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黃坤堯:月神的約會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4月號總第424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黃坤堯

冬日的早上,哲拉希(Jerash)天氣晴和,空際白雲飄盪,蔚藍深碧,視野遼闊。不過遠方有時也會掠過一陣灰暗的雲影,好像並不穩定的,慢慢也就分成兩片明暗不同的天空,相互角力。在遠古的奧林匹克山上,宙斯(Zeus)是統領宇宙至高無上之神,兒女眾多,其中有一對孌生的龍鳳胎,兒子阿波羅(Apollo)就是俊朗的太陽神,而女兒阿忒彌絲(Artemis)則是美麗的月神,女兒出生早了一點,還主動幫弟弟接生,所以成了太陽神的姐姐。不過兩姊弟的感情時好時壞,太陽神還一度破壞了姊姊的姻緣,月神以為俄里翁(Orion)是野豬,胡亂放箭,不小心誤殺了自己的愛人,俄里翁升到天上化作獵戶座,而她也就成為貞潔女神。現在天空上日月輪替,就由他們姊弟分別主宰白天和黑夜的時間,相見爭如不見,避開無謂的爭執,而日月之間也還是暗中角力拉扯的。不過阿忒彌絲恰好就是哲拉希的保護神,備受敬重。所以哲拉希只能供奉月亮女神,沒有太陽神殿,看來也是刻意的迴避。

哲拉希意為「會搖晃的石柱」,搖搖欲墜,遠看有點矚目驚心。這裡原是繁榮的小鎮,建築物高大壯美,氣勢軒昂,可是經受了公元749年地震的重創,在頹垣敗瓦中,其實也還是隱約地橫斜躺着華麗的廢墟。哲拉希沉睡了千載溫柔以後,1806年先被德國旅行家歐里赫.賈斯比爾(Ulrich Jasper Seetzen)發現,經過進一步的考古發掘,排名僅次於意大利的龐貝城,自然也是舉世著名的古蹟。1925年開始重現人間。哲拉希古城入口處設有遊客中心,一個大型商場,吞吐大量的遊客,討大家開心,很懂得賺錢。由南門入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巍峨的凱旋門,也叫哈德良門(Hadrian’s Arch),蓋為公元129~130年羅馬帝國的哈德良皇帝親臨此城並在此過冬而修建。中間大門洞開,旁邊兩個小門,上面設有兩座神盦,最上層則是三角形頂部的山形牆(pediment),刻有圓形徽號的浮雕圖案,有點像澳門的牌坊,一壁孤懸,保存完好。跟着穿越雄偉寬直的大街,周圍柱石琳瑯,堆放整齊,好像隨時得準備重建似的。南門旁邊有一面高大的牆,亦為賽馬場的看台,可供馬車競賽奔馳,而看客則坐在牆頭上作壁上觀。這裡有一條大理石砌成的古道,又叫羅馬大道。羅馬大道亦稱加冕大道,乃為哈德良大帝出巡而建立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路面經歷長期輾壓,早已凹凸不平。羅馬大道下面還有排水井,並有石製井蓋,設計完善。未幾來到羅馬廣場,又叫橢圓形廣場(Oval Plaza)。廣場四周由六十三根愛奧尼克(Ionic Order)石柱環繞而成,作弧狀圓排列,柱身纖細秀美,柱頭雕刻花紋,就像琴弦一根一根整齊地矗立着,周圍還有走廊通道供人行走。據說廣場中央原本設有兩個祭壇、一個噴泉,可是舊迹難尋,早已湮沒無痕,只剩下一片平坦廣袤的草地,可能是競技場或聚會的地方,載歌載舞,自然熱鬧。

羅馬廣場西南邊就是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建在廣漠的高地上,隨着台階的層級遞升,空蕩的神盦保存完好,猶在等待主人歸位。周圍殘存的六根石柱高插雲霄,石柱的直徑接近二米,高達二十米,也就寂寞地守護神廟,氣宇軒昂。裡面還有很多房舍,千門萬戶,曲徑通幽,看來就是宙斯的內苑了。前面還有寬大的廣場,檢閱軍隊,重現昔日輝煌的景況。

從橢圓廣場往北走就是筆直悠長的卡爾廊柱街(The Cardo),長八百米,由此直通北門,交通暢達無礙。這裡也是古城的中心,各種公共設施和神殿都沿着大道兩旁興建。街上的兩排柱子,至今仍保留着羅馬帝國的豪邁氣派。街面由石板鋪成,街道兩側佇立整齊的科林斯式石柱(Corinthian Order),柱頭上精緻的浮雕,圖案尤多,令人看得目不暇給。其實這些石柱也是懸空水道的支柱,從城北的山上引來,沿着水道流入噴泉、浴場、居室和市集,供居民使用。羅馬人喜歡洗沐,浴場就是生活裡最坦誠相見的社交場所。附近有南劇場,可以容納三千多名觀眾,環坐山上看台下的表演,現在每日還有各種精彩的演出。可是大家匆匆路過,看客寥寥可數,自彈自唱的,表演者難免有點寂寞的感覺。

哲拉希的月亮神殿佔領最高地段,特別精緻華美,比宙斯神殿還要輝煌壯麗。哲拉希就是月神管治的世界,希望能趕上一趟跟月神的約會。月亮神殿原訂設立三十二根高聳的柯林斯式石柱,目前只有十二根,可能尚未完成。石柱由大理石磨成圓柱,分為三段疊放起來,直徑約二公尺,高二十公尺,矗立長空,比較纖細。柱頭用毛莨葉(Acanthus)裝飾,形似花籃,呈赭紅色,精雕細刻,美輪美奐,猶如月亮女神脖子上的項鏈。廟前以兩座巨型的大拱門夾置左右,守護兩旁。中門看起來更為高大,可是已給地震摧毀了。入門後登上四十九級台階,上端即為神聖的祭壇。早年可能更是月神的臥室,尋幽探秘,令人想入非非。宮殿大致完好,美輪美奐,穿透碧空,仰視宇宙星辰,再朝外望遠,自然就是安曼(Amman)的現實人世,繁華鬧巿。

水神殿(Nymphaeum)建於公元191年,源於希臘女神寧芙(Nymph),意為泉水精靈。水神殿用於分配泉水,殿前的圓盤是重新修復的。羅馬人最愛大型噴泉裝置,兼具觀賞與引水作用。噴水池的牆壁上有七個獅頭造型的出水口,配合中間的噴泉,建構完整的供水系統。周圍還有石製的大型儲水槽及供水設施,源源不絕,滋潤生命,成就了羅馬浴場。凝脂水滑,煙浪瀰漫,在翠玉堆盤之中,山花艷放,令人着迷。外面南北巷的列柱大道(Colonnaded Street),兩旁更是繁榮的商業場所了。其實列柱大道也是下水道系統的幹道,每隔一段距離即設有圓形排水孔,拉開塞子,把積水排走。

白天太陽高照,阿忒彌絲匿藏山林之中,避開強烈的光芒。有時陪着眾多的海洋女神和水澤仙子,一起在林中嬉戲狩獵,歌舞昇平。當傍晚時分,月神戴上后冠,身穿白色長衣,手持火炬,坐上閃爍的銀車出巡,悄悄地穿越浩瀚無垠的太空,照亮了大熊星座,認真看待她所管治的世界,克盡厥職。月亮陰晴圓缺,面相多姿,阿忒彌絲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威嚴的一面,有時象徵光明,有時刻意毀滅,變化萬千,看來就更添嫵媚了。遠處北門又叫小凱旋門,小劇場設有一千六百的座席,保存完整,演出精彩的劇目,讓人百看不厭。希望回歸古典,一寢黃粱,在優美的月色當中,盪漾着銀光似水的,分享片刻溫柔。據說月神阿忒彌絲的親吻具有奇妙的想像力,可以融入詩情想像之中,朦朧中似有所待,若隱若現。

可是天不作美,突然烏雲壓頂,大雨傾盆而下,氣溫冰冷,所有龐大華美的建築消失殆盡,無處可避,原來神殿已經還原為亙古的廢墟,剩下嶙峋巨石,一無所有。返程路上躺着一個求乞的小孩,穿着單薄的衣衫,瑟縮於冷雨之中,人間何世?能夠賺得多少憐憫?我們匆匆路過,返抵商場,避寒避雨,往返人天之間,未暇多想了。

 

 

 



黃坤堯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書院導師。著有《翠微回望》《一方淨土》《清懷新稿.維港幽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