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施友朋:老實快樂人,燭滅光猶在 ──痛悼陶然老總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9年4月號總第412期

子欄目:「悼念陶然先生」專號

作者名:施友朋

陶然先生遽然於3月9日謝世!兩岸四 地(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文學界 的朋友無不心情沉重哀痛,香港的文友,起 初都不大相信,甚至以為是惡作劇,這樣的 一個好好先生,竟然「得罪人」而被人「整 蠱」?林天行在微信說:難以置信,3月3日 陶然先生前來祝賀,5日還在一起晚餐,就 這麼匆匆離去。林先生的感嘆,不就是印證 「人生無常」嗎?
事出突然,我是9日晚在「作家」的一 個群組,收到賴慶芳教授的WhatsApp詢問 「驚悉陶然先生猝然離世是真是假?」我也 不大相信,因為他的WhatsApp在當晚十點 多仍有運作。後來求證於「作家聯會」秘書 李小姐,她說陶然的手電是他兒子在用,後 來我收到其子用陶生手機發給我的短訊,告 知其父親肺衰竭已經與世長辭。             
消息來得如此突然,老朽一時也反應不 過來,癡呆坐在梳化上閉上老花眼,腦海空 白一片。認識他的文友無不難過,痛失這樣 一個謙謙君子、良師益友,內心又怎會不傷 感!我與陶然相識好幾十年,大抵屬於「君 子之交」,皆因我為搵食養家,身兼多職, 平時根本難有時間約他喝茶吹水,一年難得 幾回見,甚至一年也難得碰一次面,他的辦 公室在鰂魚涌,偶然是我去太古坊的商場和 他喝杯咖啡或吃個午餐。近幾年我退休了, 多了點時間,卻又因居於荒野的新界村屋, 地遠,也少出去。不過,因出席作聯的聚會 多了,又或者多了出席康文署主辦的文學活 動,彼此碰到的機緣多了,有時就順便到就 近的餐廳坐一會,喝杯咖啡瞎聊幾句,笑談 「男人心事」或問他一點台灣文壇的近況, 如此而已。              
認識陶然先生的朋友,都會被他樸實無 華、禮貌周周的談吐感染,他對人態度誠 懇,很有親和力,是以不少名家、學者,經 他約稿,都不會「託手㬹」。講真,寫一篇 稿,嘔心瀝血,能換幾個銅板?即使如今調整了稿費,對一個名家、學者又有幾吸引? 為名嗎?唉,作家的生前死後,是「不廢江 河萬古流」嗎?依我看,還不及一個二線藝 員姐仔的離婚、情史更引人入勝,更多人關 心八卦。是以陶然堅持寫作這麼多年,應該 是難忘熱愛創作的「初心」。他早前還告訴 我他在《大公報》的副刊開了一個專欄,逢 週四一篇,千多字,前後也不過寫了三、四 篇吧,主要緬懷他在印尼的生活,追憶逝水 年華,可惜已成絕響!                 
陶先生話不多,溫柔敦厚,與他談天說地,老朽竟聯想到與初戀情人月下的卿卿我 我,看官,不要笑我這老不死的常常為老不 尊。我想說的是陶兄講嘢陰聲細氣,臉帶微 笑,卻有本事約到城中、內地、台灣等地文人學者的一流佳作,我也做過編輯,特別領 會這方面的不易為。陶然先生靠的,除了 「江湖地位」,恐怕是他的真摯不浮誇,說 得白一點,他沒有「文人相輕」的陋習,且 對後輩愛護提攜有加。           
像我這樣一個不學無術又老不正經的作 者,陶然依舊不厭其煩的打手電、久不久發 短訊約稿,我發表在《香港文學》的大多數 作品,可以說多是他一手「催生」的。當 然,我寫慣報紙,為趕「死線」,為文很少精雕細琢,不過,他總是多包涵,從來沒有 嫌棄我的粗製濫作,這是我特別感恩的。                
陶然先生,在我的印象,是個「老實快 樂人」。2015年《香港作家》有個「走近 名家系列」,其中一期的專輯推介他,先生 要我寫一篇對他的「印象」,我以「老實快 樂人」草了幾百字,最後引了一段談食的文章:「從一座城市的庶民食物,可以看出一 座城市的飲食水準:所謂庶民食物是一個地 方庶民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國 家資產,像日本的拉麵、牛肉丼;台灣的牛 肉麵、滷肉飯⋯⋯提供了一種可依賴的外食 生活,不會讓生活質變得太不堪。香港的庶 民美食也許每人心目中會有差異,不過,魚 蛋、菠蘿油、絲襪奶茶、乾炒牛河、雲吞 麵、肥叉飯……梗有一款在你旅行他國時, 很想一回到香港就急不及待要去品嚐解饞! 好大快朵頤。」與陶然老總,即使也是庶民 之交,可是,就是有這種庶民美食牽引其 中。庶民之交的可貴處就是平實可喜,不必 做作,手抓大塊燒肉,大口喝酒,食遍人間 煙火,就是過癮!               
然而,這個老實快樂人,如今離開了這 個給他「安心立命」的地方,留下無數讀 者、文友們對他的懷思,老朽忽然閃起唐朝 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的一句:「滅燭憐 光滿」。蔣勳解說,燭光一滅,月光頃刻洶湧進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 濤,像千山萬壑裡面四散的雲嵐,澎湃而 來,流洩在宇宙每一處空隙。
 是的,滅燭,憐光滿。最好的詩句,也 許不是當下的理解,而是要在漫長的一生中 去印證,這是蔣勳的慧語靈悟。老朽天生魯 鈍,只感到先生燭雖滅,光猶在,你為文學 播下的種籽,將迎來春色滿園關不住,哪怕只 一枝紅杏出牆來,也是一道吸引人的風景線!
人世間的紛擾亂象,生命的荒謬不堪, 你毋須再絞盡腦汁的謀篇佈局,起承轉合的 企圖寫一個警世的故事,安息吧!吾兄!
                                                                                                                                                                                                                                                                                                                                     ――匆匆草於10-3-2019

施友朋 福建晉江人。退休資深編輯、教師。賣文大半世紀,至今不疲;熱愛閱讀、寫作,冀娛人娛己,最終目的騙幾文稿費,以資購書賭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