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王艷芳:立足創作,兼顧研究和評論——2020年《香港文學》綜述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1年1月號總第433期

子欄目:評論

作者名:王艷芳

2020年是《香港文學》的一個重要時刻。不僅僅因為三十五週年的辦刊歷史使其成為香港現存時間最長的文學雜誌,也不是因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的蔓延、持續及其所造成的封閉和困頓,而在於這份雜誌的如常運行展示出的豐贍的文學成績背後所浸透的編輯團隊的勞心勞力以及對於華文文學的一往情深。王德威在〈文學的香港史――十個關鍵時刻〉中再次強調「時刻」本身不確定的意義:「『時刻』引導我們進入複雜繁複的歷史坐標或歷史版圖,只有我們正視文學作為歷史的方法,才能理解文學比歷史更曲折地呈現了過去,比正規歷史呈現更多未來。我們應該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讓記憶播散。在這個有意義上,文學才是香港歷史最後的隱喻。」(1)從其所列舉的香港文學的第一個時間點1929年9月15日《鐵馬》創刊、十八歲的侶倫發表小說〈爐邊〉,直到第十個時間點2097年――董啟章小說《時間繁史》第二部中故事的高潮時刻,並沒有把1985年劉以鬯擔任首任總編輯的《香港文學》的創刊作為「關鍵時刻」――與1985年相關的是李碧華小說《胭脂扣》出版;而與劉以鬯相關的則是1960年2月15日接編《香港時報.淺水灣》副刊。儘管如此,也正因為如此,《香港文學》將毋庸置疑地成為香港文學史上的重要事件。

據筆者統計,2020年度《香港文學》共出版十二期(總第421~432期),每期一檔專輯,十二個專輯共發表文章一百四十二篇,另外四個特輯發表文章十八篇,凡一百六十篇;常設欄目刊文數量如下:小說專欄二十六篇,散文專欄三十六篇,詩歌專欄刊發四十六位詩人的一百一十九篇詩歌作品,文藝漫談四篇,評論十五篇,共發文二百篇;全年總計發文三百六十篇。從文章體裁來看,專輯中以小說(包括微型小說)為主,同時有散文、詩歌、評論和文藝漫談。十二檔專輯中有十個是創作方面的,僅各類小說專輯就有七個,推出小說作品七十三篇,再加上小說專欄中的二十六篇作品、「李鵬翥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一篇,小說合計一百篇,約佔整個年度推出作品數量的百分之二十八。本年度有三個專門的散文專輯,另外九期都有散文作品推出,包括專輯中的五十七篇散文、特輯中的八篇散文、散文專欄中的三十六篇散文,再加上「李鵬翥文學獎」散文首獎一篇,共發表散文作品計一百零二篇,稍稍超出小說的篇數,佔年度推出作品數量的百分之二十八。本年度《香港文學》沒有開設詩歌專輯,故而每期都有詩歌專欄,共發表四十六位詩人的一百一十九首詩作,再加上「李鵬翥文學獎」詩歌首獎作品一首,共計一百二十首,數量上超出小說和散文,約佔年度推出作品數量的百分之三十三。以上三種體裁文學作品之外,則是文學研究和評論文章三十八篇,約佔年度發表文章數量的百分之十一。總體來說,2020年《香港文學》年度發文數量與往年持平,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發文數量相對均衡,文學研究和評論類文章數量和比例略有上升。

 

1

2020年度《香港文學》在上一年度確定下來的小說、散文、詩歌、評論和文藝漫談等五大欄目板塊下平穩運行,並進一步將專輯欄目的組織和推出常態化和特色化。在去年改版的基礎上,本年度每期都安排了特色鮮明有分量的專輯。專輯中的作家群體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東南亞、北美、歐洲等地,全方位展示了世界華文文學的最新發展態勢;涉及作家從「40後」到「90後」不等,年齡跨度非常大,其文學想像世界也紛紜複雜,迥然有異;作品形式林林總總,但都表達着對於漢語書寫的眷戀和執著,對於不同文化及其之間關係的省思和接納。

第1期首先推出的是「香港青年作家小說專輯」,收入葛亮〈師徒〉、唐睿〈諸可愛境〉、梁莉姿〈飲管〉、陳苑珊〈活墓〉、邵棟〈鸚鵡〉、袁子桓〈償還〉等六位香港青年中堅力量的作品,呈現出當下香港生活百態萬象。將各色人物在身與心、生與死、真與假、古與今、虛與實之間的困境衝突及其人性、人際、人與世界之間關係的糾纏掙扎進行了種種藝術上的表現和探索。第4期「香港作家散文專輯」洋洋灑灑,共推出了由二十八位作者組成的香港散文系列,再次證明香港文學創作的活力和實力所在。除此之外,本期還推出九位香港詩人的詩歌作品。緊接着的第2期特別推出「澳門作家小說專輯」,收入李烈聲〈爛鬼樓〉、龔剛〈怪癖〉、鄧曉炯〈夜更王伯〉、初歌今〈瀕死之音〉、古冰〈星光下的披頭士〉、林格〈窩〉、紫寧〈失蹤〉、安好〈冬梅〉、李懿〈神女〉等九位新老作者的小說,以各色故事書寫刻畫澳門的現在與過去、生存與情感、焦慮與困惑,顯示了澳門文學創作的最新成就,也集體展示了澳門文學創作的陣容。值此「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和文化發展建設蒸蒸日上之際,香港、澳門文學資源和文學生態的亮相也使得香港、澳門、廣東文學和文化建設的整合和建構指日可待。

第3期「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專輯」涉及作家作品範圍廣泛,共推出二十五位作者的微型小說作品,作者或來自中國,或來自東南亞、北美、歐洲等海外各國。其中十二位來自海外,分別是馬來西亞的朵拉、菲爾,印尼的於而凡,日本的華純,美國的劉荒田、夏嫿,加拿大的盧因、孫博、姚船,瑞士的青峰,澳大利亞的呂順,德國的譚綠屏。其餘十三位作者,除吳見英來自中國香港外,其他十二位皆來自中國內地。二十五篇微型小說讓讀者見證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創作的最新成果。第9期「歐華散文專輯」,共收入九位歐華作家的散文作品,分別是安靜〈千年建盞,重唱火與土之歌〉、常暉〈愛上紅灌木茶〉、方麗娜〈波斯之夜〉、林肅〈越過了陽台的夏天〉、劉瑛〈給母親的一封信〉、平平〈珍藏〉、許梅〈一麵之緣〉、子初〈菩提紗畫〉、株株〈水邊的童年〉。一直以來,在世界華文文學範圍內,相對而言,美華文學創作和研究的熱度要高於歐華文學,儘管歐華文學人數偏少,但他們不事喧囂、默默耕耘,以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冷靜的文化思考,保持着歐華文學創作傳統的有力脈息和純正品質。

第5期「海外華文女作家小說專輯」收入七位女作家的小說作品,分別是柳營〈活棺〉、曾曉文〈寡婦食物指南〉、施瑋〈空道2020〉、陸蔚青〈尋找安妮〉、凌嵐〈消失〉、凌珊〈最美的時光〉以及山眼〈雪崩〉,其中施瑋、曾曉文是近年北美華文文壇湧現的著作豐厚的實力派作家,凌嵐則是頗具鋒芒和創作潛力的文學新銳。第12期「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專輯」共收入二十位女性作家的散文作品。計有陳若曦、戴小華、杜丹莉、華純、荊棘、李安、李秀臻、羅伊菲、麥勝梅、孟絲、蓬丹、石麗東、吳玲瑤、姚嘉為、張純瑛、張鳳、張翎、趙淑敏、趙淑俠、周芬娜。這些作者中有早已馳名海內外的老作家如陳若曦、趙淑俠,也有海外華文作家中筆耕不輟、新作頻出的中間代如戴小華、張翎等。作為對第5期「海外女作家小說專輯」的映照和補充,本期集中展示了海外女作家散文創作生態的紛繁錯落和搖曳生姿。

第6期「東南亞華文小說專輯(一)」共收入七位東南亞作家的小說作品,分別是陳政欣〈暗流〉、李憶莙〈此處彼端之遙〉、方路〈白蹄狗〉、賀淑芳〈孤獨的叔叔〉、翁弦尉〈禮物〉、許通元〈想瘦〉、龔萬輝〈黑色的房間〉。第7期「東南亞華文小說專輯(二)」,分別收入陳志鴻〈黎明寺Ⅱ〉、黃瑋霜〈屋蝕〉、梁靖芬〈有用的石頭〉、戴曉珊〈花城〉、王修捷〈化形〉、方肯〈主宰者〉、陳帥〈怪物筆記〉、毛麗妃〈譬如朝露〉、于而凡〈換名記〉等九位作家作品。這兩個專輯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東南亞華文文壇五字輩、六字輩、七字輩作家的梯隊陣容和最新創作實績。

另外,第8期「九零後作家小說專輯」共收入十位青年作家的小說,分別是吳見英〈牆〉、沈閏生〈去鄉記〉、春馬〈江戶川淹沒三十里〉、鄧觀傑〈廁居洞裡的阿媽〉、邱偉揚〈在未來的日子裡〉、孫鵬飛〈類似時刻〉、王陌書〈現代人〉、夏立楠〈去塔什伊開克村〉、于則于〈搖曳〉、吳啟寅〈霧與夜〉。第10期「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與評論專輯」和第11期「香港文學研究與評論專輯」,則是專門的評論和研究專輯。

 

2

在以上專輯之外,2020年度《香港文學》還設有四個「特輯」。分別是第1期「劉以鬯先生研究特輯」,第2期「第三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首獎作品特輯,第3期「紀念陶然先生特輯」和第6期「紀念劉以鬯先生特輯」。這四個特輯形式不同,但都是為了向香港和澳門的文學領袖或前輩致敬。研究特輯中既有研究論文,也有資料梳理、交往回憶以及緬懷紀念;紀念特輯中多為憶舊懷念文字,但也有相關研究文章。

第1期「劉以鬯先生研究特輯」來自11月1日於紹興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舉行的「劉以鬯先生紀念研討會」和11月16日在寧波舉行的「劉以鬯作品分享研討會」兩場會議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江少川〈走進大師〉、朱崇科〈劉以鬯的「挪用」大法:以《酒徒》為中心〉、王小平〈流動的空間――讀劉以鬯的《寺內》〉、戴瑤琴〈論劉以鬯小說與影像/圖像的關係〉、任茹文〈一代巨匠  文燈相傳――劉以鬯先生紀念研討系列活動在其故鄉浙江舉行〉。江少川的文章追憶了十六年前對劉以鬯先生的一次訪談,摘引了其中的四段對話並加以再評述,表達了對先生的追思與緬懷。對話之一圍繞着「寫作與文學」進行,再現了劉以鬯視文學為生命的一生;對話之二、之三、之四分別聚焦劉以鬯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酒徒》、中篇小說〈寺內〉以及短篇小說〈對倒〉,從創作緣起、創作理念、創作形式以及創作實驗等方面透析了這些作品的經典價值和文學史意義;對話之五針對「微型小說」的話題,實際上着眼的仍然是劉以鬯最有影響的微型小說代表作〈打錯了〉的創作背景及其藝術創新。該文最後將劉以鬯作品的經典價值和意義總結為:獨特、新穎、與眾不同。而這篇訪談與評述相結合的文本本身也成為研究者和創作者對話的形式創新和研究實驗之一種。

本特輯中朱崇科、王小平、戴瑤琴的論文各有側重,分別從混雜性敘事、空間意識、影像跨界的角度對劉以鬯的經典之作《酒徒》、〈寺內〉、〈失去的愛情〉、〈對倒〉等進行再解讀,顯示了年輕學者紥實的理論素養以及敏銳的問題意識。而這三篇論文涉及的作品又與上述江少川訪談文中提到的作品形成了內在的呼應和關聯,顯示了編選者的用心。任茹文的文章則對這兩次劉以鬯作品研討會進行了詳實的綜述,同時對與會者的發言以及論文觀點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和精要的概括。為紀念創刊總編輯劉以鬯先生逝世兩週年,第6期「紀念劉以鬯先生特輯」收入海內外學者四篇紀念文章。錢虹在爬梳書信史料的基礎上對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施蟄存與劉以鬯的文學交往進行考察,釐清了很多文學史史實和細節問題;日本學者田原緬懷了劉以鬯作為編輯和作家的蠟燭人生;香港作家朱少璋則從劉以鬯作品的整理談到處理和研究過程中的五個「難點」問題;內地學者朱雲霞就劉以鬯代表作〈寺內〉的文體跨界問題進行了再探討。

第2期「第三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首獎作品特輯,收入獲獎作品譚健鍬的小說〈秘方〉、吳淑鈿的散文〈由澳門文學散步說起〉和賀綾聲的詩歌〈荷官歐陽家明〉,展示的是澳門本地文學創作的良好傳統和最新成就。再加上本期詩歌集中推出的澳門詩人姚風、黃文輝、馮傾城的詩歌以及三篇研究澳門文學的論文,本期的確可稱為澳門文學專刊。為紀念陶然先生逝世一週年,《香港文學》第3期「紀念陶然先生特輯」收入胡燕青、鄺可怡、陳曦靜、劉妍、章潔思的追憶文章以及馬峰的論文〈陶然的流散懷舊與香港在地審視〉。

 

3

從創作和研究文章的分量分佈來看,除了在常設評論欄目中推出十五篇研究論文外,本年度《香港文學》還在專輯中特意安排了多組論文,「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與評論」專輯六篇、「香港文學研究與評論專輯」六篇、「劉以鬯先生研究特輯」五篇,再加上第3期「紀念陶然先生特輯」中馬峰的論文、第6期「紀念劉以鬯先生特輯」中朱雲霞的論文,以及文藝漫談欄目的四篇評論文章,共計推出研究和評論文章三十八篇,超出去年的數量,顯示出刊物在研究和評論分量上的加重,也間接表明華文文學研究的某種相對繁榮。

首先要提到的是兩個文學研究與評論的專輯。第10期「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與評論專輯」共收入六篇論文。游俊豪〈離散範式:新加坡華文文學與文化〉辨析「離散」概念的淵源並將之作為有效的理論工具,以新加坡華文文學場域作為案例,剖析離散華人在新加坡進行跨國連接、本土融入,從而形塑其身份認同與精神面貌的文學實踐。論文選取了七位作家作品作為個案:「從王君實的中國魂魄,到胡愈之的歸去來兮、苗秀的預留一席、英培安的華文境遇、梁文福的繁管急弦、謝裕民的文學國民、張悅然的跨國流動,以及許多其他在新加坡從事華文書寫、進行文化想望的作家文人,他們的語言圖像所呈現的精神實質,不單在回應歷史的焦慮,而且在肩負地理的沉重。」(2)論證新加坡華人現代範式的緣起和建構過程,及其所構成的多重價值和美學立場的離散華人寓言。朱崇科〈論梁文福文學作品中的「新加坡派」〉、蕭成〈《落番長歌》:中國僑民「下南洋」歷史記憶的文學演繹〉、辛金順〈地方、記憶與詩意存在――論方路散文中的抒情圖景〉、胡星燦〈技法.現實.文學理想:馬華科幻文學的創作動機考察(1957~2015)〉、馬峰〈《香港文學》對東南亞華文文學的學理建構〉則分別對梁文福、《落番長歌》、方路、馬華科幻文學、《香港文學》與東南亞華文學的關係等作家作品或馬華文學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論證。

其次,第11期「香港文學研究與評論專輯」,收入馬輝洪〈教育理想的實踐――以阿濃《新愛的教育》為討論對象〉、劉奎〈朗誦詩人何達〉、蔡益懷〈家在香港: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的「香港居」〉、王瑩〈鏡花水月:劉以鬯小說世界中的虛實交錯〉、雷博謙〈在音樂中甦醒的虞兒――初探西西《感冒》以詩入文〉和張衡〈重思媒介,再勘港史――評趙稀方著《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前面五篇論文或研究香港作家,或分析香港作家的作品,或聚焦香港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的「香港居」,涉及阿濃、何達、劉以鬯、西西等作家,涉及小說、詩歌、影視和教育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張衡的〈重思媒介,再勘港史――評趙稀方著《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所研究的既不是香港作家,也不是香港文學,而是對於香港文學研究的再研究。論文對著名學者趙稀方的最新力作《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進行了相當細緻深入地解讀,從論者的後殖民主義理論、中國新文學史論、報刊史料研究等多學科宏闊紥實的學術背景出發,論證其「創造性地融合了新與舊,中與西,傳統性與現代性,文言與白話,通俗文學與嚴肅文學,南來與本土,勾連台灣、東南亞,探究香港文學的香港性、本土性意義,關注香港文學不斷生長的精神內核,借助報刊文學的研究釐清了香港文學的本源問題,對於媒介融合時代的香港文學研究提供了再度思考、再度開發的新思路」(3)。作為2019年度香港文學研究最具學術分量的收穫,《報刊香港》所開創的學術研究範式的重要性還有待後來者進一步體認。

除以上兩個評論研究專輯之外,第2期的評論欄目事實上也構成了一個澳門文學研究的專輯。該欄目論文由澳門大學朱壽桐教授領銜,從澳門文學評論家郭濟修〈漫步松山〉說起,談到澳門作為「一個政治形態、社會形態和文化生態都非常特別的地方,尤其是它的文化生態,中葡交會,華洋雜處,東西相遇,南北匯合,其色彩斑斕如煙波南海水天相接處的一抹虹影,令人眩目而又覺隔膜」。惟其如此,當對澳門這個獨特的文化形態進行學術把握和文化描述的時候,不僅「需要對這一地區有着強烈的認同和悉心的認知,同時也需要一定意義上的他者眼光和外視角的涉入,這樣才可能保證學術把握的準確性和文化表述的深刻性」。而郭濟修恰恰是這樣一位澳門文學和文化研究的理想學者,「他的目光主要聚焦於澳門的漢語文學寫作,主要聚焦於漢語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澳門呈現,同時他也注意到澳門其他語種文學和文化的存在,並且清楚地揭示它們之間的主次關係」(4),因此澳門需要這樣孤獨散步者的文化萃思。論者不僅揭示了郭濟修的澳門文化觀,更在親炙澳門文化多年後客觀辯證地表達了個人對澳門文化的前瞻性理解。除此之外,張林評析澳門作家袁紹珊的詩文、宋永琴評盧傑樺的〈拳王阿里〉的論文都是針對研究澳門文學的學理性分析,是有相當水準的「澳門文學研究專輯」。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第5期戴瑤琴的評論文章〈心靈隱秘地帶的舊軌與新路――海外華文女作家近作論評〉是針對該「海外華文女作家小說專輯」作品的共性:現實題材、家庭視角所進行的逐一的分析和解讀。第6期朱崇科的評論文章〈七竅玲瓏築馬華――東南亞華文小說專輯(一)評述〉則針對性地從代際差異與賡續、空間連綴與本土兩大角度對該東南亞華文小說專輯中的作品進行了歸納與探析。第7期辛金順的〈曲徑通幽和現實關懷――東南亞華文小說的聲音〉則是針對該「東南亞華文小說專輯(二)」中小說的形式創新和精神內蘊進行的評論。第8期評論欄目中鄧瑗的〈再談九零後小說及其現實感〉着重分析了該專輯中九零後小說暗淡的青春敘事、寓言式的現實書寫、內化的孤獨體驗三個方面的特質。這種專輯作品和評論文章同期推出的安排殊為難得,需要組稿者和撰稿者提前做出諸多準備,但對於讀者來說,收穫則是多重的。

此外,其他各期的評論文章亦可圈可點,異彩紛呈。第3期中的兩篇都是有關洛夫詩歌的評論,張燕珠的論文主要分析的是洛夫動物詩的「物我同一」思想,章繼光論述的則是洛夫的天涯美學。第4期王宇林的〈論夏志清文學批評的傳統觀〉深入細緻地梳理並分析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包括《中國現代小說史》在內的文學批評觀念的生成與發展,並以夏志清文學批評為個案,着重考察了海外中國文學研究中的傳統話語。第9期評論欄目共收入三篇文章,王賀的〈非「抗戰作家」的抗戰書寫與個人心迹〉從臺靜農的〈讀《日知錄校記》〉的校勘發微,探析特定作家群體的心路歷程;章繼光的〈瘂弦詩論的文化視野和民族風味〉從民族文化的視角進入瘂弦的詩論;翟彥君的〈比較《都柏林人》與《台北人》中的色彩隱喻〉則是關於白先勇小說的新論。第12期鄺可怡的論文〈本土的異鄉聲音――論也斯、香港文學與世界文學〉提出的議題相當重要,不僅評價了香港作家也斯的創作成就,而且論證了其對於香港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影響和貢獻。當然,也斯作品的文學史價值和意義也還有待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挖掘和認知。

回到開頭「關鍵時刻」的話題,王德威早在2014年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演講〈華語語系的人文視野與新加坡經驗――十個關鍵詞〉中就提出對於「時間關鍵詞」的全新認識:「我們談『關鍵時刻』時,把『時刻』也突顯出來,而把『關鍵』放在歷史流程中。」故而「與其說關鍵時刻是『鎖定』歷史意義的要素,不如說關鍵時刻是『開啟』歷史意義的契機。與其說把以下所介紹的十個關鍵時刻看作我們對現代中國文學史或文化史命名不可或缺的一種介入方式,不如把這些關鍵時刻視為開啟更多、更複雜,甚至充滿矛盾、看待文學史或文化史的可能性而已。」(5)十個關鍵詞之六「南洋華語文學」進一步認為:南洋華語文學與一般移民、殖民地文化最大不同在於華族有意識地賡續傳統,並且堅持不懈。作為海外文學創作和研究的重鎮,本年度東南亞華文文學的創作和研究得到了相當的重視,2020年《香港文學》不僅有「東南亞華文小說」專輯兩個,還有「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和評論」專輯。在接下來的「關鍵」「時刻」,我們不僅期待東南亞華文文學堅持不懈賡續傳統,也期待着全球華文文學在延續原鄉文化傳統的同時,創造華族文學書寫更多的在地新質,更期待《香港文學》銘刻下這一個個屬於華文書寫的「關鍵時刻」。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項目編號:19ZDA278)、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新馬華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關係研究」(項目編號:19BZW111)的階段性成果。]

 

【註】:

(1)      王德威:〈文學的香港史――十個關鍵時刻〉,陳平原、陳國球、王德威編:《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4

(2)      游俊豪:〈離散範式:新加坡華文文學與文化〉,《香港文學》2020年第10期

(3)      張衡:〈重思媒介,再勘港史――評趙稀方著《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香港文學》2020年第11期

(4)      朱壽桐:〈澳門需要孤獨漫步者的文化萃思――從澳門文學評論家郭濟修《漫步松山》說起〉,《香港文學》2020年第2期

(5)      王德威:《華語語系的人文視野 新加坡經驗》,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14年,頁44~45。

 

 



王艷芳 文學博士,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江蘇省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峽兩岸暨港澳女性文學整體觀》《新馬華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關係研究》,出版專著《女性寫作與自我認同》《異度時空下的身份書寫:香港女性小說研究》《千山獨行:張愛玲的情感與交往》《大眾傳媒視域中的女性文學》,在《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九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