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文潔若:巴金的一個世紀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3月號總第363期

子欄目:文藝茶座

作者名:文潔若

巴金生於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一百零一歲。自從1929年發表小說《滅亡》,他的作品(尤其是《家》《憩園》《寒夜》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我是十四歲時,第一次讀《家》的,受了深遠的影響。人生朝露,我唯讀有助於修身養性或對人生有所啟迪的作品。去年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我忽然把話題扯到「小時代」上。「小時代」肯定是「無傷大雅」。別一方面,估計是「乏善可述」。2014年7月25日的《解放日報》上刊載了施平的「解放論壇」:《我們不能只有「小時代」》。我看罷,大喜若狂,立即把此文剪下來了。最後一段,非常重要,真是說到我的心坎兒上了:

 

多元社會不會容不下一個「小時代」,但是我們不能只有「小時代」。江西奪刀學生的英雄主義、支教青年的奉獻精神、大學生回歸農田的創業激情、「學霸」們孜孜不倦的求知理想……百舸爭流、千帆競過,這是一個創新能力與奮鬥精神可以自由生長、從泥濘直達雲端的新世紀。純粹的消費主義和精緻的個人主義,最終只會限制我們的視野和格局,難以承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機遇和風險、拚搏與堅持在這個屬於青年人的世界裡同生同息。當站在夢想逐步實現的階梯上,每一個人終究都會到達某種高度,看清楚自己的「小時代」,終究是大江東去,奔騰不息的大時代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它的燦爛並不在於攫取了多少水分,而是為了夢想跳躍得有多高、有多遠。

 

這段話發人深省。

據說《小時代》的觀眾平均年齡是二十點三歲,女性佔八成以上。我二十歲時,正在清華大學唸二年級。我在做「強國夢」。我年僅四歲時,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二姐拿一本雜誌給我看,上面刊載了一張照片:四個人頭,露在地面上,還活着,身子卻埋在土裡。二姐文樹新說,這是被日本鬼子俘虜的抗日士兵。鬼子故意讓他們多受幾天罪,好嚇唬其他抗日的中國人。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在北平的街頭巷尾貼滿了寫着「我們是四大強國之一」字樣的標語。四大強國指的是「美英蘇中」。我覺得中國還不夠強。近年才強大了,富起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然而,倘若富二代都熱衷於看《喜羊羊》和《小時代》就糟啦。今年第六期的《作家通訊》刊有國家大劇院根據老舍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改編的同名原創歌劇近日在京拉開全球首演的大幕的消息。我覺得,這固然是好事兒,但還不夠。倘若能把影片《英雄兒女》重新放映,該多麼大快人心。蕭乾在〈摯友、益友和畏友〉一文中寫道:「在咸寧幹校,每當露天放映影片《英雄兒女》時,我心裡就暗自抗議:這是甚麼世道啊!這麼熱情歌頌無產階級英雄,寫出這麼撼人心魄的作品的人,憑甚麼會遭到那麼殘酷的(包括電視批鬥)折磨呢!」

還有巴金的長篇小說《家》、黃宗英的《但願長睡不願醒》(見〈黃宗英自述〉)一文中有這麼一段:「當我不太想活的時候,我常常望着沉默的巴金,他已經曬得黝黑,但雙目依然睿智、慈祥。我十五歲起演戲就演過、讀過他的《家》、《春》、《秋》;讀過《滅亡》……我飾演過梅、淑華、鳴鳳……」

八十九歲的黃宗英在上海華東醫院住院,仍筆耕不輟。我相信,倘若有人決定把《家》或巴金的傳記改編成電視劇或搬上舞台,黃宗英能出不少高明的主意。

進入新時期後,巴金成了我國最有影響的作家。他榮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1982年)、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3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4年)、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85年)、蘇聯人民友誼勳章(1990年)、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1990年)……飲譽全球。

1996年,時任《魯迅研究月刊》主編的陳漱渝曾送給蕭乾四本《魯迅語錄》。巴金的作品裡,可以編入語錄的句子比比皆是。下面從《紀念巴金——徐福生鏡頭裡的巴金》中摘錄三段:(一)我所謂「講真話」不過是「把心交給讀者」,講自己心裡的話,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真話集》後記。(二)愛真理,忠實地生活,這是至上的生活態度。沒有一點虛偽,沒有一點寬恕,對自己忠實,對別人也忠實,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為的裁判官。——《談心會》。(三)創辦一所中國現代文學館,讓作家們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它完成和發展。倘使我能夠在北京看到了這樣一所資料館,這將是我晚年的莫大幸福。我願意盡最大的努力促成它的出現,這個工作比寫五本、十本《創作回憶錄》更有意義。——《創作回憶錄‧關於〈寒夜〉》。

巴金的弟弟李濟生在《夢境成現實》(見《懷巴金及其他》)一文中寫道:「新館開館之日,貴賓雲集,一派喜慶氣氛。這是轟動整個文學界的盛事。媒體爭相報道。是日,上海作家協會的徐鈐同志專程趕往華東醫院守坐在巴金老人的病榻側,為之朗誦刊於報端、介紹文學館的專題報道。老人安詳、專注地傾聽着。這一喜訊無異於一帖良方,使大病癒後的老人無比的振奮。老人的宿願終於了卻,精神大獲安慰,他笑了。」

2012年10月11日,我和柳琴女士一道赴日,15日參觀了位於北九洲市小倉北區的北九洲市立松本清張紀念館,受到該館館長藤井康榮女士和工作人員柳原曉子女士的熱情招待。紀念館內,有個劇場,每天放映電影。放映的全是根據松本清張的作品改編的影片。票價為成年人五百日圓,中學生三百日圓,小學生二百日圓。

今年5月10日至20日,屠岸、高莽、趙蘅、肖復興、羅雪村、馮秋子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連袂舉辦了《邊寫邊畫——六位作家速寫展》。我出席了10日下午舉行的開幕式。我邊看這一幅幅各有各的特色的文人畫,邊想:倘若讓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學生也來參觀學習,該有多好。

我曾參加在文學館舉辦的朗誦宗璞作品的會。宗璞本人也出席了。巴金的作品中,值得朗誦的很多。不一定全由名人來朗誦,由在校的學生們來朗誦更好。我巴望年輕的一代熱愛巴金,愛他的人品,愛他的作品,這樣,中國就會出現一代代高尚的人,愛祖國、愛人民、愛人類的人。其中包括像魯迅、冰心、巴金、老舍那樣傑出的作家。

 

2014年7月30日


文潔若(1927~),原籍貴州貴陽,生於北京。1934年赴日本東京,在麻布小學就讀。1936年7月回北京,入日本小學。1940年3月畢業,入聖心學校攻讀英文。195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語專業。現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會員,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名譽理事。因數十年來研究、翻譯日本文學,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功績,2000年7月受日本外務大臣表彰,2002年11月榮獲日本天皇頒發的「勳四等瑞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