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陳德錦:《願望之泉論》——音羽之瀑的聯想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9月號總第405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大展

作者名:陳德錦

高氣壓帶來的熱浪,一波一波,蒸籠一樣罩住整個京都。走到清水寺的音羽之瀑前,看見旁邊的茶屋在賣冷飲,不自覺走進去,叫了一客宇治綠茶刨冰。說是瀑(日語是「瀧」),其實是三線細細的水流,左、 中、右地從山澗注入小池。遊人在廊下排隊,拿着長柄杓子,隨意在其中一線流水舀水,往嘴裡送去。
7月17日我來京都時,祇園祭剛好進入尾聲,沒趕得及看見「山鉾」、「長刀鉾」的盛大巡遊,卻見大路邊有些祭壇,掛了一些白色的燈籠,整整齊齊像 一列商品。祇園祭是著名禳災節日,今夏關西地區既有地震復有豪雨,幸沒有更惡劣的瘟疫隨之而來,或竟是「長刀鉾」及時出現,把瘟神鎮壓下來了。這時 節日本人的敬天意識應該達到最高峰,市面卻一片平淡,畢竟時代不同了。
遊人多來自中、韓,有些租來傳統的和服,在石階上三三兩兩走着,酷暑天大汗淋灕,扮相沒可能像祇園藝伎或櫻花下的新人。但要是融入異國風俗,在音羽之瀑前輪候生命中僅有的一杓子水,則多麼酷熱的天氣都可抵償吧。
為何這一杓子水是生命中僅有?泉水特別甘甜還是含有特殊的礦物質?非也。據說這三線泉水分別代表名利、愛情、壽命,選擇其中一線泉水,盛一小杓飲之,就能助長福氣。反之,過量飲用則福祉減半, 兼飲三泉則不但效果不彰顯,更恐帶來不測的禍患。
這樣說,跑來音羽之瀑飲水求福,一生一次便足 夠了。假如效果不彰顯也不必再來,泉水不靈驗了。
茶室裡有空調,刨冰融解得較慢,我多坐一刻, 想起了許許多多關於許願的故事。賀伯爾(Johann Peter Hebel,1760-1826)的〈三個願望〉也許很多人還 記得。一對小夫妻得仙子答應滿足他們三個願望,烤馬鈴薯時妻子脫口說最好能配以香腸。香腸果然跳到 碟上,丈夫卻因為妻子輕率,半詛半怨道:「但願香 腸長在你的鼻子上!」第二個願望竟又實現,妻子有 了一張難看的臉。夫妻倆無奈,只得使用第三個願望 讓香腸脫離鼻子。
這故事不是教訓我們「想好願望等仙子來」,而是要知足。第二個故事是托爾斯泰著名的〈一個人需 要多少土地〉,出身窮苦的農民帕霍姆,一次又一次實現了擴充土地的願望,卻貪得無厭,因不能在日落 前跑完一圈而失去一片廣闊的土地。當然,托翁的教訓也不單是知足,而是生死攸關的大道理,結局因此不是願望折半或失落,而是帕霍爾為此丟了命。
音羽之瀑的許願方式,也隱藏着知足的信息,而 且合乎生命之道。試想:假如求得壽命延長,那麼所得到的愛情或成就自更綿延深厚,無須同時疊加,三 個蓋是蓋不到九個壺的。設若自感愛情和成就不足, 單求兩者之一以達均衡便可以,不用再求健康長壽以 圖非分的幸福,因為一個正常人無法消受重重疊加的 福分。變成唐璜或變成帕霍姆都是災難。富翁也不容易與人共享情感,電視連續劇刻畫得多了。那杓水不能多喝,不能亂喝。
然而天氣這麼炎熱,能多求一絲清風嗎?看來也是不能。《傳道書》說過:「上帝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地球變暖而產生極端的天氣,禍端之一,是人類過度使用能源、排放過量的廢氣。上帝或者大自然不過把理應如此的後果反映出來,假如這規律竟會顛倒,不減廢而天氣越清涼,那 麼上帝就沒有垂訓於世人了。 吃罷綠茶刨冰,本來想多要一瓶可口可樂,但見 這茶屋的冷凍箱不斷在消耗電能,立時斷念。音羽之 瀑提醒了我要知足。

2018年7月29日

陳德錦,香港浸會大學博士。著有 散文集《一枕酣眠》、《身外物》 及評論集《中國現代鄉土散文史》、《宏觀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