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張宗子:和父親一起過年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2月號總第458期

子欄目:滿目山河

作者名:張宗子

週末早晨去熟悉的餅屋喝咖啡時,看見桌上紙瓶的插花裡,多了一小枝烏桕的白蠟籽,頗感驚喜。自從上了中學,不再玩用劈裂的筷子夾着白臘籽互射的豆豆槍,就再沒見過它。我小時的所見,以及在魯迅的文字裡,烏桕是鄉間極美麗的植物。如此看來,或者紐約也有。它那色彩斑駁而黯淡的紅葉,到深秋偶爾會想起來,進而聯想到舊曆的新年。在炮仗的氤氳煙氣和燒煮滷味的濃香裡,想像它插在案頭,擱放在窗台,或者隨便扔在生了青苔的牆角磚地上。

烏桕和故鄉的春節,都已經暌違幾十年。

魯迅在小說《祝福》的開篇寫道:「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着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裡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然後他說:「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

雖然小說寫了一個悲傷的故事,但他末後這句話,反倒讓我羨慕他的沒有遺憾。類似的話,他在《故鄉》裡也寫過:「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多年的故鄉去。」而我的相隔和相別,無論在空間還是時間上,都遠遠超過了魯迅。

這其間有甚麼了不得的障礙呢?其實並沒有。在航空旅行的時代,只要還在地球上,便無所謂天涯。沒有做的事,往往並不是做不了,而是把它看得太平常,因疏慢而終至於徹底疏失。我到紐約,有了工作之後,差不多每年都回國探親,但因為孩子,只能趕在假期成行。美國的寒假聖誕節前開始,元旦之後結束,和中國新年對不上。再以後,父母年事漸高,我大多趕在他們的生日回去,或在盛夏,或在晚秋。等我終於計劃好全家團聚共度春節時,疫情來了。然後,一切都改變了。

大多數人都有小時候過年的溫馨記憶:整個正月裡難得的饗宴,放鞭炮,拜年,走親戚,換新衣……我想起的過年,也無非是這些。

河南是內陸省份,我的出生地光山,屬於淮河流域,大別山區。在上學走出家門之前,我見過的海鮮,只有海帶和帶魚。過年的美食,無非雞鴨魚肉。魚是鰱鯉之類,肉是豬和羊。沒有冰箱,魚都醃過,以便長期保存。我對這種鹹魚興趣不大,覺得好吃的還是豬肉和羊肉。土羊瘦而膻,我家的吃法是把羊肉切粗絲,加鹽醃過,稍稍曬乾,吃時加粉條和乾辣椒煮。雪天盛上一碗,連湯帶肉,吃得渾身直冒熱氣。

其次是滷味。正月裡待客,冷盤以滷菜為主。滷罐子弄得好不容易,有許多講究。罐是深腹的厚瓦罐,直徑和高度近尺。愈老的滷罐子,味道愈醇厚。大約滷過的各種食材,都把獨特的鮮香留下來,融匯在湯汁裡。滷包的勁道是慢慢散出來的,時間長了,磨去了圭角,香得敦厚柔和。新滷罐子照例先滷一些油大的材料,如豬頭肉和五花肉,在罐湯的上層,纍積出厚厚一層油,不僅封住香味,還防止滷汁腐壞。

常見的滷味,豬耳、豬舌、豬肚、腱子肉,出罐後棕紅油亮,令人食指大動,但我最難忘的,卻是滷甲魚,尤其是牠的裙邊,俗稱鱉裙的,金黃色,半透明,亮晶晶的全是膠質,綿軟而不塌,比其他方法做出來的都更可口。父親說,這是最好的下酒菜。

集市上的滷料攤,大條案上整齊擺放着幾十種香料,我認得出的只有大茴小茴,丁香肉桂。圓球狀的果實,現在知道是豆蔻或草果。滷味各有千秋,關鍵全在滷料的搭配。選哪幾種香料,每種分量多少,這就養成滷汁的氣質和個性。客人選好,商家把香料在大鐵碾子裡碾碎,或者切片。隨着他的動作,香氣飄出來,散在冷而無風的空氣中。事實上,即使沒有顧客,香料攤始終也是罩在淡淡的香氣中的。

父親養花,存了很多關於植物的書。我自小耳濡目染,認得他種過的每一種。我景仰那些平時見不到的植物,對於用途特異的,比如可吃的,覺得親切,有毒的,覺得敬畏。有些植物的功用近於傳奇,如曼陀羅可以醉人,貓兒眼長得像貓的眼睛,有毒,等於草木中的神仙。香料植物呢,那就好比梁山泊上的好漢,各有武藝在身。我在香料攤前,往往一站半天,看年輕的,年老的,鄉下的,城裡的,各色的當家人,挑他們喜歡的塊根、花苞、樹皮和果實。

大年三十,吃過早飯,母親就開始準備年夜飯的肉菜,我們不時走過去看看,想像它們盛在大碗裡,大盆裡,大盤子上,冒着熱騰騰的香氣時,會是甚麼樣的滋味。有的味道可以回憶,大部分則不能。雖然從前早已吃過,仍給人新奇的期待。

午夜一過,父親帶我們到院裡放鞭炮。五百響的一串,挑在竹竿上,有時是我挑着竹竿,有時他挑着,讓我點火,練膽量。雙響炮,北京叫二踢腳,父親拿着放,先是一聲輕響,炮仗一飛沖天,然後在半空中炸開。貓在一邊聳着脊背,頸毛直豎,隨時準備逃走,但又堅持看到底。關於放鞭炮,我印象深的有兩件事。父親那時經常下鄉,深夜在山裡趕路,隨身帶槍,防人也防野獸。有一年的除夕,我八九歲的時候吧,在靠護城河的機關院子,父親教我打了平生唯一的一槍,對着河水打,權當放鞭炮驅邪。另一次更早,我大概六七歲,父親在相鄰的潢川參加學習班,不准回家,託人給我帶了一種從沒見過的花炮。那花炮點燃以後,並不爆響,而是歪歪扭扭地在空中飛一圈,發出鳥叫一樣悠長的吱扭聲。我叫它小鳥炮。

新年之晨,父親早早起牀,生好煤火或炭火,將爐子提到我們睡覺的房間,這樣我們才能下決心爬出溫暖的被窩,走進比室外高不了幾度的嚴寒中。貓終日臥在爐子邊上,連上牀臥在被子上都不肯。客廳正對門的供桌上,父親在玻璃瓶裡插兩枝蠟梅,算是歲朝清供。我記得曾跟隨父親在綿綿細雪中去求取臘梅,折回的枝上,淡黃的花苞猶自未開,但香氣已經沁入我們的呼吸中。「夕吹繚亂,恍輕寒,幽砌暗分香縷。」這記憶太美好了,以至我每次想起,總疑心不是事實,是無數次夢到和父親在一起的其中一夢。

那時哪裡有甚麼壓歲錢呢?但父親一定會悄悄塞給我五六毛或一塊錢。這筆錢在未來的幾個月,是我的一筆財富。我計劃着拿它買甚麼:綠竹竿似的甘蔗,大棵五分,小棵兩分或三分,還有更小的,一米長,比指頭粗不了多少,一棵才一分;連環畫,差不多一本一毛錢……

有些春節是在鄉下外祖母家過的。那裡是一個不足百人的小山村,老房子寬大而高的堂屋,入夜只在飯桌上點一盞煤油燈。我和表姐表弟寫作業,舅媽做針線,全圍着這顆豆大的燈燄。外祖母則在屋角紡線。昏黃的燈光把人影投到牆上,距離遠,影子放大了好多倍,扭曲了,又晃動。這是適合談狐說鬼的時候,父親最愛講那些無傷大雅的鬼故事。年輕時候,他是非常灑脫的。古人所說的談笑看世事,我後來才明白,就是父親那樣遠山淡水的態度。然而大年期間,不可講不吉利的話,我聽過舅媽講的,就只一個白娘子水漫金山。外祖母不說話,只顧埋頭紡線。紡車聲一斷,我轉頭去看,一定是在接線頭。成年後我夢到外祖母的時候不多,但紡車聲的咿咿啞啞,我在聽音樂時,甚至在讀台灣小說家司馬中原以民國為背景的「鄉野奇談」系列小說時,也若有所聞。

鄉下的初一照例加倍的清冷,起了牀,迫不及待地等着吃餃子。餃餡要麼是薺菜豬肉的,要麼是粉絲雞蛋加豬油渣的,一咬滿口香,現在吃不到這樣的餃子了。餃子包成月牙形,煮好後輕盈地浮在湯裡。新麵筋道,餃皮有彈性,餃子在湯裡,不會變軟,更不會破裂。鮮味,香味,密封在皮裡,一絲也不會跑掉。現在吃不到這樣的餃子了。

初二的中午,父母就從城裡過來了。父親一來,我心裡頓時踏實了。他是軍人出身,習慣早睡早起。次日起牀,還沒用過早點,我跟他出小院,踏着殘雪碎冰,登上村後的山坡。說山坡,不過是道十幾米的崗子,但足以俯瞰整個村落。家家戶戶濕漉漉的黑瓦屋頂上,湧出一團團棉絮般的炊煙,在瓦上滾啊滾的,半天升不起來,也散不開去。池塘和遠處的水田結了冰,植物全都脫盡了葉子,包括我時常流連的水邊的大叢烏桕。那些看不清楚的移動的黑點,是叫不出名字的野鳥。再往前,在平整的廣闊土地中間,點綴着被樹和竹林圍裹的其他村莊。這季節的色彩是灰濛濛、霧茫茫的,麥苗少許的青綠,顯不出多少生意。身後山坡上的樹,俗稱山毛柞子,葉子早已焦黃,還沾在枝上不肯飄落。在我們腳底,是茅草殘餘的短茬,還有僵死的地衣。一旦天氣回暖,好雨普降,它們一夜之間就會甦醒。父親是學林業的,愛談節候,我站在他身邊,聽他慢悠悠地說:今年雪少,怕有點春旱呢。

雖然新年已過,感覺春天還遠得很。我們呼出的氣息,都是白花花的。

 

2023年1月8日改定


張宗子 河南光山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旅美後從事散文隨筆創作。主要出版有散文集《垂釣於時間之河》《空杯》《一池疏影落寒花》,隨筆集《書時光》《不存在的貝克特》《花嶼小記》《往書記》《梵高的咖啡館》,散文詩和小品集《開花般的瞻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