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游江:邁向第三十八年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3年1月號總第457期

子欄目:卷首語

作者名:游江

正是紫荊花開的時節,《香港文學》伴隨着新年的鐘聲,邁入第三十八年。

三十八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短短一瞬,但是在香港文學史上,卻是不平凡的三十八年。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文學生存發展的空間狹窄。「文藝是被多數人視為『悶藝』的」(1)。各種文藝期刊雖然不斷出現,但很多都是曇花一現,能夠持續出版的屈指可數,更何況創辦《香港文學》這樣一本嚴肅的純文學刊物。

三十八年來,我們一直秉承「立足香港,兼顧海內外;不問流派,但求作品素質」的宗旨,推動香港的本土文學創作,發表了一大批香港作家的作品;同時,我們發揮香港國際化的優勢,為溝通海內外、促進世界華文文學創作搭建橋樑,「使各地華文作家有更多發表作品的園地」(2)。經過劉以鬯先生等幾代人的辛勤耕耘,在作者、讀者等的支持下,如今《香港文學》已經成為香港有代表性的、歷史最悠久的純文學期刊。

一個國際化都市,不能缺少文化,特別是文學的滋養,否則是蒼白的缺失靈魂的。東方之珠,光芒閃耀。這光芒,不能只是拜金主義的「金」光,而應該交織着文學藝術的獨特氣質,閃耀着文學的輝光。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家不久前向我們捐獻了一筆可觀的資金,用於支持香港和世界華文文學的創作、研究與交流。這是《香港文學》創刊以來接受的最大一筆贊助,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澎湃的動力,使我們更有信心辦好刊物。少年時代的一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在這位儒商的心中埋下文學的種子。雖然沒有走上文學之路,但是在經商、投資成功後,他出資在中國鄉村設立了許多圖書館,把文學的種子撒向窮鄉僻壤,播種在無數鄉村孩子的心中。如今,他又慷慨解囊,捐資贊助香港文學雜誌社。我們由衷敬佩這位有情懷、有遠見的企業家,並向他表示深深的謝意!

今後,我們將用好用活這筆資金,開展一系列文學創作、研究和交流活動。第一個好消息是,為鼓勵創作,從今年起,我們將在五年前提高稿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稿費。我們期待各位作者向我們提供最優秀的作品,以向讀者奉獻最好的精神食糧。

加拿大是世界華文文學的重鎮之一。本期「加華文學專輯」推出加拿大作家張翎、曾曉文、陸蔚青、山眼、孔書玉的五篇作品。感謝暨南大學白楊教授和大連理工大學戴瑤琴副教授為專輯組稿、撰寫評論。曾曉文、陸蔚青、山眼的小說聚焦社會話題,直面性別、種族歧視,勞工糾紛,精神困境以及海外生子等問題。張翎和孔書玉的兩篇散文都是寫人,張翎深情回憶她的大學導師――一位氣質獨特,外表高冷而內心熱忱的知識女性。孔書玉記述了藝術家沈嘉蔚、王蘭在悉尼郊區一個藝術村的生活和藝術實踐。旅居美國的張宗子是海外散文隨筆名家,從本期開始,我們約請他開設「滿目山河」專欄,開篇之作是〈杖策孤征〉。

今年的春節恰逢一月,願爆竹聲聲驅趕疫魔,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闔家幸福安康!

 

【註】:

(1)劉以鬯《香港文學》1994年1月第109期編後記

(2)劉以鬯《香港文學》1985年1月第一期發刊詞。

 

 

二〇二三年一月一日


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