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陶 然 : 又想起鼓嶺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7年8月號總第392期

子欄目:「避暑勝地鼓嶺」專輯

作者名:陶然

當勇麟問起,有沒有去過鼓嶺?甚麼?鼓嶺?是不是說錯了呀?是打鼓嶺吧?香港有個地方就叫打鼓嶺。他笑道,是福州的鼓嶺。旁邊的人笑說,你連鼓嶺都不知道呀?

是聽說過。但他乍然問起,我自然反應,是香港的打鼓嶺。雖然沒有去過打鼓嶺,但是我知道。它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北部坪輋以北,臨近香港與深圳的邊界,部分地區曾屬邊境禁區。傳說打鼓嶺這個地名,是清朝時,打鼓嶺居民常受到深圳河以北的黃貝嶺居民欺壓,由於黃貝嶺居民人數多,打鼓嶺居民難以抵擋,因此村民便在村內設立一個大皮鼓,當黃貝嶺居民來襲,便立即擊鼓,通知村內村民合力抗敵。因為如此,「打鼓嶺」之名也就產生了。

不是打鼓嶺,只是聽說過鼓嶺。但打鼓嶺就在香港,近在眼前,但因為禁區的疑惑,至今也沒去過,留下一點遺憾。既然打鼓嶺沒去過,那麼,人在福州,何不去鼓嶺看看?

鼓嶺的名字起源沒聽說過,但鼓嶺的英文譯音為「Kuliang」的「K」而不是「G」,卻是由於威托瑪拼音的用法,詞語的韻母源於福州方言。1930年代,郁達夫任職福建省府期間,曾到鼓嶺小住,在《閩遊滴瀝》中寫到,「自鼓嶺至鼓山的一簇亂峰疊嶂,或者將因這一篇小記而被開發作華南的避暑中心區域,也說不定。」但,郁達夫說遲了,那時,鼓嶺其實已進入避暑鼎盛時期。

鼓嶺故事聽得多了,其中梅和愛德華的網球情緣,的確有一種言情小說的元素。但當我遊走鼓嶺,卻沒見到那網球場,經歷了那麼多的變遷,有甚麼還能完全保持原貌呢?何況鼓嶺風雨多,福州夏天天氣熱,當年外國人就為此在福州開闢了三個避暑勝地,其中一個便是鼓嶺。1886年美國傳教士在鼓嶺建立的第一座別墅,此後不同行業的外國人都聚居在這裡。

鼓嶺第一座教堂,是建於1919年,經過歷史風風雨雨的洗煉,早已消失了。宜夏村後浦樓的哥特式風格的新教堂,聽他們細說當年,它於2002年動工,20066月完工。以青石砌成,白灰勾邊,感覺上敦實厚重。我們並沒有趨近,只是遠望,這時山上天氣陰晴不定,說不準山雨又會突如其來,不敢冒險;只能夠遙想那種情景。

說雨,說時遲,那時快,天空滿佈烏雲,以為只是烏雲而已,豈知山雨真的鋪天蓋地而下,下得沒商量。不約而同,我們拔足而逃,失去方向感。好在不遠處就有一座平房,直奔而去,沒有傘,等到跑到屋簷下,頭髮、身上早已被雨打濕。站在那裡聊天,忽然想起這裡的郵局。

提起郵局,便會想起漠河,那年來到「中國最北郵局」,漠河郵局,裡面付郵的人不算多,內裡也亮堂,只有我們幾個,忙着買明信片,貼郵票,寄回香港的自己收。這有點像小時候,沒有人寫信給自己,羨慕大哥有人寄信給他,於是便自寫信封,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寄給自己收。已經淡忘那時是為了與大哥爭收信的快樂,還是為了集郵。但這時自己給自己寄,好像與時間賽跑,看誰跑得快?畢竟是關山阻隔,等到我回到香港,過了幾天,那明信片才姍姍來遲。有一次在盧森堡的郵局,也有類似服務,但我已沒有那種興致,加上語言不通,結果也就算了。還有一次,車過南京紫金山西山,在陵園新村五岔路口處,赫然有一座日式建築,他們說是日本人在1934年所建的,民國時期是為了出入梅園新村的國民黨達官貴人提供郵政服務的專用郵局。由於離「美齡宮」不遠,宋美齡經常來這裡寄信,所以當時人們又把它稱作「美齡宮郵局」。它曾被戰火焚毀,1947年重建,2013年闢成「民國郵政博物館」,對外開放。我們本待去參觀一下,無奈已近傍晚,博物館已經緊閉大門,無緣親見。

既然郵局因緣如此,還是收拾心情,去看眼前的「鼓嶺郵局」吧。其實,鼓嶺老郵局早已不存在了,只有郵局旁邊的一口古井是「老古董」。眼前這座貌似老古董的郵局,建於20158月,依照照片上的模樣「仿舊」,光線暗淡,果然仿得講究。有人忙着給家裡人寄明信片,我則在郵局內徘徊,倚在綠色郵筒旁邊照相;心想,不知道這郵筒是否還在運作?但郵筒沉默不語,它被釘在那裡,靜看人們的動態。勇麟可能見我無所事事,跑來勸我,留個字吧!原來郵局內備有留言簿,供人題寫。我一向沒有這種習慣,心想,又不是甚麼名人,留字也不會有人注意,除了自己。但卻不過勇麟一番盛情,也就順水推舟,暗想,假如有緣,也許某一天有機會重臨,或會看到當年自己的塗鴉吧?可是,將來的事,有誰知道?

走向柳杉王公園的山路上,路旁有售賣炸糕的小攤販,一個人孤獨擺檔。F大概出於同情,買了幾份,我和她坐在路旁的石櫈上吃得不亦樂乎,留下的,是戴着墨鏡逍遙鏡頭,恰似黑幫小聚會。吃完再上路,「柳杉王公園」因有一株高三十米、直徑三點二米的柳杉王而得名。看上去,柳杉似松樹,又似杉樹。據稱,鼓嶺有多處成片的柳杉林,樹齡達數百年的就有數十棵,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這棵長於園中的柳杉王。它常年鬱鬱蔥蔥,中間一枝分為兩枝,難怪人們稱它為「夫妻樹」、「情人樹」。據史料記載,眼前這棵大樹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樹齡,怪不得它在山風中搖曳,竟給我一種仙氣的感覺。

恍惚中,似乎有人提起,這裡是福州的鼓嶺,不是香港的打鼓嶺。我一愣,回過神來,但聞山風呼呼,鼓嶺的山雨彷彿又要下起來了。

 

20161112日初稿於福州聚春園驛館;

2017622日定稿於香港。   

 

 


陶然,本名涂乃賢,原籍廣東蕉嶺,出生於印尼萬隆。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為《香港文學》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顧問。著有長篇小說《一樣的天空》、《與你同行》、中短篇小說集《沒有帆的船》、《天外歌聲哼出的淚滴》、《歲月如歌》、短篇集《連環套》、散文集《旺角歲月》、《街角咖啡座》、《風中下午茶》、散文詩集《生命流程》、文藝隨筆集《留下歲月風塵的記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