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蘇煒:國族靈魂之航的「壓艙石」——馬克.吐溫故居行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1年12月號總第444期

子欄目:美國華文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蘇煒

「I am not an American, I am the American.」――這句被故居博物館反覆呈示的馬克.吐溫名言,中文該如何翻譯?在返程的一路上,我和妻在來回討論。

我不是一個美國人,我就是美國人本身?我就是美國人的原型?我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那個美國人?我就是最具「美國性」的那個美國人?……日後問詢過好幾位翻譯行家,上面的各層涵義都或在其中,卻都離不開這樣一種身份認同:把自我與國族之間劃上等號――我即美國,美國即我。「狂」乎?「自我膨脹」乎?據說原話出自馬克.吐溫旅歐時的日記,轉述的是友人對他的評價。其實,我馬上就想到了托馬斯.曼在二戰中遭受納粹迫害亡命美國時,回答美國海關問詢的那句話――作為一個德國作家,你離開德國的土地以後怎麼辦呢?托馬斯.曼答曰:我血液裡流的都是德國。我在哪裡,德國就在哪裡。難怪,同是美國文學圈著名的「狂人」海明威的這一句話,也同樣被故居博物館一再地重複強調:真正的美國文學,自馬克.吐溫始。

很慚愧,旅居美國康乃迪克州已近二十五年,這座聞名遐邇的國家級名勝――馬克.吐溫故居,我竟是第一次瞻訪,一如海那邊從小成長的城市廣州,作為古羊城地標的「陳家祠」,我竟是若干年前陪同耶魯學生,才第一次造訪一樣。人哪,近在眼前的「偉績」,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仿若故土江南的「出梅」季節,連綿數週的陰雨,今天總算是麗日藍天。沐着盛夏酷熱中難得的清爽微風,我們踏入了這座濃蔭遮掩的維多利亞時代哥特風格的古久建築裡。

遊覽文化名人故居,我一般喜歡自己獨行獨賞,慢品細節,似想默默地與隔時空的故人作私己的對話。可此刻博物館派定的導遊卻明令:不可脫隊,不可照相,必須隨同人流一起走覽觀賞。剛剛步入故居入口的私人圖書館,我就被立在琳琅古書和封塵的壁爐前面的,兩尊碩壯高大的中式廣彩大花瓶,吸引了視線。未待細賞我認定的「廣彩」風格細節,導遊已率人流匆匆離去。我本以為,此乃古早年間西方貴族的某種「風雅標配」――我曾從歌德故居、雨果故居,以至凡爾賽宮殿、維也納美泉宮裡,都曾看見過這種誇張炫麗的「中式風雅」。但是,隨後伴隨而來的流覽閱讀,馬克.吐溫故居陳設上、壁紙上這滿滿的「中國元素」,其背後寓涵的豐盈故事,卻是大大出我意料了。

閣樓飛簷,水晶吊燈,玲瓏雕塑。眼前這座設計獨特、三層樓共十九個房間,據說建築師根據馬克.吐溫本人意願,包含了蒸汽船、中世紀城堡和佈穀鳥鐘等設計項目的紅磚建築,哪怕用今天的眼光,都可堪稱「豪宅」。這種每個睡房都帶洗浴套間,洗漱間帶雙洗臉盆,甚至有着帶噴泉的室內植物花園等等的豪華設置安排,在一百五十年前的拓荒世代裡,其超拔非凡的格局地位,更是可想而知的。據導遊介紹,這座別緻的宅所,正是當年美國東部大紐約和新英格蘭地區一個小小的文化中心。馬克.吐溫以性情開朗幽默和交遊廣闊著稱。當年耀亮北美文化星空的眾多作家、詩人、學者、牧師和各界名流,都曾是這裡的常客。我當時竟沒有想到,在這些星斗般的「常客」裡,竟有着眾多位我甚為熟悉,與我輩同血緣、同根源的先人。走筆至此,且讓我先按下不表吧。

這座馬克.吐溫平生居住時間最長,達十七年之久的老宅,卻不是作家的真正「根源地」。出生於1835年的馬克.吐溫(Mark Twain)本名塞繆耳.朗赫恩.克萊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他的另一個著名故居位於密西西比州北部的漢尼伯小鎮,那是少年塞繆爾出生,成長的地方。塞繆爾十二歲那年,父親去世了,他只好輟學,到工廠做小工,到礦山當礦工,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也當過排字工人和地方小報的記者編輯。「馬克.吐溫」是他寫作以後採用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深度的術語。正是在這樣跌宕流離的底層生活中,年輕的塞繆爾接觸到了蓄奴制下的黑奴、淘金熱中的華工、紅樹林裡的伐木工等等,他胸襟的良知溫熱,終於化成筆端下的尖銳批判與博大同情;幽默、諷刺與機智中充盈的熾熱情感,鑄造出他獨特的寫作風格。早在他成為這座雅緻宅所的主人之前,「馬克.吐溫」已成為那個時代的閃光名字了。威廉.福克納曾言,馬克.吐溫「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海明威則說過:「美國的現代文學都源自一本書,它的名字就是《哈克貝里.芬歷險記》。」而代表馬克.吐溫最高文學成就的幾部著作,如《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的舊日時光》《哈克貝里.芬歷險記》等等,就是在我眼前的這座紅磚小樓裡完成的。

這真是一座飽蘸溫情,飽孕靈思的小樓。據導遊介紹,馬克.吐溫三十六歲時才結婚,妻子是一位富商的女兒,這座小樓正是他的岳父送給他們的結婚禮物。這座別繳小樓從房型設計到細節雕鏤,都充盈着作家精細入微的匠心,可見他是何等鍾愛、迷戀這個居所。從1874年到1891年,馬克.吐溫和妻子女兒在這裡度過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安逸、也最有靈思光彩的時光。他曾言:漂泊半生,只有這座小樓讓他有家的感覺,讓他覺得世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富有意義。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張牀沿上雕鏤着雲霞天使的睡牀上,遐想過那些無眠的長夜,作家在此間輾轉反側、馳騁靈感神思的畫面;我也曾留心過每層樓上都顯得特別雅緻出塵、彷彿是神仙駐足過的那些廊台廊亭,遙想當年作家在寫作之餘,在此憑欄縱目,讓思絮穿越煙雲縱橫四野的場景。但是,當我隨人流來到三樓,與一、二層的維多利亞貴族氣派相比顯得如此簡樸的三樓:一張檯球桌,一張狹小書桌,一盞低矮的煤氣吊燈……導遊的話音,卻撞得我心頭嗡嗡作響:「這裡,才是馬克.吐溫埋頭寫作的地方,他最重要的那幾部著作,就是在這張小桌上完成的……」

陡然之間,《哈克貝里.芬歷險記》裡那條永恆奔騰的密西西比河,就驀地雪浪滔滔地鋪展在我的眼前。那個從貴族寡婦家出逃的白人孩子哈克貝里,那個在驚險中相遇,同樣出逃的黑奴孩子吉姆,一黑一白結伴的歷險故事,通過密西西比這條貫穿美國大陸和美國歷史的大河的牽引,自由和蓄奴制的對立主題,沿河各階層各種族的眾生相――貴族、神父、礦工、騎士、娼妓、強盜、騙子、奸商……,浩闊無垠的歷史畫卷滾燙着鮮活的生命光澤,徐徐向我鋪開。我竟忍不住止步駐足,留在人流最後;雖然遠隔着欄繩,久久把目光投向緊挨檯球桌的那一邊――我才注意到,不是一張,而是有兩張一寬一窄、一高一低的書桌,上面都列陳着檯燈、書筆、紙案,恍惚光影間,仿若還凝留着作家唇上抹着大鬍子的側影,迴響着哲人踱步沉思的足音……眼前是密西西比河蒼茫的黑夜,「星星是月亮下的蛋,」黑孩子吉姆的童稚話音在我耳邊響起來,「流星是因為不聽話,被月亮媽媽從被窩裡踢出來的……」

噢,正是馬克.吐溫以貫穿全書的兒童視角(所以百年來此書一直被視作「兒童文學經典」)而寫出歷史先行者的深遠哲思,把對自由的信仰和對自由靈魂的探索,凝鑄成百年來人們常常探討談論的「美國精神」的厚重基石……

小樓的頂層,自然也到了遊覽終點。留在最後的導遊並沒有對我的滯步停留有所怨責,只是溫婉一笑,掠手指指專為遊覽結束新闢的樓梯出口;我和妻便帶着諸般留連不捨離開了小樓,又到博物館大廳觀看了相關的文獻紀錄片,才最後向這座馬克.吐溫逝世後曾先後做過學校、公寓和公共圖書館分館的古舊建築告別(此建築直到1962年被列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之後,才於1974年作為故居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以至多少時日後,我和妻的日常話題,都似夢雲牽繞一般,一直離不開開篇提及的那句馬克.吐溫名言的確義討論。

「你老兄可知道,容閎曾是馬克.吐溫的知己好友嗎?」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萬萬沒想到,因為馬克.吐溫故居行的感動而放上微信朋友圈些許影迹文字,被友人的一席話點醒,才讓我有了下面這一段與我輩華族緊密相聯,又與個人經驗休戚相關的史迹的追尋與追溯。

容閎,容閎?!一個如此熟悉又如此親切的名字!真的嗎?鼎鼎大名的馬克.吐溫,真的與我這位來自同一故鄉(廣東中山――古稱「香山」)的耶魯先賢,發生過親密聯繫,有過密切交往嗎?隨着流覽追溯,驚喜和震撼,卻接踵而來,不僅僅是容閎(1829~1912),這位現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我的耶魯先賢先輩;還有容閎自耶魯學成歸國後再帶到美國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習稱「晚清留美學童」,1872~1881),都曾與馬克.吐溫和他的這座紅磚小樓,發生過非同尋常的緊密聯繫。不獨此也,早在塞繆爾青少年的流浪時期,馬克.吐溫就在北加州的淘金潮中,紅樹林的伐木工裡,還有過萬華工參與修築的北美太平洋鐵路的工地上,密切結交過早年的華人華工了!

面對當年瀰漫整個美國白人社會的排華情緒,報章漫畫裡各種對「拖着豬辮子」的華人形象的詆毀侮辱,馬克.吐溫在1872年出版的《艱苦歲月》一書中(以及他眾多的單篇文字中),如此字字入骨入心地寫道:中國勞工「安靜,平和,溫順,不會喝醉酒,勤懇耐勞。不守規矩的中國人罕見,懶惰的根本不存在。」在書中,他對華人的悲慘處境作了如此沉痛的總結:「華人替白人承受一切控罪,白人偷盜,中國人賠償;白人搶劫,中國人坐牢;白人犯了兇殺案,中國人去替死。任何一個白人都可以在法庭上,以宣誓的方式剝奪一個中國人的生命,但中國人卻從不被許可作證而使白人入獄。」

坦白說來,我,作為一位深入研究過容閎當年(1850~1854)留學耶魯行迹的同鄉晚輩,又作為曾專門研究、寫作並公演過描寫早年華工修築北美太平洋鐵路的清唱劇《鐵漢金釘》的歌詞作者,我是極力忍着心緒和筆尖的抖顫,才能錄下馬克.吐溫上面這些當年敢於逆流而上、挺身而出,為備受歧視欺凌的華人華工仗義執言的鏗鏘話語的!(史料記載:當時馬克.吐溫曾因為在報章裡發文為華人說話而受到輿論圍攻,因此被報社開除,丟掉了記者飯碗。)當年,在那個由於受全社會負面輿論的哄抬,從1880年起由國會正式通過《排華法案》的灰暗年代(此歧視法案直到1946年美、中已成二戰盟國時才得以取消),馬克.吐溫以一己之力,拚力振臂呼出,白紙黑字寫下的這些話,簡直就是瀚海荒漠中的驚雷,寒夜黑幕下的閃電,隔着百年煙埃,仍能讓人感受到它的炙人的溫熱啊!

還是回到眼下這座紅磚小屋吧。容閎,自1875年第一次踏入哈德福德市區馬克.吐溫家這座剛剛建起方一年的宅所開始,他就成了馬克家時時高朋滿座的知名廳堂裡的常客了。從上述紀年可知道,1872年,因容閎極力向清廷重臣李鴻章、曾國藩建議而終獲批准,再由容閎親自率領的首批年僅十二歲的留美學童抵達美國的時候,第一個落腳點,就是容閎已非常熟悉因而人脈豐富的美東康內迪克州的州府哈德福德市。而當時容閎常住的留美事務局宅所,就位居馬克.吐溫此新居附近的兩三個街區之外。那麼,誰是這兩位中西大賢的牽線人呢?又一個容閎史料中同樣熟悉的名字出現了――耶魯董事、學者牧師約瑟夫.推切爾(Joseph Hopkins Twichell)。推切爾當年曾在耶魯法學院專門發表講話表彰優秀畢業生容閎,此講話後來被收入容閎的自傳《西學東漸記》而成為此書的代跋。推切爾所在的教會離容閎的「留學事務局」信步可達,而推切爾,恰恰正是馬克.吐溫終生最信任,關係最親密的摯友。他早年曾為馬克.吐溫主持婚禮,而若干年後,當馬克.吐溫的妻子和女兒都先於他相繼去世時,親自操辦馬克家後事和葬禮的,也是推切爾;直至1910年馬克.吐溫最後逝世,其隆重葬禮和追思會,也都是由年邁的推切爾主持的。不僅僅是機緣湊巧,容閎當年在美國的婚禮,以及另一位著名留美學童李恩富在耶魯的婚禮,推切爾呢,同樣正是他們的證婚人和主婚人!

細讀史料,馬克.吐溫、推切爾與容閎,這三人之間情義深篤,絕非泛泛之交也!當年馬克.吐溫的新家,雖沒回應當地教育機構的呼籲,像眾多美國家庭一樣被分配接納中國學童留住,但他卻常常邀請容閎和學童們到家裡來作客。容尚謙等幼童與馬克.吐溫的兩個女兒曾經是哈特福德高中的同班同學。馬克女兒朱麗亞和他們成了好朋友,常常在家裡教他們彈鋼琴和唱歌,關係非常融洽。幾年後風雲突變,當中國學童們紛紛考進耶魯、賓大、哥大等名校,在學業、體育、藝術等領域嶄露頭角,廣受美國社會矚目之時,有心人卻將留美學童「剪辮子」、「穿洋服」、「只識洋文」、「必定全盤西化」的密函送抵清廷,據知「老佛爺」慈禧太后聞訊大怒,雖經容閎一再上書解釋規勸,李鴻章仍舊下令撤回全部留美學童。情勢萬般危急之時,容閎緊急求助老友推切爾,商請馬克.吐溫出手相幫,馬克.吐溫便親自駕馬車到紐約,求見他的老友,當時的美國總統尤利西斯.格蘭特,懇請格蘭特總統親自給李鴻章寫信,留住留美學童。格蘭特總統的親筆信函曾讓李鴻章深為感動,而使得清廷撤童之舉延宕了一年;終因保守力量的無法抗衡,1882年後,全數一百二十多名留美學童被強撤回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波本來可以提前促進中國現代化的留學潮,就此夭折落幕。心境暗淡的容閎也隨之返國,曾先後參與康梁的百日維新和孫中山的抗清革命活動。他在「戊戌政變」後受到清廷通緝而逃到香港時,甚至還曾給馬克.吐溫和推切爾寫信,試探是否能用賑災的名義向美國國會申請資金,資助當時中國境內已風起雲湧的反清革命活動。

安危相牽,命運相繫,休戚與共。容閎和馬克.吐溫之間的緊密紐帶,那是連結兩洋兩岸、兩個大國民族之間的歷史紐帶和情義紐帶啊!

1900年庚子之亂,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圓明園被二度搶劫焚燒。剛剛自歐洲返抵美國的馬克.吐溫憤而發聲,以他著名的尖銳諷刺筆調,公開質問:這難道就是西方傳教士為亞洲殖民地帶來的「文明祝福」嗎?!「現在全中國都起來了,我同情中國人。他們一直在受歐洲掌王權的強盜的欺負。」他預言說:「中國終必獲得自由,拯救自己。」由此我想起,早在1861年,在大西洋彼岸的法國,有另一位面對英法聯軍第一次洗劫圓明園的暴行時挺身而出的西方作家,他就是維克多.雨果。當年雨果如此拍案而起:「有一天有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打劫,一個放火……他們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馬克.吐溫和維克多.雨果,這兩顆同為中國人的苦難而顫抖的人類良心,此時卻像浩淼星空上兩顆互相輝映的金星,蒼茫大海上兩盞耀亮黑暗的燈塔,炯炯閃爍在我眼前。年少時我曾揹着行囊在歐洲大陸流浪,雨果故居,曾是我踏足巴黎的第一站,也是我邁向文學之海、智慧之海的第一艘舟船;如今我已步入人生的秋天,卻在步進馬克.吐溫故居後,再一次拓展煥發了靈智心胸,獲得全新的人生領悟――以自由正義為念,以平等至善為懷,從「己立立人」到「推己及人」再到「成己成人」――以一己而及天下,做人當如是,作家當如是,文學,亦當如是!

馬克.吐溫和維克多.雨果,多麼相像的兩位隔洋相望的文學先賢!這樣兩個近似的畫面,此刻浮現在我眼前:

1900年10月,離開美國本土將近十年,作「赤道環球演說旅行」歸來的馬克.吐溫回到美國,成千上萬的紐約市民紛紛湧上街頭,像迎接戰場上凱旋歸來的民族英雄一樣,用鮮花彩帶迎接這位多少年來為人的自由權利呼號,為弱勢平民種族發聲的美利堅的良心,有評論家稱:「他是美國文學中的林肯。」1885年5月,維克多.雨果在巴黎病逝。上百萬的巴黎市民聞訊從四面八方湧進凱旋門和香榭麗舍大街,以漫天的淚雨花雨為雨果送葬。見此壯偉的場景,在場一位官員說:「我們出席的不是葬禮,而是加冕禮……」

此一刻,史冊上的浩瀚人聲、漫漫人潮,在我眼前,化作了人類文明世界那個滔滔無垠的大海。而馬克.吐溫和維克多.雨果,還有燦若繁星的經典作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們,正是國族和民族、人生與生命的漫長航行中的「壓艙石」。是的,「壓艙石」。他們和它們,代表着人類文明的質地,生命價值的分量和個體靈魂的厚度、深度和廣度。「I am not an American, I am the American.」行文至此,此語何解?或許已經無須贅言了。

回頭遠望,密林晨霧間的馬克.吐溫故居――那個方閣尖頂,如帆若檣的紅磚小樓,果真像迷茫霧海上的一條大船啊!

 

完稿於8/21/2021,亨利颶風襲擊美東前夜


蘇 煒 筆名阿蒼。堅持以中文母語寫作的新移民作家。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曾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及學術隨筆集、散文隨筆集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