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黃坤堯:情迷佩特拉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2年1月號總第445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黃坤堯

佩特拉(Petra)位於約旦南部沙漠地帶,距離首都安曼二百六十公里,隱藏在海拔一千米的高山峽谷中。這是失落已久謎一樣的古城。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petrus,意為岩石。《舊約全書》中的「西拉」(Sela),意義也是岩石,據說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流落曠野「點石出水」的地方,可能就在佩特拉。有人認為死海古卷中的Rekem,亦指佩特拉。

大約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以東人 (Edomites)先在這片地區掌控由阿拉伯到大馬士革(敘利亞),以及埃及到巴比倫(伊拉克)的貿易路線。公元前六百年,阿拉伯西部的遊牧民族納巴泰人(Nabatean)遷到這裡,並在附近山頭搭帳篷生活,從事物品交易,逐漸取代了以東人所掌握的貿易路線。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納巴泰人以亞巴琳山脈(Abarim)為中心,在崇山岩層中修建城鎮,轉為城市居民,取名為Raqmu,設為納巴泰王國的首府。周圍群山繚繞,憑着峽谷和通道,卻是陸上重要的十字路口,同時也是海上絲路的轉運站,將乳香、沒藥和香料等貨品轉運到印度或中國。而佩特拉也成為當時最大的貿易中心,公元前後一世紀尤為繁盛。雖然久經歲月洗禮和風沙的掩埋,但從這裡發掘出來精細雕刻的沙岩外牆依稀可辨,而且很多建築遺址仍然保存完好。

公元106年納巴泰併入羅馬帝國,而古城也改名為佩特拉。在羅馬的統治下,佩特拉修建羅馬劇場、許多大型設施與雕像,在市中心鋪設石頭路,持續繁榮了一百多年。現在城裡還保留着古羅馬的寺廟、劇場、浴場等建築。324年淪為東羅馬帝國的屬土,成為基督教城市,是東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330年受拜占庭的影響,君士坦丁大帝信仰基督教,佩特拉也開始修建教堂和柱廊街。363年大地震摧毀了大部分的巿建,開始走向沒落。其後貿易中心轉到古代絲綢之路末端敘利亞的帕爾米拉(Palmyra),加以紅海貿易路線的變化,貨物由紅海直抵羅馬,不再經過佩特拉。551年遭遇再一次的大地震,全面摧毀佩特拉的建築和供水系統,不宜人居,大主教也率領教眾撤離了。到640年被穆罕默德的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荒城,佩特拉成了伊斯蘭帝國的屬土,只餘下少數的貝都因(Bedouin)人堅持留守在這個困頓的廢墟裡,生活艱苦,度過了漫長的寧靜歲月。1812年8月22日,瑞士探險家約翰.貝克哈特(Johannes Burckhardt)假扮伊斯蘭教士,偷偷地進入佩特拉,逗留了一天,重新發現了古城。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宣佈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電影《變形金剛》及《聖戰奇兵.復仇之戰》就在這裡取景拍攝,配合特殊的地貌呈現出絕美的色調,由此揭開佩特拉朦朧的面紗,給人驚艷的感覺。

佩特拉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天氣乾旱,植被不多,偶爾只會看到一些瘦弱的乾樹,或者從岩石叢中冒出的小叢雜草。但過去這裡的水資源相當豐富,又有很多噴泉,牧草豐美。納巴泰人是遊牧民族,卻擅於水利工程,也掌握了高超的穀物灌溉技術,懂得把城外山泉通過一系列的水道引進城裡,注入地下蓄水池,讓居民長期享用充足的水源,不虞匱乏。這裡往往又因下雨造成山洪暴發,淹沒很多地方。他們甚至設計水壩,將雨季的洪水巧妙地引入水道,不但消減水災,更兼具蓄水的功效,一舉兩得,相當聰慧。

佩特拉以其赤褐色沙岩高山的色彩著名,整座城堡都是在岩石洞中開鑿出來的,堪稱最安全的堡壘。城堡的泥土呈粉紅色,帶有珊瑚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發亮,斑紋美麗奪目,被譽為「玫瑰紅城市」。這裡是一個天地紅黃的洪荒世界,沒有任何台榭花木的修飾,即以最單純的裸裝示人。這裡的岩石色彩斑斕,主要有紅、黃兩種色調,此外還分別呈現褐、紫、綠、橘紅、淡藍等。不同顏色的岩石扭曲岩層構成了石材表層螺旋形和波浪形的曲線,富於變化。來到這裡,在通往峽谷的路上,看到兩邊的山景,我就像一條魚,總有遊走於東非大峽谷的原始感覺,層崖峻嶺過去曾經浸潤在海水當中,深受潮浪的衝擊,產生豐厚的紋理。後來天崩地裂,又從水底冒了出來,所以才構成今日高山仰止的地貌。

進入玫瑰城,大部分雕刻在岩石中的建築物都亮出泛紅的色彩,面對荒涼寂寞的山野,草樹稀疏,只有馬車、馬匹、駱駝、驢子準備接待遊客,可是很多人都選擇步行,生意不多。在通往西克峽谷(The Siq)的路上,兩面的岩壁上開鑿出許多墓碑群,根據埋葬者身份而規格不一,雕刻圖案亦不盡相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塊巨大的神靈石、一具方尖碑(Obelisk Tomb)、四座金字塔(Nafesh)及壁盦浮雕像,下面還有宴會廳(Triclinium),其實也就是典型的家族墓地,大約建於馬利克二世(Mailchus Ⅱ, 40-70)。納巴泰人將先人埋葬在山側錯綜複雜的墳墓裡面。日積月纍,墳墓遍佈,四面八方的亡靈來襲,使山區周圍都洋溢着陰森的死亡氣息。

越過水壩(Djin Blocks),納巴泰人在岩石中開出八十八公尺的通道,將穆薩河水(Wadi Musa)由西克峽谷引向水庫,水源是生命的基礎,自然也是當時了不起的世紀工程。西克峽谷長約一點五公里,又稱「蛇道」。峽谷最寬處約七公尺,最窄處僅二公尺。2004年有新建的遊客過道。西克峽谷由於山體分裂形成一點二公里的窄門,兩條水道沿着岩石兩側運行,這是佩特拉的特別入口,見證納巴泰聖石(Nabataean baetyls)。山勢高聳,不見天日,左穿右插,隨時掉下來似的,很多枯樹貼近岩壁,加上後面踏踏而來的馬車搶道,避無可避,驚心動魄,只能感覺自我的渺小。忽然山上出現一位紅衣女郎,舞動披肩,迎風起舞,婀娜仙姿,更像是飛翔的小鳥,引領我們進入神聖的天界,原來不覺已經闖進神殿的領域了。

大約步行半小時後,穿過曲折狹長的峽道,進入大峽谷的廣場地帶,豁然開朗,卡茲尼神殿(Al Khazna)赫然呈現眼前,意為藏寶庫(Treasury),造型雄偉,裝潢華麗,神光普照,紅粉生輝。神殿建於一世紀前,乃從山體的石壁中開鑿出來的,高約四十公尺、寬三十公尺,居高臨下的,朝聖者自然表現虔敬,心懷謙卑了。神殿平均分為兩層,下層中間挖空,設有大門,門前有六根科林斯式門柱,上有柱頭及帶狀雕飾,兩邊似為人物圖像,舞影翩翩。其下有四級台階,其上則為三角形頂部的山形牆(pediment),刻有精細的浮雕圖案。上層設有三座神盦,中間應該是一位女神,後面還有左右兩位高舉雙手的女子,兩側為徽號圖案。頂部有陪葬骨灰瓮,左右兩端一獅一象蹲居屋頂,形象生動,共同守護法老的寶藏。不過隨着考古工作的進展,2003年挖掘出下方的墓穴,據資料顯示,卡茲尼神殿該是國王Nabatean King Aretas III(86-62 B.C.)的墓穴。史載在King Aretas III統治下,納巴泰的領土一度擴大到北至大馬士革,西至西奈半島,南至阿拉伯半島。這是佩特拉的全盛時期,城內居民多達三萬之眾。

廣場附近正面街道(Street of Facades),現在還有很多小販擺檔,擺成一列長蛇陣似的,氣派很大。攀爬岩石小路可達山頂祭壇(High Place of Sacrifice),或為重要的宗教聖地。祭壇的山腳建有劇場(Theatre),由山體開鑿出來,看台開展成扇形,沿山而上排成階梯。設有三排座席,有通道分隔,而劇場的中央更有石柱支撐,約可容納四千觀眾。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土地,依照四周山坡的地勢建設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還有從岩石中開鑿出來的水渠。這是隱沒於峽谷中的城區,懸崖絕壁,環抱着天然的城牆。由於長期風化,現在已經破壞殆盡了。

佩特拉東北部的山體上開鑿出一座氣勢雄偉的三層巨窟,採用羅馬宮殿建築風格,乃是佩特拉的皇家陵墓(Royal Tomb),非常壯觀,包括四座宏偉建築。厄恩墓(Urn Tomb)大約建於70年,納巴泰的國王墓穴,由頂部三角形楣飾的罐子而得名。前面是兩側帶有柱廊的深闊的庭院。正面高地有三個壁盦面對着小墓室,羅馬人增建拱形建築,設為法院、監獄等,446年改造成拜占庭教堂。絲墓(Silk Tomb)外觀獨特,由多彩岩石的漩渦紋飾組成。科林斯柱墓(Corinthian Tomb)似卡茲尼神殿,已被嚴重侵蝕。宮殿紀念碑(Palace Tomb)是一座五層的宏偉建築,建於公元二世紀。大壩和水庫位於紀念碑後面,用來收集雨水並轉到講壇的北面,用於宴會或陪葬儀式。宮殿紀念碑入口左側有Al-khubtha健行步道登山,可以參觀整個佩特拉石窟博物館。

這些沿山開鑿歷代皇族的墓室,居高臨下,宏偉壯觀,體現了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家陵墓的岩層紋理變化多端,配合紅、黃油彩攪拌形成絢麗的圖案,黃昏時分柔和的陽光投映其上,散發玫瑰紅醉人的色調,充滿夢幻感覺。

柱廊大街(Colonnaded Street)是納巴泰時代主要的購物街。羅馬時代翻新擴建。道路兩側有一排圓形柱子,柱子後方是商店街,也是佩特拉的市中心,街上有許多小景點,例如水神殿(Nympaeum)噴泉、教堂(Byzantine)、坦密諾斯門(Temenos Gate way)、納巴泰浴池(Nabateam Bath)、大神殿(Great Temple)、杜廈拉神殿(The Temple of Dushares)等。其中水神殿是半圓形的公共噴泉,位於瓦迪穆薩Wadi Musa和Wadi al-Mataha交界附近,正面裝飾六根納巴泰式柱。水源來自對面山谷。噴泉被一棵四百五十歲的野生阿月渾子樹所遮掩。教堂大約建於五世紀末,其後因火災或地震毀滅。坦密諾斯門建於公元二世紀,混雜希臘、羅馬和納巴泰風格。門上有精美的雕刻。大神殿乃佩特拉古城考古建築遺址,覆蓋面積達七千萬平方公尺。建於公元前一世紀末。

本特宮(Qasr al Bint)也稱女兒宮。據說當年缺水,有一位匠人從谷外的穆薩村劈山築渠,引水入城,國王乃將公主許配給他。現在峽谷入口石壁左邊的水槽,即為當年引水之處。這也可能是一座神殿,是獻給群山之神杜廈拉(Dushara)和他的妻子眾神之母阿拉特(Allat)。這是一座巨大的石頭結構宮殿,建於公元前後,現在僅餘下高二十三公尺的殘垣斷壁。

如果再往前走,還有供奉沙拉神(Dushara)的佩特拉主廟(Qasr al-Bint)、雙獅神座(The Lion Triclinium)、修道院(Ad Deir Monastery)等景點,後者更是佩特拉最大的紀念碑。可惜路途太遠,只是近黃昏,也要預留返程的時間,愈走愈累。來回三個多小時,匆匆一瞥,見證宏偉的世界奇蹟,也是值得了。如果有機會再來,我們應該早上出發,先乘馬車到末端的修道院,返程才逐一參觀,也許時間更為寬裕。

 

黃坤堯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書院導師。著有《翠微回望》《一方淨土》《清懷新稿.維港幽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