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袁 霓 : 檳城印象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7年12月號總第396期

子欄目:「世界華文作家暨媒體聚焦檳城」采風專輯

作者名:袁霓

今年8月7日至10日,檳州華人大會堂舉辦采風活動,通過檳華堂文學部主任朵拉的邀請。很高興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三十四位作家、媒體記者、攝影家一起,去領略檳城的文化、人文和美食。

檳城,一個我非常熟悉的城市,我曾經在幾年的時間裡,每個月來來往往於雅加達――檳城。

1998年,印尼發生震撼世界的排華事件,很多女孩被當眾強姦,所有的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家裡有女孩的,只要經濟能力允許,都會把孩子送出國讀書,說是讀書,其實是避難。當時,我也把兩個女兒送到了鄰國馬來西亞的檳城。並選擇了檳華獨中。也許是因為檳華是女校,清一色女生,比較安心吧。

在檳華,當時有很多來自印尼的學生,這些學生,其它科目都趕得上,就是華文程度不一,有的完全「零」,上華文課時,完全不能和檳華的學生同步上課,檳華學校領導召集老師開會,想到了一個辦法,重新測試印尼學生的華文程度,把一樣程度的學生編成一個班,因此我唸初中的女兒和唸六年級的妹妹一起上華文課。

我的大女兒在檳城三年,唸完高中,次女從初中開始唸起,在檳城呆了六年。感謝檳華獨中為這些遠來避難的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安心讀書,獲得了知識。我的大女兒在德國唸大學,次女在美國唸大學,她們比別人多學會了幾種語言,印尼文、華文、英文、馬來文,還學會了閩南話,甚至獨立和自信。采風活動的節目安排,第三天到檳華學校參觀,我非常遺憾因為有事,缺席了這場活動。其實,很想向檳華的老師們當面表達我發自內心的謝意,現在,只好通過這篇文章來感謝了。

在我的孩子六年學習的日子裡,我來來回回陪伴她們,經常有很多時間,去逛檳城的很多景點,可以說,叫得出名的名勝都去過了。孩子畢業之後,還是會去檳城,主要是去看病。檳城的醫院因為醫療服務好,收費公道,是印尼人民去看病治病的主要選擇。

對檳城,就是一句話,熟悉。然而,熟悉,並不表示瞭解。

檳城,像一個古典美人,美在含蓄而底蘊豐富。

采風檳城的幾天裡,看到了我不熟悉的檳城。穿行在檳城喬治市一條又一條的小巷子中,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壁畫,點綴着這個城市的風景,走着走着,一轉頭,就像發現一幅讓我們會心微笑的壁畫,就連以前的巴士站改建成的 Cafe,走進咖啡館裡面,穿過去,古老的建築還是保存着,一面斑駁的牆,同樣繪着一幅壁畫,整個城市,處處都是藝術。就連那些保存得很好的古老的建築物,中式騎樓,雕花和刻着大大中文字的門扉,都在靜靜地告訴你百年風雨的歷史;街上,宗祠、寺廟與教堂、清真寺並存,凸現着各民族間的宗教和諧。印尼也是多民族的國家,五大宗教並存,民族和諧、宗教和諧,才能國泰民安。擔心的只是,一小撮極端分子一直在和諧的民族中挑起宗教仇恨。

有天,我們信步走進一條小巷子裡,看到了門扉上面掛着一個「陳氏宗祠」,外子姓陳,就走了進去,裡面兩位宗祠理事在辦公,看到我們進來,問我們甚麼事,我們說,只是進來看看,因為我們也姓陳,來拜拜祖宗神位。他們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還談到了我們兩國之間共同面對的問題,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等等等等。

我們離開了陳氏宗祠,走了一段路,忽然有人騎着摩托車追了過來,原來是陳氏的理事特別趕來送一張名片,要我們以後再來檳城時別忘再來宗祠看看。

檳城人的熱情,感動着我們。一個城市能打動人心,除了景色、建築、文化、飲食,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自在和溫暖。

幾天來,與眾多作家一起,走訪檳城的每一個充滿特色的景點,百年遺迹、馬來文化村落、南僑機工紀念碑,每個人都有自己觀賞的角度和焦點,寫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每個攝影家都用鏡頭記錄了和突出了檳城的美景和特點。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用文字和圖像來告訴眾多的讀者,檳城蘊含着的歷史和人文。

我確實非常佩服和感動於檳城華堂主席拿督許廷炎對文學的關注和愛好,他有遠大的目光和魄力,一年又一年,邀請這麼多文化人來看檳城,宣傳、推廣檳城。通過文人的筆尖和鏡頭,讓世界看到檳城。

我多麼希望有一天,印尼的華社可以跟文學團體合作,通過邀請作家、攝影家來宣傳和推廣我們的印尼。


袁霓,原名葉麗珍,祖籍廣東梅縣,生於印尼雅加達。1966年印尼風雲變色時,就讀華校小學五年級。1995年廈大函授部大專畢業。著有短篇小說集《花夢》,散文集《袁霓文集》,雙語詩集(印、中)《男人是一幅畫》,微型小說集《失落的鎖匙圈》。現為印尼華文寫作者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