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周瀚:在鯉魚門放風箏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2年7月號總第451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聯會作品專輯—散文卷

作者名:周瀚

初冬,和煦的陽光照耀着維多利亞港。我們佩戴口罩坐在櫈子上,一邊觀看川流不息的行人,一邊高談闊論。海風輕柔地吹拂着秀髮,陽光溫暖着身體,讓我們心曠神怡。

香港社會抗擊新冠病毒已近兩年,大家有點抗疫疲勞。當第四波疫情有所緩和時,我們非常興奮,竟然異想天開,想開越野車在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奔馳、想穿着潛水服潛入南海欣賞五顏六色的珊瑚,甚至想做太空人,去廣袤無際的太空旅遊。

幻想多壯麗!現實多殘酷!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香港尚未通關,我們仍像鳥獸困在籠子裡,只能規劃精彩的本地遊。

我們去鯉魚門放風箏!茜茜一提出建議,其他人馬上拍手讚好。有人問:「鯉魚門哪裡適合放風箏?」「鯉魚門海濱休憩處。」會計大文搶先回答。大家可以倚着欄杆放風箏。這裡的風景也不錯。休憩處的前面是避風塘,停泊了一些小漁船。海面上晃動着漁船、藍天和白雲的倒影,海水流連輝映,讓人感受到香港昔日小漁村的寧靜純樸。遠處高樓聳立、青山橫亙,雄壯廣闊之景,深穩悠遠,令人洗滌塵世間的煩惱。「這裡有鯉魚門的牌坊,平時熙熙攘攘。放風箏肯定不方便,還會影響別人,我們往前走吧!」教師阿健冷靜地分析。

週日午膳後,我們穿過休憩處,進入三家村。首先來到了海鮮街。「民以食為天」,美食的威力難以抵擋,才避開了海鮮的誘惑,又遇到五花八門的零食,這次大家乖乖地舉手投降。那正在燒烤的蜜味豬肉乾飄出陣陣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核桃、老婆餅、雞仔餅、甘草、陳皮等更是女人的心頭好。好不容易走出喧鬧的海鮮街,我們看到了海傍道。左邊是民居,右邊是黃色的沙灘和碧藍的大海。

「也許籃球場可以放風箏。」阿健提議。我們一直向東走,視線立即聚焦在百年心願樹。這棵榕樹,樹幹粗壯、枝葉繁茂。一群鴿子在榕樹上翅膀一撲棱,相繼飛離榕樹,互相追逐,不一會又停在樹枝上扭頭啄翅膀。鯉魚門的空氣是自由的,連鴿子也自由自在地生活。

圍繞心願樹的欄杆掛着一張大型心形卡,介紹傳說中有一位婦人命運多舛,遂在此樹前誠心許願,其後好運連連,家道興隆。「確實很靈驗。我曾在樹下祈求庇蔭。」大文說。他會考失敗,只能提早工作。但他不甘心當小文員,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終於通過各項專業考試,成為會計。「你可是獅子山下奮鬥者的典型代表。」小青竪起大拇指。

大家許願後來到了樹旁邊的籃球場,阿健環顧周圍的環境後,再次搖了搖頭。「地方還是太小,我們人多,旁邊有樹木,不適合放風箏。」

「那麼到沙灘吧,前面還有燈塔。」小青指了指海灘。小小的燈塔,擁有悠久的歷史。在上世紀初為無燈航標,其後增設燈號,後來五十年代重建。現在仍在運作中,為進出鯉魚門海峽的船隻照明和導航。這裡是香港最主要的海上對外交通出入口,見證了大都市的發展。沙灘,不僅有礁石,還有樹木。阿健眼睛快速地掃瞄一圈,又搖了搖頭。「這裡是小石灘,更何況現在進行維修。」阿健瞪了小青一眼。「天馬行空是我的特長。」小青吐了吐舌頭。

沿着海傍道向東走,沿途有五彩繽紛的壁畫,彷彿進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哇,這些壁畫真美呀!」小青由衷地讚美。

「這些魚是我畫的!」茜茜自豪地說道。原來每當颱風吹襲,鯉魚門的海邊低窪地區常被水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近年加建多幅混凝土牆,改善海堤的擋水能力。然而,混凝土牆並不美觀。於是,有社區服務機構安排設計師、義工和居民以壁畫美化長堤。長長的海堤為海濱增加了迷人的色彩。茜茜當義工,週末為海堤畫圖案、油顏色和補油。兩年前的冬天,正值疫情期間,天氣驟冷,她雙手冷冰冰,坐在壁畫前畫畫。「午膳時是坐在路邊捧着飯盒吃。有點辛苦,但樂在其中。當路人誇我畫得不錯時,我就很開心。哪怕再累也值得。」她和許多義工無私奉獻,以手中的畫筆將社區變得更加美麗。

「還是到山上的石礦場吧!」茜茜說道。

沿着海傍道,繼續向前行。沒多久就到達天后宮。小青恢復導遊本色,熱情地介紹關於天后宮的來源。據說是華南海盜鄭連昌修建。鄭連昌,何許人也?追溯歷史,1661年,鄭成功撤入台灣,其部下鄭建沒有跟隨入台,而在華南海域為盜。鄭建去世後,他的兩個後人成為海盜首領。哥哥鄭連福在大嶼山建基地,弟弟鄭連昌(1712~1775)則佔據鯉魚門的惡魔山。1753年,鄭連昌在鯉魚門建造天后宮,作為其活動的巢穴。鄭連昌的長子鄭一,手下有張保(又稱「張保仔」),後鄭一身故,張保成為海盜的新領袖。原來天后宮曾經是海盜的巢穴,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穿過天后宮,走出左邊的窄巷,再向前走,就來到了空曠的石礦場。石礦場的左邊是巨大的石山,高峻挺拔。右邊是鯉魚門海峽。此處海峽最窄,好像狹窄的鯉魚嘴。這裡流傳「鯉魚躍龍門」的傳說:鯉魚跳過海峽,化成一條龍。所以鯉魚門也被稱為「魔術的峽」。鯉魚門不僅包括九龍的魔鬼山和酒灣一帶,還包括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昔日香港島的鯉魚門軍營,如今已轉變為鯉魚門公園、度假村及香港海防博物館。其角色由維多利亞港的出入口到軍事重地,再到旅遊、展覽地點,可見香港歷史的不斷演變。香港的鯉魚門遠不及九龍的鯉魚門有名。九龍的鯉魚門在十九世紀中是以打石工人組成的村落。石材除了供應本地市場,還運送到順德,甚至歐洲的荷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發展成為漁港,並以海鮮聞名於世。八十年代打石業日趨式微,礦場被迫關閉,只剩下現在的石礦場。在鯉魚門眺望香港島,看到海事博物館、杏花村的房屋、柏架山等等,雄偉而寬廣;從香港島眺望鯉魚門,看到石礦場、燈塔和海堤等等,純潔而靜穆。歷史和現實相互輝映,沉實和浪漫互為補充,兩者構成了完整的鯉魚門。

我們終於可以在鯉魚門放風箏!大家都很雀躍。石礦場遼闊空曠,成片的蘆葦草,盡顯荒涼蒼勁。泥地有點凹凸不平,還有碎石和沙粒。要小心翼翼地站着放風箏,不能像在平地上扯着風箏盡情地奔跑。石礦場有不少情侶拍婚紗照,我們找了一個較偏僻的地方放風箏。儘管場地有諸多不足之處,大家仍高興地放風箏。阿健放的是彩虹色的魚風箏。它在藍天白雲中飄遊,鮮艷奪目。阿健怕它遊得太遠,戴着勞工手套,用右手大力地往回拉扯。他邁着馬步,身體往後傾,很像專業的選手在競賽。有嶙峋的巨石作為背景,風箏有時像迎着風兒使勁地爬山,非常可愛。小青和茜茜放的是紅色的蝴蝶風箏。一沒有風,它就馬上掉落下來。小青和茜茜便着急地在蘆葦草中拾起它,急忙牽線,穿過竹骨,讓風箏可以重新在天空飛翔。大文放的是藍色的蜻蜓風箏,他一邊吹口哨,一邊放風箏。口哨聲響亮宛轉,在石礦場久久迴盪。藍蜻蜓在他的口哨聲中越飛越高。

彩虹魚、紅蝴蝶和藍蜻蜓風箏在明淨的藍天快樂地飛舞,盡展矯健的英姿,多麼美妙!它們凌空而遊,與白雲相戲。它們曳着長長的飄帶,迎風伸展。它們天真爛漫、自由自在,毫無任何負擔。鯉魚門的天空被風箏完全佔有了。清代畫家吳友如曾盛讚迎風飛翔的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我們抬頭深情地凝視着風箏。也許抗疫的時間太久,每個人很憋悶。當來到空曠的石礦場,心情開始放飛。我們多麼想帶着理想、帶着希望、帶着青春,張開生命的羽翼,自由自在地飛向天際!飛向光明!飛向遠方!

有一陣子,陽光被厚厚的烏雲遮住,天空沉暗下來。突然,陽光從重重的烏雲中突破出來,像在天空中鑿破了一個洞。那束陽光強烈而集中地照射人間,非常震撼,讓人覺得仿若創世紀的來臨!仿若獲得重生!風箏迎着陽光飛翔,像鳥兒飛回媽媽的懷抱。目睹如此奇觀,感覺我們就像風箏那樣追尋陽光,不禁感慨萬千。這兩年大家經歷了很多事情,像小青原本是導遊,卻因為疫情開工不足,只好改行從事老人護理。阿健為了適應網上教學而付出更多的時間備課。大文和茜茜經常要居家工作。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完全改變,但我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盡量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好好地生存。相信疫情一定會結束,曙光一定會來臨。

我們坐在石頭上休息,望着鯉魚門海峽,海天一線、壯浪縱恣、山巒連綿、氣勢宏偉。奇譎多變的自然景觀,恍若仙境。我們讓思緒慢慢地在時空中流淌,享受「物我一體」的境界,享受當下的靜謐。

夕陽西下,沿着原路,眾人回到了牌坊。此時海面金光閃閃,晚霞似火燃燒,華燈初起。回首三家村、避風塘,正靜靜地躺在繁華都市的懷抱裡。我們揮了揮手,充滿喜悅地道聲「再見」,興奮地帶走鯉魚門獨特的傳說、歷史和風味。


周瀚 文學博士,出版學術著作、詩集及譯著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