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游江:小說多樣性與細節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9月號總第465期

子欄目:卷首語

作者名:游江

「一旦開始閱讀一部小說,並努力進入其中,我們不會看到某個特定的景觀;相反,我們會本能地確定我們在宏大的時空和細節的森林中的位置。」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小說家奧爾罕.帕慕克在《天真與多愁善感的小說家》一書中,談到讀者如何通過細節與主人公的情感聯繫起來,「小說本質上是圖畫性的(visual)文學虛構……,透過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感受,小說的總體景觀變得鮮活起來。」

本期《香港文學》共刊出六篇小說,這些小說題材、寫法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豐富的生活細節,配合情節而推動故事的發展。

細節包括人物語言、動作、表情、習慣以及周圍環境和風景的具體描寫等。有人把細節比喻成一道光,照亮文學的森林;也有人把細節比擬為小說的眼睛。王婷婷的〈囚徒〉中,人物性格的展現、情節的發展依託生動的對話推進,尤其是李太太的上海口音,讀來她的話如在耳邊。陳慧雯的〈倫敦的月光〉對人物動作的描繪形象到位,如寫桂嫂偶遇因車禍而失明的兒子後的肢體動作:她「定定地佇立着,半晌沒有緩過氣,然後貓下身按住心口大聲喘氣。腹部翻江倒海,乾嘔了半晌」,刻劃了一位痛苦、絕望的母親形象。潘明珠〈光環〉中妻子照顧中風的丈夫,她先用手撫平蹙緊的眉頭、再深呼吸、抱丈夫起身、推輪椅,透過動作描寫,表現出細膩的人物感情。這些細節都來自於作者平時在生活中細緻的觀察,從而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本期「港風.映像」欄目是來自馬來西亞的作家龔萬輝的〈墨寶〉。小說以近似散文的筆法徐徐鋪陳開來,樸實的細節比比皆是,如寫宋老師白襯衫口袋裡的原子筆,「有時筆尖漏了墨,把口袋染出一圈小小的漬印,宋老師好像也沒發覺。」幾筆勾勒,一個儒雅又有點不修邊幅的教師形象躍然紙上。

另外兩篇小說――鬼魚的〈洛陽女兒〉和余准的〈旺角卡門〉,前者是武俠小說的演繹,後者則採用了意識流寫法,都有大量意象的堆積,如白貓、海棠樹、霓虹燈、廣告牌……愈是幻想,愈要用真實生活中的細節與意象去編織去鋪陳,像障眼法,七分真三分假,讀者才會感到似曾相識,有代入感,從而與主人公的感受和認知聯繫起來。這就是小說的魅力。

小說是描寫人類生活與精神的虛構的藝術,但支撐虛構的,是真實的生活細節。

 

 

202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