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潘金英:人生無常 疫情下有痛和美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2年7月號總第451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聯會作品專輯—散文卷

作者名:潘金英

如果人生是一條奔流的江水,疫情下生活,便是唯見礁石激流,何去何從?我大喊人生無常!

疫下生活常看新聞,任何地方的感染數字天天更新,憂心魔鬼在玩甚麼數字魔法,為何疫情數字,總牽動着我們每個人脆弱的神經?在某些高危國家天天變化,瞬間數字高速膨脹,唉!

感染數字意味着活生生的人命,會突然從溫熱漸變冰冷,而可怕的數字,也就意味着一個家庭突變破碎,或一個團隊的成員,突變掉隊啊!

疫境下,社會秩序和常態都被打亂,新冠肺炎病毒,吞噬着人類的家庭和希望,這場瘟疫對任何人而言,都很痛苦。無日無之的受災數字、各地的死亡個案及感染人數天天觸目驚心,天像突然塌了一角,哪裡才安全呢?

疫情一波接一波,來勢洶洶,疲於奔命,常問幾時方是零感染?可以出門未?疫境下,人人豈不都若有所失嗎?陰霾遮了陽光,幾時才撥開濃霧見青天?真令人憂鬱……

然而,痛苦不是生命的本質嗎?

天天難過天天過,有人皺眉深思,突然感悟到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有人愁容滿面,有人抱怨,有人放棄;也有人會不經意間一個失誤,變成了滔天大禍亂作一團;兩地的人咫尺天涯難相見;人們失去親友痛苦悲傷……

然而,人生在世,不是要自我開解,苦中尋樂嗎?

疫境下宅家,香港很多人,是舊相冊翻多了,殘片看多了,舊歌聽多了。很多老人又愁又悶,呆坐家中對着牆壁苦嘆無聊,唯有翻出舊時代發黃相片懷緬當年的昔日風光;或隨手翻看舊書過日晨了。唉,受疫情影響,關閉多月的香港公共圖書館剛局部重開,住所附近的中央圖書館一度有逾百人排隊取籌輪候進館,怕都是為了得到短暫心靈的寧靜……但疫情反覆,又要關閉了。

聽盧國沾《每當變幻時》:「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夢如人生 ,試問誰能料?石頭他朝成翡翠…」,以及黃霑《家變》曲詞:「不必怨世事變,變幻才是永恆,經得風浪起跌,必將惡運變好運。」都反映了現時香港的變幻,曾深入民心,世事變,我們也宜跟着變,另尋新方法,不怕變數,未知數不一定令人受困,也或是轉機,人生每每屢起波瀾,以前的人生規劃,也許會一次又一次地調整,人生真能事事規劃嗎?

人生活上總有事在變,總有人牽掛。盼勿憂心,無論對人處事,所謂過渡期狀況,有時就變成新常態;過去一年抗疫,我們好像已經過渡了三兩次,由一波狀態過渡到另一波狀態,再回到原點似的遇上三波了,然後再過渡吧?

過渡並非定局,我們接受新常態;但不是屈服於新常態,因為抗疫,我們從來都不是孤獨的。雖則疫情下,港人生活出現變化,社交距離措施使群體活動受到限制,應酬減少,對年幼和年長的都有所影響,但不盡是壞處,也有不少好處。以往市民為兩餐日做夜做很忙碌,現因疫情變了網上教學、在家工作等,相對上,多了私人彈性支配的時間,較易掌控生活,這樣就多了與家人共聚,也減少浮誇的消費,這些都是過往難得的小確幸!

人生中處處都有大小不同的逆境,但生活中也有一點一滴的瞬間,有着觸動心靈的力量時光。疫下政府提供防疫基金,也體恤貧苦人士,有店主減租,有些好心人雪中送炭,在困境中伸出援手,免費派發口罩、紙巾等清潔用品予窮人,呼籲人人齊心抗疫;讓我們知道人間有情,覺得溫暖、感動。生活中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諸如在公交車上真心的讓位,在馬路旁邊上扶一下盲者過馬路,忙中要抽時間享受天倫樂,當趁父母健在送上孝心和祝福,陪伴親人行山,親近香港美景……

這是我們人與人間觸動心靈的善行,相對大事不必自卑,生活中這些小事也都依然動人、窩心,是對人世間的善念悲憫;而親近大自然,登高行山,更可尋找健體的力量,抗疫日子也可添情趣哩!

逆境同行,人生不就是活在矛盾中嗎?日子既難過也要過,沒有黑夜,哪有朝日?沒有雨,哪有彩虹?沒有恐怖噩夢,誰會感到平安是福?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沒有病,誰會感到健康是寶?

疫境下,有人逆風而行,努力與時間賽跑,他們面帶微笑,追光趕影,永不言敗。疫情下活出不一樣的人生,無悔無懼,活出的日子有痛和美,激情相隨。我想到「逆行英雄」美好的仁心義行,讓我知道人間有情;讓我抱有希望:我希望疫情時光趕快過去,瘟疫趕快消失,沉沉悶悶的日子遠離散掉。

疫下,生命有痛和美,人們會努力捕捉燦爛陽光,留住晴天抗疫,讓我們永不哭泣,讓我們的目光滿希望,讓我們憂鬱的心不孤單,關愛相陪,充滿活力。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國紛紛派出專家、醫療隊出行,全力搶救,只為了控制疫情,讓死亡概率減到最低。難道不正是觸動心靈的力量嗎?而人間有愛,在疫下的逆行者,勇敢的醫護英雄,為了治療可憐的病人筋疲力竭,雙手疲累,久未歸家,不能在家裡共享天倫,甚至已有偉大的醫護人員殉職,為救人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不正是觸動心靈的力量嗎?有人說那是醫者父母心之感召,是醫生的本能;他們那份無私的奉獻精神,那份人文關懷的愛心,肯定是人間最美的風景,令人動容!

常言道:禍福相生,痛苦與美麗,何嘗不是?抗疫中盡見生命之痛苦與美麗。痛苦,是悲傷和苦澀交織的味道,是人生萬物必然經歷的烙印,它可以是一種感受,亦可以是一個過程,宛如處於繭中的生命,戰勝痛苦後破蛹成蝶,展翅高飛,是何等的美麗!

美麗源自於痛苦,痛苦衍生了美麗,兩者看似相反,似毫無關係,但兩者之間卻有直接影響。新型冠狀病毒突如其來,世上哪還有甚麼靜好歲月?當恐懼、焦慮、迷茫瀰漫神州大地時,人們是痛苦的,但疫情使我們舉國上下共渡時艱。痛苦衍生了美麗,「國家有難,人人有責。」胸懷博愛的醫療專家,平凡普通的醫務工作者,雖是滿懷痛苦,但都有着一顆顆大愛之心,在被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奔向疫區最前線,投入抗疫,他們逆行的美麗身影,點亮了萬家燈火,平息的國人的焦慮。疫情路上,疲憊而堅定的逆行者,領軍抗擊病毒,保衛武漢、拯救中國,於是有雷神山、火神山!多少逆風飛揚的美好背影,化作一束束光環,點亮了數億人民抗擊病毒的希望!新聞中無日無之的受災數字、各地的死亡個案深深地帶給我們痛苦,但更重要的,是展現出危難中人類所流露的惻隱之心,真善美,這從痛苦中衍生出的大美,促使全港一致地關心自己受難的同胞,比任何珍寳更彌足珍貴!

「草木不經風霜,其生意不存。」痛苦,是個別的,但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風雨人生路,沒有永遠的晴天,也不可能永遠是陰天;此刻人人身陷痛苦疫境,卻也值得好好學習。其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挫折來臨時,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我們該埋怨生活,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智慧地對生活滿懷感恩?學習戰勝痛苦?跌倒了再爬起來,希望留住晴天?

這段疫境時光,容我引用查爾斯.狄更斯的名句:「那是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最糟糕的時光,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昧的時代,那是信念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痛苦宛如心中埋藏的蛹,願意正視傷痛,心就舒坦了。守得雲開見月明,不要絕望地認為已經走投無路,即使不是現在,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有解決的辦法。每把鎖都有開它的鑰匙,相信健康無價,活着時要懂得珍惜眼前人,掌握樸實真切的現在,自強不息,努力盡其在我,終有一天破蛹成蝶,生活,呈現耀眼的美麗!


潘金英 香港作家聯會委任理事,香港藝發局文學評審。曾獲童詩、故事、散文文學獎,於《文匯報》及《校園報》寫專欄,客串主持港台文化節目《創意寫作學滿FUN》。著有《詩韻小珍珠》《心窗常開》《三棱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