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古 月:台灣最「長老級」的火車站――新竹火車站(新竹)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7月號總第367期

子欄目:世界各地火車站專輯

作者名:古月

台灣最「長老級」的火車站,當屬西部縱貫線上的新竹火車站了。在新竹中華路上,是全台唯一沒有站牌的火車站。

新竹縣誌記載火車站最先是在枕頭山(十八尖山)下,也就是現在的憲兵隊址附近,1913321日遷移現址。

新竹火車站的歷史和台灣鐵路發展史有不可切割的密切關係。現今的人們難以想像,台灣在交通極其不便,無公交車又無火車的年代,人們是怎麼度過?

187110月,加拿大的青年博士馬偕,受了感召,向加拿大長老教會申請,指定要到中國宣教傳福音。他從美國舊金山搭乘Amenica號輪船,經日本、香港、廣州、汕頭等地,最後到了台灣台南已是1972年3月。先已在南台灣傳教的英格蘭長孝教會牧師李庥陪他搭船從高雄北上,在滬尾(今之淡水)登陸。當時淡水藉由海運,商務已相當的繁榮。未經開發的河口山嶺自然的優美景色,讓馬偕堅定選擇淡水作為宣教基地。初到淡水的馬偕,生活條件很不方便,他先前學的北京話派不上用場,於是就向牧童學習閩南語,並將工作由淡水延伸至大甲溪以南。其實他初到淡水的第三天黃昏,就協同李庥和迪馬太醫生步行到新竹塹。在沒有汽車更無火車的嶇崎山路上,以一個正常人一天在平地行能街走二十八公里計算,淡水至新竹塹將近一百公里,至少得走上四、五天。他們爬山越嶺涉水的腳步,不知得走幾天才到新竹塹。而馬偕更數次以苦行僧般在淡水、新竹塹往來佈道、診治、拔牙。

當時新竹塹城的中港是清朝的試院(考棚),文武秀才的考生,貧困的都以步行,有錢的少爺就坐抬轎到竹塹城應試。由此可知竹塹城是個人文萃集之地。馬偕自然也想在這裡設立教會,撒種傳道。一直到1893年終於盼到了從基隆到新竹的火車,減少了路途勞累顛波之苦。

新竹城是清末在台灣的最後三座「城牆城市」之一。日據時代許多舊城牆幾經日人拆毀多已不復見。從日據時期所留下來的都市計劃資料來看,第一步就是將城牆折了闢為道路,作為市區改變建立一套以道路便利的交通藍圖,來營造城市的規劃。其實早在1887年,中法戰爭之後,清廷更重視台灣,並於1885年正式宣佈台灣改設行省,任命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深具理想,他希望將田台灣建設成一個模範省。他採行的政策與沈葆楨和丁日昌沒有太大的差別,卻是成就最大的。

他在台北設郵總局,並在各要地設站。架設電報線連接全省,更遠到福州。購置輪船。推廣農業。創新式學校。經過六年的經營,台灣的進步成為全國積效最高的省。其中最具現模的就是計劃興建了從基隆到新竹,再延續到彰化的鐵路。鐵路的興建,是劉銘傳有鑑於台灣四面臨海,若敵人登陸南北夾攻隔絕,全島勢必陷於危急,其於軍事考量、海防、開發與運輸之需要,即奏請興建台灣鐵路。清廷准許他自籌工程款後,劉銘傳即前往南洋招商籌得銀両,便着手修築從基隆到彰化的鐵道。規格上採用英國人馬德利設計軌距為三呎六吋(1.067m)的鐵路。1891(光緒十七)年10月先完成了基隆到大稻埕路段。共設有基隆、八堵(今七堵)、水返腳(汐止)、南港、錫口(今松山)、大稻埕等站。全長三十二公里。其中要穿越一長五百七十三公尺隧道,工程頗為艱巨。工程繼續往南施工後,始覺工程路段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坡地,河流眾多,工程耗時難度又高。像大湖口一帶的海拔為一百一十一公尺,在工具不發達的年代,逢山開洞,遇水架橋的困難度可想而知。劉銘傳預算的百萬銀両以一公里一萬多的費用,僅築到新竹將近一百多公里就得支付一百三十萬,沉重的數目,加上當時大規模的開發,島上居民苦於重稅,不堪負荷。有台灣「現代化之父」的劉銘傳黯然下台。(大稻埕的「埕」閩南語有「空地」「廣場」之意,位於今天台北車站西北方,靠近淡水河濱一帶的大稻埕,起因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後繼艋舺而成為當時台北城外新興市區。地理位置大致在建成區、延平區全部及城中區北門里,當時充滿了人文氣息,但時間不超過半個世紀。)

  

繼任的巡撫邵友濂上奏報告給清朝皇帝,以物力維艱,必須緊縮的政策下,接繼未完工的路段最遠只達到新竹,其他各項建設陸續停辦。連西式學堂,番學堂(山地學童)亦被廢撒,於是軍事防務日漸廢弛,使得生氣勃勃的台灣愈來愈消沉,等到甲午戰爭一爆發,日本竟然染指台灣,應驗了劉銘傳的顧慮。1893年大稻埕到新竹塹的鐵路完工。全長七十八點一公里,設有十座停車站,及大小橋樑七十四座,溝渠五百六十八處。總興建經費一千二百九十五點九六零萬両銀。新竹火車站也同時完工。設址在今之公園里東大路邊開始營業。每天往返六次,後因機器損壞減為四次,平均每日乘客約五百人。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佔據台灣,65日登陸基隆,6日就令技師小山調查鐵路情況。並接收了清朝留下來的八輛各有名號的火車頭,分別是騰雲、清風、掣電、超塵、攝景,其他三輛名不詳。其中騰雲一號還是從大陸搬運來台,當時行駛於上海與吳淞兩地之間。在台通車時圍觀民眾驚恐不已,稱呼這個火車頭是「黑色妖馬」,目前這個火車頭陳列於台北新公園。622日攻陷新竹城後,日近衛師團發現新竹車站有二輛機車頭,即掣電號和超塵號。經鐵道隊調查結果發現清朝所建造的鐵路婉轉蛇行,從基隆到新竹間設的十六座火車站都是土造建物,設備不佳,又曾遭抗日義軍破壞,就將新竹站遷到東大路平交道北端,稱為新竹驛。並開始修改舊有路線,原先的某些鐵路線就作為一般交通路道。

今天的新竹車站於1913(大正二)年325日完工落成,其設計者為總督府鐵道部「囑託」(建築工務主管)松口崎萬長。松口崎萬長生於1858(安政五)年1013日,據考證他原是明治天皇之父孝明天皇的私生子,寄在其侍從長公卿堤哲長名下子嗣養育長大,自幼送到歐洲遊學,1884(明治十七)年畢業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建築科,翌年返回日本後擔任「皇居御造營事務所」建築師一職,來台前已辭官職,從事民間建築設計監造業務。1907(明治四十)年7月來台住職鐵道部非正式的「囑託」技師。專門協助縱貫鐵道附屬建築設計及施工,除新竹驛之外並設計鐵道旅館、基隆驛等建築。

由於設計師松口崎萬長留學德國建築背景,新竹驛(站)亦深具德國近代建築的影響。他留德期間正興起新文藝復興的建築樣式,是將希臘古典的建築,結合德國本土中世紀歌德式建築,因此新竹火車站帶有濃烈的歐式巴洛克風格,以紅磚與奶色石材紅白相間的襯托,表現出德國地域性特色。陡斜高聳的馬薩屋頂與羅馬窗,顯得高貴而不華麗,並設立一高聳四個方向的鐘塔樓,由電務組設置了「子母鐘」,將電輸送到母鐘的時間再傳達到車站各處的子鐘以確保整個車站時間一致,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可是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功能。除了主結構的歐式風貌外,也加上了許多日式語彙,如圓窗和石柱的柱頭就是軍人的勳章。內部牆飾的戲劇性更是豐富,如剪票處,乘客一抬頭就可以見到希臘風格的山牆。車站主體下和月台上的遮雨鐵柱都有乳丁的設計,柔化了金屬給人的冰冷感覺。整個車站是一個混合式的西洋建築,呈現出設計者對美學的觀點,可惜該建築在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515日盟軍大轟炸,右翼受損。1994年因屋頂老舊,換成今天所看到的鋼瓦,而時鐘下兩翼建築線,也未尊重原設計者的風格,再加經多次維修塗漆破壞了些許原來的風貌。

松口崎萬長除了新竹驛之外,還設計了鐵道旅館、基隆驛、台北市場(今西門紅樓劇場)、台中公食堂(今台中中山堂)等。1909年卸除公職後,在台旅居十二年,有意長期定居,但是卻在19204月因次女出嫁而返回東京,不久染病不起,於隔年2月病逝。

總觀台灣老火車站依照建築時間的先後,主要可歸納成三種不同的建築風格:

一)巴洛克風格:

 1)日據時代基隆驛建於1891年,特徵為紅色磚牆,屋頂中央有一座尖頂鐘塔(已拆除)。

 2 日據初期的台北停車場建於1901年,是當時縱貫鐵路主要車站。規模之宏偉可說是當時全台第一的火車站(已拆除)。

3 新竹火車站建於1913年保存至今,是台灣最古老的火車站。目前列為二級古蹟。

4 台中火車站建於1917年,是台灣西部鐵路運輸的心臟,深具巴洛克維多利亞風格(目前列為二級古蹟)。

二)折衷主義風格:此時建築屬於過渡時期,流行「折衷主義風格」即俗稱半新不舊。除了講究理性、實用外,對於古典巴洛克風格對稱和裝飾仍無法完全忘懷,但已加以簡化。

代表車站:台北車站(已拆除),嘉義車站(仍保留使用中),台南車站(保留中)。

嘉義火車站由於是前往阿里山的起點,所以極負盛名。

台南驛是一棟洋風式樣的木造建築,建於1900年(已拆除)。1936年改採理性的折衷風格,是一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層樓建築,二樓有一個鐵道旅館,光復後曾改為鐵道餐廳,但因經營不善而停業,目前也未被有效利用,相當可惜。

三)帝國冠頂式風格:高雄舊火車站。

日治初期的高雄驛(已拆除)建於1904年,舊火車站原名打狗驛,後改為高雄火車站。

1941年高雄火車站於偷襲珍珠港前夕落成。為典型的帝國冠頂式建築,設計技巧頗為成熟。

其他建於1893年的圓頂屋,具有日本風味的建築風格,日治時期的桃園驛(已拆除),和、洋混合風格建於1905年的彰化驛(已拆除)。

除了都會區的大型火車站外,尚有許多日據時期建造的小型木造火車站,別具風格的,如苗栗縣三義鄉的勝興火車站、南投縣集集火車站等溫馨小站。

火車站是儲存市民共同記憶的地標,新竹火車站和台灣鐵路發展史息息相關,也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當1994新竹火車站屋頂老舊漏水整修時,日據時代的屋瓦全數被換為鋼瓦,開始喚起關心火車站發展者的注意。新竹市文化局在市長蔡仁堅的主導下,成立了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收集成書。並有「推動台灣火車站保存再生行動聯盟」串聯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於1995年舉行「行過鐵枝路,相逢火車站」活動。新竹文化協會於是日早上十點於新竹站主持相逢大會,及各社團鄉里出動民謠歌唱、歌仔戲演出活動。

對新竹人來說,這不僅是懷舊,而是喚起及理解歷史保存的一些關鍵理念。誠如在記憶中,高懸的時鐘曾經於今時與復古之間擺盪着,火車站同時有類似的景況。月台上流徙的遊子、負荊的學生、挑擔買賣的生意、或離別或相逢的歸鄉人,熙來攘往,一趟趟滿載着行李與情感的列車停了又走。候車的長廊裡,裝滿了多少的歡笑聲,更承載了多少淒清的眼淚。時間與記憶隨着鐵軌不斷延伸,唯有火車站在歲月的流動中,與對面東城門「迎曦門」遙遙相視,陪伴走過青春歲月,見證所看盡的滄桑與繁華,仍然屹立於斯,盡展昔日絕代的百年風華。

 

 

參考:

再見火車頭(推動台灣火車站保存再生行動聯盟)

新竹市文化中心(黃俊銘作新竹市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


古月,本名胡玉衡,湖南衡山人。著有《追隨太陽步伐的人》詩集,《月之祭》絹印新詩。原著版畫輯(李錫奇版畫十幅)、《誘惑者》當代藝術家側寫散文集,《我愛》、《探月》新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