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曹惠民:憶陶然——《今夜,菜街歌舞沉寂》.序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1年3月號總第435期

子欄目:陶然先生紀念與研究特輯

作者名:曹惠民

這本散文集《今夜,菜街歌舞沉寂》是陶然(涂乃賢)逝世後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書中作品均是陶然生前自己選定的。應該算是他的遺作了。看着這個淒清冷寂的書名,午夜夢迴,不禁潸然……

時光倒回到1964年,五十五年前,來自千島之國(印尼)的他和來自江海之濱的我,在北師大校園裡成了4643班同學,從那時到他離世,相處相知超過了半個世紀!大學時代的老涂是個寡言少語不善交際的人,因為是華僑子弟,在同學中是唯一既有手錶又有照相機的。他為人誠懇仗義,家境困難的同學向他借錢,他二話不說就掏口袋,請同學到外面館子裡吃飯也有多次。因為有「海外關係」,他總是謹小慎微的樣子,可以說是一點也不起眼。他自己在一篇文章中就寫到過,八十年代中期(那時他已成為香港名作家),有一年因公出差到北京,也回母校去了,還去看望教過我們寫作課的劉老師,閒聊中,老師冒出來一句話,「當年我還看不出你會成為作家」,但言語之間更多是欣慰。在那個「史無前例」裡,我們一夥不避別人異樣的目光,讓他和我們「混」在一起,文革後期,我們三人(還有現在在陝西師大的郭芹納教授)還躲到中南樓(本是女生宿舍,那時前三屆學長分配離校,宿舍空出很多,房門大開沒人管),大看當時被稱為「封資修」的中外古今名著。他後來能有那樣的成就,應當和那幾年日以繼夜地自己啃書有關……

1972年北京分手以後,他從一個初到香港的「待業者」、小報編輯一步步成為香港的著名作家、雜誌總編,成就了一番事業,是4643班和北師大的驕傲,堪稱同學中的佼佼者。十七年後他和我在蘇州重逢,此後就經常收到他寄來的作品,我也因此一步步走近了香港(後又延及台灣與海外)文學,做起了有關研究,還在蘇大開設了相關課程。1997年我從韓國大學客座結束經港回蘇,第一次到港,他陪我玩了不少地方。零二年以後更是一兩年就有見面相聚同遊之樂。2013年9月,老同學們相約北京,為老涂古稀大壽慶生。我送上了為他特地製作的生日相冊,前面還手書了「賀乃賢七秩壽」的兩首詩:「過海飄洋勇向前,歷經劫難志尤堅。勤耕敬業四十載,文采風流數乃賢。」「京師初見憶從前,文苑知交乃夢遷。人海蒼茫賢作伴,驀然回首五十年。」他很是喜歡。回想起來,我和他的最後一次見面是2018年5月,在江蘇鹽城,我們一起參加世界華文文學高峰論壇,後又同遊揚州。大學老同學陸中平(詩人右安居士)聞知,乃作詩二首以讚: 「騎鶴下揚州,瀟灑自風流。文壇蜚聲遠,依舊弄潮頭!」「陽春白雪馨香遠,陶然秋梵並蒂蓮,不是兄弟勝兄弟,登高望遠傲雲天。」卻萬萬沒想到,揚州一別,竟成永訣!

去年今日,2019年3月9日,陶然因一場感冒引發不治遽然離世,令人痛惜。老同學則立即開始編輯一本詩文書畫集《同學情》。大開本,三百二十多頁,彩印精裝,三個多月就見了書。看到的朋友都說,由老同學聯手、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編印出這樣精美大氣的書畫詩文集,實在少有!書中收錄了同學們(包括老涂)在大學讀書時的黑白老照片和1972年離京以後各時期的彩照,還有老涂在香港《文匯報》連載的「昨日紀」中寫同班同學(一人一篇)的十八篇文章及同學們的悼文、詩詞,我也寫了一篇題為〈55年的兄弟情〉的悼文。

關於他的創作,海內外眾多著名作家、評論家(如艾青、馮牧、蔡其矯、李元洛、吳義勤等和台灣旅美的王鼎鈞、新加坡的周粲、法國的佛朗西斯.密西奧等名家)直到在讀研究生,佳評多多。我曾在2000年編過一本《閱讀陶然》(陶然作品評論集),由母校――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此後十幾年間又有香港蔡益懷博士、福建袁勇麟教授相繼編過他的創作評論集、研究資料集。像這樣有港陸兩地的三位學者為一個作家編輯出版研究論集,求諸兩岸三地當代文壇,也屬罕見。這從一個方面足以說明他的創作成就之高、影響之大。

陶然從1974年開始創作、1979年推出第一本作品(長篇小說《追尋》)以來,這本《今夜,菜街歌舞沉寂》該是他正式出版的第四十本書。收在書裡的散文,多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實記錄,時光過往,點滴都在字裡行間。從他註在每篇文章後面的時間,可以得知這些文章都是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寫下的,最晚的是2018年,和他在香港報紙上連載的「昨日紀」「思想起」系列該是寫於同一時間段,他真是把寫作當成了他的存在方式,他寫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初讀《今夜,菜街歌舞沉寂》,感覺仍是他一貫的風格,筆下總是溢滿了一腔真情,是心靈的獨白,是生命的留痕,也是時代的證言!從本書第一、二輯,讀者可以窺見他早年的經歷晚年的遊蹤,屐痕處處,足迹裡透着他的心迹和情思。從出生地印尼到北京再到香港,從香港、台灣、內地到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從北京的陶然亭、北海公園、中山公園、景山公園、頤和園、龍潭湖到王府井大街、東安市場、前門大街、大柵欄,從莫斯科的夏宮、冬宮、克里姆林宮、涅瓦河畔、札幌 、光州、春川再到涼爽高原金馬崙、怡保、邦喀島、海畔小鎮十八町,從蘇州、常熟、徐州到鼓嶺、莫干山再到台北、九份,一一呈現在他筆下。有的文章還直接提到我,有的遊程我確也在場,如他的作品所云「與你同行」,但往事歷歷如昨卻又恍如夢寐,雖然此生常在情長在,可再也回不到從前……

雖然他說「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寫金庸一文的標題),但一個對文學奉獻一生、對朋友至情重義的人,讀者、朋友是忘不了他的。此書的出版,得到了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支持資助,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也感謝盛情邀我作序的周潔茹女士費心費力。作為陶然的老同學,此時此際,唯有感恩,相信這也代表了陶然的心意。作品在,人就還在!陶然沒走!他還在廣大讀者的身邊。《今夜,菜街歌舞沉寂》的出版,其實就是「陶然還在」的最好證明!相信老涂在天之靈有知,也會感到欣慰……

 

寫於2020年3月9日,12日修訂

 

 



曹惠民 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名譽副會長,江蘇省台港海外華文文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日本、美國華文文學社團顧問等。著有《多元共生的現代中華文學》《他者的聲音》《出走的夏娃》《邊緣的尋覓》《台灣文學研究35年》(與司方維合作),主編《1898~1999百年中華文學史論》《閱讀陶然》《台港澳文學教程》《台港澳文學教程新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