:彎路和困境〉,《文藝爭鳴》2014年第12期,頁1~3
(7)趙坤:〈城市文學中的景觀意象和空間構形〉,《江漢論壇》2014年11期,頁89~93
(8)計文君:〈想像中的城――城市文學的轉向〉,《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頁64~68
(9)趙園:《北京:城市與人.小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
(10)楊冬:《文學理論――從柏拉圖到德里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505
(11)舒巷城:〈燈下拾零∙原序〉,《燈下拾零》(增訂本),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頁碼從缺
(12)舒巷城:《小點集》,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頁96。

張燕珠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在《香港文學》、《文學評論》(香港)、《城市文藝》、《聲韻詩刊》等刊物發
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二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