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凌 逾 : 跨界創意的5W1H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7年12月號總第396期

子欄目:批評空間

作者名:凌逾

1   面向未來的跨界創意

想像一下,未來跨界創意的新可能性。將來的影院無椅無屏,只有全息劇場,或電腦遊戲式影院,受眾真切地闖入虛擬的天體、星球、洞穴、海底、微生物世界,闖入龍捲風的中心、感受地震的撼動……與人物互動,改變原先故事的走向,完全沉浸其中,彷彿親身經歷一場場全新的人生,好像行走在平行世界、虛設的小宇宙之中。受眾像點菜般選擇組合自己的人生頻道,在虛擬影劇院經歷一番,由此找到理想的愛人、職業、人生。「神燈搜索」,手機能召喚出全息影像,可幫辦各種事情,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未來世界可能到處是可視可控的超薄觸屏,特殊的光伏玻璃材料大派用場,到處都是建築和汽車顯示玻璃,可摺疊的書庫等。

未來機器人可像真人般做家務、看家、管理行程,甚至成為伴侶。有微視頻《卡拉》(KARA)講述生產線組裝機器人,一步步成為美艷尤物,多才多藝、會N種語言、壽命有一百多年,她自我宣告,歡迎大家買回去做伴侶。但是組裝完成之後,機器人想成為人。於是被視為意外出現的殘次品,要立即拆卸。直到她梨花帶雨地求饒,自願埋沒任何思想,才被重新組裝歸隊,成為真正的商品機器人。這視頻讓人撕心裂肺。

此外,未來電子商務不再是空間之爭,如爭奪管道、賣場等,而是直接切入時間之爭,二十四小時均可購物,地方差價的壁壘被摧毀,讓人實現短購物、宅生活。商務智慧化,網路店家通過資料洞察顧客意向。將來,環球旅行不再是時尚,太空旅行才是。微信公眾號的稿酬直接由粉絲在微信打賞支付,鬻文為生有了新形態。所有這一切都是跨媒介,都屬於新的跨界創意。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說,未來人們要有六種技能:設計感、講故事、整合事物、共情、會玩、自找意義感。這也正是跨界創意的能力。

2016年10月,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鮑勃.狄倫,以表彰其「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他是音樂家、藝術家、詩人、民謠歌手、格萊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恢復了音樂與詩之間的重要聯繫,代表作如《答案在風中飄》《時代在變》《叩開天堂的門》等。2016年音樂人獲文學獎,類於2015年的新聞記者獲獎,但不同於羅素、柏格森哲學家和邱吉爾政治家等獲獎。因為新變化反映了新風向:諾貝爾文學獎脫胎換骨,躍出純文學的邊界,注意到新時代的跨界井噴現象,認可音樂與文學融合打通的可能性,有些劃時代的意味。

跨界,其實就是無界。無界有文。文學與音樂等藝術之間無界,愛與不愛也無國界限制。各路優秀的藝術家在人文的路上相遇。如果中國舊體詩詞、新詩與歌詞也從三足鼎立、各司其職,走向融合,將是怎樣的盛景?我們在拓寬文藝的邊界,也在拓展存放自我身份的容器。

創意,即創造性的好主意。跨界創意,在有界與無界之間融合貫通,將日趨成為主流。約翰.霍金斯《創意經濟》指出,創意經濟每天創造二百二十億美元的產值,平均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增,而美國和英國增速分別為百分之十四和百分之十二,其增長速度比傳統服務業快兩倍,比製造業快四倍。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創意已經成為經濟主流。資本時代過去,全球創意經濟時代來臨。

創意經濟在二十一世紀興起,情有可原。在人類文化傳播的三個階段中,口傳和印刷發展緩慢,數位網路電子化的發展則呈指數速度增長。剛興起不過百年左右的影視傳媒,已經被掃入傳統之列。傳統、現代和後現代更替越來越快。今世信息以光速流行,手機、DVD、MP4、QQ、博客、微博、微信等,今人備件更新換代眨眼之間。隨着網路數碼、互動影像興起,虛擬空間開闢社區,形成前所未有的線上人際網路。

過去,學而優則仕,文統天下。後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財統天下。如今,電腦網路時代到來,網統天下。未來社會將從萬人互聯走向萬物互聯,成為高度關聯、無孔不入的智慧世界。網路天下,聯結一切,所以,學術研究也應該找到一個網羅之法,跨界研究法就是個嘗試。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創意的產生是動態的發展過程。比爾.蓋茨說:創意具有裂變效應,一盎司創意能夠帶來難以計數的商業利益、商業奇蹟。時代巨變,時勢造創意。在無邊無界的網路時代,跨界勢在必行。

2   跨界做甚麼

跨界文化創意實踐及其研究是新時代的新課題,發現網路化、數位化時代的文藝新形態,挖掘人類的跨界創意能力,開闢新文藝的拓展可能性,具有前沿性,具有前所未有的整合觀。世界日新月異,研究的範式也隨之不斷更新。範式應該不僅僅是某學科某階段的共識,更應該強調變革性、顛覆性的力量。如從地心說轉向日心說,再轉向全新的天體宇宙論。

用新聞傳播學的5W/1H 法,作為探討跨媒介的初始理論,不失為好方法。1948年,美國學者拉斯維爾首次提出傳播過程的五種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後又發展出「5W/IH」模式:原因目的(何因Why),對象事情(何事What)、地點場所(何地Where)、時間程式(何時When)、責任者、執行對象(何人Who)、方法手段(何法How)等。傳播過程是目的性說服過程,這跟敘事交流目標一致,「5W/1H」原則為跨媒介研究提供了科學分析方法。研究跨界需要弄清六個層次的問題。

第一個層面,對象 (What)。

如今媒介的定義相當多元。媒介不僅僅是媒介的管道或者傳輸概念,也是符號、技術、文化實踐。跨界研究不僅包括言詞文本,也包括非言詞文化文本,如影視、美術音樂、戲劇晚會等;還包括虛構與非虛構紀實文本。跨媒介不僅研究小說影視改編,更研究多專多能、多才多藝,各種跨界創意如何激發。

如果從學理角度而言,文藝領域的跨媒介,探究文學與藝術、文藝與科技的聯姻,各媒介如何互相吸取創意靈感。這主要有幾種形態:一是文學敘事吸取圖像、聲音、影像、舞蹈、音樂敘事的靈感,創造新內容和新形式;二是藝術品從一媒介向另一媒介變異,實現不同媒介載體的改編、轉化;三是同一個文本歷經多種不同媒介的轉換、變形、再生。四是集聽、說、寫、讀、音、像、文於一身,以數位化平台為基礎,整合多種媒介手段,完成事件敘述,新和舊、同質和異質媒介越過自身邊界,經橫向、縱向或斜向整合,實現滲透融合,成為綜合媒介。跨界整合,講究文學、藝術、科技、經濟、金融、媒介傳播、文化產業等轉化,多種管道的打通。

如今,文學的邊界何在?在全新的數碼網路時代,文學要轉型升級,從楚騷、漢賦、六代之駢語,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二十世紀長篇小說,再到新世紀的跨媒介藝術,傳統文學的邊界早已被打破,邁入無邊無界的時代。只要人類還要說話和思考,語言、表情達意就不會消亡,文學就不會消亡。

文學是一切藝術文化的母體。敘事述情、言志載道、興觀群怨,這是文學乃至跨媒介藝術的根基。跨界者成功的基石,最基本的還是對文學的熱愛、搖筆桿子的才華,對內容和形式的開拓與創新。不管怎樣跨界,年少時的文學閱讀積纍都很重要。底氣要足,根基要牢。若沒有青少年時代閱讀的積纍,很難成為跨界的人。文學是根本,是未來發展的發電機。魯迅如果沒有百草園的修煉,也難以棄醫從文。林懷民本學中文,作家出身,後來跨向舞蹈,將中國傳統文化滲入舞劇中,弘揚傳統文化走向了世界。跨界創意如何對文學產生革命性影響?

其一,文理跨界整合法。文學與科學從對抗走向對話。小說家而有深厚的數理思維,更易見人未見,別出心裁。科幻小說是此類典型,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着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這是隨着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新文學樣式。科幻小說往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知科技、右知藝術,前知歷史、後知預見,各行各業,無所不知,無所不包。科幻作品多由有理工科功底的作家寫就,如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天體物理學家李淼隨筆《另一種想像可能》,均展示出更宏闊的宇宙新說想像。後文將有專章分析。

當然,也有非科幻的文理跨界。如《質數的孤獨》《軟體體的生命週期》《你一生的故事》等作品。意大利80後作家、粒子物理學博士保羅.喬爾達諾,2008年出版處女作《質數的孤獨》,迥異於常,以質數隱喻難纏的人物關係、難言的孤寂。質數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數位,是所有整數中特殊又孤獨的存在。小說講述年輕人馬蒂亞和愛麗絲,都有痛苦的童年創傷,兩個孤獨者若即若離,愛若遊絲。質數是孤絕的,難以結對,難以找到規律。質數與其他合數絕緣,愛麗絲和馬蒂亞這兩個質數,難以融入周邊親友人群這些合數,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兩個孿生質數,也不易找到心靈連接點,馬蒂亞和愛麗絲彼此相近,卻無法靠近。書籍頁碼排版,也是按質數從小到大的順序2、3、5、7、11……來排列。質數的孤獨滲入邊邊角角。該書獲意大利最高文學獎斯特雷加獎,位列歐美超級暢銷書。兩年後,意大利導演薩維里奧.克斯坦佐將之改編為同名電影,獲得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從文理跨界,轉為媒介跨界,再次華麗變身。

少君,被譽為「中文網路小說第一人」「新移民實力派作家」,北大聲學物理專業學士,美國經濟學博士學位,國內文學博士學位,文理兼修,已出版五十多部著作。理工男而以文學成名,類於丁西林。丁西林以獨幕劇聞名,少君以網路文學成名,各有風采。網路文學名家蔡智恆是水利工程博士,《第一次親密接觸》將數學微積分定律運用到「網路無美女」的推理中,幽默有趣,讓人耳目一新。作家董啟章與畫家利志達合作,《對角藝術》開拓圖文互涉創意,將數學的對角關係用於藝術創作,言不盡意則輔以圖示,意蘊更加多元。

理工男女舞文弄墨,成為網路寫手,跨學科和跨領域的滲透,使得網路文學語言湧現出科技詞彙,新詞彙劇增,語言更自由無拘,更吸引各行各業的線民,因此,網路閱讀更加興盛。最近微信有一篇文章〈無數學不人生〉傳得很火熱,從數學定理中發現人生哲理,而且還有圖有真相地加以證明。「人生的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所謂追求錯誤的東西,就是你在無限趨近於它的時候,才猛然發現,你和它是不連續的。」「人生是一個級數,理想是你渴望收斂到的那個值。不必太在意,因為我們要認識到有限的人生刻畫不出無窮的級數,收斂也只是一個夢想罷了。不如腳踏實地,經營好每一天吧。」文學語言與數學語言一旦通電,就會火花四射,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文學怎麼可以如此煥發出新的活力。

其二,文本外部的跨媒介法。以文學為主體敘事,吸納其他藝術或媒介技術,互借互鑒。此類實驗,在敘事方面,有紙上電影,如杜拉斯、張愛玲、西西、李碧華、嚴歌苓小說都嘗試過化用電影語言,營造蒙太奇鏡頭感;採取電影化時空修辭法,時間濃縮,空間錯接;運用電影化結構,串聯不同時地的人事;採用電影化心理描寫,內心世界外化、外景展現內心、全知全能視點間雜內聚集式意識呈現。李碧華還從戲曲中吸取養分,重述白蛇傳、霸王別姬等故事。

在謀篇佈局方面,有地圖小說,從地理學科獲取靈感,如董啟章的《地圖集》;有向建築取經的庭院式小說,如西西的《我的喬治亞》分層分進建築體;有向波斯飛氈學習的編織體,如西西的《飛氈》的蟬聯編織體;有向中國麻將取法的結構體,如譚恩美的《喜福會》,講麻將俱樂部的幾對母女故事,採取麻將結構敘事法,如不同的莊家輪言,以座位和出牌順序輪流發聲,內容與形式水乳交融。

服裝設計與文學敘事交織,《古董衣情緣》(A Vintage Affair,2009),以各款古董衣設計法,來安排情節人物,敘事結構類於縫製方式。西西的《縫熊誌》《猿猴誌》自創「縫製體」布偶展文學,開拓觸覺符號學新路子。(1)黃碧雲的《血卡門》文舞合一,展現文學吸收費蘭明高舞蹈魂魄的非凡生命力,開創新的文與舞跨界創意。(2)

從熱門電視節目《百萬富翁》獲取靈感,陶然寫成小說〈認人,你肯定〉,化用知識競猜遊戲,但人物不是掙扎於百萬大獎,而是猶豫於將兇手擒拿歸案大快人心,還是放生兇手以免招致更大的災禍。全文書寫受害者指認兇手的心理較量、內心煎熬驚心動魄。印度電影《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則是競猜節目的現實人生版,流浪兒參加《百萬富翁》,一夜暴富,卻被警察拷打逼問,以為其作假,於是其逐一追憶、申訴為何能答對題,背後是慘痛的人生際遇。

其三,文本內部的跨界整合法。文體文風混搭交織,古今文本互涉改寫。二十世紀初,文言文變為白話文後,詩文退居二線,小說獨佔鰲頭,兼收並蓄。傳統文學功底深厚如梁啟超、魯迅者,融入大量非小說筆法,如日記、書信、笑話、軼聞、遊記、答問、 詩詞、史傳等文類,促進文體變化,小說不僅「可做風俗通讀、可作兵法誌讀」,甚至「可作唐宋遺事讀、可作齊梁樂府讀」。(3)

過去的文學跨界,主要表現在主題、人物、情節的挪用轉化等,如魯迅、劉以鬯、西西、李碧華、陶然等都是故事新編高手。陶然晚近微型小說創作實現自我突破,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進行跨越時空的故事新編(4),穿行於抒情與魔幻(5),這恰似克利斯蒂娃說的互文性,即文本都是對過去引文的重新組織。香港文學善於納舊迎新,在技巧、結構、語言、美學風格上再造活血,通經活絡。

當代新潮的文學跨界,更強調多體整合,文體創意則更豐富,如西西《哀悼乳房》綜合對話體、詞典體、數學體、蟬聯體、互動體等;董啟章《貝貝的文字冒險》串接電郵體、書信體、魔法體、兒童文學體、書面體與口語體,深入淺出化用敘事學,在遊戲練習中激發寫作創意;董啟章還創設文獻體、物件體等寫法,如《夢華錄》不以人為中心,而書寫九十九種物件,生成九十九個短篇,以共時法再現香港史,以物物關係看盡香港的繁華與孤寂。(6)文學跨界不斷演進、遞變、更迭。

跨媒介在文學藝術與科技、媒介之間跨越邊界,謀求水乳交融的整合,而不是簡單的主輔從屬關係。如果從整體考察,跨媒介也有多種路徑。

其一,再媒介轉譯:一媒介向他媒介的跨界改編改寫、變形轉譯、轉化變異,這是較常見的媒介再造,《理解新媒介》(7)稱之為再媒介(remediation),指一媒介在另一媒介基礎上蔓生發展、再創造。麥克盧漢指出:一媒介的內容都是另一項媒介(8),如文字的內容是言語,文字是印刷內容,印刷又是電報內容。新媒介都會挪用舊媒介的技術、型態、社會情境,如印刷挪用書寫文化形體、電話挪用口語、攝影挪用繪畫、電影挪用攝影、電視挪用廣播、網路同時挪用報紙與電視。再媒介種類多多,如電影改編小說,小說有插圖或改編為連環畫本,美術家在網上藝術館展示作品。戲曲電影,或原樣呈現戲曲表演,如《定軍山》(1905)再現京劇老生譚鑫培的拿手片段,如梅蘭芳 《遊園驚夢》《貴妃醉酒》等戲曲電影;或再現戲劇人物傳奇,如陳凱歌電影《梅蘭芳》;或將戲曲元素嵌入小說電影結構,戲中有戲,如陳凱歌、李碧華的《霸王別姬》。新媒介不是顛覆剷除舊媒介,而是再造重構,成為新的藝術品種。

其二,跨界增生:顛覆「一文本一世界一故事」的傳統公式,產生出三種類型的「增生的美學」。(9)一是敘事增生:多故事一世界,如大衛.蜜雪兒原著的改編電影《雲圖》(2012),組接六段獨立又關聯的故事,輪迴再現同一地球世界的不同歷史時刻,暗示一個靈魂的前世今生,但是,該片輪迴意念的表達不夠圓熟滲透。其實,李碧華小說及其改編電影早已嫺熟地運用此類輪迴法。二是本體增生:多世界一故事,一故事N結局:如劉以鬯短篇《打錯了》(1983)、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盲打誤撞》(1987)、韋家輝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1996);德國電影《羅拉快跑》(1998),女友救男友命,一次不成,再連結,再來,直至滿意為止,成三種結局,像打電子遊戲;美國電影《蝴蝶效應》(2004)四種結局,一次次給人反悔機會,人生重來。至今,全球已有八十多部此類電影,敘述聚焦於某個關鍵事件點,以此將劇情推向多個分叉方向,被稱為分叉情節敘述。這恰似電子遊戲玩法,抵達某關鍵情境後,玩家反覆選擇重來,以多選擇法,進入各種可能世界。三是整體增生,多文本多世界多故事,如董啟章的「自然史三部曲」。所有這些敘事都熱衷於對可能世界的探索和發現。

其三,多媒介雪球:圍繞某題材,整合多媒介完成一個或多個敘事作品,電光影畫、圖文聲色多元整合,化用最新科技,創造印刷、音訊、視頻、互動數位媒介聯盟,多功能一體化,實現多方位、深層次的跨媒介盛宴,這是最有生命力的前沿領域。這不是概括、改編、翻譯故事,而是將故事從語言中解放出來,以不同媒介演繹重構、延伸拓展,滾動成跨媒介雪球,既是再媒介,也是多媒介。正如網路世界的超連結,一網頁連接另一目標,如網頁、圖片、電視、電影、檔、應用程式等,環環相扣,形成錯綜交叉的網狀關係,各模組組成可執行的整體,資源優勢互補,傳統與新興媒介融合。跨媒介作品不再是單一符號系統的產物,而是各種符號的多重交織。因各符號分屬不同的話語體系,因此只有研究敘事和語意互動而形成的意義總和,才能瞭解作品全貌。

跨媒介的典例很多。如「一千零一夜、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利.波特、女巫布雷爾、卡門、功夫熊貓、九歌、花木蘭、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幾米、麥兜、茶館、雷雨、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每個範例多衍生出文學、影視、畫作、繪本、歌曲、舞劇、交響曲等系列作品,不同跨媒介展示同一文本題材各有獨特之處。香港麥兜系列以漫畫起家,動漫影片成名,然後拓展歌舞劇等衍生產品。藝術家透過繪畫、雕塑、舞蹈、音樂、歌劇、電影和文學等形式,來表達對同一故事的不同詮釋,因交集而產生出對抗、競爭、辯證的美學問題,在深入發展情節基礎上,構建框架,系列作品具有連續性和互文性。導演小津安二郎寫過一本書,直言《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專一堅守,成就大師,這在過去時代可行,但在如今的跨界時代,是否還可行,則是有待商榷的。

跨界創意產業日益凸顯出重要性。未來的文化創意更要善於化用技術,不再只是拍攝影視,而是整合影視、數位化網路,更加多元、高維、虛擬,現實體驗感更強,更有身臨其境感。跨國資本運作,跨國整合運營,跨國發行銷售,創意路子更加寬廣。重視同一題材的系列開發,衍生產品,一條龍服務,產業鏈條更豐富多采。號準文化需求的脈搏,找準顯性與隱形的、雅與俗的傳統文化資源,善加利用、轉化,重新煥發出活力,建構新的文化 IP,開拓文化產業。文化再造不再有國界限制,一不小心,中國的花木蘭、孫悟空、功夫、熊貓故事,就被美國好萊塢文化創意產業拿走,賺得盆滿缽滿。有本書叫《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認為娛樂在重構一切行業規則,重新定義產品、消費者……從娛樂化的角度,用娛樂化的方式。在這樣一個娛樂化的時代,跨界創意將更加舉足輕重。

3   誰來做、為甚麼做

其次我們要考慮,人員 (Who),誰在進行跨媒介實驗?誰接受跨媒介文化?

新時代的受眾是 「產消者」,1980年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創造了這個新詞,將「producer」和「consumer」合成為「prosumer」,產消者即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結合,按消費者意願直接定製產品。跨界創意人員方面,除創造者還有重要的考量因素,即受眾。受眾帶目的來欣賞,具有參與意識。跨界創意更強調受眾的互動參與。受眾對媒介的參與程度,主要指受眾在接觸和使用媒介的介入程度。受眾參與程度不同,媒介創意效果也會不同。產消者將如何推動跨媒介文化建設?

跨媒介文化要在發送者與接受者之間流轉,才能完成。這種流轉不容易實現。阿帕杜說全球化有五種圖景:跨國人種、資金、觀念、媒體圖像、技術流動(10),跨媒介要把握人流、物流、信息流、貨幣流、文化流,在流動之河中打撈寶藏。不同領域、層級的文化流轉能激發創意:大眾的變成上層的,通俗的變成高雅的,青年、女性、特殊族群的文化變成主流文化。詹宏志和賴聲川都是台灣研究創意思維訓練的名家,值得關注。有天賦的跨界天才極少,無需教化。但大多數的跨界人才是可以訓練的。

有人說,跨界創作有種不可逆轉性,因為在文理跨界的流轉中,學理工醫學者較容易向文學跨界,但是學文學者則不能或者很難跨越到理工科領域。目前跨界的作家很多,多從商界、醫學界、新聞界跨到文學界的。但是,從理工科特別從IT行業,跨到文學界的不多。而且,跨界進入文學界後,還留在原理工領域的作家則更少。美國有此類人才,但也不多。為甚麼有此現象?如何破此困局?未來藝術創作不再僅是個人獨行,而有越來越多的集體創作,文理科創意者集結,取長補短,思維碰撞,跨越疆界,打通文理。

跨媒介創意,對創造者與接受者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中文系培養文學人才,但是真正成為名家、編劇、大秘、主編的,往往都不是中文專業科班出身的,為甚麼?因為名家往往都是雜食家,都是跨界者。而成功的跨界者,有幾個特性:知識結構的多重性、眼界的開闊性、語言駕馭的自由隨性。要麼是跨行跨業的從職者,要麼是跨海躍域的移民群,要麼是多才多藝的才子才女。跨界作家的多元經驗、多重人格、人生積纍、知識結構往往比專業作家、職業作家豐富,因此能有新的視點,不同的生活視角。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跨界者湧現。

具體而言,跨界者起碼有三個層面的要求。

一是博學:見多識廣、職業多元,閱讀閱歷越豐富,受大眾喜歡的人。知識經驗越淵博,據點越高;越多才多藝,組合可能性越多,越有利於成就人的交叉思維,打通專業壁壘,激發頭腦風暴,產生創意,開拓出美第奇效應。(11)

二是跨越:古今穿越,中西異地交流,跨時代、跨語言、跨民族、跨領域吸納新元素,才能開拓新文藝風。後現代社會強調同時性、同存性,不同時空在同一立體面展開。中國香港很典型,容納混雜人種、詭異歷史、尷尬地理、不同生活制度帶來多元的消費觀、價值觀。多變多元的複雜社會,只有後現代時空展示法才足以涵括。

三是創造:見人未見,想人未想,敢為人先,腦洞很大,異於常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更容易實現獨闢蹊徑的跨界。文化締造過程在於,從先知先覺經營者、到後知後覺跟隨者、再到不知不覺消費者。在跨媒介轉型路途中,要做先知先覺者。一是創造新術語。西西創設「我城」,成為香港符碼象徵,廣為人知;創設「家務卿」術語,對應於「國務卿」,為家庭主婦正名。二是創造新思維。電影吸納3D技術,或與電子遊戲整合;微信、博客、微博影響網路文學;音樂劇歌舞藝術整合新變;體育小說、音樂小說、建築文學、地理小說拓展空間敘事。跨媒介要求創作者具有廣闊視野思維,具備高超的創作技巧;既需個人天賦,也需集體智慧、團隊合作。若出精品,更需千錘百煉。

面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跨媒介藝術作品,受眾如何接受、回饋參與?

跨界創意挑戰受眾已有的賞讀習慣,要求新型受眾,有新知識背景、眼界、素養胸懷、開放心態,有好奇心,敢於接納新鮮嘗試。藝術家要有敏銳的跨媒介意識,受眾也要有多才多藝特質、敏銳視野,才能挖掘新作品隱含的豐富元素,體悟到跨界藝術的奧妙和不足。當今文藝強調創作者與接受者互動,已經成為新時代特徵。經典敘事學多從作者角度考量,研究如何表述作者意圖;而後經典敘事學多從讀者角度考量,解構作者權威,考察如何全方位調動讀者的思考,讓讀者闡釋並接受文本的意義,強調創作者與接受者的平等關係。

狂熱癡迷的受眾被稱為粉絲。粉絲文化研究日益鼎盛。粉絲的沉醉、陶醉,被界定為沉浸。跨媒介敘事四「I」元素起關鍵作用: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vity)、整合(Integration)與影響(Impact)。沉浸和交互引導受眾深度融入媒介敘事中;而整合和影響則將故事從熒幕向現實生活拓展。(12)布萊斯指出:虛擬實境創建沉浸感覺,產生脫離所處現實世界感覺,其由感覺器官獨立產生,而不是心理想像力產生。沉浸藝術要求發動全感官感知,不同於傳統藝術保持相對獨立性、完整性,而鼓勵交互參與,像戲劇般營造虛擬世界。里安構建沉浸詩學的三個類型(13):空間沉浸,原文本構建的世界擴展;時間沉浸,敘事進程的流動;情感沉浸,移情效果,喚起情感反應。

跨媒介文化日益新鮮奇特,還可以繼續設想各種跨界流轉方法。媒介使人與人、人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產生聯繫,有幾種合作方法。一是人與人跨界法:舞者與寫者、作家與畫家、歌手與詞手、作者與導演合作,既可以是個人多職多能,一人飾演多角色,也可以是藝術家跨界集體創作,或創作者與接受者互動創作。二是人與物跨界法:一人與多物,一人同時展示幾種手藝,如手沙畫;各人與一物,如男舞者或女舞者跳《四小天鵝》舞曲,產生出迥異效果。三是物與物跨界法:媒介與藝術、文學與藝術、地理與文學、生態與藝術整合等。分析跨媒介的跨越、化合、流轉的方法策略,有利於探索文學、藝術、科技之間實現創意的方法理論。

為甚麼要跨界?跨媒介文化為了甚麼?為甚麼文學要與藝術、科技聯姻?

適應今時今世的時代需求。時下有三股力量推動着跨界業的多元發展,一是全球的移民流動,二是電腦數碼傳媒的技術躍進,三是科學與文藝的融合。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形態演進由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是「互聯網+各傳統行業」,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ITFIN)、線上旅遊、線上影視、線上房產等。當今社會同時也是「媒介+、藝術+」的時代,這些層面的跨界難度更大,要求創意程度更高。

跨界因時而動。當今「自媒體(we-Media)」時代,以個人傳播為主,人人都是記者、新聞傳播者,新聞提高了自由度,增加了交互性、自主性,出現「自媒體宣言」:「當你的微博粉絲超過一百個,你就是一本內刊……超過一千萬個,就是一家省級衛視;超過一億個,那你就是CCTV。」丹.吉爾默(Dan Gillmor)認為,媒體1.0即舊媒體、2.0即新媒體、媒體3.0即自媒體。自媒體(we media)是博客、微博、論壇、即時通信的總稱(14),又稱參與式媒體(participatory media)、社會化媒體(social media)、合作媒體(collaborative media)、使用者生產內容媒體(User-generated-content)。自媒體演變出互播特性:傳播理念平等、傳播價值同向、傳播管道網狀、傳播時效高速。(15)但「自媒體」只是信息發佈的平台,要對信源負責任地求證,要有把關能力,才能具有公信力。在網路時代,從「我媒介」發展到「我們媒介」,從「我城」的區域城市概念,發展到「我們城」的全球網路社區概念,社會日新月異。

跨界為了預見危機,解決危機。全球從觸電時代轉向觸網時代,世界成為圖像,語言退居邊緣。在強調混拌雜糅的後現代文化語境下,文藝只有轉型,變革才能化解文學危機,才能在新時代中取得新的生存空間。吸收各媒介優點,超越文字語言的表現能力,才能更好展示文本。跨媒介敘事是新時代文化整合的產物。跨媒介文化,將是二十一世紀文藝發展的新趨向。

跨界目標在於創造美第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即打通不同領域、學科、藝術、文化概念,開拓創新思維。跨界關鍵在於找到不同範疇契合的焦點,即交叉點(intersection),以會通組合、求異創新的思維策略,新創意混合舊觀念,跳脫單一慣性、本色當行的聯想障礙,催生出創造發明。不同背景者互相合作,尋找通向成功的鑰匙。

4   創意之地何在

我們可以繼續思考場所(Where),哪些地區先嘗試過跨媒介實驗?哪些地區做得較為成功?哪種社會語境適合跨媒介文化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各區域如何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發展?在哪些專業、學科領域進行跨媒介實驗?

二十世紀中葉後,港澳台經濟飛速發展,高科技勃興,出洋留學蔚然成風。港澳台文藝家滿世界遊歷,多精通雙語、多語,跨行業從職,先鋒文藝因此興起,先於內地一步,孕育出跨媒介文化創意的豐厚土壤。香港作為百年電影王國,帶動了影視文學發展;3D和4D影視更是跨媒介的新典範,集視、聽、動、味於一身,全方位融合數碼、網路、卡通等高科技手段,着力於新思維、新產業創意,給敘事藝術帶來新的衝擊。港澳台跨媒介藝術實驗,在中西文化對立與碰撞中立足,在多媒介中吸取靈感,變異轉化。香港的快、台灣的慢、澳門的穩等文化因素,催生出三地跨媒介創意的特色差異。

一個人就可以撐起跨界創意的王國。香港的西西,多才多藝、創意盎然,跨越文學、電影、繪畫、音樂、建築、布偶手藝多個領域,在不同藝術符碼之間謀求交融之道,實驗五十多年,開拓跨媒介創意體系,創造出「西西體」系列。自1963年起,她寫作繪畫和電影研究專欄,此後創作的長篇小說均有新創意:1975年《我城》的「手卷影像體」;1977年《美麗大廈》的「電梯影像體」;1980年《哨鹿》和1981年《候鳥》的「比興影像體」;1986年短篇《浮城誌異》的「圖文體」;1996年《飛氈》的「蟬聯曲式體」;2008年《我的喬治亞》的「建築體」;2009年《縫熊誌》和2011年《猿猴誌》的「縫製體」等體式。

筆者以「跨媒介」作為關鍵字,出書為《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16)該書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曹惠民教授2007年在《文藝報》發表評論,認為該博士論文富於學術的想像力與穿透力,顯示出走向前沿的精進姿態;切入口小,探索力度卻很大,極富新意,摒棄面面俱到的架構而獨取「文體創新」一端,提出了諸如「反線性的性別敘事」「蟬聯銜接的增殖法」「蟬聯網結體」等自創新詞,獨出機杼地凸顯了西西的文體創意,把研究推進到更深層面。司方維、曹惠民撰寫長文〈更新論述話語的可貴嘗試――評凌逾著《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發表於香港《文學評論》2011年6月號。

當然,獨木難成林。跨界創意不是個體現象,而是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所造就的。由點及面,不僅要考察個別香港作家的跨媒介敘事,也要考察香港整體文化的跨媒介特性,謀求從作品入手加以分析。2012年,筆者的《跨媒介:港台敘事作品選讀》(17)問世。黃麗蘭有書評〈跨越藩籬,現彼岸風景――評凌逾《跨媒介:港台敘事作品選讀》〉,發表於《香港文學》2013年8月號。

全面考察一個城市跨界創意的形態、成因、策略、方法、特色,於是有了2015年論著《跨媒介香港》(18),由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出版。該書認為,香港文學、文化的創意在於跨媒介敘事,重點分析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的香港作品,探究在電子數碼網路的新媒介時代,香港文藝開創出哪些跨媒介敘事的新形態,文學敘事如何與電影敘事、文化地理、建築空間、賽博空間、展演藝術跨界貫通;挖掘具有跨媒介特點的作品,歸納出其獨特之處。該書的書評已有六篇:古遠清〈別開生面的香港文學研究〉,發表於《北京晨報》《梅州日報》;王瑛〈跨媒介敘事的風姿〉,發表於《文藝報》;徐詩穎〈跨媒介敘事研究的新突破〉,見於《香港文學》;彭瑞瑤〈究跨越之風,闢逾常之路〉,見於《文學報》《語言文化研究》;廖靖弘〈聚焦港派敘事創意,引領文學跨界心路〉,見於《華文文學評論》《香港作家》。(19)

到目前為止,筆者的為學興趣、學術發展路徑經歷了幾個階段。最初,研究一個人的創意世界,以西西為例,探究一個作家的跨界特質和成功經驗。其次,探究一個城市的創意世界,以香港為例,探究跨界如何從個別現象發展為普遍規律。然後,考察跨界創意文化的類型和形態,由點及面,盡可能廣泛地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發展差異和特色,探究跨界之道。創意之地不斷拓展變遷,如今,大陸的跨界創意蓬勃發展,大力推進創新產業的發展。借鑒已有的成功經驗,吸取教訓,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再創輝煌,跨界創意的發展很有前景。

5   怎麼做

怎麼實驗跨媒介?怎麼實現跨界創意?為甚麼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操作?這是跨媒介創意中最難的層面。

跨媒介要學會方式方法(How),把握跨界手段,創造性地進行實踐,不是點石成金,即刻可成,而需要智慧靈感,需要修煉學習、持之以恆。創意要劍走偏鋒,然後從偏鋒走向正鋒,就像書法藝術,中鋒、側鋒、逆鋒運用起來揮灑自如。跨媒介,組合關聯度極低的元素,越風馬牛不相及,越有創意。天才的比喻也如是,譬喻越不相關,越出人意表。但是,知易行難,知道奧妙,操作起來卻甚難。靈光一閃的剎那,轉化為永恆的時刻,這是抒情、藝術、創意的核心點。靈光轉化為實存,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正如白璧德說:「真正的創新是艱苦的生發過程。」(20)只有真正在苦水裡浸泡過的創意,才能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首先難在跨越。創意有三毒:經驗、習性、動機。如何突破固定思維,慧眼取捨,找到合適的跨媒介創意組合?新媒介爆炸式發展,跨界選擇可能性越來越多,卻帶來更多難題:如何轉,如何借,如何培養創新意識、問題意識,發現跨界的無窮可能性,滿足不同人的情感需求?創意多存在於臨界點之間:矛盾的左右,善惡的邊緣,酷兒的邊界等。

不少藝術家善於挖掘臨界點,突破定見,逆轉假設,穿越於多重體驗之間,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組合越隨興,越能捕捉到神奇交叉點,越有創造性。邊走邊聽音樂?有了隨身聽。火與冰相融?有了火燒霜淇淋、牛扒杯飲品等。MTV,聽覺加視覺互相增勢。創造者敏銳地發現符號、媒介、藝術間的微妙相容性,讓互不相干的人事耦合對倒碰撞,電光石火般碰撞出新奇物。跨媒介的「跨」是手段,最終要將創意思維付諸實踐,產生出有創意的作品,得意忘筌。

其次難在化合,在相斥中找到意義的沸點與熔點。如何把握媒介與媒介、藝術與藝術、藝術與媒介跨界的互通點?怎樣搭才能激發化學反應?萬物皆有靈,如何讓「通」形成系統?有些跨界組合成為佳偶,如朱天文小說與侯孝賢電影共生,既有同質因素的迴聲,如文學修養、審美情趣、成長主題,都關注個人與社會歷史;也有異質因素的差異,體現於個人經歷、性別視角、職業身份等,朱天文有古意與詩味,侯孝賢富有野性,善於根據演員和環境特色,即興修改劇本。

跨界成敗除了天時地利人和、機會的選擇,還有很多因素。媒介與媒介也有對抗性,跨界若只是大雜燴,會水火不容,就像器官移植、植物嫁接等處理不好,會產生排異現象。各媒介若不般配協調,會導致重複敘事,互相拖累,無法實現主題昇華、結構創新。因此,跨媒介聯結要找出意義的交融性、精神的相通性:考察主題是否需要通過不同媒介來表現,載體是否具有包容性,提供發揮空間;吃透各媒介符號敘事特性,並加以放大,而不是互相掩蓋;把握不同媒介異同,弄清相斥和相融點,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打通可敘述和不可敘述,把握敘述張力,需要智慧。跨媒介敘事揚棄工業時代的機械複製力,而求熟能生巧、憑心悟道的手藝原創力,時時處處要求創新不斷。創意即點子,為靈機一動的隨機閃電,獨立於時空,無因果,不延續,碎片化。

創意需要跳躍式思維,hypertext 式心智,強調頓悟性、直覺性、非線性、非理性,類於混沌學、禪宗學,這不可預測、天才式思維方式,並不源於邏輯推理,不走理性邏輯常軌。邏輯思維忌諱推移法(transference),而這正是形象思維的有效手段,如「歌如珠,露如珠,所以歌如露」。(21)因此跨媒介研究要另建形象邏輯話語,另闢新路。當然,跨界創意更具體的方法和理論還要再用幾本書的篇幅加以探討。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批准號:14ZDB080)的階段性成果。廣東省特色創新項目(人文社科)「粵港澳跨媒界創意研究」(批准號:2016WTSCX015)的階段成果。]


註】:

(1)      凌逾:〈創設「縫製體」跨媒介敘事〉,《暨南學報》,2013年第6期

(2)      凌逾:〈文拍與舞拍共振的跨界敘事〉,《文藝爭鳴》,2011年第5期

(3)      無名氏:〈讀新小說法〉,錄自《新世界小說社刊》,1906年第6、7期,選自《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文學理論集》第2卷,上海書店1994年版,頁278~279

(4)      黎湘萍:〈跨越時空的故事新編──論陶然的故事新編小說〉,《香港文學》2006年7月號

(5)      趙稀方:〈陶然小說:穿行於抒情與魔幻的迷牆〉,北京《中華讀書報》,2005年2月2日

(6)      董啟章:《夢華錄》,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版,原名為《The Catalog》,香港三人出版1999年7月版

(7)      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The MIT Press, 2000.該書尚未有中譯本

(8)(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何道寬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頁376

(9)      瑪麗-羅爾.里安:〈文本、世界、故事:作為認知和本體概念的故事世界〉,第四屆敘事學國際會議暨第六屆全國敘事學研討會大會主題發言稿,2013年11月7日

(10)    Arjun Appadurai,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le Culture Economy. Theorizing Diaspora.  轉引自張松建:《文心的異同——新馬華文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頁175

(11)    弗朗斯.約翰松:《美第奇效應》,劉爾鐸、楊小莊譯,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版,頁101

(12)    何宗丞:〈媒介敘事的未來:沉浸、交互和整合、影響〉,http://www.ifanr.com/137901,轉引自Latitude 研究公司《敘事的未來》報告的觀點

(13)    黃鳴奮:《新媒體與西方數碼藝術理論》,學林出版社2009年版,頁396~407

(14)    Dan Gillmor: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 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M],O’Reilly Media,2006.

(15)    周曉虹:〈自媒體:從傳播到互播的轉變〉,2011年8月1日,人民網。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27512/227513/15300464.html

(16)    凌逾《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    凌逾:《跨媒介:港台敘事作品選讀》,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教材,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18)    凌逾:《跨媒介香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19)    王瑛:〈跨媒介敘事的風姿〉,《文藝報》2016年8月5日。王瑛:〈練文以析其辭,觀象意練其理〉,《華文文學》2017年第4期。

古遠清:〈別開生面的香港文學研究〉,《北京晨報》,2016年3月20日,《梅州日報》,2016-05-27。

徐詩穎:〈跨媒介敘事研究的新突破——評凌逾新著《跨媒介香港》〉,《香港文學》,2016年11月號。

彭瑞瑤:〈究跨越之風,闢逾常之路〉,短文見於《文學報》,2016年7月21日,長文見於《語言文化研究》2016年第6輯。

廖靖弘:〈聚焦港派敘事創意,引領文學跨界心路——評凌逾著《跨媒介香港》〉,《華文文學評論》第四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香港作家》2016年第6期

(20)    白璧德:〈論創新〉,收入《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張沛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頁148

(21)    錢鍾書:〈通感〉,收入《七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版,頁68。

凌逾,華南師大教授、中國社科院博士後、中山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高校 「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發表學 術論文一百多篇,出版書籍《跨媒介香港》、《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 態》、《跨媒介:港台敘事選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