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蕭欣浩:週日飲茶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2年1月號總第445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蕭欣浩

週日正午,自然睡醒,沒事忙的閒適,難得在假日降臨。雖說沒事忙,不代表腦袋空白不運作,攤在牀上的是軀體,思緒其實早已運轉幾輪,來回想着一件重要的事,午餐究竟要吃甚麼。這種飲食導向的習慣性思考,我懷疑是夢的延續,好食因子潛藏在意識底層,沉寂時滲透,活躍時囂張,連結成生活的極大部分。週日有週日要做的事,那麼週日要做的食事會是甚麼,不用多想,「飲茶」二字就閃現了出來。

對,週日就是要飲茶,概念從小就養成,無事早起,為的就是要到樓下酒樓,取籌排位置。有時是家人陪等,有時是自己呆等,聽叫號取點心卡,按排列找檯號,多看就能領悟,是當時不少同齡小孩都會的技能。假日飲茶輪籌,也講求幸運成分,其他人碰巧週六晚節目多,或電視看得過頭,夜睡遲起,輪候的人自然少一堆。有時取籌過後,十多人一擁而上,推擠喊叫,也曾出現搶籌的情況,小孩如我站在旁邊,唯有後退兩步握籌看戲。

小時候不喜歡飲茶,不是因為點心難吃,而是過程太長,等位少則用上半小時,多則無從估計,對走動不定的小孩來說,是極大的懲罰。即使早早有位,辛苦得來的位置,當然不會輕易放手,加上週日晨早「嘆茶」,不純粹為吃飽,貼切點應說是家庭聚會,在不少長輩眼裡,更是牢不可破的生活儀式。要「嘆」自然慢,點一碟叉燒餐包,單手拿起報紙,吃一啖,看一行,咀嚼,吞下,再看幾行。吃完慢慢細想要點些甚麼,以前飲茶就是這樣一種節奏。

飲茶沉悶,全因小孩無事可做,報紙看兩看就放下。要談着實也沒甚麼好談,跟家長談卡通漫畫,可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沉默確實有它的好處。到商場閒逛瀏覽,大多不獲批准,坐着坐着,就對飲茶產生一種厭惡。後來人大了,能自主掌握飲食節奏,叫喜歡的點心,慢慢改變過去飲茶的負面體驗,扭轉成享受美食的選擇。回想起來,過去不喜歡的其實是局限,飲食、出入沒有選擇,違心的事最直接反應就是抗拒,跟飲茶本身沒有必然關係。

現在飲茶,更着重食物的質素,遇上劣質出品,心裡更多憤怒和不悅,因為茶樓是自己揀選的,做錯了決定,誰會高興呢。試過到屋邨酒樓飲茶,打開珍珠雞,是機製倒模的長方體,糯米壓實,側邊起角,以為在參加中式點心機械展。為控制人手和成本,手工製的點心愈來愈少,不少在酒店、茶樓出現的包點,造形、顏色完全一樣,明顯是中央工場交貨,場內蒸熱捧出奉客。這樣的點心不能說完全不好吃,不過有些食物還是當場即做最好吃,我們鍾情家常菜,記掛舊時味,大多關乎這種從廚房直接上檯的做法。

整裝出發,懷着輕鬆的心情,取位置吃點心固然開心,人太多也未嘗不可轉移陣地,吃西餐或茶餐一樣愜意。沿途心念着要吃甚麼,腸粉要包鮮蝦、牛肉,還是春卷呢?在鹹水角、芋角之間搖擺,秋天是吃臘腸卷的時候,那家茶樓的麵皮做得好,沾了臘腸油脂一定好食,好食因子多番轉動,即使是週日閒暇也從不休息。


蕭欣浩 生於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從事語言文字、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著有〈味覺嚮導的探索――舒巷城飲食散文中的香港〉〈廚神〉〈馬介休薯球〉等飲食相關論文、小說和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