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文於天:與蘇軾渡海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2年2月號總第446期

子欄目:詩歌

作者名:文於天

1

我沒有衛道的江水

可以拯救甚麼,不如及早渡海

直達中年,從那樣平靜的海

渡去,中年的海水算甚麼

底下沉積的鯨骨,圓渾了

自沉的添馬艦成為地點

戰場與骨灰罎子、未開封的鴉片煙、

偷渡客與骷髏頭、海底隧道的沉體

以及填海帶豪宅的樁,底下異物的瘡痍

算甚麼——(1081年,蘇軾,黃州

那片波浪如是困境,卻毫無敵意

那片波浪如是永恆,卻是宿命使然

他的黃州早已無法恢復,明天依然是明天

他的黃州在2020年封城了,大水又再沖進去

我曾路過的古蹟是二手的,有些是三手的

貿然走進任何以故居名之的地方

是我的誤會

 

但,揚子江上,月亮

卻是真實的,2020年的水災

也是真實的,那片波浪

如是困境,捲起千堆雪,

那片波浪如是永恆)我們渡海

海的腥味在風景線上

海的後代在魚腹中,去不掉、

淘不盡的夜景,在過剩的憂鬱症後

像充電的盆栽,而船在那裡

輕輕渡過,這是我的33歲

 

(1082年,蘇軾,黃州

江水終於任而由之,我曾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觀瞻那幅

肉豐骨勁的〈前赤壁賦〉

那裡面有圓渾的風,圓渾的雨

一個水循環的世界

當他呼出「壬戌之秋」時

我的渡船也到了,從天星碼頭渡去

沒有那樣的經驗可循,我的秋天

僅僅是一個季節,時常被天氣左右

像一個想像或概念

有肉豐骨勁的常綠樹和亞熱帶的草尖

 

那一年我23歲,捲曲的怒髮與驕傲一起

承受風跋扈的磨折——博物院中的掛軸

秋天有落葉也有顏色,我看了又看

 

2

那時渡海,維多利亞港的水

僅僅是交通,那時渡海像進入一枚

擁擠的巨眼,風景中,有高樓,

海浪下,有隧道——我沒有被它拯救

反而被它深深吸引,沒有衛道的霧

也沒有山間的月——我讀過無數

風暴的陰鬱也這樣:

 

我曾於蘇軾陰晴的循環系統中

遲疑不決,他的杭州密州

黃州惠州儋州

這些州,這些州啊,

他人生的加法和減法,他早已

像〈念奴嬌〉的亂石、驚濤,圓渾了;

我也曾於李太白的英譯詩中

讀到致幻的境地,讀到他的月亮

讀到〈渡荊門送別〉的飛天鏡:

 

The moon

rises like

a flying mirror,

and the clouds

grow into towers

out above

the sea...

 

我從另一種語言中重新認識了

那片境地,終於走進大雨,而後

狼狽而回,但,

始終無法走進月亮看看,那上面

多少被仰望過、被致幻過的遺迹

 

那上面除了飛行器和國旗

除了永恆?那上面

有甚麼遺迹值得再三瞻仰?

 

隔着致幻的玻璃望雨,渡海的尷尬彷彿

處身他方,那一年我23歲

大雨的沉錨咬緊屋頂,雲是一則廣告,

海是結言,我沒有得到另一個

人生的角度,去仰望,但一低頭

又被真實所欺,看那些摧毀和拆卸,

我沒有得到「圓」的頓悟

這像不像蘇軾從無數次看月的經驗中

僅僅得到的一片孤舟?

一聲「人間如夢」,一月在上

一月在下——

 

3

在一個明滅不定的黃昏,我又登上

渡海的小船,此刻從渡輪上望去,

高樓的驕傲和跋扈,高樓的虯髯

搖搖晃晃,都在維多利亞港中

 

維多利亞港,噢維多利亞港

如此,一月在海,一月在天

(一月在1081年的揚子江

一月在1082年的山上)我想起揚子江中

是不是也這樣:把甚麼都回收了,

把甚麼都堆填了,有些藏於水下,像添馬艦,

像鴉片煙,像骷髏頭,像古生物的肋骨;

 

有些揚於水上,我仍然可以從那裡

渡過去,把灰撣掉,從大海望去——

風景線要怎麼修剪才符合

國際標準?半島酒店的夜燈閃爍

那是我和女友都難以繞過的風景

那裡面有失意、求索和超脫嗎?

有秋天的江水可以憑恃嗎?

 

我們登岸,走進風景,這一年

我33歲,暗潮從海底伸出

一雙雙鬼手,每一揚浪都驚險萬分

每一次登岸都離終點更遠

我似乎自始至終都在同一條船上

晃動着,但1082年,元豐五年,

蘇軾,黃州,他的江月敵過了飄搖,

敵過了2020年的水災,2020年的困境

不屬於它,那月亮同樣照着

維多利亞港的平靜,照着我

當他也如瓦片沉了江,也如玉器的骨灰

四散了,當他又呼出胸中的

葳蕤和薔薇,一聲「大江東去」

了無痕迹

 

4

小輪渡過了,對面便是43歲的我

他沒有瘦削的顴骨,面對波浪

搖晃中,海顯得更深,渡輪顯得

更小,他已很接近蘇軾的中年了

他已很接近水的幽深,中年的海水

算甚麼——但我沒有遇見他,我只看見

一個海,如此漂亮的海

將兩岸分開,從中年的角度看去

大風中,一些輪廓

大風中,維多利亞港

我們登岸,走進風景,這一年

我33歲,半島酒店的夜燈閃爍

那是我和女友都難以繞過的風景

 

那是我和任何人都相信過的風景

 

2020.07.~2020.08.


文於天 本名林志華,香港作家、詩人,曾獲多項文學獎,著有詩集《狼狽》,作品選入《香港新詩八十後22家》《水母與搖滾――字花十年選詩歌卷》等選本。現為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