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綠騎士:閃時代的一天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7月號總第463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綠騎士

清晨

她自小已喜愛蛋糕,尤其是新鮮果子餅,一口把整個季節的芳香吞下,在腹中、在心上瀰漫幸福感。怎樣美好的擁有,都不如吃進肚子般真實。從愛吃成為試做,麵粉發粉雞蛋奶油糖,混合成奇妙可口的寶貝。她夢想成為一個傑出的製餅師,而夢想竟成真了。

一切都是巧遇機緣。她在港島擠鬧的鰂魚涌生長,竟會在法國東南、阿爾卑斯山腳下一個小城落地生根。

每天凌晨五點十五分,張天賦的《老派約會之必要》便溫柔地在耳邊喚醒她,連忙按熄了鬧鐘。其實不怕會吵醒丈夫的。這陣子他在電腦前常工作到深宵才上牀。她半睡中仍一陣模糊,以為聽到電車「叮叮」和在軌道上「航航」聲響。原來是清脆的晨鳥初鳴和輕輕拂風。

她騎上「綿羊仔」朝四里外的城中心飛馳而去。冬天時往往仍一片漆黑,越近夏便越光得早了。放眼都是遠山,使人心胸開闊。

念着仍熟睡的寶寶。三年疫情未回過香港,年初時,禁例稍鬆了便急飛回去。父母親首次把只有在熒幕上見過的孫兒抱在懷中。這個中法混血的孩子,牙牙學語說着幾個廣東字,外祖父祖母溶成兩團蜜糖軟糕了。是她堅持要跟寶寶說中文的,丈夫極為贊成。老朋友在印滿共同回憶的米線店聚面,比名貴大餐更美味。寶寶穿上了她們送的上衣,胸前印着個笑呵呵的胖娃,寫着「製造乖仔」。而大家都一致認為寶寶比這胖娃更可愛。搶着要親吻他,說他甜得像個蓮蓉包。

「綿羊仔」馬達勃勃前進。沿途兩邊平房向後飛逝,總使她找新屋的念頭更熱切。三口子租住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公寓中,十分擠狹。現在可以開始實施這個願望了。

幾年來,兩夫妻同心努力。她在這間頗有名氣的高級餅店工作,以香港人特具的勤奮和效率,數年間便從小小的製餅師升為主管。

他在小城的文化中心當個毫不受人注意的圖畫教師,學生不是小孩便是閒得發慌的退休人士。日子像個無波的小湖,溫溫馨馨但不會流到任何地方。不過薪金雖微薄,到底是穩定的收入,好處是上課的時間不長,很多空閒。數年前他已開始從純粹繪畫轉而利用電腦輔助,但最近更闖進了一個無邊際的魔幻世界。2022年9月時Jason Allen使用「中途Midjourney」這人工智能創作工具參加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舉辦的美術展獲獎,引發藝術圈地震。

似是遙不可及的領域,原來僅用每月三十多歐元的月費,自己便可以搖身一變成了如來佛祖,無邊法力都可運作於指掌之下,他的視野忽然膨脹無邊。這幾個月,反退休修訂法例的示威如野火燃燒全法國。起初他只是試玩,將「示威」、「長者被鎮壓」等指令及畫面提示輸入,熒幕上魔術似地迅速出現了一張暴亂中一個老人血流滿臉的照片。本來他只是發到朋友群中,豈料被迅速轉發,卻沒有提到虛擬影像的說明,引爆了數千人的激憤反應。他不是有意製造假新聞的啊!自己也被這強大的威力嚇了一跳。跟着的嘗試更使他興奮,他把各方面的名人表情誇張了起來、插進詭秘荒謬的背境,難分真假,竟然十分吸引群眾。原來人們酷嗜這種現實與怪異糅合的精神食糧。他一下子變成網紅了,吸引到一些報章以頭條介紹他的作品。大城市里昂的電腦文化機構要聘請他作導師……事情發生得那麼快。像世界閃了一下,開啓阿里巴巴寶藏洞的鑰匙忽然從天上掉下來到自己手上。這陣子他高興且雄心勃勃。

換新居的計劃也可實現了。

十五分鐘她便到達古城中最美的步行區。寛闊的大街上,兩邊是優雅的歷史古蹟樓房,漂亮的商店和食肆,林蔭大樹,仰頭可見遠山。這個寧靜傳統的小城,很多遊人,冬天滑雪、夏天行山,運動和文化活動豐富。「綿羊仔」就停了在餅店對開的噴水池不遠處。六時正,城市仍在睡夢中,店子的門都緊閉。今天是星期六,人客會特別多,製品產量要增倍。

 

下午

她忙得團團轉。不過很喜歡一下一下將麵粉發粉雞蛋奶油糖鮮果拌合,製成精巧的糕餅。它們在店裡玻璃櫥窗中自傲地躺着,色澤鮮美而含蓄,像一群輕聲閒談的友伴。

店中負責招待客人的同事們越來越忙碌,而製作部已完工,三時便下班了。

今天有些特別,二表弟過路半天。她趕去火車站的咖啡店與他聚會。

十年未見的二表弟仍是一副樂天知命相,只是更高壯了。原來他的足迹已遍各洲。今次遠道從美國明尼蘇達來到歐洲,在法國走一趟是為了去歐洲迪士尼,然後專程坐火車來這山區探探她,但只留兩小時,便轉車去日內瓦乘飛機南下馬爾他島出席一個婚禮,跟着上北歐瑞典斯德哥爾摩參加一個四十二公里的長跑。彷彿是在地球遊樂場上坐過山車。他只帶着一件行李,除了婚宴禮服、長跑運動衣,還有他的任天堂遊戲機,是不離不棄的親密伴侶。

她不禁有些好奇,很實際地想:「照理他也不這麼富有,這些旅行都花費不菲的啊!」不過回心一想,也摸到端倪了。他任醫療器具設計師,收入相信不錯,是單身貴族,現在人們很多都不願刻苦積蓄,寧願把握享受機會。這點兒旅費有何問題?

問起新郎和新娘,原來都是住在美國,像點菜一般在世界地圖上點中一個地點舉行婚禮。不過她也不出奇,香港有些朋友也是這樣。去年她的一個好友便是選了去關島舉行婚禮,只為喜歡那兒的風景。單要短暫閃爍,都不需要根源的溫暖。她在法國也有八年了,參加過好幾次婚禮,法國人差不多全都要在女方的故鄉舉行婚宴,外國人也多要回鄉行禮。他們仍心愛根源,是無可取代的感動。

二表弟在美國出生長大,連自己中文名字的發音都讀不準確,互相只能用英語交談。本來他與哥哥一起來的,說:「哥哥改變了計劃,坐郵船去北歐與我匯合。」又說:「他在郵船上工作。」她有些好奇地問:「在郵船上做甚麼工作?」他說:「他在電腦公司任職,不必上班,帶工作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原來如此。更說:「明年他更會一去九個月,也是坐郵船,一面工作一面遍遊亞洲。」她羨慕得瞪大了眼睛。又談到三表妹,本是唸翻譯的。但決定改變方向了。人工智能年代,無數職業受到威脅,翻譯首當其衝。跟着談到各種職業都會逐漸被機械人代替。表弟笑說:「你的行業,一切都要人手製造,可能會較遲一些吧。」

他必得登上下一班火車了。真是閃式旅行。

科技新發展不但提供了工作上的自由度,交誼圈子也是。在小城中有兩間中國餐館,國內來的人,除了友善地打個招呼,都各忙各的沒有來往。不過因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連這樣的小城也常有親友過路。至於每逢中國節日,她都不會錯過去百公里外的里昂參加數十人的聚餐。而平日都靠網絡,除了與香港及世界各地親友保持緊密聊絡,亦參加了一個在法的香港人網上群組,也有二千多人。雖只是虛擬交往,也大大減低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落寞感。

離開火車站時,在便利店書報攤上見到本可愛的小書,忍不住買了給寶寶,丈夫自己整天對着電腦,卻嚴禁寶寶看熒幕。上月去英國探哥哥,見到三個孩子都整天捧着手機,他大皺眉頭。忽想起,自己也很久沒有看書了。哪有空?手機上每天接到幾十段短訊,都是世上奇聞趣事,或是對時事無完無了的討論,看不了這許多。抖音還勉強可以,因為短短,像一閃而過。都批評很多人對即食文化垃圾狼吞虎嚥,自己竟也差不多了,很慚愧。真的要好好抓住些時間,跟丈夫和寶寶細心分享一些歌曲,一些故事。

 

黃昏

回去步行區噴水池附近取泊在那兒的「綿羊仔」。漸西斜的落日金光柔和。餅店前的露天茶座上坐得滿滿。有一群人圍着張大桌子。其中頭頂禿剩一圈髮的「地中海」向她招手,是熟客。

許多人都認識他。他在工業訓練局任機械工程導師,但以減收薪金換取減少五分之一的上班時間。就是用金錢買時間了。他熱心安排和參與各種當地市民的康樂活動。她就是在三年前參加一個山花展覧與他認識的。

有次「地中海」跟她談到「時間」,說早在希臘人時代,便有Chrono和Karios兩種意識。大意是:前者是指有效率地安排時間,所以後來在拉丁語系中許多與計時有關的字都以此為結構。而後者是指不理會效率,只盡量活在目前一刻。她立刻答道:「就像中國人說的『活在當下』。」他便引為知己了。

有一群人像「地中海」那樣,希望用自己小小的力量為四周帶來一點點兒歡樂。他們最愛在這餅店的茶座聚會,就是喜歡她的全天然有機材料製作。各人品嚐清茶咖啡香餅,其實是細細品嚐時間,是實踐他們理想的生活方式。她莫名奇妙地成為了一種理想生活的象徵了,不禁好笑。她對「地中海」說:「沒有足夠經濟條件,怎能如此奢侈?」他答道:「不是奢侈,只是選擇。多數人都不斷替自己製造無休止的慾望。」

她跟大家談起表弟不用去辦公室,可以到處工作,是拜科技之賜。其中幾人反應並不熱烈,都說寧願每天見到同事。尤其是有位初中老師,覺得沒有甚麼可代替每天的接觸。疫情禁足期間,迫得網上授課,她踩腳踏車把功課送去沒有電腦的孩子家中。

座上有「電玫瑰」紋身店的鬍子老闆。這些店子在大城小鎮都開得如雨後春筍。人們像是希望在茫茫人海中、飛速閃逝的日子間,在身上紋下一些形號而不會失去自己。

此刻大家熱烈討論最近一個新牌子鋪天蓋地而來的廣告,主要對象是消費力不很強的青少年,以極便宜為吸引,當然質地差劣,但不斷翻新,迅速地滿足物質慾望,廉價的閃耀,大力鼓勵盲目消費。

談了幾句,她必得趕去託兒所領寶寶。「地中海」喚着她說:「別錯過今晚的天燈大會!」

 

晚上

今晚比較輕鬆,因為跟着是兩天假期。

回到家中,丈夫照常那樣,跟電腦像兩極電般互相吸着。她照顧着寶寶免得騷擾他。反是他停下來,眼睛興奮得發亮。原來今天一連兩個大消息,都是從巴黎來的。一個是一所重要的人工智能藝術機構要聘他作導師,每週只上一天班,從這兒乘火車去只需三小時,一天內也可以來回,待遇極佳,比里昂那間高很多。

另一件很特別的事,是有位十分著名的老畫家主動接觸他。老畫家的技術精湛,向來是他高山仰止的偶像,自己是個無名小卒,不禁受寵若驚。原來人工智能繪畫這新現象成為繞着老畫家狂閃的怪獸眼睛,使他感到很大威脅,想弄清楚到底是甚麼一回事兒。

甚麼是藝術?有甚麼價值?都是商業炒作。丈夫是個自幼立志投身藝術的理想主義者,此時也起了重重疑問。是的,追尋夢想是要有條件的,不得不實際。

不過她也沒空理這許多了,忙着處理一些瑣事。明天約好了去他的老朋友家吃火鍋大宴。天氣越來越熱了,但朋友住在海拔一千六百米的山頭,入夜後很冷,正是圍爐煮酒的好時光。這區乳牛肥壯,乳酪火鍋最有名,伴馬鈴薯和各款乾香腸,香噴噴,配以也是這兒山區特產的芳香白酒,更為美味,但比較濃滯。外國友人嚐過中式火鍋,有魚有肉有菜,就喜歡它清濃並濟的美妙混合了。鎮上只有一間小小的中國雜貨店,但不成問題,在網上購買,整整齊齊一大包急凍火鍋材料就送上門來了。簡直是個橫越東西飲食文化的信差。

這位朋友辭掉了城中高薪厚職,回到峰上當高山嚮導,兩個孩子到村中上學。他修建了一間寬大的古老石屋,園子延伸至半個山頭。俯視群山雲海,使人心曠神怡。只是他常擔憂:「冰川溶得這樣快,全球水位高漲,下一代會面臨怎樣的環境?」

夜了,寶寶穿着「製造乖仔」熟睡,甜得確像個蓮蓉包。她全心要把世上最好的東西給他,其中一項是堅持教他中文,親友們都說將來對工作會很有利。但她實在沒考慮到功用,只希望他可以跟外公外婆談話,以及在閃躍不定的歲月間,有一縷遙遠的根。

兩人相依偎,從小露台望出去,不遠的山頭上,夜空中飄起盞盞天燈,像無數金色仙人浮游。黑夜中群山在薄霧裡朦朧如海,小村的燈光有點兒似漁火,令人想到鰂魚涌的岸邊。更想起小時候爺爺跟她說過《三國演義》的故事,最記得孔明燈。竟然越過久遠的時空,來到閃時代。


綠騎士 原名陳重馨。原籍廣東台山,香港出生。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副修中國文學,習國畫,曾任編輯、翻譯及教師。1973年赴法,進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於羅浮學校修讀美術史。1977年起定居巴黎,從事插圖、繪畫和寫作,尤愛詩與畫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