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劉倍辰,凌逾 : 打通時空的傳世之珍——評《繁華落盡見真淳――香港文學筆記選》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2月號總第398期

子欄目:「香港文學選集(第五輯)」評論專輯

作者名:劉倍辰,凌逾

《繁華落盡見真淳――香港文學筆記選》是《香港文學》雜誌推出的年度「香港文學選集系列」第五輯首本,主編陶然從20127月至201512月《香港文學》中精選五十六篇筆記匯集成書。「香港文學選集系列」每輯四冊,根據文體分為筆記、小說和散文三類。此筆記選位列總輯的第十七冊。
作為香港文壇與大陸文壇溝通的橋樑,《香港文學》立足香港,串聯台澳,輻射四海,身負聯通內地現當代文學與世界華文文學的使命。《繁華落盡見真淳――香港文學筆記選》相當於雜誌一段時期的縮影,讀者從選文中可窺見這三年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走向、香港文學自身的發展、兩岸關注的文學亮點與熱點。綜觀本選集,涉獵體裁多樣:書評、書信、訪談錄、隨感、序跋、後記、論文,雅俗匯聚,各具特色;海內外作者迎合時代之風,百花齊放,各顯風姿。可用三個關鍵字囊括本選集特色:傳承、對話、跨界。

1貫通時空,脈脈相傳
《香港文學》屹立三十餘年而不倒,作為香港最長壽的文學雜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具有薪火傳承的價值,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其一以貫之的辦刊方針與原則上,在選集作品題材中更為突出。
一是選材的貫通古今。出人意料的是,本選集的研究選題並不只集中於香港文學或是現當代文學,還聚焦於古代、近代大家之間。開篇兩文,一為討論唐詩七絕壓卷花落誰家,一為作者以自身的書法知識積澱想像穿越,回到王羲之蘭亭集會,再現《蘭亭集序》揮墨之景,兩者都融匯了大量史料和文學家的評點,加諸個人體驗,成就一家之言。湖南作協李元洛回望自身得人提攜之遇,從而懷想鄭板橋心繫民間疾苦的平民情結,讚頌他追求自由、與命運抗爭的獨立精神,欽佩他愛才之心的仁厚胸懷。這三篇建立在充足史料基礎之上的筆記,雖呈現出與當代作家作品截然不同的文風,但在推介名家典範、弘揚文學傳統的作用上,卻是殊途同歸的。
二是對香港文壇開拓者的重塑。面對日漸年輕化的讀者群體,有必要在他們熟知的嚴歌苓、西西、也斯之外,打撈二十世紀香港文學的滄海遺珠,呈現出更為清晰的香港文學歷史脈絡。作為香港文學拓荒者之一的電影編劇、小說家侶倫六十年筆耕不輟,曾創造了非流行作品亦能在香港暢銷的先例,然其在內地卻不被熟知,香港大學研究生彭智文重新發掘出侶倫不被論者所留意的作品《暗算》,關注其對人性、金錢、愛情的書寫策略,提供了一條瞭解這位大家的通道。武俠迷都熟知金庸與梁羽生兩大香港新武俠小說巨頭,卻不一定瞭解催生巨匠的香港老報人羅孚,作為在香港《大公報》沉浮四十一年的領頭人,他慧眼識珠,從侶倫到董橋再到西西,他不遺餘力提攜這些後輩,而其作為中共地下統戰人員的身份更是鮮為人知。羅老辭世後,北京詩人邵燕祥與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彥火先後發文懷念羅老,為讀者塑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大師形象。前者梳理羅老多重身份,提議「不妨讀讀羅孚」,後者從羅老的筆名變更中體味他從愚昧到徹悟的寫作歷程,感慨他敢於重新審視自我,揭露自我過往的勇氣。筆者認為,《香港文學》選取這兩篇文章,不只是因為羅老傳奇的人生和顯赫的聲名,更在於羅老通過約稿促進了大陸與香港之間的文化交流,居於北京十年,依舊向大陸推薦香港文學,稱得上竭誠於香港文學的傳播,這與《香港文學》的宗旨不謀而合。上述筆記鼓勵讀者不僅要熟知當代香港的知名作家,更要去閱讀二十世紀香港文壇領頭人的人生之書。
三是老中青作家同台論作。老一輩學者有耄耋之年的復旦大學中文系陸士清教授,為華語文學網上線作慶賀之詞,深感華語文學發展之繁榮。七十六歲高齡的台灣研究專家古遠清教授卻針對十二年的台灣新世紀詩歌創作,開出了一份體檢報告,批評了標新立異的三種怪胎,對台灣詩壇詩歌數量激增而詩翁卻相繼凋謝的情狀表示惋惜。中年學者感慨良多:八十年代香港作家辛其氏回憶前事,深察其與《紅樓夢》之間未曾斷絕的緣分,由聽戲到親自唱唸做打,再到一知半解地試筆撰曲,雖非專業,亦未辜負。華南師範大學凌逾教授論述陶然先生的散文集《風中下午茶》,予以太極風、平和體的譽詞,稱其「打通芥末之小與須彌之大,時間之世與空間之界」,眼光獨到。新生力量還屬八、九後:香港嶺南大學講師馬世豪分析本土小說家羅貴祥小說的「本土元素」作用,反思作家運用「本土元素」時不應流於表面,而應再現真實。文論新秀、北大博士李嘉慧從金庸《神鵰俠侶》的刊登,一窺香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報刊連載小說的發展,考察當時香港整體社會的情緒與感受。
不難發現,《香港文學》在鈎稽老作家的同時,不忘扶持新作家,至今一如既往地秉承了「不問作家流派,只看作品素質」的採編原則,超越了地區、門派、輩分的狹隘性,以開放的眼光搭建了前後輩相互學習借鑒的廣博平台。
如果細究《筆記選》中的選文內容,分析單個作品或作家的筆記足有二十篇之多,位居全本之首,其次是十篇三十週年慶專輯文章,以及十篇為作家塑像的文選。單看作家作品的個例分析,無論是法華作家黎翠華的小說集《記憶裁片》,被許鞍華導演改編的蕭紅《黃金時代》,還是「以嚴肅的遊戲調侃一切存在的虛無」的西西,落腳點始終不離對香港社會情狀的高度關注,旨在還原香港各階層群像,寫愛情,寫金錢,寫兩性關係,一遍遍描摹這商業化叢林裡的人性、人心,本土意識極致濃郁。與此同時,美籍作家嚴歌苓移民小說中的男性形象隱喻了其對東西方文化的反思,馬華作家朵拉的微型小說作為華人社會的鏡子,展現出人性善惡。香港社會與華人社會的方方面面,連點成線,牽起一條條華文文學空間鏈。
除了為文壇開拓者塑像外,選集也為文學大家立傳,述其生平,讚其品性,而不拘於時地,這其中,有季季對「台灣的魯迅」陳映真從出獄至逝世前所經時事的再現;也有新加坡華文作家歐清池在訪談中談自己與香港作家舒巷城交往二三事,我們才得以知曉舒老在新加坡華人作家中備受尊崇的地位,借此瞭解香港文學早已於上世紀中期影響海外的歷史淵源。一條條生命線被填補、打磨,直至完整地展現在世人眼前。更有宏闊眼光者,專於爬梳史料,為一個地區、一個時期、一個作家群體立傳,細緻功夫非同一般。香港編輯關夢南研讀香港六十年代青年小說,塑造六十年代青年作家群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古遠清教授以「快樂地寫詩」與「苦痛地閱讀」來概述新世紀台灣詩壇壞詩泛濫的生態,刮骨療傷,一針見血。
由此可見,主編陶然一面爬梳歷史,鈎沉文學大師,提攜文壇新秀,明珠存世,代代相傳;一面勾連港內外社會,生命線與空間鏈交織,綴珠成線,跨越時空塑造群像,以線及面,編織出華文文學這張大網。同時不遺餘力地將香港文學推向華文文壇,洗刷眾人對其土壤不適宜文學生發的成見,力求走出香港,輻散四海,蘊藉着高屋建瓴的全球意識。

2對話兼聽,百家共鳴
對話可以通地域、可以呼應,也可以自省。《香港文學》創刊的本意就是打造純文學的名家薈萃園,百鳥共鳴,這鳴聲在本選集中迴響更盛。作家與作品之間的對話性首先將內地與港台的作家更緊密地編織在一起。不僅有內地學者對港台作家作品的賞讀,如南京大學劉俊教授讚頌香港詩人秦嶺雪散文集《石橋品彙》的意趣超拔,古意盎然,正應了他本人的風雅蘊藉;蘇州大學教授曹惠民從也斯的香港書寫挖掘其散文中的空間意識,視角獨特。也有在港人士對大陸名家的別樣解讀,如香港大學博士畢業的中學校長潘步釗不囿於世人對胡蘭成的人品成見,為其「人在風景中」的文學功夫所傾倒。《香港文學》為兩岸四地的作家、作品搭建了一處隔空對話、互評共賞的平台,正是以平面文字編織成作家們來往互通的立體網絡空間。
台灣旅美作家王渝在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所舉行的「王鼎鈞先生作品論壇」上以「安身立命於文學」概括華文文學大師王鼎鈞的創作態度,並稱其為「最慷慨的作家」,緣於他有多本傳授寫作心得的著作,此篇演講稿刊登於《香港文學》20148月刊。而當年12月即刊登了王鼎鈞先生的〈我所知道的比喻〉,由淺入深地講解了如何在寫作中恰當運用比喻,直至用比喻寫成一篇文章,喻盡人生百態。次年11月刊登了另一篇以「歷史之書」和「智慧之書」稱讚王鼎鈞先生四部回憶錄的書評。三篇選文共讀,前後照應,有如三人同台話沙龍般,一面感悟王老的諄諄教誨,一面由他人之口側觀王老創作要義,令讀者對王鼎鈞先生的文學造詣有更全面、多觸點的感受。再如,先有比較文學大師葉維廉以詩學理論談也斯語言風格的自覺與營造,後有台灣成功大學教授翁文嫻向葉教授進行漢語現代詩學方面的請益,一方理論闡述,一方活用評點,互為補充,互為增益。這是另一種作家對話模式,在對讀作品的過程中,雕刻作家為人典範、為文風骨。
2015年《香港文學》創刊三十週年慶,舉行主題為「從《香港文學》看世界華文文學」的研討會,為紀念這一盛事,《香港文學》特設專輯,分兩期來匯總會上發言和探討該刊價值之作。本書共五十六篇筆記,選取該專輯文章就多達十篇。劉再復率先讚譽《香港文學》的成功;趙稀方視其為港島文壇危難之際的救心丸、里程碑;鍾玲由創刊號看《香港文學》將香港文學置於大中華圈文學的全球視野;黃維樑作為陪伴其一路成長的作者兼讀者,誇讚它「
不拘一地聚文才」,不忘從香港文學看世界華文文學的初衷;蔡益懷用「標桿」一詞稱讚該雜誌三十年堅持純文學不媚俗的品性;陳國球回顧了香港文學的前世今生,滿懷祝福期望;許子東肯定了兩代主編延續五四文學傳統、顯示現代城市特色、扶持文學新人的貢獻;劉登翰感慨兩位主編將香港文學與華文文學一體化的大局意識和包容性胸懷;蘇偉貞先後串聯了王安憶、莫言、王鼎鈞、黃錦樹、鍾怡雯、劉俊與《香港文學》密不可分的「編織」;另有黃錦樹以劉以鬯與方天為代表,探討熱帶華文小說的生成,比較香港與馬來文學及兩者共有的香港文學身份。
兩岸學者為續寫《香港文學》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而共襄盛舉,評說功過,進言獻策,這正是「對話性」最為直觀的表現。在對話中互相借鑒,在兼聽中自我反省。原本只是二維平面的文字互觀,變為現實空間的交談,再集成文字保存,載體變化,不變的是主體的宗旨與對話的傳統。

3跨域破界,縱橫捭闔
跨界是資訊時代日漸流行的趨勢,《香港文學》作為面向世界的展示視窗,作為宣揚本土文學的領跑者,打破有形疆域之界、隱形成規之界,是其敢為人先的風範。
跨職業之界,文學創作破行業門檻。單看這本選集的選文,只覺其涉及主題之廣,文筆之新,但細細翻閱,筆者驚訝於選文的作者行業,不限於慣常以為的專職作家、報社編輯或學者教授,既有沉浮於香港商海的秦嶺雪對詩、書、畫、篆刻的熱愛與感悟小記,也有中學教師李浩榮採訪台灣作家李昂的訪談錄〈情慾與權力〉,甚至還有在海外執業三十餘年的精神科醫師遠堂對張愛玲海葬方式的囈語隨想。對作者職業的不設限,非但沒有降低文學創作的門檻,反是打破了行業的界限,隱含着鼓勵全社會各行業加入文學創作隊伍,帶動全民創作,令文學源於大眾、歸於大眾的良苦用心,這是《香港文學》廣收博納的編輯方針於細微處的滲透。至此才覺主編用心良苦,創刊三十餘年來,「不問作家流派、只看作品素質」的原則從未丟棄過。
跨文藝之界,內容涉域紛繁多元。對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體裁的研究自然是本選集的重心,然而其中卻不乏對其他藝術樣式的描繪,熠熠生輝。〈王羲之的魅力〉一文再現歷史場景,間雜書法神韻;編輯鄭政恆受跨界代表也斯之託,評點他三篇電影入詩的代表作;身兼數職的秦嶺雪對他在書法、篆刻和國畫領域景仰的三位大師做簡要評說;文學團體「素葉」成員辛其氏細說她與粵劇紅樓戲的緣分,聽學唱寫,半生光景;嶺南大學三年級學生的區肇龍小試牛刀,分析香港著名詞人林夕在不同時期作詞三種風格的轉向,文字功夫青澀,卻勝在視角獨特。不囿於文學,取道多種藝術樣式,是謂集香港精華之大成。
跨地域之界,溝通兩岸四地海內外。在港發行的《香港文學筆記選》並非居於香港一隅的地方文學。論文評群體,它不只刊登香港人寫的文學,而是博采眾地:劉登翰、陸士清、曹惠民、孫紹振、古遠清、劉俊、趙稀方、方忠、袁永麟、韓少功、北島、文潔若、李元洛、章繼光、周良沛、邵燕祥、計紅芳、王艷芳、凌逾十九人皆為內地學者;香港本土作家有陳國球、黃淑嫻、秦嶺雪、黃國彬、關夢南、鄭政恆、區肇龍、遠堂、辛其氏、彥火、何杏楓、許定銘、馬世豪、吳廣泰、許子東、黃維樑、蔡益懷、李嘉慧、彭智文、潘步釗、沈衡、何福仁共二十二人;王渝、陳義芝、蘇偉貞、翁文嫻、季季、張雪媃、李浩榮七人出於寶島台灣;還有來自澳門書院院長的鍾玲。輻射海外:韓國翻譯家金惠俊、宋珠蘭;旅台馬華作家黃錦樹;居住在澳洲的華人作家沙予;美籍華人散文家王鼎鈞,文學評論家葉維廉、劉再復。其中香港作家佔最大比重,與之接近的是內地作家數量,兩地趨於平衡,文風論見不會因過於單一而有失偏頗。而在20127月第四輯的筆記選《黑夜裡的閃電》中,香港作家有十八位,大陸作家有十七位,相比之下,主編在本選集中更加着重於「立足本土」的原則,鼓勵香港作家積極創作。
看書寫對象,它不只是論述香港文學,除了以也斯、西西、金庸、陶然等香港本土知名作家作品為題材,作者們還不忘關注其他地域的文者:訪談加拿大華裔詩人洛夫、新加坡華文作家歐清池、美籍詩人葉維廉;品讀旅法歐華作家黎翠華筆下的時空跳接感;展現台灣大師陳映真的濟世愛國心;讚頌「唯美詩人」邵洵美作詩如為人的高潔品行;另有方忠教授探究馬來西亞華人作家朵拉微型小說中的質感與意味。讀者在地域之間轉換,目不暇接。
較之先前出版的筆記集,本書明顯注重選文作者和書寫對象地區國籍的多樣性,汲取海內外華人作家與內地作家精華,同時傳播香港文學特色,吸引各地學者研究書寫,有助於擴充讀者的閱讀視野。更何況讀者群體遍佈七洲五洋,凡有華人作家之地,必有《香港文學》的流傳,尤其是東南亞和北美兩大華人聚集區。值得注意的是,本選集刊有劉以鬯《酒徒》韓譯版後記,與陶然著作《天平》韓譯版後記兩文,前者反映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外來人入港後萌芽的身份歸屬感,後者展現了九十年代移民潮背景下,港人的婚姻觀和他們對未來的憂慮心理,兩位譯者都強調了香港人尋求自身價值與身份認同的回歸。新增兩位主編的著作韓譯版的舉動,從側面凸顯出《香港文學》輻射範圍的擴大,讀者群體的跨國籍,表明香港文學已逐漸被他國人民所接受。
選集內部而言,2015年的選文比前兩年更重視對香港作家作品的吸納,致力於推廣本土文學,但不忘展示被大陸文壇忽視的文學名家,擷取各國家板塊專輯中的亮點,繪成一幅以香港為根據地,貫通大陸,輻射四海的香港文學地圖。將香港文學置於世界華文文學版圖中,相互觀照,共生並蓄,爾後搭建起與內陸相通的橋樑,這便是《香港文學》以「立足本土,兼顧海內外」為方針,三十年常青的最好詮釋。
「繁華落盡見真淳」一語引自袁勇麟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一文,以此作為本選集的標題再恰當不過。正如王鼎鈞本人對這句話的闡釋:「它的真淳應該就在繁華裡,繁華乃真淳之表相,真淳乃繁華之解讀。」《香港文學》百花齊放,兩岸四地隔空對話,思維碰撞,好不熱鬧,然褪去眾聲外衣後,擷取成集的,就是其中最能體現創刊本心的文篇。「不問作家流派」是為跨界之前提,「立足本土,兼顧海內海外」是為傳承之要義。無論縱橫宙宇,不忘初心,兼收並蓄,這大概就是《香港文學》生生不息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