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劉川鄂:體悟毛姆的檳州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11月號總第407期

子欄目:世界華文作家檳城采風專輯

作者名:劉川鄂

最近十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大概到過世界上三十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處都只能待幾天,而且都是一次性探訪,或學術交流、或文化考察、或工作訪問。我對這些國家的感受大都停留在跑馬觀花的層面上,確實談不上有多少發言權。但當我在給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碩士生講授《世界文化概論》課時,常常把我在世界各地的見聞穿插其中。我向同學們兜售跑馬觀花「跑」出來四點印象是:一曰精通外語,行者無疆。相對於中老年中國人而言,出口成章自由交流並不容易。我有一些這方面的窘事,作為教訓以鞭策激勵年輕人學好外語,至少有一門能完全用得上用得好。二曰世界很大地球很小。是說人類生存空間遼闊文化多元,但全球化、高科技化拉近了人類的距離。譬如我的這次檳州之行,得益於前年在韓國的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結識的馬來西亞作家菲爾,她去年邀請我參加「第二屆世界華人作家看檳州」活動,因事衝突而婉拒,今年第三屆活動再次盛情相邀,我便將別的事務果斷推掉並積極辦理相關手續才得以成行。三曰中國製造遍佈全球。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中國人,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餐館,也有中國製造的日常物件、包括低端的和偽劣的。四曰文化多元文明有異。作為一個人文學者,不敢說對任何一種文化有精深全面的研究,但一定得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對各地各國各種文化的能不能敢不敢作高低之判別,更是一個難題。我最樸素最基本的看法是:文明之高低,不以「長短」論、不以「特殊」論,而應以優劣論。何謂「優秀」?人的自由和幸福!
這就要說到大馬了。馬來西亞,是我唯一去過三次的國家,是我的博客微信封面照的背景地。2007年秋,作為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采風團的一員,首次造訪馬來西亞,她的炎熱氣候和壯美風景給了我初始的美好記憶。2011年1月,我所任教的湖北大學文學院員工四十餘人,半自費到大馬參觀訪問文化考察,馬六甲遼闊的海灣、雲頂公園壯觀的建築、吉隆坡巍峨的雙子星座等南馬的風光,再一次盡收眼底,更強化了她在我心中的美好印象。有朋友很詫異,兩次攀升雲頂賭場三次踏進澳門賭場的我,居然只是一個純粹的觀光客,一分錢都沒賭過,太意外了。我太太也說,通過這種事可見我不是敗家子性格,值得信任可以放心。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自省:對人無惡意、不設防,不會拒絕也不敢捨棄,不敢冒險更缺乏賭性,也許是性格中的一個缺點。
這一次是春節前的旅遊旺季,中國大陸遊人蜂擁而至,馬國地陪人手不夠,據說是國家旅遊部門的一位官員成了我們的導遊。他是一個端莊有禮、知識豐富的中年男人,沿途給了我們高品質的講解和其他相關服務。在吉隆坡高地寬闊的國會廣場,他主動提出給我們拍照。他讓我擺拍了一個跳躍的鏡頭:一個半百男人,白底黑紋T裇衫、黑色緊身牛仔褲,身輕如燕、自由翱翔,充滿了擺脫大地束縛的喜悅,藍天如洗、白雲悠悠。我非常喜歡這張照片,立馬把它作為我的新浪博客「浪子阿川」的封面照。2013年微信流行後,它又成為我的微信頭像。我提倡飄逸自由無拘無束的浪子人格,反對盲從聽話唯唯諾諾的孝子人格,我欣賞的人生像藍天一樣純淨,像白雲一樣自由!
這張照片,是我的一個logo、一個標識、一份人格鑒定書、一張身份證。今年夏天到檳州後正式參加檳州華人堂暨文學組研討交流活動的當晚,作為嘉賓代表在濱州拿督、華人堂主席許廷炎先生舉辦的歡迎晚宴上致辭時,我便是以這張照片起興、以這張照片為主旨,談到大馬與我的人生的特殊情結,我的藍天白雲夢,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和會後的頻頻點讚,我更加堅信,這個夢不只是屬於我一個人的!
2018年8月8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華人作家看檳州」活動促成了我的第三次大馬之旅。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此前觀光在南馬,這次是在馬來西亞北部小島,因盛產檳榔得名、素有「海洋上的綠寶石」「東方花園」美稱的檳城。此前更多是風光風景的欣賞,這次是人文風情的探訪。濱州之行,是一次神奇的文化之旅。
我像一個無知而好學的小學生,趕緊補課。從史料文獻、同行者口中和在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世遺古街、水兵的愛情巷等實地的考察中得知,這裡是文壇怪傑辜鴻銘的出生地,1910年12月20日創設的《光華日報》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中文報紙,康有為等文化名人曾在此地留下華章,這裡是孫中山早年鬧革命籌軍餉的重鎮,還和當地女子陳粹芬是長期的革命伴侶,在這裡,汪精衛結識了夫人陳碧君,還是大畫家徐悲鴻的定情處,浪漫文人郁達夫也在檳城的杭州旅社留下了三夜情……這麼多的革命傳奇故事和文化名人雅事,令我感佩、令我着迷。
我們先後參觀了好幾處馬來西亞檳州華人的社群宗族組織,如謝氏祠堂、南海會館、五福書院、潮州商會等,這些是瞭解東南亞華人生存方式和歷史承傳的重要途徑。家族的區域的習俗的力量,支撐着幾百年前飄洋過海的他們,繁衍發展,自我標持。謝氏祠堂裡陳列着幾百年前祖宗創業的物件,那是先輩背井離鄉另起爐灶蓽路襤褸嘔心瀝血的證明。南海會堂密密麻麻呈貢着數千張先人的靈牌,這是在大陸的家族中看不到的景觀,令我內心十分震撼。而這些祠堂會所書院所張貼的書畫擺掛的匾額,如「國樂為安」「國重高賢」「名重鄉邦」「匡邦衛道」「邦社良範」「為民造福」「社會精英」「與有榮焉」,所有價值都指向家國天下。我強烈地感到,中華傳統之於海外華人社會是血脈是靈魂是紐帶是中心,是支撐他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力量。而儀式化形式化的傳統,在海外、在東南亞、在檳州,是更明顯的存在。他們的中國,是「五四」前的中國,是農耕文明的中國,是儒家的中國。
最早最多飄洋過海的,大都是福建人廣東人包括潮州人,通過這次的研討交流,我對他們的勤奮、隱忍、尚武、抱團、血緣地緣情結等,有了一些直觀感受。在8月12日潮州商會研討會後的晚宴上,我所在主桌大都是頭髮斑白的億萬富豪、檳城潮州籍的成功人士。左首的許綜文拿督是汽車和電商大亨,這個小我一歲的老闆向我簡要介紹了他和海外華人的奮鬥史。他給我講了此行中令我印象最深、回國後反覆回味的一句話:馬來西亞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沒有天災人禍,只要勤奮走正道就可以過上舒心日子。所以這裡就是天堂,人間天堂。
許老闆在他的天堂裡如魚得水、自得其樂。一代代華人在這裡勤奮耕耘、安身立命。他們的後代、那些年少的華人後裔的生存和教育狀況如何呢?
感謝華人大會堂、感謝朵拉和菲爾母女安排我們參觀了檳城的華文中學鍾靈中學,這是大馬乃至全球最好的華文中學之一,歷史悠久,桃李天下。百年鍾靈發展有三個獨立學校,其中一個叫鍾靈獨立中學,從主校區到隔壁的獨立中學有好幾百米,我們所到之處學生一律鞠躬到九十度,我看着心裡好難受好難受。我找機會幾次與獨中吳校長討論《弟子規》進入學校教程是否合適的問題,大正午學生鞠躬迎接我們可能就是《弟子規》教唆的吧?顯然學術界對這種明顯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垃圾的批評在這裡沒有效用。吳校長在學生表演時還專門到我桌前說這是傳統的魅力,我反駁說明明有西洋樂器而且是西洋的表現形式不是純粹的傳統啊!他還說,獨立學校由四百多學生發展到一千多,靠的就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吸引。我質問如何證明這是傳統的功勞?是《弟子規》的功勞?
當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了學校明文將《弟子規》納入課程設置和炎熱中午數百學生列隊鞠躬的照片,引起了熱烈討論――
廣東中山的楊記者:有一年我們也去這個學校採訪過。他們離開中國太久了,保留着他們記憶中的中國。華文教育在那邊只有馬來西亞保留下來了,與從前是英殖民地有關,相對來說,英殖民地相對民主……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華文教育都給滅了。
福建某出版社林社長:對弟子規進校、九十度鞠躬問候與迎賓等所謂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是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而是陳腐的觀念與做法。
馬來西亞檳城陳作家:他們覺得這個可以吸引父母群。而那一群父母又以為這就是傳統文化,實在非常誤導。
馬來西亞詩巫市張老師:其實我不明白弟子規到底可以如何改變人。之前在汶萊教書,學校也是用弟子規,送我去上弟子規培訓,聽來自台灣的講師們分享還有團員們說他們聽到弟子規後頓時醒悟,明白自己的錯誤,糾正過來,可是從頭到尾,甚至到了今天我還是想不明白為甚麼會這樣,弟子規只是教人如何做人,孝順父母等啊。
比利時謝作家:跌眼鏡。這些父母估計文化和認知都不高。
重慶張教授:國學教育很有市場,病急亂投醫。
武漢某大學梁教授:華人與華文學校的毛病。
武漢某大學王教授:他們這是在作秀。
哈爾濱孫博士:過猶不及吧。
武漢某大學生:鞠躬九十度真是看着太難受了。
馬來西亞檳城張作家:同感。只是沒有溫度的形式。
作為一個外來者,我們沒有理由對其做法指手劃腳。但作為一個同脈中華人,我們可以表達我們的質疑。《弟子規》推崇的是盲從聽話唯唯諾諾的孝子人格,與民主自由的現代觀念相牴牾,與「藍天白雲」的浪漫情結有衝突,所以我沒法沉默。越在海外,越在漂泊中,越想抓住抓牢傳統的根脈,對此我有充分的理解。但我要友好地提醒:如果揀拾的是傳統的垃圾,可能會慢性中毒的。
風景秀美、建築繁雜,華人匯集、文化多元,是我心目中的檳州。觀音廟、印度神廟、清真寺、天主堂比鄰而居、和藹而處,娘惹菜、印度菜、中餐、西餐應有盡有,任君挑選,馬來西亞、中國、印度、英國文化在這座只有兩百多年的城市中並立共存,各美其美。不是說她的美艷無處比肩,而且說其多元文化是幫助我們瞭解這個世界的極佳視窗。所以毛姆說:如果你沒來到檳城,就沒有來到這個世界。



hk_c_劉川鄂.jpg



劉川鄂,男,湖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導。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評委。已出版《中國自由主義文學論稿》、《張愛玲傳》、《池莉論》、《世紀轉型期的湖北詩歌研究》、《湖北文學通史.當代卷》、《從現代到當代》、批評家的左手和右手》等十餘部著作,主編、參編高校教材數部,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和當代文學評論一百餘篇、文化散論一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