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王艷芳:立足本土,兼顧海內——2019《香港文學》綜述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1月號總第421期

子欄目:評論

作者名:王艷芳

2019新年伊始,《香港文學》以全新的藍綠色封面和簡潔明快的版式設計閃亮登場,不覺間一年過去,隨着封面右上角精心設計的明黃底色的卷期標註數字的逐次增長,精緻的小十六開本的《香港文學》已經摞成厚厚一排,圓滿完成了其2019年的文學使命。封面與書脊顏色設計中藍綠和明黃的參差對照,再印上白色的字體;同時,目錄中欄目名稱的字體顏色恰與封面匹配,並與內文中藍綠色字體的篇名和作者介紹互相對應。凝視封面,彷彿一片藍色的大海上晃動着明晃晃的太陽,在太陽和大海之間則漂浮着白色的文字和思想;細讀內文,一片白紙黑字中又彷彿閃現出藍色大海的廣闊和幽深。這是編者美學理念和藝術思想的匠心獨運,也是讀者心目中《香港文學》應有的活力色彩和新潮想像。

 

1

2019年度《香港文學》回歸並保留了文學雜誌最為常規的欄目設置:專輯、小說、散文、詩歌、評論、文藝漫談和編者語,實際上如此簡潔至極的欄目安排從2018年第7期就已經開始了。相對於之前的小說舞台、散文家園、文藝茶座、批評空間、世紀詩群、卷首漫筆等這樣的欄目標題,新的欄目名稱似乎少了些老派的文藝氣息,但更多了些後生的果斷凌厲。最重要的,經過如此這般從欄目設計到排版格式的刪繁就簡的改變,方才可能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出最大的容積用以盛放更多的文學內容。於是,每一期打首的特設「專輯」文章編排就成為最出彩的重頭戲,不僅最能證明雜誌的文學品味和社會影響力,同時也代表了編者的文學觀念和文化思考。本年度從總第409期至總420期,共設計有十六個專輯,收入專輯文章一百八十六篇。除此之外,其他常規欄目還分別收入小說十五篇,散文三十一篇,詩歌四十八首,評論五篇,文藝漫談十六篇,九零後專欄作品二十六篇,2019年度《香港文學》共計發表各類文章三百二十七篇。作為2019年《香港文學》雜誌組稿發文的重頭戲,本年度的專輯設計無論是選題本身還是所選文章都充滿新氣象,同時彰顯新格局,更加充分地體現和踐行了《香港文學》一貫的辦刊原則:立足本土,兼顧海內外。

整個年度下來,先後針對性地推出了以下專輯:1月號「香港作家小說專輯」(收入崑南、羅貴祥、黃仁逵、黎翠華、李維怡、朗天、適然、蓬草、沈西城、黃虹堅等香港作家的短篇小說十二篇),2月號「美國新移民作家散文專輯」(收入宣樹錚、劉荒田、王性初、張宗子、蘇煒、沈寧、葉周、少君、陳九、朱琦、程寶林、蔡維忠等美國新移民作家的散文十二篇),3月號「從首爾到南怡島專輯」(收入朴宰雨、陳瑞琳、崔銀化、木鳶、朵拉、菲爾、陶然、周淼、梵君、高關中等作家的相關文章十篇),4月號「悼念陶然先生專號」(收入海內外作家學者悼念陶然先生的文章共六十五篇),5月號「華語科幻小說專輯」(收入寶樹、陳楸帆、飛氘、王侃瑜、黃金明、呂默默、譚劍等作家的科幻小說七篇),6月號「香港作家散文專輯」(收入王良和、蓬草、黎翠華、胡燕青、鄺龑子、孔慧怡、何杏楓、樊善標、潘步釗、施有朋、朱少璋、麥樹堅、黃秀蓮、陳曦靜等香港作家的散文十四篇)和「紀念劉以鬯先生逝世一週年特輯」(收入梅子、黃維樑、盧因、黃勁輝、阿丁等作家的紀念文章五篇),7月號「九零後作家小說專輯」(收入陳苑珊、阿粥、莊志豪、謝宜安、林為攀、春馬、鄧觀傑等九零後作家小說七篇)和「香港第十屆大學文學獎首獎作品特輯」(收入李昭駿小說、朱嘉榮散文、吳俊賢新詩各一篇,以及陳彥峰「大學文學獎綜述」一篇),8月號「潘耀明先生研究特輯」(收入朴宰雨、潘耀明、白楊、喻大翔、陳思和、吳敏、白舒榮、王樂、傅曉、羅旭等海內外作家學者相關研究文章十篇)和「日本華文作家散文專輯」(收入李小嬋、彌生、亦夫、孟慶華、林祁、李長聲、楊文凱、張石、姜建強、洋美、寇心、徐楓等日華作家的散文十二篇),9月號「海外華文作家小說專輯」(收入陳濟舟、凌嵐、慢先生、琪官、王梆、張恵雯等海外華文作家小說六篇),10月號「香港文學研究專輯」(收入趙稀方、劉俊、曾繁裕、徐詩穎、馬峰等學者的香港文學研究文章五篇)和「第二屆恆大中文文學獎大專組三甲作品特輯」(收入冠軍林禮勤、亞軍吳俊賢、季軍陳樂恩獲獎作品各一篇),11月號「美華文協小說專輯」(收入沙石、呂紅、唯唯、伍可娉、夏嫿等美華文協小說五篇),12月號「香港文學評論專輯」(收入王良和、王家琪、陳志誠、賈平凹、邵棟、唐詩人、鄧瑗等評論香港文學的文章七篇)。

以上專輯中,涉及香港文學的專輯如下:以文體作為專輯方向的1月號的香港作家小說專輯、6月號的香港作家散文專輯、10月號和12月號的香港文學研究和評論專輯;同時,還有4月號的悼念香港作家陶然先生專號、6月號紀念劉以鬯先生逝世一週年特輯、8月號香港作家潘耀明先生研究特輯;除此之外,還有7月號的第十屆大學文學獎首獎作品特輯、10月號第二屆恆大中文文學獎大專組三甲作品特輯兩個獲獎專輯。共計九個,佔所有十六個專輯的比例為百分之五十六,超過一半;上述香港文學相關專輯共計刊文一百二十五篇,佔所有專輯刊文總數的比例為百分之六十七,更是遠超半數。這足以說明《香港文學》立足「香港」本土文學的辦刊宗旨和理念。

其中,劉以鬯、陶然、潘耀明都是香港文壇著作等身的前輩作家,更是德高望重的編輯和文化人,對於他們的深入和持續性研究不僅是整個學界而且更應當是《香港文學》的重要工作。2019年是劉以鬯先生去世一週年,雜誌專為安排了專輯,發表一組追悼和紀念文章。2019年3月陶然先生因病突然去世,4月號整整一期發排的都是悼念陶然先生的文章,作者中有陶然先生的同輩朋友,更多的是受到他關心和提攜的後輩作家和學者,他們因文字而結緣。這些悼念文章感情真摯,在回憶先生生平及其彼此之間交往的同時,對陶然先生多年來的文學堅守和人文情懷有深刻的感念。7月號和10月號的獲獎專輯充分關注香港各大學文學獎獲獎者的作品,意在於發現和培植香港本地文學新人。由此可見,立足香港本土的專輯設計,一方面表達對前輩作家作品的致敬和所進行的專門研究,另一方面則致力於積極提攜和培養後輩新人。而1月號香港小說、6月號香港散文專輯中活躍着的則是當前香港文學界的中堅力量,只有這三股力量、三代作家組成的創作群體薪火相傳,香港文壇方能生生不息,爝火永續。

再來看海外華文文學方面的專輯,主要包括2月號美國新移民作家散文專輯、8月號日華作家散文專輯、9月號海外華文作家小說專輯和11月號美華文協小說專輯,除此之外,還有人員組成較為混雜多元的3月號首爾到南怡島專輯、5月號華語科幻小說專輯以及7月號九零後專輯。共計七個專輯,佔所有十六個專輯的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四,接近一半;共計刊文六十一篇,佔所有專輯刊文總數一百八十六篇的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三,剛好三分之一。這樣的專輯設置和內容編排同樣顯示出刊物編者對海外華文文學熱點地區及其作家群體的關注,特別是近幾年來迅猛發展、炙手可熱的北美華文文學新移民作家群,發展勢頭強勁的日華散文創作,以及亟待引起創作、編輯界和評論、研究界關注的散佈在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九零後華文作家個體。以上《香港文學》對於海外華文文學的充分關注和專輯安排充分踐行了其「立足本土、兼顧海內外」之「兼顧海內外」的辦刊理念,同時注意有所側重,例如在創作方面更多地兼顧「海外」作家,而在研究和評論專輯中,則重點傾向「內地」的學者和評論家。

 

2

如前所述,早在2018年第7期,《香港文學》的欄目設計已經改版為小說、散文、詩歌、文藝漫談、九零後、編者語等,相較於之前的小說舞台、散文家園、文藝茶座、批評空間、真情對話、世紀詩群、真情訪談、特約述評、卷首漫筆、影畫詩心、文學活動點擊等傳統欄目,專欄名稱設計更加簡潔,命名措辭更加精煉,語言風格更加凌厲,內容更加青春新潮。開本縮小,頁邊距變小,篇名題頭都有所變化,作者介紹也由簽名體變為文末的統一介紹,這都比較符合當下慣例。其精心的專輯設計令讀者不能不佩服編者的良苦用心,無論是悼念專號、紀念特輯和個人研究專輯,如劉以鬯先生逝世一週年特輯、悼念陶然先生專號或潘耀明先生研究專輯;還是(立足)本地文學專輯,舉凡香港作家散文專輯、香港作家小說專輯、以及兩組香港文學研究評論專輯、香港第十屆大學文學獎首獎作品特輯、第二屆恆大中文文學獎大專組三甲作品特輯;抑或是(兼顧)海外華文文學專輯,以香港為立足點不斷向海外發散華文文學的張力和魅力,如美華文協小說專輯、海外華文作家小說專輯、華語科幻小說專輯、美國新移民作家散文專輯、從首爾到南怡島專輯、日本華文作家散文專輯等。

如果說2019年度《香港文學》在專輯的設計組織和推出上頗具匠心,充分顯示了其「立足本土,兼顧海內外」的辦刊宗旨,那麼,在充分立足香港這一得天獨厚的文學場域和文化平台、兼顧海外和國內文學的發展態勢和最新狀況之外,還必須要提到本年度的九零後專欄的開創性意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如今的文壇只有真正熱愛文學的人才能堅守並始終不離場,儘管三零後、四零後的一些老作家仍然筆耕不輟,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作家的創作力正在勃發,與此同時八零後已經聲名鵲起,九零後也呼之欲出,正是在這樣的寫作者代際迅速更迭之際,《香港文學》極富識見地開闢了「九零後」專欄,致力於發掘並推出文學新人,為九零後文學新人打造展現文學實力的平台。

總覽全年發文,1月號推出兩篇香港九零後作家作品,分別為梁莉姿小說〈法國大餐〉、黃怡小說〈塘西的亞當與夏娃〉;2月號推出三篇九零後作家作品,分別為程皎暘的〈紙皮龜宅〉、李懿的〈扁平人〉和王陌書的〈因果〉;4月號推出三篇九零後作家作品,分別為袁子恆的〈感光〉、路魆的〈圍爐取冷〉和吳千山的〈坦克森林〉;5月號推出兩篇九零後作家作品,分別為廬卓倫的〈病〉、王語咒的〈你是否和我一樣〉;6月號推出兩篇,蔡傳鎮的〈一個人的武林〉、孫鵬飛的〈基努里維斯回信〉;8月號推出一篇,吟光的〈記憶患者〉;9月號推出三篇,沈閏生的〈暮成雪〉、離鹿的〈太陽風暴〉和鄭在歡的〈三人遺書〉;10月號推出兩篇,吳一帆的〈玫瑰的刺〉、周于暘的〈裙底輝煌〉;11月號推出五篇,分別為吳俊賢的〈潮〉、鄭博元的〈志於學〉、張楚倫的〈萬事順意〉、張佳的〈唐老師〉和吳啟寅的〈塞瑟門〉;12月號推出三篇,覃北渚的〈家姐〉、陳柏言的〈采采榮木〉和梁寶星的〈白雀〉,共計二十六人/次。

在設置專欄之外,7月號還專門推出九零後作家的小說專輯,一次性推出陳苑珊、阿粥、莊志豪、謝宜安、林為攀、春馬、鄧觀傑等七位作家的作品。1月號中還推出九零後詩人余文翰的組詩〈落在時光之外〉,孫潔的短詩〈騎鯨者〉以及九零後評論家邵棟博士的論文〈張愛玲《少帥》中的時空觀與成書問題〉。再加上其他欄目中的九零後作者,共計四十餘位九零後文學新人亮相,使讀者和研究者充分見證到九零後作家和研究者的有生力量和巨大潛力。可以預見,這將成為未來華文文學最有力的發展後盾。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香港文學》「不問流派,但求作品素質」、不問年齡,不問出處,但求作品品質的辦刊宗旨和理念。

 

3

2019年度的《香港文學》,不僅在專輯、專欄的設置和發文方面切實遵從了「立足本土,兼顧海內外;不問流派,但求作品素質」的用稿承諾,此外,《香港文學》還有一個非常明顯且口碑極佳的辦刊特色:那就是創作和評論研究齊頭並進,互為鏡鑒。《香港文學》一直極為難得地保留着它的評論和研究專欄,在2019年度,更將其從單純的文學評論和研究擴展為「文藝漫談」,體現了文學研究不斷走向跨媒介研究的趨勢。本年度在香港文學研究和香港文學評論專輯之外,還保留着傳統的評論專欄。1月號邵棟的〈張愛玲《少帥》中的時空觀與成書問題〉、2月號朱崇科的〈論新華作家苗秀作品中的本土話語〉、3月號辛金順的〈擬象與轉繹:論六、七十年代台灣現代詩對馬華現代詩的影響〉、6月號張燕珠的〈舒巷城專欄散文的時代意義〉和劉俊的〈論章平的「雪」世界/詩界〉,作為對香港本土文學評論和研究的重要補充,這組文章分別涉及對北美、新加坡、中國台灣、比利時等香港之外地區和國家的作家作品的評論和研究,其作者也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這再次顯示出《香港文學》所打造的是一個豐富多元的兼具文學創作和評論研究功能的開放性傳播平台。

作為跨媒介批評專欄,文藝漫談裡的文章尤其可圈可點。這個欄目信息量眾多,可以容納各種內容和題材,不僅涉及古今中外文學作品,而且跨越了文學和藝術,同時在選題和行文上卻比評論更輕鬆靈活。許子東的〈許子東解讀劉以鬯〉是資深學者對香港文學大家的解讀;辛其氏的〈學詩散記說迦陵――兼談邢慕寰詩詞選集〉、張志豪的〈花月傳佳話 孤篇絕後人?――重讀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專門談詩詞話題;方明的〈洛夫瓊芳相惜相知的廝守〉是難得的詩人史料、章繼光的〈再讀洛夫――獻給詩翁的一炷心香〉同樣表達懷念洛夫的情感;陳瑞琳的〈穿透歷史的記憶――美國新移民散文十二家劄記〉是對該期美國新移民散文十二家縱橫捭闔的評點與透視,研究美華文學的還有宋曉英的〈美華作家的「視角」及漢語寫作啟示〉;宋明煒的〈虛擬的鄉愁――「華語科幻小說專輯」小記〉專論華語科幻小說,何平、朱婧的〈從閱讀作品開始――「海外華文作家小說專輯」小記〉專論海外華文作家小說;李德南的〈當科技與未來無限地介入現實――吳岩教授訪談錄〉以訪談的形式探討科技與現實生活的關係;潘雯的〈他們的目光越過灣仔――小說《蘇絲黃的世界》中的人物〉評價的是書寫香港的經典之作,正如李浩再論〈張愛玲,《封鎖》〉的經典性;7月號劉瑛的〈寫作必備的勇氣〉、8月號長安的〈「東瀛孤燈」三十年〉談的都是創作歷程。特別要提到的是,12月號陳培浩的〈拯救與自由:四部電影的生命自救――以李安、基耶斯洛夫斯基、史蒂芬.戴德利、李玉為例〉是對四部電影作品的藝術分析和比較研究。

其實,特別值得稱道的還有每一期的「編者語」。看似寥寥幾句的介紹和評論既體現出一個編者對於雜誌定位的理解與擔當,同時貫穿着其對於文學觀念的實踐,很多時候,編者不僅僅是一個高效的組織者和審閱者,還是一個嚴謹而通透的批評者,以一個資深創作者的角度對文學作品和研究文章進行或提綱挈領、或畫龍點睛的解讀,也正是這樣多重的兼具作家、編輯和評論研究者的身份,使得《香港文學》保存了它一直以來文學性和學術性兼具的刊物本色。

如果說還有甚麼需要補充,那就是在這一年的刊物中(當然受制於有限的篇幅)沒有看到台灣文學的專輯。眾所周知,台灣文壇作家之活躍,作品品質之上乘都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小說、詩歌、散文還是評論都極度活躍,其作為華文文學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刊中不應缺失。其次,也沒有看到海外華文文學的重鎮之一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國家)華文文學的專輯,也頗為遺憾。當然,假以時日,我們期待後續,也期待繼續加強對歐洲華文文學、澳大利亞華文文學創作和研究的關注。

 

2020在即,恰值《香港文學》創刊三十五週年。三十五年,對於一本刊物來說,已經是相當久遠和資深的經歷,但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個體來說,還在青春期,尚未和即將進入中年,還有許多生命的創造和奇蹟需要實現,還有許多年輕的能量和激情要揮發。所以,《香港文學》方興未艾,正在路上,我們期待它的四十週年、五十週年……期待跟着《香港文學》徜徉在香港的文學世界,並走遍世界華文文學的每個角落,領略所有華文文學作家的心靈創造,並通過他們的作品感受他們的存在之真和語言之思,使得世界華文文學越來越成為建構世界文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


王艷芳 文學博士,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台灣大學、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峽兩岸暨港澳女性文學整體觀》《新馬華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關係研究》,出版專著《女性寫作與自我認同》《異度時空下的身份書寫:香港女性小說研究》《千山獨行:張愛玲的情感與交往》《大眾傳媒視域中的女性文學》。兼任江蘇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