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西 西,何福仁 : 《索拉里斯》:小說和電影——西西、何福仁科幻對談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2月號總第398期

子欄目:真情對話

作者名:西西,何福仁

○:西 西 □:何福仁

1

:外太空即使有適合我們居住的地方,那也會是其他不同的生命形式。

:可能,某些人會再加上「不排除」,說可能懸掛十號風球,卻架牀疊屋說「不排除這個可能」。


:多年來科幻小說寫外星族來到地球,主要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敵意的,要侵佔地球,像H.G.Wells的《星際大戰》,像近年很爛的電影IndependenceDay;另一種是善意的,可以做朋友,像史匹堡電影《第三類接觸》。無論敵意的、友善的,態度都很清楚。這其實是我們對待其他人,尤其是對待其他國家的態度:非友即敵。

我最近再看Lem《索拉里斯》(Solaris),顯然不同,甚至不是第三種,既是朋友又是敵人,可能兩者都不是,而是你根本不知道,不能歸類。如果以為生命的形式是穩定的、固體的,這小說,則是液體的,而且不斷變動。這是非常好的一本書,啟示我們,別以為你明白瞭解其他的文明,何況,如果這文明比你高。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本科幻小說,作者是斯塔尼斯瓦夫萊姆(StanislawLem19212006),波蘭人。他寫的機械人的故事《機器人大師》,幽默,有趣,《索拉里斯》是科幻小說的佳作。


:我看了兩遍,多年前初看時嫌它議論多了,現在再看,這本1961年寫的科幻小說,思想的深度,的確與其他英美的科幻小說完全不同。也許要先簡述一下這小說。


Solaris,索拉里斯是太空外一座很神秘、奇異的星座,外表由一個原生體的海洋包裹,好像會思想。人類於是在離海洋四五米的上空建立太空基地,研究它,研究了百多年,收集了大量海洋活動的奇怪現象、數據,因而產生所謂索拉里斯史、索拉里斯學Solaristics,舉辦過無數研討會、論證會,但始終沒有人能夠好好解釋這個會思想的海洋。


:《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2014;或譯《星際效應》)尋找外太空基地,最初降落的星球,不就是一個海洋麼?


:對。考察員不是遇難墜海,就是失蹤。有人曾回報看到甚麼,譬如一個巨大的孩童,但地球上的專家學者都只當是幻覺。除了是幻覺,還可以有甚麼解釋呢?而且學者更分門分派,鬧得水火不容。主人公凱爾文KrisKelvin是一位心理學家,因為太空站出了狀況,被派到太空基地調查,基地只餘下三個人,其中一位科學家是他的朋友。故事從他登上太空船出發開始。


:小說運用第一身凱爾文的角度敘述。

:他到達時,才知道他的朋友自殺死了,另外兩個,一個叫斯諾特Snaut,花名「耗子」,看來奇奇怪怪、神經質、緊張,只一再強調如今只有他們三個人。另外一個薩托琉斯Sartorius,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哪裡像太空基地?不如說是個異托邦,一個精神病院。他走出房間,馬上就看見一個高大的黑人女子,她對他可視若無睹。三個人?這是否恐怖小說的橋段?


:開始的確有點恐怖、懸疑。他發現,在他來臨之前,他們曾用超強的x-ray向海洋照射,照射了好幾天,作為試驗,看海洋的反應。那本來是不容許的,太強烈了,那是他的朋友的主意。


:詹姆遜的用詞是,想令這個平靜的海洋「屈服」。


:海洋沒有「屈服」,但異象出現了。他回房疲倦地睡去,醒來,發覺一個女子就坐在牀邊,看着他,那是他的妻子哈瑞Harey,十年前自殺死了。他和她有過一段不愉快的婚姻,她認為他不關心她,因此產生悲劇。


:十年生死兩茫茫……

:但不可能是幻覺,那分明是有血有肉的哈瑞。她呢,好像甚麼都忘記了,知道自己、對方是誰,可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一個沒有許多記憶的生命。他當然很害怕,哄騙她走進一個飛船,把她發射到外邊去了,以為解決了問題。

然而第二天,他從睡夢裡醒來,又發覺她坐在牀邊,看來純真、無邪,仍然好像甚麼都沒有發生過。我遺漏了甚麼?

:沒有甚麼。她一直跟着他,他嘗試把她關在房間裡,她卻死命把門撕開,把自己也弄傷了。但她有一種自療機制,傷口很快痊癒。她可以不吃,不睡。後來呢?


:後來,他發覺其他兩個科學家,也有這種遭遇。他們看來同樣遇上自己深藏的、壓抑的秘密,以人的形象出現,那原來就是海洋對x-ray的回應,從人類的內心世界發掘,像鏡子那樣,讓人看見自己的「真相」,而且倒過來,人反而成為被觀察的對象。不過,也只是這樣罷了,不一定是惡意的。之前自殺的一位,明顯看到的是黑人女子;留下來的兩位,看到甚麼、遇上甚麼,書裡沒有寫,只見陰影,或者聽得一個孩子的笑聲。在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19321986)的電影,讓我們隱約看到一個小孩,或者侏儒。他們既不理解,又都想把重塑出來的形象隱藏起來。凱爾文這才明白,兩人難以啟齒的原因,也不想回報地球,因為沒有人會相信,而每個人收起來的東西又不相同。

:這小說先後三次改編成電影。先是1968年,改成蘇聯的電視電影;之後是1972年,同樣是蘇聯製作,導演是大家塔可夫斯基。再然後是2002年,美國的索德伯格(StevenSoderbergh),可見這小說的吸引。小說中,一個科學家記錄在飛行時看見海洋上出現一個巨大的嬰孩,那不是幻覺又是甚麼?這是心理的問題嗎?這位心理學家DrKelvin到來就能夠解釋問題嗎?他是阿西莫夫的DrCalvin?他應付的,卻是另一個星球。更有趣的是,這個來自人類內心的形象,一經塑造,就是獨立的生命,會學習,會思考,會追尋自己的身份,會自行選擇。

當哈瑞知道自己的過去,不,那位真身,是自殺死的,她也嘗試自殺。Kelvin開始接受這個複製,像贖罪,甚至愛上她,他苦惱極了,過去可以彌補嗎?自己愛的是那個真人,是記憶,還是這個複製?去呢還是留?她卻因為認識到不可能跟他到地球去,她不可能通過身份檢定之類,請求Sartorius用光束消滅器將自己毀滅。

:這小說處理的遠不止是心理問題,也不止是愛情,是人的尺度……

:人在宇宙間的位置、人有限的知識。你想到許多。令人想到,整個外星族、科幻世界,包括小說、電影,各種考察,這是薩依德Orientalism的先聲,Lem的視野不是歐美西方,而是全人類,我們看其他星球,只是這小小地球的自我投影,是人以自己的尺度這樣那樣建構。萊姆對科技的不信任,也不喜歡美國的科幻小說,他對所謂交流,有點悲觀?


:悲情。


:是的,他的收結是開放式的,主人公留下來,還抱有絲微的期待。只是人和人的溝通尚且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我們面對這些真相已經困難,至於知識上,更難說要和外星溝通。他還提到「神」的問題,一個有缺陷的神。書中借主人公和斯諾特提到信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神,而是被賦予了人類的特徵,被有意放大了的神,於是也有了人的缺陷。我讀伊格頓(TerryEagleton)的《異端人物》(FiguresofDissent),談烏托邦,指出《格列佛遊記》中的格列佛,必須與小人國和大人國的居民擁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特性,否則就無法用來諷刺自己的社會,另一個原因,更重要的,「真正的他者是無法理解的。」是的,完全一樣,不用比較,完全不同,也不能比較。我們在異見者身上發現自己。


:這顆行星,環繞兩顆恆星旋轉,一顆紅色,一顆藍色,有一種理論以為環繞雙恆星運行,因為引力不斷變化,不可能產生生命。但宇宙的奧妙,遠遠不是人類所能透徹認知,Solaris表現了另一種生命形態,莫測高深,卻又好像很單純,嬰孩那樣好奇。好奇?也可能不是。但它要殺死人類這些「外星人」,還不容易麼?對了,從Solaris的角度看,我們才是「訪客」,是名副其實的外星人。


:萊姆的Solaris,非好非壞,也說不上關心與否,而是,我們根本不理解,人類向外星的尋求,如果不是徒勞,至少遠說不上甚麼認識。書中指出,「溝通」本來是起點,卻逐漸被神聖化,成為至上的終極目標。為了和外星通話,有人就創出外星語言學,叫XenolinguisticsXeno是「外來的、異國的」的意思,好像螞蟻向大象呼喊:喂喂,大塊頭,我們做朋友,好嗎?


:香港的生物學家在龍虎山郊野公園的叢林發現一種新螞蟻,螞蟻身體色澤金黃,研究團隊又把牠稱為「金樹蟻」。螞蟻有多少?一萬八千以上。地球上的生命,我們恐怕知道的,不足兩成。你會聽到叢林裡的螞蟻會對你喊叫:我們溝通一下,交流交流好嗎?


:萊姆的小說,寫於當年美蘇的太空競賽,意味是很明顯的,1961年蘇聯首次發射人類上太空,宣傳為打敗了美國。美國於是急起直追。1969年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插上一面美國旗,那是美國的一大步。


:像征服火星、征服甚麼的,連狗、猩猩都被迫參與了,成為先鋒。又或者,外星的入侵者,卻被我們地球的病毒殺死,那可能是壞的科幻小說、壞的科幻電影。科幻的世界,可以令人變得自大,也可以令人感覺自卑,也有一種,令人看到自己,既無知,又有各種局限,但好奇,對追尋知識有無窮的毅力、無比的意志。

近年又復興平行宇宙paralleluniverses的討論,又再引起大家的興趣,說我們的宇宙不是獨一無二的,跟我們的宇宙平行存在着,複製那樣,同中有異的另外的宇宙。

2
:星空的確很有趣,令人產生無限的想像。星星多極了,真是滿天星斗。其實星星本身就是有生命的,那是另一形態的生命,同樣有生老病死,有誕生,有成長,會結盟,同樣遊走,同樣競争,會對抗,欺凌弱小,把對手吞噬,也會衰老,然後死亡。死了,不是沒有了,而是成為另外的東西,然後再生。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何嘗不會?你破壞環保,它的反應是,回敬你地震、海嘯、陰霾、沙塵暴、龍捲風……大水。它也生病了。但它沒有性別問題,沒有宗教問題。


:說它會爭逐霸權,或者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個小星球,一生在自己的銀河系裡找尋對手,找着了,就想方設法,甚至不擇手段,證明自己優勝,還培養一群門人弟子吶喊。


:萊姆的小說有許多索拉里斯海洋的描寫,各種變化的形態,寫得很好,索拉里斯是主人公。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傑作,不過如果再拍,對海洋的拍攝,視覺效果仍然可以更多的變化。電影着重的是心理學家這人物,索拉里斯星之旅,改成他的一次心靈之旅。哈瑞一直在追問:我是誰?我從何而來?這何嘗不是凱爾文的問題?


:小說只有一句提及父親,這角色在電影裡多了許多戲份。凱爾文離開地球前在父親的家裡,那其實是最後的告別,因為時差,到他再回來,父親應該不在了。收結時,他又回到老家去,然後跪倒在父親面前,像回歸的浪子prodigalson,但鏡頭徐徐拉開,那其實是海洋裡的孤島,凱爾文想甚麼,索拉里斯就立體地給你呈現出來。

:電影回歸人的自身:親情、愛情,人的過去。有一些凱爾文和妻子的閃回,這是小說沒有的。這也是跟小說不同的地方。但跟萊姆一樣,也破除人的自大、狂妄。


:對我們不瞭解的事物,只有敬畏。對,只有敬畏,而不是恐懼。恐懼是對實知之物,敬畏,則是對未知。這可以解釋凱爾文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第一次在基地裡看見哈瑞,只有遲疑、思考,是處變不驚;在索德伯格的重拍裡,他卻是大驚而起,活見鬼,猛打自己的臉。兩種人,一冷一熱,甚至兩種意識型態。小說通過凱爾文的視角,很少回顧,除了翻看索拉里斯的文獻,思考的是將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呢,老爸的家放置了許多古希臘的雕塑,一個是斷臂的維納斯,一個是蘇格拉底,我們記得,哲學家說過:認識你自己。


:還有丟勒等人的繪畫,巴赫的音樂,這是塔可夫斯基的視角。他緩慢地呈現老布魯哲爾的《雪中獵者》,逐一放大,那些獵者,帶着獵狗,沒有甚麼收穫,正在回家。


:老爸的家,就有一隻狗。老爸說自己不喜歡革新innovation,這在1970年代初的蘇聯,無疑是很大膽的。JenniferFeeley(費正華)和SarahWells合編的SimultaneousWorldsGlobalScienceFictionCinema,收了其中一位年輕的學者JillianPorter的文章,她指出這跟冷戰時代蘇聯的宣傳背道而馳,老爸的種種藏品,並無國界,純是個人的愛好,而且毫不革命、進步;到頭來他本來應該回到地球報告任務,卻因為個人情感的糾葛而選擇留下來。


:索德伯格的重拍,清楚解釋所有東西,但失去更多的東西,關心的主要還是愛情的故事,愛情好像可以超越生和死。


:還用上DylanThomas的詩句Anddeathshallhavenodominion。這首詩在另一齣很爛的科幻片《絕地殺機》OmegaDoom1996)中由RutgerHauer讀出,這位荷蘭演員演出《銀翼殺手》,曾搶盡鏡頭。有趣的是,科幻電影似乎特別鍾情DylanThomas,他另一首DoNotGoGentleintoThatGoodNight,在《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2014)裡,又或者,改動了句子,出現在美國又再拯救了世界的IndependenceDayDylanThomas成為科幻詩人了。

索德伯格最大的改動是,凱爾文和由黑人女子扮演的GordonSartorius),最終發現SnowSnaut)的屍體,原來一直跟他們一起,吞吞吐吐的Snow,其實是個複製。這個複製人把原主殺了,他解釋純出於自衛。

Snow看到的是自己孿生的兄弟。整齣戲,除了一些室外的回憶,場景大多在室內,一個封閉的空間,技術並無突破,複製人的秘密懸疑,是典型的荷里活劇情,總要弄出一點刺激。

近年看《引力邊緣》(Gravity,2013),特技真嘆為觀止。比較一下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至少有一百年吧?

:一百多年前。


:黑白,默片,不過十四分鐘。《引力邊緣》開場的一個長鏡頭,已超過這個時間。重拍Solaris,應該對這個會思考、經常變成立體的海洋多一些視覺的特別效果才好。


:《引力邊緣》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GeorgeClooney飾演的Matt,解開了與女主人公Ryan連繫的繩索,他鼓勵她don'tletgo,自己卻letgo,這場戲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那條維繫生死的繩索,各繫一頭,只能選一,但男的自我犧牲,這意念早見於BrianDePalma2000的《火星任務》(MissiontoMars)。墨西哥導演AlfonsoCuarón,無疑聰明得多,加了中國元素,特技是一大突破。他的《人類之子》(ChildrenofMen,2006)也很不錯,他的長鏡頭已有前科。同樣是他的墨西哥同鄉EmmanuelLubezkiMorgenstern攝影,這位Lubezki很不簡單,例如主人公救人時在樓宇之間的槍戰,一鏡到底,令人屏息。又或者在公路上遇襲的一場,都拍得別開生面。


:那電影我好像也看過。


:看過。電影改編自英國P.D.詹姆斯(P.D.James19202014),她以推理小說著名,是阿嘉莎克莉絲蒂之後另一偵探名家。《人類之子》是她唯一的一本科幻小說。片中講人類不育,原因不明,地球上最年輕的人已經十八歲,剛死去,人類看來要絕滅了,這和外星族入侵不同。故事背景是許多年後的英國,一個極權的敵托邦,但好像仍然比其他地方安全,所以大量難民湧入。英政府把關嚴防。近年難民問題,不是造成歐洲撕裂麼?如今看,頗有預見。有移民政策,就有反移民政策的地下組織。那些難民營,多麼像美國政府搞的AbuGhraibGuantanamoBay監牢。這電影有許許多多的「引文」,譬如所謂ChildrenofMen,就來自聖經。知識分子會看得津津有味,然後沾沾自喜。故事轉折是,忽然發現一名黑人女子懷了身孕,人類重新有了希望,也因此各方展開爭取、追逐。最後,主人公死前,把黑人女子送上小艇,在茫茫煙霧裡航向救贖的大船,叫明天Tomorrow

○:黑人女子,非洲夏娃?




西西,著有詩集《石磬》和小說《我城》、《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母魚》、《美麗大廈》、《飛氈》,小品散文集《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花木欄》、《耳目書》,以及《西西卷》等。

何福仁,香港大學畢業,主修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著有詩集《龍的訪問》、《如果落向牛頓頭腦的不是蘋果》,散文集《書面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