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鄭培凱:烏溪沙的朝暉夕陰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1月號總第421期

子欄目:散文

作者名:鄭培凱

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幸運的人生轉折,是十年前鬼使神差,搬到了新界東北的烏溪沙,徜徉在山海之間,過起了相對隱逸的日子。從客廳的落地窗望出去,遠處是蜿蜒起伏的丘巒,在天邊勾勒了層層相疊的曲線,好像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中段,婉孌舒緩,卻又遙遠得多,有點可望不可及的蒼茫。當中隔着一片遼闊的海灣,是吐露港東邊出海的水域,真有點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所說的巴陵勝狀: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山海交錯的勝景,時常讓我聯想到古人瞻仰自然的心情,是對天地無極的讚頌,希望自己融入大化的運轉,無聲無息走進時空的恆久,不落一絲痕迹。就想鋪開一張四尺對開的宣紙,濡墨揮筆,寫甚麼都好,都是記載歲月靜好的心境。

其實,人生哪能總是歲月靜好呢?忙忙碌碌大半生,棲棲遑遑一輩子,時常感到時不我與,無法選擇命運,而是遭到命運的操弄。好像雲端天際的後面,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有事沒事的,玩着沒有規則的擲骰子遊戲,毫無目的,也不是為了尋開心,只是一種宇宙運行的習慣動作,卻撥弄了人間命運。

每當人們跟我談話,知道我是香港人,總會問一句,你的普通話怎麼說得這麼好?我就很無奈的說,我父母都是山東人,從小講國語長大的,現在是常住香港了。接着就會問我,山東哪裡啊?我就像背書一樣回答,山東日照。奇怪的是,人們對我的來歷充滿了興趣,還要問,老家怎麼樣啊,時常回老家嗎?我是個老實人,不懂得怎麼編故事,只好說,我從來沒有回過老家,那是我父親的老家。我是在山東出生的,卻不是出生在我父親的家鄉,而是他創業的青島,而且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離開了,再也沒有回去,從此漂泊了一生,直到知天命之年,才定居香港。

母親講過我們漂泊到台灣的經歷,說山東在國共內戰期間,鬥爭激烈,戰火逐漸波及青島,父親決定把公司轉移到台灣,自己先去打點。母親帶着襁褓中的我、照顧我的堂哥以及隨從,轉移到上海,暫住旅館,等着適當的時機赴台。這一住就是八個月,託人買好了船票,最後安排的行程是乘坐1949年1月27日的太平輪。我是母親的第一胎,從小嬌慣得很,不好照顧,總是打嗝吐奶,搞得周邊人都不得安生。親友都擔心,一歲的娃娃怎麼熬得過幾天幾夜的海上航程,萬一有甚麼閃失,豈不遺憾。也不知是哪位的關係,居然得了一張開船前一天的飛機票。於是,母親就抱着我上了飛機,在台灣和父親團圓了。第二天,太平輪啟航,在夜裡就在舟山外海撞上了建元輪,上千人喪生海底,我的堂哥也隨着東海的波濤而去,永遠沒有抵達台灣。母親時常講,這是命啊,你哥哥的命護祐了你,自己卻走了。堂哥是我大伯父最小的兒子,聰明乖巧,離開家鄉闖世界,成了父親最親信的幫手,沒想到卻永遠漂泊在大海的波濤之中。我們家在台灣的戶口名簿,是父親先期登記的,上面記錄的「長男」不是我,是我堂哥的名字,可悲的是,他從來沒有看到過。

我在台灣生活了二十年,一直到大學畢業,負笈美國。當時想的是,讀完研究院,得到學位之後,就回到台灣教書,當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沒想到,參加了一場保衛釣魚台的愛國運動,居然上了國民黨政府的黑名單,吊銷了護照,回不了自幼成長的台灣了。父母親友是有不少上層關係的,勸我寫一份自白書,向政府低低頭,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OK了。我大概是讀中外聖賢書讀多了,堅持自己沒有過錯,拒絕自污。保衛祖國領土,到華盛頓遊行,反對美國把釣魚台私相授受給日本,有甚麼錯!是政府有錯,應該向我們這些愛國青年賠禮道歉的,怎麼反過來要我們寫自白書呢。孔子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不服,就是不服!不聽老人言,就吃個眼前虧吧,拒寫甚麼自白書。於是,又再度漂泊,留在美國教書,一晃居然就是三十年。

剛到香港的時候,以為自己又是個過客,沒想到居然成了永久居民,留了下來,一眨眼就是二十多年了。我坐在家中朝着西北的陽台上,看烏溪沙周遭的環境,遠處是蒼茫的群山,海灣的波濤上正飛過一群白鷺,飄飄的羽翼扇動了水天一色的寧謐,好像時間靜止了,好像漂泊的是天上的白雲,而我則是經歷了風霜雨雪的一株老柏樹,沉着地看着日升月落。突然產生了一種幻覺,好像范仲淹曾經穿越時空,來過這裡,又回到宋朝,寫出他的《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也許不是范仲淹穿越時空,而是我自己穿越了時空,從宋代突然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烏溪沙,感受了一千年前熟悉的朝暉夕陰。


鄭培凱 教授,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1980),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1981),曾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任教近二十年。1991至1995期間,於台灣大學及台灣清華大學任客座教授。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創辦中國文化中心,擔任中心主任,兼主講中國文化的教授。現為中華學社社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兼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顧問等職。研究範疇包括文化美學、中國思想意識史及物質文明與文化審美的關係,文藝創作以現代詩及散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