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鄭政恆:金庸談《理查三世》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7月號總第463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鄭政恆

金庸是鼎鼎有名的香港武俠小說作家,以及《明報》創辦人,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他還是電影編劇和影評人。

今年看過的電影中,尤其欣賞英國導演史提芬費雅斯(Stephen Frears)的新作《國王的伸冤》(The Lost King),電影改編自《國王的墳墓:尋找理查三世》(The King's Grave: The Search for Richard III)一書記述的真人真事。費雅斯拍過《英女皇》(The Queen)和《維多利亞女王:日不落奇緣》(Victoria & Abdul),這次拍男性君主,事關惡名昭彰的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聞名,當然是因為劇作《理查三世》,《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亞的早年歷史劇作品,《亨利六世》三聯劇因而擴展為四聯劇。理查由劇作一開始,就橫下心作壞人。第一幕中,理查殺害關在牢獄中的兄長克拉倫斯(Clarence),得到安妮夫人(Lady Anne)為妻;第二幕中,英國國王愛德華四世駕崩,王子尚幼,理查擔任護國公。之後,理查將王太子和小王子禁閉在倫敦塔;在第四幕中,理查派殺手奪去太子性命,狠心的理查篡奪王位,掃除異己。最後的第五幕,里士滿伯爵(Earl of Richmond)興兵討伐理查。理查惡貫滿盈,在戰場上浴血,坐騎給砍倒,着地作戰的理查力喊:「一匹馬!一匹馬!拿我的王國換匹馬!」(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最終,理查在決鬥中被里士滿伯爵砍死。里士滿伯爵成為新王,終止了約克王朝和蘭卡斯特王朝之間的玫瑰戰爭。

《理查三世》最著名的影視改編,當數1955年,羅蘭士奧利花(Laurence Olivier)自導自演的版本。2011年,奇雲史柏西(Kevin Spacey)演出的《李察三世》,由森曼德斯(Sam Mendes)導演,先於倫敦老域劇院(Old Vic)首演,香港就是亞洲巡迴演出的第一站。英國電視電影《虛妄之冠》(The Hollow Crown),在2012及2016年播出,改編忠於原著,大獲好評。第一輯包括第二個歷史劇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和下、《亨利五世》,至於第二輯以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為副題,包括《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理查三世由班尼狄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一線男演員都使出渾身解數,在舞台、電視、電影銀幕一展身手。

最近看《金庸散文》一書,找到金庸的影評文章〈談《理查三世》〉,我按圖索驥,翻查1957年4月3及4日的《大公報》,找到金庸以筆名姚嘉衣所寫的影評〈談「李查三世」〉上下兩篇。為求統一,以下我們還是用通譯的《理查三世》。

我讀畢〈談《理查三世》〉時,不禁一嘆,果然是好看的影評。金庸討論面面俱到,廣及「原作的評價」、「戲中的歷史背景」、「戲劇的主題」、「理查的性格」、「初顯身手」、「引誘安妮」、「殺希史丁斯」、「殺白金漢」、「殺小王子」、「轉變和結局」、「電影拍得怎樣」各個細節,觀點清晰,文章一點也不過時。

金庸旁徵的研究材料,有巴爾默(John Palmer)的《莎士比亞的政治角色》(Political Characters of Shakespeare)和英國著名批評家蒂爾耶德(E. M. W. Tillyard,今譯蒂利亞德)的《莎士比亞的歷史劇》(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是一部名作,從宇宙論、歷史、文學、戲劇背景出發,進而討論劇作。金庸不大同意蒂利亞德的觀點:「莎士比亞這些歷史劇極受當時一位歷史學家赫爾的學說的影響,認為英國從分裂到統一是實現了上帝的意旨。莎士比亞一系列的歷史劇確是描寫了英國從分裂內戰到統一和平的經過。但我想,如果說他是在宣揚上帝的意旨,不如說他反映了當時社會和人民的普遍要求更為適當。」

對照《莎士比亞的歷史劇》,赫爾應是《蘭卡斯特與約克兩王族聯盟記》(The Union of the Two Noble and Illustre Families of Lancastre and Yorke)的作者Edward Hall。赫爾的宗教觀點,在金庸筆下扭轉為左翼色彩的社會和人民觀點了。

金庸也重視《理查三世》的政治意味,他說:「理查最大的樂趣是玩弄權謀。因為他比當時所有的人智力更強、行動更果決,所以無往而不利的抓到了權力。希特勒,多麼像理查啊。在我國近代的政治史上,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嗎?這種人謀殺政敵,出賣朋友,任何壞事都敢做,只要對自己有利。」

金庸聯繫《理查三世》和現實政治,這是意料之中。匈牙利哲學家海勒(Agnes Heller)的《脫節的時代:作為歷史哲人的莎士比亞》(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Shakespeare as Philosopher of History,2002),還有哈佛大學教授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的《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Tyrant: Shakespeare on Politics,2018)都同有此意,當然,金庸的影評比兩書早得多了。

《脫節的時代:作為歷史哲人的莎士比亞》中,海勒覺得理查三世就是希特勒,也是史太林,古今如一。至於《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是一部相當通俗易懂的書,也有意面向當代處境。全書不計尾聲,僅有十章,但葛林布萊用了事關人品、助紂為虐者、暴政的勝利三章,專門討論《理查三世》。

〈談《理查三世》〉不單涉及戲劇的主題和理查的性格,也細緻分析戲劇文本,最後一段才評價電影拍得怎樣,並不急於下定論。

由於莎劇《理查三世》,歷史上的理查三世多被人視為暴君,但我們也不必急於蓋棺論定。

《國王的墳墓:尋找理查三世》一書中,菲莉帕蘭利(Philippa Langley)講述了自己如何查考和發掘到理查三世的遺骨,在2012年8月25日成功找到骷髏骨,經過驗證,證實為真實無誤,這是重大的考古發現,而蘭利是一介平民,並非考古和歷史專家。

《國王的墳墓》一書中的真人真事,改編為傳記電影《國王的伸冤》。片中莎莉賀堅絲(Sally Hawkins)飾演蘭利,她是兩子之母,與前夫若即若離,這個家當然需要錢,蘭利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與上司的工作關係不太順遂。蘭利帶兒子看了莎士比亞的歷史劇《理查三世》後,對理查相當同情,一心研究理查生平,更開始產生幻覺,看到理查的幽魂。

蘭利加入了當地的「理查三世協會」,協會中人認為理查的形象扭曲了,蘭利十分認同,希望為理查平反。蘭利一步步考究理查的遺骨所在,她看到昔日修道院所在的停車場,平地上畫上了R字,就認定這是埋骨之處。蘭利先後向李斯特大學的考古學者、市議會、理查三世協會請求,可是,當發掘成果快將出土之時,李斯特大學的領導高層也虎視眈眈,一心奪取功勞,獨吞成果……

《國王的伸冤》的相關背景不少,牽涉了文學、歷史和考古。如果看過金庸的〈談《理查三世》〉一文,理解背景就自然輕易了。理查三世是約克王朝(House of York)的末代國王,博斯沃思原野戰役(Battle of Bosworth Field)中,理查三世戰敗身亡,其後亨利七世加冕稱王。這標誌着英國中世紀的結束,以及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的黃金時代開始。

理查三世的形象從此醜化,莎劇《理查三世》中的暴君形象更是深入民心,理查三世外貌醜陋,內心惡毒,彷彿是魔鬼的化身。美國文學評論大家布魯姆(Harold Bloom)指出了許多受莎劇《理查三世》影響的惡漢主人公(hero-villain)形象,作品包括多種英美文學經典如《失樂園》、《白鯨記》、《紅字》等等,他又說:「工於心計且高度自覺的奸雄,不管是馬基雅維里式的陰謀家或仇恨者,不管是墮落或未墮落的逐夢人,都不會被動接受自身的道德與╱或生理缺陷。相反,他們往往異常活躍,不甘寂寞。他們不願在自然的光照下顧影自憐;他們命令自然把光線照射在自己的鏡子上。如此一來,在征服他人的路途上,自己的影子將只會瞬間閃現。」

莎劇《理查三世》對金庸武俠小說有影響嗎?回顧1957年,金庸在《香港商報》連載《射鵰英雄傳》,我想到《理查三世》中,理查殺了安妮的未婚夫,卻又引誘安妮,如金庸所說:「他用堅強的意志、雄辯的口才、巧妙的進攻,使安妮茫然不知所措,終於屈從於他。」理查三世不就是《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的原型人物之一嗎?完顏洪烈下令殺害楊鐵心,又娶了包惜弱為妻,安妮和包惜弱都面對屈從惡人的命運。

從武俠小說和電影《國王的伸冤》,我們看到正義的精神。完顏洪烈和養子楊康都不得善終,而對理查三世甚至蘭利,正義確實是遲來了,但終於還會到來。理查三世是末代國王,多年來受人醜化,電影重新刻劃他的形象,教人耳目一新。至於影片中的蘭利,一直受李斯特大學的領導高層打壓,最終獲頒大英帝國勳章(MBE),而理查三世就重新下葬李斯特座堂,也不再被皇室視為篡位者,電影以皆大歡喜的尾聲作結。

文本之間,由此及彼,如果我們將莎劇《理查三世》、巴爾默的《莎士比亞的政治角色》、蒂利亞德的《莎士比亞的歷史劇》、羅蘭士奧利花電影《理查三世》、金庸的影評文章〈談《理查三世》〉、小說《射鵰英雄傳》、海勒的《脫節的時代:作為歷史哲人的莎士比亞》、葛林布萊的《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菲莉帕蘭利的《國王的墳墓:尋找理查三世》、史提芬費雅斯電影《國王的伸冤》、電視電影《虛妄之冠》等等,全部看過,這肯定是靈魂的盛宴吧。

 


鄭政恆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 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