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鄭 潔 : 「天行荷花」觀後感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4月號總第400期

子欄目:文藝茶座

作者名:​鄭潔


hk_c_82.png

香港一地,不僅摩登都市,高樓林立,霓虹璀璨,且亦青山隱隱,綠水迢迢,廢堡石壁,自有古意。鍾靈毓秀,藏龍臥虎,匯聚各方英才。不少在國內難得一見的大畫家,在香港偶然的朋友聚餐或者展覽會中,便能有幸拜識。我第一次見到著名畫家林天行先生,即是數月前在秦嶺雪先生的雅集中。林先生乃畫壇前輩,幼從吳國光、林光、陳挺、劉牧等耆老習畫,1984年來港定居,1989年修讀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系。返港後,設帳教徒,活躍於藝壇,與先師萬青屴教授等名家交遊,且屢獲殊榮,享譽國際。
觀天行先生之繪畫歷程,早期作品,致力於傳統山水,勾勒點染之功,爐火純青。來港之後,探索運用傳統筆墨描摹現代都市:維港吊機、樓叢基建,無不入畫;且設色大膽,穩重中見明快,突破傳統。近年由山水、都市,轉攻花鳥。先生於荷花尤為鍾情,創作數百幅,在港展覽多次,風格數變。其筆下之荷,婀娜多姿,或含苞臨水,或淨植斜逸,掩映晨輝暮靄,演繹萬種風情。先生擅長筆、墨、色兼用,沒骨、潑彩、點染、勾勒等技法,穿插其間,有骨有肉,神采奕奕。
先生緣何愛荷?根據榮寶齋的評論文章,先生以荷花而表崇佛之意,以荷之聖潔表徵佛家之清靜。不禁令人聯想到「出淤泥而不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愛蓮之說。更進一層:儘管中國文人畫傳統,宋元以還,不乏禪意;荷花圖明代以後,八大、金石,而至李鱓,更是大師輩出,然以筆者觀之,先生對於荷、佛因緣之詮釋,自有獨到之處。林作一掃孤高清寂之禪宗遺風,巧添絢爛精誠之密宗情致。聯繫先生的創作履歷,其三入藏地,高山跋涉,雪域參僧,或得其真諦。佛說一山一水、一花一草,皆有佛性,而以荷花體現人世佛教,或以先生,首開先河。

hk_c_83.png

天行荷花,非遺世清磬,乃入世妙音!筆者觀摩天行之荷花展,亦曾面詢畫荷緣起。先生告知,自幼愛荷,無荷不成趣。其言雖簡,聽者卻不難感受到藝術、生活,兩者互融之入世哲學。細觀其作,更感先生所畫之荷,乃現代都市環境中的荷花,生活中的荷花。以《2017年荷花天行:林天行彩墨藝術展》所展作品為例,其中《愛蓮說》、《緣起》等作金碧輝煌,而又暗蘊幽情,荷瓣白粉嬌嫩,穿插於撒金畫面。金色潑彩如葉如霧,又如陽光反射,秋意澹澹,侵淫其間。三幅《君子如荷》大篇幅施以墨色,似描摹孤芳獨綻,出淤泥於瘴氣難開之城市晨昏,繼而映襯荷花之高潔。石濤言:「墨團團裡墨團團,墨團團中天地寬」,似正是《君子》系列跨越古今,融貫中西之謂也。《霞韻》、《暉》、《歌吟》數幅更見當代精神。朱自清《荷塘月色》狀寫月下賞荷之所見所感,荷花姿色與高樓縹緲樂音之通感,最是亮點。先生這組作品亦有同工之妙。不同之處是,畫面褪卻晨鐘暮鼓的古典情懷,斑斕色調對應現代都市環境中的繽紛霓虹。不禁勾起筆者之回憶:筆者曾遊歷中國西部古城新區,嘉峪關雄踞塞外,見證千年風沙,而其新建之市民廣場則霓虹閃爍,水柱輕快,廣場音樂起伏盪漾。古城新區中的荷花,雖有古意,但借助現代軀殼,呈現入世面貌,表現出對摩登都市生活浪漫情調與快速節奏的適應。天行荷花正是予人此種花開古堡,吐露都市之感受,帶着古典氣息的荷花,與高樓彩燈、都市樂音、噴池漾波,交相輝映。比莫奈之睡蓮多了一縷東方情韻,較八大金石更有時代氣息。
這便是風格獨特,以古荷入當代都市之天行荷花!

2018年1月14日(星期日)晚於香港中文大學




​鄭潔,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榮譽研究員、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管理特聘研究 員,目前在美國多家大學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