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吳志廉:優雅地下台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9月號總第465期

子欄目:散文

作者名:吳志廉

肉身與時間的競賽即使猜不到過程,也猜到被時間巨輪拋在後頭的結果,但人的可貴在於懂得以各種手段緩和時間推移帶來的迫切感、焦慮感。清人黃仲則〈綺懷〉說:「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入中年」,意欲切斷聲色物質,但自從我邁進「茫茫來日愁如海」的中年,一己之身已難抵抗時間的侵擾,不得不援借外在物質尤其是一些衣物以減緩傷逝意識。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十八歲那年買了人生第一條Levi's牛仔褲,穿上它彷彿執行成年禮的儀式,感到亢奮與失落,亢奮是因為在背向鏡子的倒影看到靛藍色褲袋上繡有金色的雙行弧形縫線,那道金光隱約指向未來的道路;但m字形的軌道似乎又預示在高峰與低谷兩極搖擺的無常人生,虛實之間竟悵然若失,青少年的敏感與脆弱在成年後仍不時浮現。

此後比起受歡迎的藍色牛仔褲,我更偏愛灰色的洗水牛仔褲,覺得它更能代表暴烈的青春。在褲子製作過程要形成一條條傾斜的淺灰色橫紋,必須將之扔進洗水機並加上洗滌劑高溫漂洗;為了讓褲子更殘舊、粗獷,更會加上形狀不一的石頭以石洗(stone wash)的方式打磨褲面,形成破洞與磨損的視覺衝擊。突兀的色差,激烈的攪拌,奮力的磨擦,以及一個個因犯錯而鑄成的窟窿,勾起錦瑟年華許多事情都奮不顧身卻一敗塗地的回憶。

更笨拙的是,有些牛仔褲褲襠沒縫製拉鏈,要費勁地解開四個古舊的銅扣才能出小恭,不知變通為何物,執拗得不可理喻。為了保存自然色澤與身軀帶給它的紋路痕迹,誓不清洗的「養牛」,無非是放不下過去的情懷使然,它寫滿了青澀時光的印記,佈滿了奇幻夢想的餘燼,不忍被無情的清水抹去。為了賦予牛仔褲立體感,廠商會用砂紙、磨機反覆在褲子洗擦以凸起俗稱「貓鬚」的褶痕以及凹陷出「蜂巢」的塊狀,那麼的粗中有細,硬朗而溫柔,未嘗不是理想人格的投射。一切繁複的工藝,都是以人為的形式增加褲子的歲月感,假裝閱歷無數而遍體鱗傷,卻仍想留下時光的痕迹,正正是那個急着成為大人的年紀常有的做作與自憐。

真的長大了,對西裝褲長度的講究到了買褲必改的偏執程度,甚至成為檢驗一個人是否注重衣着細節的標準。所謂full break,褲腳落在鞋面上形成兩三層皺褶,顯得纍贅而拖沓;流行的no break,沒有皺褶非常俐落,但露出腳踝顯得輕佻;最理想的是half break,布料落在鞋根上沿,一層褶痕時尚而得體。但牛仔褲的長度近乎神秘魔力的難以說清,是介乎比full break短一點又比half break長一點之間的長度,形成的褶痕才示現假日的悠閒感又不至於不修邊幅。但我更緬懷年少時無論牛仔褲多冗長都自信地穿出去的姿態,像熱戀的柔情蜜意終究修補世俗一切的不平,也像一介武夫吾可取而代之的意氣,現在分毫不差愈是講究,愈不瀟灑,埋葬了那「當時年少春衫薄」的輕狂歲月。

至今還不敢穿牛仔褲去教書,因為牛仔褲於我而言就是暴烈而溫柔的狂穉青春,有一紋一布思華年的作用,但在真正風華正茂、氣象崢嶸的學生面前實在難以裝嫩,上述移情於物的幻想容易破滅,讓我直面殘酷的時間,以及需要延長紐扣才能套進舊褲子的腰間贅肉,還是假期才穿為宜,但請不要勸我洗它。

每人對不同職業都有不同形象的聯想,像穿白袍的醫生,戴墨鏡的保鑣,披髮套的法官,我對老教授的聯想在電影劇集耳濡目染下,就是穿着由燈芯絨製成的充滿復古氣息的西裝外套,橄欖綠或棕色的,在木製的案頭前用積纍的學養解開一個個謎團,掉下一根根白髮。但我在大專院校很少遇到穿燈芯絨外套的老師,他們大多穿着襯衫或在外搭配黑色西裝,說明想像與現實總有落差。

燈芯絨不是用昂貴物料如羊毛製成,是將很普遍的綿花揉製成直向與橫向的絨條物料,一條條細密的紋路帶給視覺上的整齊美與立體感,沉穩大氣。由於每條紋路自成起伏的微型空間,在光線不均的映射下會呈現參差的陰影,摺疊出同一色調中不同層次的顏色,十分迷人,彷彿智慧老人因應不同問題有不同處事方式,但原則不變。穿久了個別部分會磨白及掉絨,與閱盡繁華歸於平淡的生命週期互為隱喻。

看到外表柔和的燈芯絨就很想去觸碰,其光芒內斂的啞色是有底蘊卻不張揚的優雅,穿上去它一條條紋路會撫平你的心迹,熨貼你的傷痕,聽着David Bowie的《Heroes》從時間的隧道逆行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是一個電腦仍未普及流行寫信的古老時代。即便是新買的燈芯絨衣裳,理性上知道它剛出生沒多久,但總覺得它是個見證過許多時代興衰仍不願向潮流妥協的遺老,不主張全盤復古,仍保留舊派的印記。

這都是我賦予燈芯絨外套的象徵意義,現實上我穿不出甚麼老氣派,學界包括自己不怎麼超拔於世,有時候為了一個標點符號都可以吵半天,文人相輕與山頭文化比起其他職業更常出現,置身其中誰能一塵不染。不過我認識的一些師友對真理的追求固執得像燈芯絨條紋一樣半點偏差的餘地也沒有;外套寧拙勿巧,泛黃也不能機洗,在陽光下不能久曬,像滿肚子不合時宜卻不會被淘汰甚至愈老愈珍貴的耆老,用磁性的嗓音向你訴說他們老師輩的久遠故事,尚有這些契合我對這職業的美好想像。

很早之前就想買件騎士皮褸,但聞說買後要保養以防發霉,就打消念頭,不料在百貨公司看到一件特價皮褸,壓抑的慾望再被燃起,消費後便掉進皮製品的無底深坑。起初接觸皮衣容易被表層光滑、觸感柔軟的羊皮所吸引,後來才知道皮衣的價值不在於是否順滑,使用略帶粗獷、堅韌無比尤其是牛皮的表層皮(full-grain leather)才屬於上乘,因為它未經大幅度打磨最大程度保留了動物皮膚皺褶的紋理、透氣的毛孔甚至是駁雜的疤痕,是獨一無二的,彰顯出狂野本色與叛逆精神。而市面上較便宜的多是使用滑溜的第二層羊皮,但也不可一概而論,休閒性質的絨面外套(suede jacket)多採用二層皮,就能煥發出絨布質感、磨砂效果與暗啞色澤,是另一種不羈卻穩重的美感。

曾經穿着冷峻的黑色皮褸去學校,學生問我是否騎着電單車上山,我笑說在沒有專為電單車而設的車道騎車需與大型車輛並駕馳行,非常危險,只好作罷。香港冬天不冷,穿皮衣的日子也少,但在家閒着不妨從衣櫃取出來沉潛把玩,搓揉軟硬不均的組織,摩娑參差不齊的紋理,遙想雄壯生命的經歷,也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樂趣。為了抵禦潮濕,定期用手塗上膏狀的貂鼠油,直接在皮衣不同部分來回磨蹭,直至表層發熱就知道油脂滲透至內層,均勻塗擦注入滋潤便油光四溢,脂香盈室,重新賜予它生命。若保養得宜,它應該比你更長壽,彷彿與時間這敵人重訂比賽規則,不甘示弱地將生命的主體轉移到另一生物,換一競技場再決高下。

也曾理性分析為甚麼喜歡皮製品,覺得它有層次有紋理有個性甚至帶有可觸可感的傷疤,屬於非常糾結的東西,是中年生命情境與之共鳴的具象。被現實社會馴化後,這些皮衣確實喚起我內心深處的激情與遐想,賜予我躍躍欲試的身軀,抵抗時間無情的浸蝕。也許真的有一天我會穿着大量金屬配件的皮褸騎着電單車登上寶馬山,走進教室跟同學說,教完這一天我就不再教書了。

歲月如夢,大學的我深受文學觸動,渴望進入廣闊的藝術天地,過着感性的詩意人生,於是踏上了從研究文學到任教文學的曲折歷程,很難想像如果缺少這一板塊,我的生命圖景會如何的扁平與荒蕪。雖然如此,嚮往感性的詩意人生未能如願以償,甚至背道而馳。研究的規範與職業的需要,從前恣意任性的我變得謹小慎微,許多事情強迫症般不斷檢驗反覆查證,次數之多早已超過理性範圍,美其名是追求完善,但就以影響情緒與內耗生命作為代價,山木自寇,膏火自煎,浪擲了不少消逝的時間,於是身心留下許多能察覺與不能察覺的痕迹。

上述衣物固然有治癒人心的功效,但以衣物輔以身體力量去抗衡時間的流逝更為有效。教書期間無論多忙碌,我都會抽空運動,最近暑假更將運動日數提升到一星期四天,如果不是肌肉的恢復能力明顯減退,也考慮到積纍過多乳酸容易受傷,其實我更想每天久坐之後都揮灑汗水。

常云技術差靠裝備,為了把運動的效益推到極緻,我都會挑不同品牌良好的裝備。四條透氣跑褲為服裝提供配色的選擇,兩雙不同功能的跑鞋在跑平路或山路時輪流更替,一件薄如蟬翼的背心飄衣在溽暑排汗散熱,搭配震盪着耳膜的來自Sony Walkman的搖滾音樂,穿梭於崇山之下海岸之畔,瞥見手腕錶面顯示的時速不斷增快,激發出的腦內啡引領我進入另一精神世界。為了避免天氣因素影響到運動日程,防曬帽子、手袖、頸套、眼鏡是最佳戰友,有時候遇上雨天,一件緊貼肌膚無縫裁剪的防水外套更不可或缺,近來連襪子之材質輕重厚薄都分外講究。

也曾自我辯解,相比起買奢侈品的費用,這些裝備簡直價廉物美,買再多也不過分。之前讀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他提到堅持鍛煉為他的持續寫作提供身體條件與精神資源,而且一天跑一小時以確保擁有屬於自己沉默的時間,不必聽任何人說話,只需眺望周圍的風光,凝視自己即可,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這應該是享受運動的人都曾有過的共鳴,以頑強的肌肉撫慰疲敝之心靈,以精良的戰衣撐起身軀之大廈,絕非徒勞無功。人世間許多磨難難以避免,但很少煩惱是運動無法幫你抽離的,如果真的不行,就一天運動兩次。

漢學家艾朗諾《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提到傳統士大夫受到儒家教條的束縛,對藝術品的鑒賞與收藏難以心安理得。時過境遷,我在上述追求美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焦慮,反而非常珍惜這些長年纍月的品味與嗜好。有限之身不敵自然風化,總有一天驟然崩坍,這些衣物幫助我在與時間的競賽中縱然不能獲勝,陷入被吞噬的漩渦,也要保留最後的尊嚴,淡定地老去,優雅地下台。它們的紋理層次也提醒了我當年着迷不已的不單是文學,還包括文辭底下豐富的情感世界,來自蠶繭般經緯交錯的複雜人性,雖然重讀之感未必如初,但仍希望將這分觸動心弦的微妙感覺傳承給翩翩少年。人難免要向現實妥協,詩意人生總有一天會失落,但不應在如夢似幻的大學生涯。


吳志廉 本港大學教師,研究之餘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