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王 渝:時間的雕像——大中央車站(紐約)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7月號總第367期

子欄目:世界各地火車站專輯

作者名:王渝

走進大中央車站,我時常會想起賈桂林‧甘迺迪。1970年代,車站業主要把這個車站修建成五十三層的大樓,主要候車室也將撤毀。由於她的努力呼籲,終於促使聯邦最高法院在1978年裁定,大中央車站為歷史古蹟,得以依法保留。否則這座宏偉、美麗,又方便的車站就無法維持原樣,更不能保留它的歷史價值和尊嚴。現在這裡是紐約市的著名路標,既實用又吸引眾多的遊客。門廳廊柱掛了塊大銅牌,上面是賈桂林的浮雕頭像,並附有說明她對保全大中央車站的貢獻。 

自從1913年建成開放後,這裡成了紐約市到北面的城鎮和康奈迪克州的起站和終點站。每天發出幾百趟的列車。而底層則是通向紐約各地的地鐵。

車站壯麗的正門,進出匆忙的過客沒人注意它,我為它叫屈,又明知是很無奈的。確實從正門近處甚麼也看不明白,只有走到街對面才能領略它的壯麗。門的頂尖是巨大的三座雕刻神像:旅行者的守護神麥丘里(Mercury)、大力之神海格力斯(Hercules)和貿易的守護女神米羅瓦(Minerva)。雕像之下是一座大鐘,提醒你,走進這裡就進入了時間奔流的漩渦,據稱這裡每日的人流量達五十萬人次。這些雕塑出自法國雕塑家朱利斯‧費力克斯‧庫丹(Jules-Felix Coutan)之手,高達四十八英尺,重達一千五百噸。

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我幾乎上下班都經由這裡。 所以我對這裡的店舖和設施相當熟悉。譬如候車室,時或有商品展示。我只要到了這裡,不由自主會去看看。前一陣看到這裡搭了一台像咖啡館的店面,一群小孩興趣盎然地圍着看。我走過去發現櫃檯那邊在推銷咖啡。吸引小孩的則是櫃檯旁的一個跟真人一般大的機器人,它正在表演倒咖啡。

連接候車室的是大廳,亦即來往行人必經之地。正對面是並排的扶手電梯,高峰時段像是憑空掛下的黑色瀑布。我是因為這個驚人景觀,才發現我們紐約人特愛黑色衣飾。大廳中間設了個詢問亭,有幾個視窗二十四小時為旅人解決疑難。大廳兩廂順梯階而上,是可以用餐飲酒喝咖啡的所在。以前我下班後常和朋友相約在此見面。北島在紐約的那段時日,我們就會約了在這裡喝酒喝咖啡,我答應參加《今天》編輯工作,就是在這裡談妥的。

下班後來這裡喝一杯的上班族很普遍,日本人尤好此道。那時我們住在紐約郊區Scarsdale,是個日籍家庭雲集的地區。晚上九點多通往那裡的火車,出現不少醉醺醺的日本乘客。這班車被戲稱為「東方列車」。有天我搭這班車回家,帶了幾分酒意開心地跟沛然說我有點像日本人了。他回答道:「不是像日本人,是像日本男人!」

大廳的廳頂是夜晚的星空。從感恩節開始就會看到父母親帶了孩子,或者老師帶了一群小娃來到大廳。沒半小時大廳的夜空配上音樂,展示出星系。小朋友往往要看足了兩次才肯離開。那樣的季節我特別喜歡跟朋友坐在高高的側廂喝咖啡,看人造的星空,也看人。

車站裡面的餐飲業特別發達。那家著名的生蠔吧,說是吧,其實檔次高,地方寬敞,分成速食和正餐兩部分。速食這邊迴轉的餐檯前食客排排坐,正餐那邊是講究的餐廳,當然價錢差異很大。我非常喜歡這裡的蛤蜊湯,鮮美可口。它對面是美食廣場,最近我帶過幾次朋友來吃東西。目的不在吃,而是來欣賞這裡展出的剪紙,那是華裔女藝術家宋昕的作品,氣派、新穎而又繁麗。

除了照顧旅客的飲食,其他各類商店也不缺,從昂貴服裝店到最家常的日用品店都有。你要造訪朋友,事先沒準備好禮品,沒關係這裡有選擇諸多的酒店、糕餅店。回家要做飯的想到缺甚麼,這裡有很大的超級市場。我常在裡面買乳酪,種類比一般超市多了許多。 最可人的是有各種方便上班族的半成品,回家只要放進烤箱或蒸鍋便完事。甚至想到給朋友寄張問候卡片,都不用發愁,有一家精緻可愛的卡片專賣小店,兼賣小禮品。我最懷念的是書店,我以前每個月要光臨兩三次,買偵探小說,那是我等車坐車,總之在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如今紙本書銷路大減,這家書店幾年前已經關閉了。

這個人文薈萃之地,有許多令我難忘的人物。有位小提琴家曾經很長一段時日每在下班時間,便在大廳演奏,琴弦流出的全是歡樂的音符。許多人都會被琴音吸引,停駐腳步聽一段樂章再走。後來他在林肯中心演出的消息傳出,很快票就銷售一空,那晚極大多數的聽眾恐怕都是大中央車站的乘客。著名的波蘭鋼琴家耶夫因‧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也曾在此演奏,時間安排在早上的高峰時段,他從八點彈奏了一個小時。一日之計在於晨,他存了心帶給當天旅人快樂的開始。不同時段也出現奇怪人物,有個胖胖中年男士在側門幫人拉門,有人開門,當然大家都往那裡走,他就開始叫:「給我一塊錢,給我一塊錢!」沒人理,不是小氣,是趕路的人連掏錢時間也沒有。他便埋怨:「怎麼啦?有甚麼不對?有甚麼不對?我只要一塊錢啊!」

我最遺憾的是,喪失了一次在這個車站過夜的機會。那是好幾年前,那天黃默和余平跟我約好六點多在大中央車站大廳見面。我算好時間搭五點的車進城,在月台等候時眼見一輛火車駛來,速度漸減,竟在站外停了下來。等了幾分鐘不見動靜,月台上的人開始手機查詢,有人大聲宣佈停電了,從多倫多那邊一直到美東都停電。嘩然一陣大家只好各自回家。黃默和余平被困在車站,好在不缺吃喝。附近旅館都人滿,他們只得回到車站裡面席地而坐,和許多人一起度過一夜。他們講給我聽時,我懊悔半天,要是早點出門就好了。多難得的經驗啊!

多年前我曾寫過一首關於這個車站的詩,最後是這麼兩小段:

 

遺留的化石群

忘置在分離遇合的地帶

這大都會展出

最現代時間的雕像

 

夢幻裡草原搖滾

有人急急地追逐那趕路的願望

 

20155月寫於紐約


王渝,1939年生於重慶,1949年隨父母遷居台北,1961年畢業於中興大學,1963年赴美,迄今旅居美國紐約。作品散見於當時台灣的雜誌與詩刊,後來收集在幾本詩集中,如《七十年代詩選》,以及台灣編纂的《中國新文學大系》等。自1975年至1989年任職《美洲華僑日報》副刊主編。現退休在家讀寫自娛。近來所寫之詩大多發表於台灣的《創世紀》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