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曾 心:華南蓬火車站隨想錄(曼谷)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7月號總第367期

子欄目:世界各地火車站專輯

作者名:曾心

曼谷建都二百多年以來,最早耀華力路一帶則是商業中心。曼谷火車總站,泰名叫華南蓬火車站,就是建在商業中心地帶。左邊是不夜城的紅燈區――是隆路。右邊是「十步一金行」的唐人街――耀華力路。倘若做個比喻:是隆路是西方人的眼睛;耀華力路是東方人的眼睛,那麼華南蓬火車總站則是人體軀幹的樞紐,交通四通八達。曼谷地鐵總站也與之鏈結,有一條出入口旁道直通火車站。

我去過不少國家與城市,看到越發達的國家與城市,火車總站都離城市中心很遠很遠。華南蓬火車站,這種佈局是歷史的遺留問題。

翻開歷史,華南蓬火車站建於1910年五世皇時期,歷經六年,至1916年六世皇時期,正式開出第一列吐着濃煙的蒸汽機火車。

據說,一百多年前,火車站的前門,原是過人歇腳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挖成防空洞,不幸被日機炸中,死傷千把人。為紀念死者,在此處建起一座純銅精雕的三頭象。傳說三頭像是「神象」,是婆羅門教中的一位天神的座騎,神通廣大,不論甚麼妖魔鬼怪都不是它的對手。

我每天從家裡駕車到辦公室,總要經過華南蓬火車站;每次走過,總要朝車站看看,好像已成了習慣。有時被斑馬線的人流擋住,我還會仔細觀察,研究它的建造結構來呢!

正門橫亙着一條長棟樑,由十六根雙巨圓柱支撐着,形成厚重的長方形結構,兩旁是對稱方形二層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兩端架一道如虹的圓拱形穹頂,跨度很大,顯出宏大氣魄。穹頂下,是一口口排氣窗,以琺瑯彩玻璃鑲成通透的半月形,在正中上端懸掛着一口與車站同齡巨鐘。凡是經過此處的路人,都會抬頭瞧瞧這個泰國的標準鐘,校正自己手錶的時差。

有人說:「華南蓬火車站,具有經典歐式建築風格,屬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同瑞士的洛桑市火車站,如出一轍。」從電腦查看,雖都有端莊、典雅、壯觀、古樸之美,但就其外景如虹的穹頂,我覺得華南蓬火車站更富有「陽剛大氣」。

當年華南蓬火車站,可列為東南亞火車站之冠。它巍然屹立在湄南河畔,雖經百年的滄桑,日月的侵蝕,風雨的吹打,如今看來依然不失為「經典」之作,依然閃爍着那無以倫比的氣質和質地,依然給人有一種建築美學的欣賞價值。

我常想,香港鳳凰電視台有個「夢築天下」的欄目,說不定,有一天會把鏡頭投向它。

說來也有點內疚,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從來未坐過火車,也未曾走進華南蓬火車站,對其「外觀」瞭然,對其「內景」卻茫然。

前年,搞笑的電影《泰囧》在中國放映,引來不少大陸「背包客」。去年四月天,我有幾位上海文友是《泰囧》的粉絲,說要乘火車到泰北清邁,沿着《泰囧》故事的路線圖旅遊。因此,我陪他們第一次走進火車站。

那天夜幕降臨,外邊路上的街燈、門燈、柱燈、掛燈、霓虹燈、廣告燈等刷地亮起來。隨着人流,我們走進華南蓬火車站。因為內部依然是傳統的吊燈,不太亮,頓時我有一種「昏暗」的感覺。大廳內是圓弧頂棚設計,七八十米寬,四五十米高,雖沒有冷氣設備,也不覺悶熱。有位文友讚嘆:「很像英國哈利波特火車站」。我沒到過英國,也很難說出「像」,還是「不像」。由於文友們,已先預訂臥鋪票,便不慌不忙走到售票處看看。售票視窗共有三十二個,只有零散的人排隊。有個視窗掛着一塊泰文牌子,寫着:「拿出身份證,證明是泰國人,就可免費乘第三等座位。」文友們愕然地問:「真的嗎?」我說:「泰國是個佛教國,為『草根』提供免費回家車票,體現了佛國的慈悲心。」他們不禁豎起大拇指。

我們到了候車大廳,見到大廳中間懸掛着五世皇站立油畫巨像。右手執權杖,左手握王劍,身披王袍,英姿勃發,炯炯有神。文友們要我介紹五世皇的功績,我說:五世皇的功績在於廢除奴隸制,改革政、經制度,大力修建鐵路、公路、興辦郵電等,是現代泰國締造者,後世尊稱――朱拉隆功大帝。文友們聽了,虔敬地站在像前合影留念。

候車廳裡有兩排座椅,前排是和尚和殘障人的「專區」。和尚不是清晨捧缽銑足化緣的和尚,而是披着袈裟,掛着一個黃色的布袋,穿着拖鞋或人字拖鞋的「出差」的和尚。旅客中,多數是北部、東北部及南部的普通老百姓,穿着日常生活便裝,不見有筆挺的西裝,華麗高檔的時裝。即使是些高鼻子藍眼睛的「西方客」,穿得也很隨便,連背心短褲都「亮相」了。坐着候車的,有的閉目養神,有的低頭玩手機,各自靜靜地進行着,即使有的打電話,有的交頭接耳,聲音都很小,似乎是深怕被人聽到,或是深怕吵到別人。奇怪,上千人的候車廳,沒有人抽煙,也沒有人嘰嘰喳喳的大聲講話,個個像以不同姿態坐着修禪,以平常心地等候,顯得一片祥和平靜。

這不僅是個環境問題,而是象徵着泰國人「善良、寬容、樸實、開放」的品格。

我們到大廳周圍走走,二側各有兩層,一樓有餐廳、咖啡廳、書店、甜品店,還有銀行取款機和存包處。二樓有旅行公司的諮詢處,航空公司訂票處,還有泰式按摩室甚麼的。

看了手錶,還有時間,我們走進一樓餐廳,沒有賣高檔菜餚,只有賣泰式家常便飯。我們採取自由點菜,每人點兩樣,大家邊吃邊品菜。有人說,酸辣蝦湯比上海的更濃更辣;有人說,炸雞腿比中國的更香酥;我指着一盤剛上桌的青菜說:「這是泰國獨有的菜。」「甚麼菜?」「長在水上的含羞草。」大家好奇跟着夾進口:「好吃!好吃!」隨即我多叫二盤。我們五個人吃完滿桌菜,當結賬單送來時,才八百二十銖。有位女文「哇」的一聲叫起來:「這麼便宜,還不到二百元人民幣。」

乘坐開往清邁火車的旅客陸續進站,我們見到鐵棚裡的冷氣管噴着如霧的水氣,燈光一片幽暗,沒有指示路標,也沒有服務員,一時弄不清東南西北,東奔西走,好容易才找到北上的火車。不知怎麼的,此時此刻,所見所聞所思,我有幾個「感覺」像水泡冒上心頭。

第一個感覺:「鬆散」:沒有安檢,沒人驗票,自由出入,不像西方車站,外三層,裡三層,連皮帶、皮鞋都得「過濾」。第二感覺:「陳舊」:九個站台、十八條鐵軌,以及停着接客的火車,好像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遺物」。第三個感覺:乘客不多。可能臥車票難買,坐慢車需一個晚上,太辛苦了。因此,經濟少為許可者,都喜歡坐飛機或冷巴。第四個感覺:「跟不上時代」:曼谷已是「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旅遊城市」,大陸旅客最多。近年,飛機場、重要旅遊區都已用泰、英、中三種文字作為指示牌,而火車總站卻看不到有漢字,令人遺憾。

我怕文友們搭錯車,也不敢多說多想,忙拉着他們的手:「跟我來!」直至把他們送上北上的火車,驗了票,才放心。

汽笛聲響起,我向文友們揮手:「祝一路平安!」

望着轟隆隆的舊式火車漸漸地遠去;我的思緒隨着車輪翻滾、翻滾、翻滾……

那晚,我奇怪地做了一個「高鐵夢」:當我八十壽辰時,一家六口人陪我到華南蓬火車站,乘着子彈頭型的火車頭牽引着長長現代乳白色的旅客列車,在泰國五十一萬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馳騁。


曾心,生於泰國曼谷,泰籍,祖籍廣東普寧。畢業於廈門大學漢語言文學系,後深造於廣州中醫學院。1982年返回出生地,從醫從商。著有:《大自然的兒子》、《心追那鐘聲》、《一壇老菜脯》、《藍眼睛》、《消失的曲聲》、《給泰華文學把脈》、《曾心自選集——小詩三百首》、《曾心短詩選》、《諒亭》等十九部。個人獲第八屆亞細安華文文學獎、全球華人迎奧運徵文一等獎、首屆國際潮人文學獎、泰華閃小說比賽冠軍等,作品多篇選入「教程」、「讀本」、「大系」和中國各省市中考、高考語文試題。現任廈門大學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泰華作家協會秘書長、留中總會辦公室主任、「小詩磨坊」召集人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