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馬 峰:《香港文學》「華文文學鏈」的凝聚建構與國別踐行——印尼華文文學篇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9年10月號總第418期

子欄目:香港文學研究專輯

作者名:馬峰

《香港文學》創刊三十多年以來,一貫秉持純文學的辦刊理念,着力建構一隅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文學園地。截至2019年7月,通覽全部415期便會發現,這份出自香港的文學期刊,在辦刊理念方面具有宏闊的世界格局。更難能可貴的是,《香港文學》有超強的「華文文學」踐行力,是香港歷史最為悠久的華文文學月刊,真真是「三十年如一日」,從刊載內容、覆蓋區域、傳播影響等諸方面皆可顯見。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之外,如果《香港文學》對歐美以及新馬等地的華文作家來說是「錦上添花」,那麼對印尼等一度在本土發表無門的華文禁區則是「雪中送炭」。

 

1       「華文文學鏈」的同心共鑄

《香港文學》創刊總編輯劉以鬯先生,1918年出生於上海,曾赴新加坡、吉隆坡擔任《益世報》《聯邦日報》編輯,香港則是他享譽世界華文文壇的長居之地。自1941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伊始,他便長情於編輯事業近六十載,而1985年經他創辦並主編的《香港文學》早已打造成全球一體的文學名牌。第二任總編輯陶然先生,1943年出生於印尼萬隆,作為青年歸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後輾轉定居香港,並於2000年接手主編《香港文學》。周潔茹女士,1976年出生於江蘇常州,於美國居住生活近十年,2008年定居香港,2018年成為《香港文學》的第三任總編輯。不論是時代裹挾,還是自由選擇,他們的跨域體驗早已在歲月流轉中入骨入髓,進而發散出開闊且涵容的文學氣質。在創作人與期刊人的雙重身份調適中,如果說他們自身的流散書寫是入境入味,那麼他們借編輯場域來展演流散各地的華文文學也就入情入理。在全球化、商業化、媚俗化的驚濤連拍之下,《香港文學》的編輯同仁無不恆守志業,他們開放悅納世界各地的文學精品,同心共鑄的恰是一條入環入扣的「華文文學鏈」。

劉以鬯先生是「文學鏈」的倡言者,他褒有一顆團聚各地華文文學的雄心。在1985年1月5日的〈發刊詞〉中,他擺明文學立場與辦刊宗旨:

 

作為一座國際城市,香港的地位不但特殊,而且重要。它是貨物轉運站,也是溝通東西文化的橋樑,有資格在加強聯繫與促進交流上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進一步提供推動華文文學所需的條件。

香港文學與各地華文文學屬於同一根源,都是中國文學組成部分,存在着不能擺脫也不會中斷的血緣關係。對於這種情形,最好將每一地區的華文文學喻作一個單環,環環相扣,就是一條拆不開的「文學鏈」。

 

他突出強調香港文學應有「橋樑」的角色擔當,要為各地華文文學寫作者提供「團聚的溫暖」。他言出必行,更有遍求異域華文文苑奇葩的壯志。他曾在1993年的〈寫在《南美華文文學作品專輯》之前〉講到,「八年來我們一直在為世華文學增添新綠和青蔥而努力。但在推動世華文學時,我們一直沒有辦法組成具有代表性的《南美華文文學作品專輯》與《非洲華文文學作品專輯》。現在,得到朱彭年先生與南美華文作家的支持,終於填補了其中的一項空白,使我們在這方面邁進了一步。」(1)為讓《香港文學》繁花似錦,他不辭辛苦於牽線搭橋、搜羅佳作,其赤誠文學之心歷歷可鑒。1999年,在即將卸任之際,他再次強調同心協力的必要性,「十四年前,為了加強各地華文文學的凝聚力,我們創辦《香港文學》,在〈發刊詞〉中將各地華文文學喻作單環,強調『環環相扣』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肯聯合起來,串成『拆不開的文學鏈』。十四年來,我們一直按照這個宗旨辦事,不變更,也不氣餒。理由很簡單華文文學是一個大家庭,各地華文文學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外貌相似,精神類同,團結在一起,必可同明相照。」(2)

劉以鬯先生從1985年起擔任編務至2000年8月,共編輯出版188期(第187、188期為合刊)。從第1期開始,連通世界(華文)文壇的格局就大開,(美國)周策縱、(法國)黎翠華、(日本)竹內實、(新加坡)陳瑞獻、(馬來西亞)方北方、(印尼)黃東平等率先登場。從此,各地華文作家也就成為《香港文學》的常客,而《馬來西亞華人女作家作品特輯》《新加坡微型小說特輯》《印尼華人文學作品特輯》《南美華文文學作品專輯》等以國別或區域為鏈條的華文文學也逐漸連結起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他在第163~168期新開設了「華文文學動態」,該欄目主要側重對世界華文文學的相關刊物、作家作品、論文集等出版品以及有關各國華文作家協會文學活動的報道,其中刊物有(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會訊》《珍珠港》《新大陸》、(加拿大)《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會訊》、(荷蘭)(新加坡)《荷露》、《新華文學》《錫山》《赤道風》《新加坡文藝》《五月詩刊》、(泰國)《泰華文學》、(印尼)《拓荒》《印華文友》等。同時,還有澳門的《澳門筆匯》《澳門現代詩刊》,台灣的《創世紀》《雙子星》《藍星詩學》,大陸的《小說選刊》《收穫》《作家文摘》《世界華文文學》《中華文學選刊》《台港文學選刊》《特區文學》《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等。透過《香港文學》的「華文文學動態」,可以縱覽當時的一些重要華文文學刊物。

陶然先生繼任總編輯後,繼續打造「華文文學鏈」,有關華文文學的特設欄目也不斷豐富。從2000年9月的第189期至2018年5月的第402期,除了「文訊下載」「文學著作櫥窗」「文學活動點擊」以及文學節、文學獎、華文文學類研討會報道等,2001年他首次集中推出「全球華人作家作品大賞」(第200期)。對此,他坦率直言,「除了香港、中國大陸、台灣之外,還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華人作家的作品,且有相當的代表性。這也從一個側面再次表明本刊立足香港、面向海內外的辦刊宗旨,只要是好作品,我們都極之歡迎;這是不須多說的了。」(3)此後,他又陸續推出「全球華人作家散文大展」(第211期)、「馬華文學作品展」(第213期)、「新華作家作品展」(第222期)、「泰國華文文學作品展」(第225期)、「印尼華文作家作品展」(第232期)、「加拿大華文作家作品展」(第235期)、「旅居法國華文作家作品展」(第242期)、「世界華文作家小小說展」(第247期)、「旅居日本華文作家作品展」(第248期)、「旅居澳大利亞華文作家作品展」(第261期)、「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展」(第265、307、370、395期)、「泰華小詩磨坊小詩展」(第280期)、「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作品展」(第284期)、「美國西部華文作家作品展」(第288期)、「印尼華文文學作品展」(第297期)、「新加坡閃小說展」(第323期)、「印尼華文作家作品特輯」(第331期)、「菲律賓華文作家作品展」(第334期)、「馬華作家作品展」(第339期)、「加華作協推薦作品十二人展」(第343期)、「世界華文閃小說展」(第354、372、400期)、「世界華文文學掃描專輯」(第359期)。

自2009年開始,陶然先生在「世界、國別、區域、文類」等集體展之外,又推出「海外華文作家專輯系列」。他指出,該系列「目的是為了介紹在海外從事華文寫作的作家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身在海外而堅持母語寫作,不論是寫作環境還是發表平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值得我們重視。」(4)在欄目類別上,各輯都設有「創作、訪談、印象記、作品評論、著作年表」,能夠讓讀者對作家有大體的輪廓把握。先後出場的華文作家有「(美國)王鼎鈞」(第298期)、「(美國)非馬」(第299期)、「(加拿大)張翎」(第300期)、「(法國)趙淑俠」(第302期)、「(馬來西亞)朵拉」(第303期)、「(美國)蘇煒」(第304期)、「(美國)喻麗清」(第305期)、「(美國)聶華苓」(第306期)、「(美國)劉再復」(第307期)、「(加拿大)洛夫」(第308期)、「(新加坡)尤今」(第309期)、「(法國)黎翠華」(第310期)、「(法國)蓬草」(第311期)、「(美國)劉荒田」(第312期)、「(美國)施叔青」(第314期)、「(法國)綠騎士」(第315期)、「(新加坡)希尼爾」(第316期)、「(馬來西亞)黎紫書」(第317期)、「(美國)張錯」(第318期)、「(馬來西亞)鍾怡雯」(第319期)、「(美國)嚴歌苓」(第320期)、「(加拿大)盧因」(第321期)、「(美國)瘂弦」(第322期)、「(美國)陳謙」(第323期)、「(美國)葉維廉」(第324期)、「(比利時)章平」(第326期)、「(印尼)袁霓」(第327期)、「(加拿大)陳浩泉」(第328期)。

2018年6月8日,《香港文學》創刊總編輯劉以鬯先生仙逝,《香港文學》於第403期推出「悼念華語文壇泰斗劉以鬯先生」特輯。(5)2019年3月9日,陶然先生故去,《香港文學》於第412期特設「悼念陶然先生」專號。「陶然先生繼承劉以鬯先生的辦刊方針,樹立嚴肅文學的價值標準,以雜誌建構華文文學鏈,建設公開的文學園地,書寫新希望與新設想。將《香港文學》建設成為海內外知名的兼顧創作與批評的文藝平台,為全世界華文作家提供書寫與表達的空間。陶然先生十八年辛勤工作,為香港文學及世界華文文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6)《香港文學》的兩代先賢雖已溘然長逝,但他們曾奮力開創、悉心拓展的文學園地依舊是寫作者們的理想國,而《香港文學》打造華文文學自由空間的編輯宏願也始終堅守如一。

 

2       印尼歸僑的香港反哺

在《香港文學》的世界版圖中,對國別單環的全面爬梳與精準探研尤為必要。其中,印尼華人的歷史處境曾讓人扼腕長嘆,而《香港文學》則是印尼華文文學滲出閘門、融入世界的重要傳播管道。從印尼走出的華文作家之中,有些不僅紥根於香港文壇,在世界華文文壇也頗受認可,甚至能夠反哺印尼故土。這裡,我們首先要探討的「印尼歸僑」主要限定在香港地區,或稱之為「香港印尼歸僑」,推而廣之則可涵容在《香港文學》出現過的印尼歸僑文人群體(如大陸地區的巴人、蔡其矯等)。印尼歸僑對香港的貢獻不容小覷,僅就文化領域而論,歸僑作家的範疇當不僅限於出生在印尼本土的華僑華人(如陶然、東瑞、梅子、黎亮、鍾毓材、鍾子美、璧華、琅璧、天涯等),也包括出生於大陸但成長於印尼的華僑華人(如董橋),還可將曾旅居印尼的「南來文人」一併納入(如犁青)。

就創作來看,董橋的散文早已是香港散文的名片之一,在《從前》《青玉案》《白描》《故事》《橄欖香》等散文集中,「南洋(印尼老家)」是俯拾皆是的高頻詞,《舊時月色》的「輯一」則直接以「南洋」命名,而南洋老家的故園景致、南洋故人的傳奇風姿、南洋物事的舊學風韻無不縈懷於心。犁青的詩歌也散播各地,他不僅是創辦印尼瑪雅集團的著名企業家,其詩集《翡翠帶上的歌聲》《紅溪的血淚》等也流露出濃重的本土關懷,經他創辦並主編的《文學世界》(1987~1991年共出版13期)還刊載過不少印華文學作品。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面,陶然(著有《追尋》《與你同行》《一樣的天空》)、東瑞(著有《暗角》《迷城》《出洋前後》《風雨甲政第》《落番長歌》等)、鍾毓材(著有《故鄉別傳》三部曲、《淘金夢土》三部曲等)的作品都蔚然可觀,而現任世界華人文化研究會主席的鍾毓材早在1964年就憑小說〈萬隆孩子〉(7)獲得印尼翡翠文藝比賽第一等獎,作品也收入同名的「翡翠青年文藝專輯」。

在評論方面,在《香港文學》常發表文學評論的有梅子(著有《香港文學識小》《人文心影》等)、璧華(著有《中國新寫實主義文藝論稿》《香港文學論稿》等)、黎亮(撰有〈林萬里短篇小說的藝術特徵〉〈中國當代作家的文體意識〉等),其中犁青的宏文〈艱苦成長中的印尼華文文學〉(第34~36期)則是開風氣之先且最為系統的印華文學評論,堪稱研究早期印華文學的必讀之作。而對印華文學關注最為持久且最為深入的當數東瑞,他與蔡瑞芬協力創辦的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自1993年至2019年已為印華作家出版著作逾五十本。(8)

另外,他還著有《流金季節》《流金季節續篇》《雨後青綠》《穿梭金黃歲月》四本厚重的印華文學評論專集。

就《香港文學》的陣地而言,具有印尼歸僑身份的陶然總編對印華作家的集體展示與世界傳播的貢獻最大。首先,他與劉以鬯總編一樣,都曾多次推出印華文學專輯。其二,他對印尼師友故舊常有感念之情,「印華詩人嚴唯真,也就是當年我還在萬隆讀中學時的世界史老師林志強,也乘鶴西去,消息來得突然,2004年12月,我們明明還在萬隆舉行的『第五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上交談甚歡,怎麼一轉眼便已人事全非?我們也只能藉林萬里的文章,寄託我們的哀思。」(9)其三,對印華文學的堅韌與復甦充滿敬意,他參加「第十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後頗有感觸地說,「在我們看來,學習和運用華文,那是再簡單合理不過的事情;然而,在一段不短的時間裡,華文在印尼卻成為一種禁忌,處於『非法』狀態,直至1998年才恢復合法地位,此次會議迎來了十幾位印華作家,他們對於華文文學創作的熱情和執著,令人肅然起敬。」(10) 2004年12月,「第五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和「第九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在印尼萬隆舉辦。陶然總編認為這次會議表明,「曾被禁錮長達三十二年之久的印尼華文再度活躍;一直以來,印尼還不曾舉辦過這麼大規模的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11)其四,在個人的流散書寫中融入印尼體驗,就此他曾自述到,「身在香港,卻不斷回望中國內地,那當然是源於在求學、成長期間不可避免的北京情結,而這種回望便有了一種比較、一種落差。但在這種狀況中,自己的身份迷惑,便有意無意地彰顯出來。我想,即使我已經是香港的老居民,或者說是地道的香港人,並與香港共榮辱,或者與香港共命運,但由於自身的經歷,總是有些外來的因素,或者說是參照物,對於我的小說創作產生影響。不但是中國內地,甚至印尼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也不時會在我寫作時閃現。這時,我對我的身份便充滿了疑惑,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或許這也正是我的優勢,可能有不同的切入點,寫出我自己的小說。」(12)陶然的創作核心仍在香港,但印尼記憶所帶來的流散基因早已成為潛在的文學編碼,其長篇小說《與你同行》《一樣的天空》便命題於跨國越界的流散型態。

 

3       印尼華文文學的域外希聲

2015年1月24日,為慶祝《香港文學》創刊三十週年,舉辦了「兩岸四地文學研討會」,主題是「從《香港文學》看世界華文文學」,隨後在第365~366期相繼推出研討會專輯,可見該刊對「世界華文文學」的高度重視。同理,我們也可以「從《香港文學》看印尼華文文學」。1966年至1998年,印尼政府封鎖華文長達三十二年,華文如同毒品般被禁絕。印華作家在本土幾無發表空間,全國只有一份政府情報部門設立的印尼文、華文參半的《印尼日報》。該報曾設有《青春園地》《椰風》《星期天》《週末版》及《文藝園地》等文藝性副刊。(13)這些華文副刊不僅版面有限,而且還要受到情報部門的嚴格審查,華文作家顯然無法暢所欲言,不少作家更為規避風險而無奈封筆。基於此,從《香港文學》的第1期開始,劉以鬯總編便對慘遭壓制的印華作家格外關照,由之也為印華文學在艱難時期留下了珍貴的域外希聲。1998年以後,印尼華文報刊逐漸復甦,本土的發表園地已不成問題,此時的《香港文學》則成為印華作家主動檢驗自身創作成色的重要參照。

1999年,東瑞談到香港文學問題時,強調華文文學應有整體觀與策略性,並對奉獻良多的《香港文學》進行了高度評價,他指出「《香港文學》對印尼華文文學的支持最力,主事者明白印尼乃世界唯一華文被禁的國家,是文學的『重災區』,為了鼓勵支持,有關活動、報道、作品不計較篇幅予以刊出。近年印華文學的歷史和現狀漸為人知、印華文學的蓬勃,都和《香港文學》所扮的重要角色分不開。環觀香港和海內外其他地方,還沒有一份刊物具有這種情懷和能量。」(14)陶然總編回顧一次偶然催生的印華文學專輯時也講到,「眾所周知,華文在印尼曾遭長達三十二年之久的打壓,如今雖然翻開新的一頁,但那潛在的影響還是存在的。忽然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學節,怎能不讓華文文學界人士鼓舞呢?!於是,『印尼華文文學作品展』便應運而生。」(15)其實,《香港文學》對印華文學的關照一脈相承,不僅給印華作家以寶貴的發表機會,同時還注重文學評論對印華文學的扶持。

《香港文學》歷來重視創作與評論的雙峰並舉,姑且不談有關印尼歸僑作家蔡其矯(16)、犁青、董橋、陶然、東瑞、梅子、黎亮、鍾毓材等的文學評論,專論印華本土文學的評論便有數十篇,代表性的有王振科〈要勇敢地面對現實:讀《印尼華人文學作品特輯》中的四篇小說〉(第58期)、哈莫〈隱沒於地下的印尼華文文學:兼談黃東平兩個短篇的背景〉(第87期)、嚴唯真〈喜看印華文學新長勢〉(第134期)、東瑞〈「四海一家親的寬闊胸懷」:印華文集《沙漠上的綠洲》評介〉(第141期)、戴方〈論印尼華文詩的審美特色〉(第161期)、犁青〈嚴唯真:印華文學的長青樹〉(第168期)、黃河浪〈沙漠之樹與熱帶之花:談印尼華文詩的幾個特色〉(第187/188期合刊)、王列耀〈邱茂發與新世紀印尼華文文學中的「吾國吾民」〉(第214期)、鍾曉毅〈再度出發:讀「印尼華文作家作品展」感言〉(第232期)、黎亮〈兼論印華作家林萬里〉(第239期)、劉登翰〈從血緣親情走向種族和諧:由《印華短篇小說選》的幾篇作品談起〉(第243期)、曹惠民〈「千島之國」心靈的脈動:印尼華文文學創作管窺〉(第297期)、寒川〈雨中春樹萬人家:淺談袁霓其人其作品〉(第327期)、欽鴻〈袁霓和她的微型小說創作〉(第327期)、胡德才〈印尼華文文壇的喜劇家:林萬里創作論〉(第353期)、羅丹〈金錢、本土、喜劇:論林萬里先生《托你的福》的三種意義層面〉(第393期)等。

就印華作家集體的創作匯演來看,劉以鬯總編在1989年第56期、1992年第87期、1996年第134期、1997年第153期推出四次,而華文解禁前的時間節點尤為難能可貴,對印華作家無疑是送溫暖、增信心的仁義之舉。陶然總編則在2004年第232期、2009年第297期、2012年第331期推出過三次,在印尼華文開放後,對於相對孱弱的作家陣容而言仍有着鼓舞集體與精選個體的雙重效用。先後七次推出印華文學專輯,這在《香港文學》的國別華文文學專輯中實屬罕見。其中,第232期的「印尼華文作家作品展」最為豐富,刊載十五篇小說,十九篇散文,十三篇詩歌,一篇散文詩,一篇評論。此外,2015年3月27日在印尼棉蘭召開「『一帶一路』:蘇門答臘與郁達夫研討會」,《香港文學》第368期又適時推出「『一帶一路』與郁達夫專輯之旅」。除了印華文學專輯,不少作家也經常自由投稿。截至第415期,在《香港文學》發表過作品的印華本土作家先後有黃東平、林萬里、柔密歐.鄭、馮世才、茜茜麗亞、曉彤、雯飛、嚴唯真、舒萌、高旻、哈莫、謝夢涵、白放情、思聞、袁霓、阿五、明芳、乙丁、劉昶、松華、高鷹、碧玲、鍾若遲、莫名妙、容子、葉竹、雨村、立鋒、廣月、柳岸、曉星、金梅子、白羽、多莫、游春娣、阿蕉、邱鑫、李雲、舒馨、肖章、洋洋、文苗、黎明、徐淑芬、張運秉、陳和、楊葉青、夏夢、寒松子、司馬駿達、歐陽、白衣人、李曼陀、彩雲、李平定、南海逸人、楊玉瑛、吳榮江、謝月雲、紫青、海倫、意如香、歐陽碧漪、陳萬寶、阿里安、蔡楚華、張作良、莎萍、江帆、曾加廉、奇葩、顧長福、彩鳳、鍾逸、賴子、阿理、霖柏(林來榮)、于而凡、卜汝亮、北雁、符慧平、婭菲、思明、青筍、妍瑾、小林、蓮心、望西、孫國靜、吳祖橋等逾九十位。在此,僅選黃東平、林萬里、袁霓、于而凡四位值得特別關注的印華作家進一步探析。

首先,黃東平(1923~2014)是在《香港文學》發表作品的印華作家第一人,他在第1期便率先發表了散文〈夜行情趣〉,璧華在第1期發表的評論〈八十年代大陸的詩壇〉則算是印尼歸僑作家第一人。此外,在林萬里之前,黃東平還發表過散文〈於無聲處〉(第9期)、小說〈海外的這一家〉(第12期)、隨感〈華僑文藝寫作的條件〉(第13期)。他有着「印華文壇開荒牛」之稱,代表作是《僑歌》三部曲(《七洲洋外》《赤道線上》《烈日底下》)。正如許經漢所言,「這部巨著描繪的只是荷印群島華僑社會的生活圖景,但它反映的卻是整整幾代華僑華人的苦難生活史,艱辛創業史,赤誠的愛國史和中印人民的友誼史,這部長篇小說,因此被譽為華僑史詩,也因此奠定了作者黃東平在海外華文文壇的地位。」(17)黃東平是印華作家的傑出代表,他是在華文禁絕下潛在寫作的文學鬥士,可謂印尼華人文學的族魂。他在《香港文學》共發表十一篇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開創先河且文質並重。

其二,林萬里(1938~)是在《香港文學》發表印尼華人文學研究的第一人,也是供稿最為持久且數量最多的印華本土作家,共發表六十多篇作品。從翻譯耶谷.蘇瑪爾卓(Jakob Soemardjo)的第一篇評論文章〈一個來自中國的故事:印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紅蜘蛛》〉(第21期)開始,他陸續發表十多篇華人馬來由文學研究譯作。劉以鬯總編在給他的短篇小說集《結婚季節》寫序時講到,「在最初的一年半中,以推動華文文學為己任的《香港文學》沒有登過一篇研究印尼華文文學的文章。林萬里在1986年寄來的幾篇譯文,填補了《香港文學》在這方面的空白。」(18)如果沒有《香港文學》長期提供平台,這部馬來由語珍貴文獻《印尼僑生馬來由文學研究》的翻譯出版絕無可能。林萬里在〈後記〉中感念到,「《香港文學》社長劉以鬯先生也多次跟我建議,一定要設法把這些有關印尼僑生馬來由文學的論文結集成書出版。因為這些論文是研究海外華人文學非常寶貴的史料。」(19)

他在〈好人一生平安〉中也談到認識劉以鬯總編的經過,「由璧華兄牽線而讓我有三十年《香港文學》投稿緣。……那時候劉以鬯先生經常給我來信,鼓勵多寫多支持《香港文學》,還謝謝我是印尼第一位供稿人。我能堅持供稿三十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20)確切來說,「印尼第一位供稿人」當是黃東平,林萬里應是第二位。在創作上,他一系列經典的短篇諷刺小說〈托你的福〉〈駕鶴西歸〉等皆在《香港文學》發表,這也成就了其「印華短篇小說第一人」的文壇地位。

其三,袁霓(1955~)是印華女作家的重要代表,自2000年起擔任印華作協主席至今,著有詩合集《三人行》、短篇小說集《花夢》、選集《袁霓文集》、雙語詩集《男人是一幅畫》、微型小說集《失落的鎖匙圈》《雅加達的聖誕夜》。陶然總編在2012年第327期特別製作了「海外華文作家專輯系列:袁霓」,這也是迄今唯一的印華作家個人專輯。陶然總編對她的創作成就、組織才能以及堅韌品格無不充滿敬意,他強調袁霓「對於推動因曾被當局禁錮三十二年而一度衰落的印尼華文的復興,起了相當積極的作用。……以她的身份與成就,我們給她做專輯,對於一切喜歡華文文學的人來說,意義重大。」(21)袁霓在印華文壇算是較為多產的女作家,並以情理兼備的敘事風格見長。她在《香港文學》已發表近三十篇作品,發表數量僅次於林萬里。袁霓是經受過華文教育斷層的創傷一代,1966年就讀小學五年級時失學,在困境之中自學突圍且成長為印華文壇的巾幗領袖。

其四,于而凡(1956~)是印華中生代的代表詩人,他就讀華校小學四年級時失學,後畢業於萬隆Parahyangan大學建築系。華校與印尼文學校的雙重求學經歷讓他成為印華文壇知名的雙語寫作者,2007年出版了中印雙語的中國古代詩歌選集《明月出天山》(Purnama di Bukit Langit)。他在2009年第297期的「印尼華文文學作品展」中初次亮相,目前已發表近二十篇作品。其中,〈我城:雅加達速寫〉〈河城戀歌〉〈旅歐散記〉等新詩具有多元的跨時空視維。《時間的碎片》是詩人即將出版的新詩集,他以詩歌去沉思時空,而在時空觀照中又可一窺當地華人生態。其「城市書寫」值得期待,他常在城市遊走中潛蘊古今變遷、文明失落、生態弊病、文化想像、身份認同等諸多層面。

 

《香港文學》為世界各地華文文學提供了一片同台共映的自由天地,三十多年來已凝聚建構出一條環環相扣的「華文文學鏈」。文學鏈的延伸,離不開國別華文文學的開疆拓土,而踐行推廣力將決定其可能的長度。作為單環的國別華文文學,尤其像印尼等偏弱區域的華文文學,仍需在自我打磨中提高創作品質。只有如此,《香港文學》精心打造的「華文文學鏈」才會環環錚亮、牢不可破。

 

【註】:

(1)         劉以鬯:〈寫在《南美華文文學作品專輯》之前〉,《香港文學》1993年第104期

(2)         劉以鬯:〈將散沙凝聚成塊〉,《香港文學》1999年第169期

(3)         陶然:〈節拍二百〉,《香港文學》2001年第200期

(4)         陶然:〈又是金秋十月〉,《香港文學》2009年第298期

(5)         周潔茹:〈編者語〉,《香港文學》2018年第403期

(6)         周潔茹:〈編者語〉,《香港文學》2019年第412期

(7)         翡翠青年文藝專輯:《萬隆孩子》,雅加達:翡翠文化基金會,1964年版

(8)         馬峰:〈東瑞與東南亞華文文壇的交往(代序)〉,參見《穿梭金黃歲月》,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版

(9)         陶然:〈聚散無常,友情恆久〉,《香港文學》2008年第287期

(10)       陶然:〈開拓視野,文學互動〉,《香港文學》2002年第216期

(11)       陶然:〈世間真情常在〉,《香港文學》2005年第243期

(12)       陶然:〈寫作中的香港身份疑惑〉,《香港文學》2004年第231期

(13)       嚴唯真主編:《翡翠帶上》,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版,頁13

(14)       東瑞:〈香港文學的三個問題〉,《香港文學》1999年第169期

(15)       陶然:〈詩情畫意〉,《香港文學》2009年第297期

(16)       《香港文學》不僅推出蔡其矯紀念專輯,還由陶然主編並出版《蔡其矯詩歌作品評論選》(香港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

(17)       許經漢:〈黃東平簡歷〉,《黃東平文集》(第一卷),雅加達:印尼雅加達金門互助基金會文化部出版,2003年,頁11

(18)       林萬里:《結婚季節》,新加坡:島嶼文化社,1990年版

(19)       耶谷.蘇瑪爾卓著,林萬里譯:《印尼僑生馬來由文學研究》,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版,頁142

(20)       周潔茹主編:《期頤的風采――懷念劉以鬯先生》,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年版,頁115
(21)    陶然:〈別有天地〉,《香港文學》2012年第327期

馬 峰 山東臨沂人,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博士後,曾任教於印尼建國大學(Bina Nusantara University)中文系,著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華文女作家小說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