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葉 輝 : 新界古老墟市的前世今生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3月號總第399期

子欄目:文學活動點擊

作者名:葉輝

新界各區現存不少古老墟市,比如說元朗舊墟、上水石湖墟、粉嶺聯和墟以及大埔舊墟等等;據嘉慶廿四年(1819年)重修的《新安縣誌》就載有「大橋墩墟」,此亦稱為「圓朗墟」,在清初遷界之後,遂日漸荒廢沒落;及至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遷界令,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准於其封地設立墟市,他遂將元朗河口西岸的「大橋墩墟」,遷至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今稱「元朗舊墟」。

元朗舊墟與大橋墩墟
「元朗舊墟」今日位置,就在元朗市中心東北邊緣;古時的墟市或集市乃鄉民的交易中心,鄉民可將農作物挑到墟市交易或買賣;打從康熙實施遷海令之後,「元朗舊墟」遂遷至茅洲,及後復墟,鄉民將茅洲南海洪聖大王請至元朗,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為南海神誕,廟內有五塊碑刻,記載元朗墟市之建立及其演變過程。
大王廟又稱大王古廟,康熙八年(1669年)鄧文蔚由大橋墩遷墟至元朗,建有大王古廟,其後於道光十七年(1838年)修葺,大王廟為當年「元朗舊墟」的政治及宗教信仰中心;玄關二帝廟或稱關帝廟,就在「元朗舊墟」長盛街盡頭,建成年份已不可考,料始建於十八世紀,供奉玄天上帝及關帝,如今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而元朗每十年打醮一次,於玄關二帝廟舉行祭神儀式。
玄關二帝廟為二合院式設計,一般廟宇門口的牌匾俱橫放,而二帝廟則豎直,據聞僅有皇帝御賜始可如此;廟內有價值之文物,包括由佛山隆盛爐所鑄造、上刻「康熙甲午年」(1714年)之銅鐘,重達二百八十斤,至於聚寶爐,上刻「乾隆十三年」(1748年),從銘文可見,此為蔡姓、王姓等鄉民所捐獻。
現存於廟內而刻於咸豐六年(1856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記載:清康熙八年(1669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而墟市主人乃是錦田泰康村鄧氏家族之鄧文蔚一房的光裕堂;此一舊墟乃錦田、屏山一帶的農產品集散地,墟市之內有長盛街、利益街與酒街等三條街道,有東門及南門兩個入口,內設舖戶共百餘間,每逢農曆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日為墟期,設有公秤,收益則歸於光裕堂。
話說鄧文蔚於1699年建立「元朗舊墟」,此後數百年來商業活動繁盛,墟市內聚集不少商店、客棧、民居及廟宇,同益棧今日就位於利益街20號A及21號,專門招待在墟期內來自各鄉的商旅,客棧樓高兩層,以青磚建成及以花崗岩為基石,古色古香,石牆上雕刻雀鳥圖案,正門大招牌雕有「同益棧」三字;而晉源押則位於「元朗舊墟」長盛街72號,由已故的元朗鄉紳鄧佩瓊之父鄧廉明所創立,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了,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晉源押為本港現存最古老的當舖,早在開埠之前就已開業,及至二戰之後,就結束營業了;原本門前懸掛葫蘆形的招牌,有金錢及蝙蝠圖案,寓意「福在眼前」;至於書有晉源押的招牌,則早已棄置;此一押店以青磚建造,以麻石為基層,熨攏式大門,兩側書有對聯:「晉饒萬寶、源匯百川」,則早已不知所終了,屋簷鑲有雕花陶瓷,仍保留古色古香的建築原貌。
至上世紀初期,元朗市日漸發展,以致元朗涌(舊稱水門頭)河牀淤塞,內陸水運貨物則在青山碼頭清卸,再轉陸路而運至「元朗舊墟」;此所以自1915年新墟市建成之後,舊墟就漸日趨衰落了;今日舊墟的長盛街仍保留不少古建築物,稱為「滿清一條街」;在舊墟西南面,為俗稱五合街之所在地:那就是合益街、合發街、合成街、合和街及合和後街,共建有九十四幢二至三層高之樓房,每幢約值七百五十港元,地面為商舖,樓上則用作貨倉、工場或住宅,由合益公司管理,每年租金僅為一元,其後逐漸增至五元;元朗新墟另有一塊空地,可供攤販投標,墟期則與舊墟相同,擺賣需繳付費用兩仙;墟內設有公秤,為合益公司所有,以投標方式由商人經營,以糶穀糴米為主,在墟市中心則建有大穀亭,以供鄉民買賣,今日谷亭街即以此命名。
道光十七年(1837年),墟市已有百餘間樓高兩層的店舖或民居;還有當舖、酒家及客棧等等,逢農曆墟期,來自錦田、屏山一帶的鄉民於大清早趁墟,期間,外國及內地商販亦可在墟市內交易,所以元朗墟就成為清代早期對外通商之基地;及至1915年元朗新墟建成之後,「元朗舊墟」遂日漸衰落了,清代建築就成為市鎮歷史見證,亦成為新界傳統文化之縮影。
今日所見,「元朗舊墟」內三條街巷中尚存清代舊樓房已寥寥可數,在東門路口兩側尚有四間舊樓房,走至酒街,則僅餘兩間了;翻查舊資料,顯示附近至少有七間舊樓房;長盛街除晉源押以外,舊樓房就更少了,南門口尚可見幾間;在「元朗舊墟」所見,兩旁盡為兩層樓高之建築,從破爛的舊樓房依稀可見,簷下壁畫、木雕、石雕以及磚雕等裝飾,地基採用麻石――僅富有人家始可採用此等建築裝飾,平民的房屋僅以青磚建造。 

石湖墟與上水鄉
石湖墟之所以採用「石湖」命名,皆因墟內之郵政局附近有一條小小河流,設有貯水池,而池下有石,日久就形成小小的湖了,此外另有說法,當地在設墟之前為採石場,當中的「石湖」,即採石場之意;石湖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建立,不久就成為商業中心了,早年由上水鄉事委員會管理農業買賣活動,然而,在1955年2月21日及1956年12月23日接連發生兩場大火,石湖墟遂淪為頹垣敗瓦了,至1957年展開重建計劃,至1964年始完成,現存墟內建築物多為其時所建,於1993年就將新成路的舊街市遷至石湖墟新街市。
石湖墟的歷史可遠溯至清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嚴防沿海居民接濟台灣鄭成功而實行遷界,沿海五省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致令沿海居民流離失所,康熙四年(1665年)兩廣總督周有德與廣東巡撫王上任,上奏請求復界,至康熙八年(1669年)批准復界,居民才得以回鄉重建家園,居民遂集資興建「報德祠」以紀念;及至1955年,大火焚燬報德祠,現僅餘巡撫街。
每逢大時大節,如農曆新年及八月十五中秋節,上水鄉就顯得異常熱鬧,為生活而散落於世界各地的族人俱趕返上水家鄉團聚過節,至於燒炮仗及放孔明燈等不可或缺;石湖墟附近的街道俱以「新」字命名,取其新興之意:新豐路、新健街、新康街、新財街、新發街、新成路、新功街、新樂街、新祥街、新勤街,如今石湖墟仍為上水商業重地,商業活動繁忙。
說起上水,就想起上水鄉,皆因有上水始有上水鄉之名,始有上水石湖墟與上水火車站,上水鄉距上水火車站約六七百公尺,步行十多分鐘就可抵達了;上水鄉有十多條圍村,諸如圍內村、大元村、興仁村、文閣村、門口村、莆上村等;上水鄉村屋俱為傳統的青磚瓦背屋,俱一層過而結構簡單,當中並無窗口、廁所、自來水及去水位,而日常用水俱為井水與公共廁所,此所以上水鄉就有不少水井,當中就有一條村,名為井頭村。
上水鄉幾間祠堂仍保留原來風貌,上水鄉內居民俱廖姓,為新界四大姓氏之一,而廖萬石堂與廖明德堂俱列為一級保育文物古蹟,此一祠堂建築得非常古式:青磚瓦背,石柱橫樑,以供村民祭典與喜慶之用;據《廖氏族譜》所載,可遠溯至西晉子璋公,封為衛鎮國大將軍,其後子孫繁衍,散居各地,而上水廖氏源自河南,其後遷居江西、福建等省份,及至南宋末年,廖仲傑為避戰禍而南遷,傳聞他與文天祥的後人私交甚篤,初期居於屯門,再遷至深圳河以北的福田,及至1350年,始定居於原名鳳水鄉的上水鄉。
及至明萬曆年間,第七代祖先廖南沙有感於族人散居各地,遂倡言聚族而居,選定地形如鳳的風水地(指鳳水鄉),遂合力建村,那就是今日所見的圍內村了;廖族為新界聚族而居的第三大的單姓村,位於梧桐河上,統稱為上水鄉,其實由九條村落所組成:甫上村、圍內村、門口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興仁村及文閣村,載於《新界原有鄉村名冊》之內,及至1898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其時定居於九條村落的廖氏族人及後代俱為新界原居民。
及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上水僅為萬餘人的小鎮,分別居住於上水鄉及新興的石湖墟,而石湖墟出有十餘條街道,所建樓宇一律為三層高;當年尚有一間行樂戲院,並無空調,僅有牛角扇,但入座率卻甚高,而在四、五十年前,鄉野小鎮最大娛樂就是看電影了。 
觀眾來自石湖墟與上水鄉,更有來自上水附近的鄉村,比如新田、洲頭、古洞、河上鄉、蕉徑、打鼓嶺、沙頭角、文錦渡、金錢村、松柏塱等等,鄉民為看影畫不惜從偏遠乘搭巴士,前往上水行樂戲院,順帶辦理私務與購買其他日常用品,如去銀行存錢或提款或到金行購買首飾;上水雖為邊陲小鎮,石湖墟倒開設不少金行與銀行,當中不乏老字號,比如南盛老金行、老西成金行等等。

大埔舊墟與太和市
追查大埔舊墟的信史,宋朝期間,鄧族先祖從中國內地遷至錦田定居,其後由於鄧族人口繁衍,所以分遷到元朗廈村、屏山及粉嶺龍躍頭等地;及至1595年(明朝萬曆廿三年),龍躍頭鄧族在林村河以北一帶(今大埔舊墟附近),建立「孝子鄧師孟祠」,1672年(清朝康熙十一年),鄧氏族人遂向新安知縣申請在「鄧孝子祠」旁建立墟市,憑以墟市收入延續香火。
現存的《大埔示諭》石碑記有此事:「欽加同知銜,署理新安縣事,候補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鄧,為出不曉諭事,現據職監鄧履中等呈稱,伊祖於萬曆年間,在大埔建立孝子鄧師孟祠。至康熙十一年,伊祖鄧祥與鄧天章懇承大埔稅地、復在孝子祠側立墟、起舖招賈營生,將該墟出息為孝子糧祀之用。迨嘉慶年間,文元著在文屋村越界起舖,經伊祖稟控前縣,斷結勒石,嗣後各管各業,文姓只可起做房屋,不得起舖招客。茲因同治十二年,風颶大作,文屋村沖為平地。文姓現欲立墟、起舖招商等議。忖大埔一墟,為孝子糧祀而立,若文姓起舖,將來彼興此衰,糧祀從何支。叩乞出示立案等情到縣。據此,除批揭示外,合行出示曉諭,為此示。仰該處軍民人等知悉,爾等須知大埔墟原係鄧姓稅地,而墟中出息為子糧祀之需。倘有恃強違抗,本縣定即差拘訊究。」
另據《新安縣誌》所充載,鄧師孟為明代隆慶年間(1567年至1572年)人士,其父為海賊所擄以勒取贖金,但他無法籌得贖金,遂親赴賊船以身代父為人質,海賊遂釋放其父;而他不願為盜匪所挾持,就趁無人監視之時投海而死;其後新安知縣邱體乾得知此事,將其事蹟寫入《新安縣誌》以示表彰;至明萬曆年間鄧氏族人在大埔建孝子祠以紀念;鄧族另一分房亦定居於大埔頭(今大埔頭村),附近為今太和村及太和鐵路站,而文族族人亦遷入大埔泰亨。
康熙十一年,為維持孝子祠香火,鄧氏鄉紳在祠旁建立墟市,收入撥作經費;昔日大埔汀角路前方為一片汪洋,有不少船隻在此停泊,水上交通非常方便,遠至沙田瀝源及烏溪沙一帶的鄉民亦乘搭街渡至此買賣;村民信奉天后,遂修建天后廟;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天后廟為宗教及行政中心,吸引大量善信拜祭,亦為大埔鄉紳聚會與議事之所,此所以鄧氏族人遂取得此區的經濟壟斷地位了。
光緒年間,由於鄧氏族人多勢眾而財大氣粗,引起附近其他姓氏族人的不滿,及至清代中葉,太坑村的文氏有意另設一墟市,據說,其時泰亨青磚圍父老文湛泉在墟市中購買一條石斑,遭仗勢者阻止並以粗言相向,致令他屈氣難消,而日積月纍的恩怨情仇,從而決心另建新墟,遂召集鄉鄰以發起籌建。文氏聯合七個非鄧氏村落: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及粉嶺約,組成大埔七約,七約鄉公所遂開發大埔新墟;鄧氏族人向新安縣府以「影響鄧孝子祠祀糧」為由提出反對,經連番訴訟,卻因大埔受颶風侵襲,大埔不少地區急待重建,始得以草草定案;由是新墟終以太和市命名,且規定文氏一族不得越界於舊墟建立商舖。
太和市在大步墟對面河面一帶,遂命名為太和市,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農曆七月初八在今富善街開墟,計共二十八個舖位,逢每月上、中、下旬的三、六、九日為墟期;墟內鄉公所為辦事處及宗教中心,設有公秤制度以突顯公平交易,鄉公所內則供奉文武二帝,即文武廟前身。
太和市成立後,鄉民往返林村河兩岸不便,依靠橫水渡甚或涉水橫渡林村河;七約於1896年修建由太和市至林村河北岸的廣福橋;英國自租借新界後,於廣福橋側興建一條單程行車橋樑;及至1948年更將行車橋擴建為雙線行車;此所以港人慣於將太和市稱為大埔墟,而原大埔墟則稱為大埔舊墟;尚幸今遺留天后廟及舊地圖上的大埔舊墟,堪可作為歷史的見證。
上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僅餘太和市續用大埔墟之名;及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港府於林村河北岸、大埔頭以南建太和邨,以保存文化與歷史,九廣鐵路增設車站,命名為太和站,從以令不熟悉大埔歷史的人士,誤以為太和邨為太和市的原址,並將太和邨一帶稱為太和,時至今日,提到太和必指太和邨,遂無人以太和市稱呼林村河南岸的墟市了。
大埔舊墟原本稱為大步墟,位於汀角路天后廟附近,為九龍城與深圳墟之間的交通要道,加之面臨大步海(今吐露港),遂成為重要的營商港口及貿易中轉站,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於廣東沿海各地,甚或遠至潮汕。

聯和墟集資而建
聯和墟於1949年10月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及部分大埔區村民集資成立,在1951年正式建墟;昔年聯和墟建有屋宇共二百餘間,中央建為有蓋露天市場,為水泥建築,設有六十個檔位,可容百餘個小販攤位;據統計處於2007年所統計,聯和墟人口約為二萬多;墟內分為六街:聯和道、和豐街、聯發街、聯興街、聯盛街及聯昌街;墟市四周俱為新式兩層高建築,當中設有共九十間店舖,所經營的行業包括洋貨、雜貨、白米、茶樓、餐室、攝影、沖曬、理髮廳及旅店,其後更有跳舞學院與電影院等等。
聯和墟之設立,主要與上水石湖墟競爭,此前,石湖墟為粉嶺、沙頭角、軍地、打鼓嶺一帶鄉民交易的市集,但因被墟主上水廖氏多收秤佣或公秤不準確等問題,致使粉嶺區之鄉民建立新墟以保障自身利益。
在上世紀1940年代,港府鼓勵鄉村籌建墟市,遂於1948年,由當地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聯和」就帶有「聯合」、「和睦」之意,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而註冊地址則為安樂村瑞勝書樓;起初法定資本為五十萬港元,計共五萬股,每股十元,分為「創辦股」及「普通股」;「創辦股」由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的鄉村所認購,「普通股」則由個人、祖堂或公司購入。
聯和墟於1951年1月20日秏資二百萬元,正式開幕,墟期為一、四、七日,與石湖墟相同,墟內買賣活動日漸頻繁,墟期由是變為名存實亡了;日間貿易以外,在凌晨時分,亦有農民在市場對出的空地出售新鮮收割的蔬菜,此為天光墟。
於1952年在墟市之後,建有聯和新村,樓房面積約可間一廳兩房,為數一百間公開發售,樓宇外牆為白色,當地人稱為「白屋仔」:而戰後的聯和墟,由於鄰近英國騎兵隊駐紥於皇后山軍營,墟內湧現英式酒吧街,亦有不少西餐廳開業;早期主要服務英兵的粉嶺聖若瑟堂亦於1953年建立,其後聖堂更於1960年創辦教會學校培靈小學;第二次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遷台,有不少人員在港展開情報工作;北區住有不少南來的人口,故此戰後每逢雙十節,聯和墟遂「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飄揚。




葉輝,曾任報社社長,著有散文集 《甕中樹》、《浮城後記》、《水在瓶》,小說集《尋找國民黨父親 的共產黨秘密》,文學評論集《書寫浮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