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游江:ChatGPT與文學的獨創性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3月號總第459期

子欄目:卷首語

作者名:游江

在三月的櫻花季裡,「日華小說專輯」和讀者見面了。日本是海外華文文學的重鎮之一。本期專輯中,華純、亦夫、陳永和、張石、潘城、王一敏、彌生、春馬的八篇小說,集中展示了日本華文小說創作的最新成果。

華純〈銀色的嘴唇〉講述主人公「我」和藤田久美的交往,塑造了一位獨立、孤傲、另類的日本知識女性形象。亦夫的〈溫河村舊事〉敘述陝西鄉土故事,圍繞主人公溫軍旗,演繹古老鄉鎮的人情世故和世態變遷。陳永和的非虛構小說〈曉山跟他的學生〉以職業中學教師曉山和他的學生為採訪對象,討論中國教育問題,顯示作家的人文和社會關懷。張石〈異鄉交誼舞〉描述一對留學生夫婦在日本的離散和遭遇。相隔二十年的兩場交誼舞表演,一場導致倆人因矛盾激化而分離,另一場則引發男主人公的反思進而悔悟。潘城〈仙台二夜〉通過「我」和學姐大美一起從東京北上仙台旅行的所見所聞,揭示旅日華人和留學生的生存處境與思維模式,富有暗喻色彩和悲憫情懷。王一敏〈人生非花〉記敍日華第二代小梅與日本人雄男的婚姻生活。小梅婚後才發現丈夫雄男是一位自閉症患者,但她珍惜這段緣份,夫妻攜手負重前行,表現出東方女性包容、堅韌的美德。彌生〈鄰家的橄欖樹〉圍繞曉琳和女兒夏生的矛盾衝突,刻劃新移民和新一代華裔在日本的掙扎、反抗和無奈。年輕作家春馬的〈尹文〉另闢蹊徑,以作家李明的創作過程為線索 ,重現一個叫尹文的女性形象,是一篇具有實驗性質的小說。

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金進對本專輯進行了評述,提煉出「都市」、「懷舊」和「日常生活」三個關鍵詞。他認為日本華文作家「以筆為旗,延續着日華文學的文脈,也展示着中文創作在異域空間裡的無限可能性」。

最近ChatGPT的橫空出世成為熱門話題,它是基於海量信息和强化學習訓練的聊天機器人,能創作音樂、劇本、詩歌、論文等。不少文友嘗試着出題請它進行創作,有人甚至開始擔心今後文學創作被ChatGPT取代;有的學術期刊修訂了徵稿條例, 明確表示不接受ChatGPT文章。我讀了幾首ChatGPT寫的詩,文字通暢,也比較完整,但多是辭藻的堆砌,缺乏真情實感和獨創性。畢竟真正的文學作品是ChatGPT的文字無法媲美的。由此,我聯想到純文學雜誌的獨創性問題。本刊創始人、首任總編輯劉以鬯先生曾經多次在編後記中聲明:本刊無意轉載其他報刊的文字, 請各地作家不要一稿兩投,不要將已經發表過的作品寄來。其目的就是為了突出本刊的獨創性。遺憾的是幾十年過去了,特別是隨着網絡和自媒體的興起,一稿兩投或多投的現象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稍有不慎,這些二手稿就很可能刊登出來。因此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在發稿前再三核實。在這裡,我也不得不利用卷首語這個寶貴的版面重申:辦純文學雜誌難,辦一本具有獨特風格的純文學雜誌更難(註)。為突出本刊的獨創性,保證刊物水準,我們不接受一稿多投,也無意轉載其他媒體平台,包括網絡、自媒體已經發表的作品。請各地作家文友不要一稿多投,或將已經發表過的作品投來。

 

【註】:劉以鬯《香港文學》2009年9月編後記。

 

 

二○二三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