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盧 因:今天我來到訪客寥寥的火車站大堂哀悼故人陳伯(溫哥華)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7月號總第367期

子欄目:世界各地火車站專輯

作者名:盧因

四十二年前,我初來鹹水埠那大段時日,經常往唐人街跑,主要是為了買菜丶購物和飲茶。去的次數多了,朋友問我唐人街怎麼去?立刻想起故人陳伯,是他首先指點迷津:搭巴士沿着最熟悉的緬街Main Street,朝北溫那邊直奔,不久就自然會看到車水馬龍的唐人街了。我以初哥身份,冒充老華僑,指着北溫那邊回答說:搭乘朝北行的無軌電車問司機,他自會告訴你的,坐下等他通知下車就可以了。另一回又有朋友問我:火車總站該怎麽去?那時我在溫哥華,已經居住了兩年多。他以為我對溫哥華市容瞭如指掌,只好嘻哈而笑,硬着回答道:哎不知,真的不知。你坐火車到哪兒去?上星期約好了的,同太太去西雅圖訪友探親。「灰狗」Greyhound長途巴士坐過好幾次,試試坐火車過一下癮;反正長週末假期,有的是時間呢。火車總站在哪裡?這次真的給朋友考起,懵懂矇查查。

後來也有幾位新識友好,茶餘飯後問我同一個問題。這時候才意識到,火車站該怎麽去?乘搭火車算不算票價昂貴?那時手機電腦仍未面世,除了不恥下問,「上網」還不是新名詞。一來好奇心態作祟,二來也決定「升呢」(自我升值);反正以後也極可能,搭火車四處旅遊觀光。這麽一問才想起許久沒見面,居住溫哥華(當年稱雲高華)已五十年、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第二代老華僑陳伯,他一定知道。因為他曾對我說過童年時候,父親協助建築橫貫東西鐵路,至草原省份竣工。遣散後,拿了一筆遣散費,在薩卡東Saskatoon居住了好多年。父親逝世後,才由母親帶着他和妹妹,從遼闊大草原薩卡茨旺省Saskatchewan,搭火車搬過來定居,從未想過會在鹹水埠落地生根。幾位子姪後輩,仍留在那邊,沒回去已經很多年了。立即坐言起行,打電話找他。請飲茶?所為何事?

唉你這人……!我――哦哦,透過電話嘻皮笑臉回答說:你有空嗎?現在啦。好。哪家茶樓?一品香大酒家。那麽高雅?好……嫂夫人一起來嗎?不必囉。她年紀老邁,行動不方便的。OK,我馬上打電話留座,先到先等。

原來常常經過卻從沒留意,位處緬街/總站大道Terminal Ave.街角、那座十八世紀、據說屬古典學派建築風格老舊大樓,正是鹹水埠火車總站。1911年動工興建,1919年竣工,前後花了八年時光興築。屈指一算,已有九十六年歷史。1991年,市政府宣佈,列為古老建築文物遺產永久保留。1910年,聯邦政府撥款五百一十萬元,大興土木翻修,脫胎換骨,大眾為之耳目一新,是早年溫哥華著名地標。說老舊大樓毫不顯眼,委實講不通,因為樓頂巨大招牌「太平洋中央」 Pacific Central,晚上燈火通明,通宵達旦,極為搶眼矚目。巨大招牌懸掛正門入口上空左右兩旁,彷彿保護天使,卻沒有英文火車站Train Station字樣。我起初當然不知道,「太平洋中央」是甚麼東東?經陳伯仙人指路,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火車總站。到了1992年復活節假期,香港親屬晚輩來溫旅遊,對溫哥華市中心煤氣鎮Gastown一帶景點,已有相當深刻印象。帶襟弟小林四處遊車河,某日黃昏時分,來到火車總站。我以識途老馬口吻,指着「太平洋中央」說:那就是著名的火車站啦,可有興趣進去瞧瞧?沒等他回答,我那輛相當龐大,又厚又重,坦克車一樣的老爺福特Ford;拐個彎,早已停在樹蔭參天路旁。

那天,恰巧班次疏落、從東部來的火車,經卑詩內陸城鎮抵達。車站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熙來攘往。連接車的人流,仍不算熱鬧。人流陸續消散以後,整座大堂立刻冷卻下來。這使我記起陳伯早年說過,除了從內陸和美國抵達的班車,以及長途巴士到站,人潮稍多一點;溫哥華火車站,從來都是冷清清的。小林問我:火車票價昂貴嗎?我說,我未乘搭過,不知票價多少。聽講比乘搭「灰狗 」長途巴士較昂貴,車程也長得多,去西雅圖要花四小時。

但物有所值呀,起碼座位必然比「灰狗」舒服多了。你這幾年真的從沒坐過火車?小林一臉疑團。他必定這麽想,我這名冒充老華僑,沒理由未乘搭過火車的。我搖搖頭:剛才不是說沒乘搭過,難道騙你?不過,可以推想火車座位,肯定比「灰狗」長途巴士舒適,這是普通常識。

今天,火車站沒有人潮,訪客比上次我來那天,眼見目睹的訪客更疏落,整座大堂異常寧靜;既無行人高談闊論,也無孩童吵耳喧嘩。上一列南下去西雅圖的火車,每天只開兩班(晨早及黃昏),半小時前開走了。北美大城市火車站,大抵都是這樣的吧,比不上國際機場那麼人流擁擠;只有班車抵埗前後,才會熱鬧喧騰,平日必定冷冷清清。上次來(也兩三年了),仍看見雄霸一時的麥當勞,不知甚麽時候蒸發掉;原先店舖,讓路給也販賣漢堡的A&W上位。可是座上客寥寥無幾,不像斜對面、相隔兩街段那家麥記,每次光顧總是座無虛席。香港紅磡火車站,是不是也這樣的?小林回答說,候車大堂比這裡大得多,來來往往人流也多,也熱鬧些。我每天上下班,一定經過紅磡火車站。有時進去瞧瞧,多數時候同樣人數少了,但不算太冷清。

今天,我是為了哀悼一位逝世老人陳伯,特意趕來的。自從上次他約了我和幾位老華僑,敘舊飲茶,到今天總有一個月了。也不能說忽然心血來潮,只是近來特別忙,因為答應朋友,寫一本香港開埠初期,一位先驅猛人傳記,讀了大量中英文參考書,委實抽不出空。拖到今天,再拖下去只表示遺忘了老友。立刻打電話,請他去「明月樓」飲茶,擺龍門陣聊天。鈴聲響完又響,到最後,一口土生標準英語後生哥,接過電話問我找誰?我回答說:年老的陳先生(Oldster Mr. Chan)。哦,公公?上個月在睡夢中逝世了(OhGon Gon passed away in his sleep last month.)。我暗自大吃一驚:葬在哪座墳場(Which cemetery park did he buried?)?離這裡很遠,薩卡東(Too far away, Saskatoon.)。是你們這些親屬,帶他回去下葬的嗎?(You kinsfolk bring him back there to be buried?)?不,他火化後,我們將骨灰缸,坐火車帶回去埋葬的。對不起,我要趕去星巴克上班,下次再談,拜拜。(No, we brought his ashes back there by VIA train, in an urn to bury after cremated. Sorry, I have to go working in Starbuck right away. Let's chat again next time, Bye.

我和陳伯那位男外孫,通電話這十多分鐘內,神不守舍,一臉茫然與無奈。然後,就來到訪客寥寥的「太平洋中央」大堂。坐下,腦裡思潮起伏,想了許久才想起陳伯名叫陳光輝,不知享壽確切歲數。他曾說過二十年代初出生,即使1924年算起,也九十歲了。四十二年前移民前夕,一位朋友帶一件手織羊毛棉背心,委託我轉交,自言陳伯是他恩公,寫下陳伯地址和聯絡電話號碼,千叮萬囑必須親手轉交。那次以後,我們常常相約午茗,多數在「一品香」,沒料到這家著名酒家,早已執笠(結業)多時。更沒料到這位朋友,比我年輕得多,前年患大腸癌過世。無可奈何花落去,我們遲早總要離世歸天,化為烏有,骨灰一堆聊備一格誌念,長期棄置毫不顯眼角落。誰會偶然想起已逝親人,揭開缸蓋看看?我認識所有朋輩中,今回輪到陳伯。塵歸塵,土歸土,化作塵灰還寂滅,誰敢保證下一個不會是我?因此,來到「太平洋中央」大堂,坐下,生生死死唉,就一臉茫然與無奈了。

 

2015330日下午脫稿翌日清晨修正


盧因,香港出生,現居溫哥華,五十年代初開始寫作,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創會會長,著有《溫哥華寫真》、《一指禪》、《三喔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