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菲爾:掩卷之前——《古樓河上的星光——拿督許廷炎回憶錄》後記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5月號總第365期

子欄目:「拿督許廷炎回憶錄」小輯

作者名:菲爾

1  花絮

看電影最喜歡看花絮,那是熒幕上正經和認真工作的演員們真情流露的瞬間。花絮上那一閃而過的表情或動作其實更人性化,因它總能讓人捕捉到專業以外的不專業。

我每次和本書的口述者拿督許廷炎面談時都發現,他記憶力強,故事和各種經歷很多,每一項內容都需要經過篩選、詳談。在整個訪談過程中,有不少次讓我捕捉到他在正經之外,幽默、童心、感性的一面。

從這些點滴小事,讓人得以窺視一下主角的真情流露。

訪談過程中,拿督通常很正經,但也有搞笑時。

拿督說:「小時許多人人生中第一次穿鞋子往往是結婚首日,很多新郎新娘在新婚夜都腳破皮。」我馬上聯想那種滑稽畫面,浪漫的洞房夜就被硬皮鞋毀了,可想那是多單純的時代。

有時流淚,尤其提到親人的離去、革命烈士的命運。

說起爸爸的病、葬禮。拿督很傷心,流下眼淚。過了幾秒鐘,他跟我道歉:「這是人之常情,請原諒我一時激動。」

提到大哥因參加抗日軍、地下組織,最後選擇離開家庭,繼而永遠失去聯絡,拿督眼眶泛紅。

說到自己小時曾有一段長時間(九個多月)生病,他一時感觸流淚。沉默幾秒,他說:「可憐我是沒有媽媽的孩子……」又想起在他三歲便離世的母親,聞之心酸。

他曾告訴我:「爸爸閒時喜歡唱潮劇。」說着,就唱了起來。我身為潮州人,卻聽不懂這些文縐縐的詞。只好問他:「你可以用普通話翻譯嗎?」他一字字解釋,又把詞句寫給我看。是不是因為爸爸,所以拿督後來時有贊助潮劇團?可能他也帶有一些思念爸爸的情懷吧。

拿督有不少值得讓人學習的性格。

我常說他是一個儒商。他態度溫文爾雅,喜歡閱讀,尤其跟中國歷史、中港台矛盾、革命以及經濟有關的作品。他說,我來不及等陳平的書(《我方的歷史》)翻譯成中文就先把英文版看完了。

拿督非常準時。對於分配時間他有一流的準確性和主動性,讓人汗顏。他做事有條理,記憶力超強,尤其數目字。能夠成為成功商人,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小時受過人家的恩惠,他因此覺得能夠幫助身邊的人是很有意義的,捐款不一定要捐到十萬八千里外,身邊也有很多需要幫忙的社群。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是最好的回饋方式,所以他喜歡做社團活動。

最後,跟大家分享幾句「廷炎金句」:

 

關於煙酒,「我們是可以建立自己的風格的。在我的時代,百分之九十的生意人都煙酒一起來,不過我從來不這樣,我有我的意志力。」

 

關於人生的價值觀,「在生的時候,好好享受一下人生,做些好事。不要老是想死後會怎樣、人家記不記得你,報紙上的報道,照片是否大張……這些根本不重要。」

 

關於成功,「如果我沒有經歷過那些苦日子,我不會成功。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從來不放棄。我覺得積極、樂觀,是成功最大的因素。」

2  後記

現任馬來西亞金峰公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也是檳州華人大會堂主席,拿督許廷炎,這個名字在檳城州和他的家鄉霹靂州吉輦區,並不陌生。本回憶錄能讓人貼近拿督,看看他親口所述的從童年到今天的生命歷程。

拿督本身有很多故事和人生歷練、記憶力又特好。這本回憶錄主要反映了拿督的幾個階段,童年、青少年、社會工作、商業活動。敍述了他如何從一個貧窮的漁村小孩,漸漸成長為一個成功企業家和社會領袖;也讓讀者從他的故事裡體會到他如何從這些成就中抽身,始終充滿幹勁和保持謙虛?

首先,他樂觀面對生活挑戰。出自赤貧家庭,他回憶裡卻感受不到貧窮苦滋味:「童年很快樂,家人都愛護我,給我最好的。印象中,自己在幸福環境長大,不曾有窮得很苦的感覺。」在清貧生活中,他仍獲升學機會,甚至讀到高三畢業,在當時實屬難得。這些苦日子,讓拿督瞭解:「不要看輕在路邊工作的人。只要肯努力、刻苦耐勞,每個人都會有成功的一天。」

拿督具備幾種性格,是他成功的因素。比如誠信、眼光獨到、細膩、溫和,做生意非常果斷,對人對事又往往留有一線寬容。有些人喜歡把名人憑空想像成各種好或壞的形象,但經驗告訴我,當我們接近所謂「名人」,就會發現他們也有普通人的特徵;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往往有更強的毅力、更大的耐心去克服種種困難,以取得成就。

人生重在「有為」,不是「有錢」。生命中的要素包括金錢、快樂、健康、成功……孰輕孰重則看個人修為。在多次訪談中,拿督常重複:「金錢不能買來人生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每個人都想有經濟基礎,這是人之常情。不過,「快樂由個人內心的思維形成,在追求財富時,千萬謹記貧富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快樂和幸福。」這話語重心長,有太多道理。

為了寫這本回憶錄,數次驅車前往霹靂州古樓、角頭這兩個小漁村以及巴里文打和峇眼色海這兩個小城市拍照、取材,更多的是緬懷過去。看到漁村裡那漫無邊際的河流銜接大海、悠閒的午後、青綠色的熱帶植物和典型的大馬鄉村景色、樸實的人們、佔地不大的小學、大半經費仍靠華社建設的中學,這平實無奇的一切,孕育了本書的傳主。 再一次證實「英雄不論出身」。

作為一本回憶錄,本書最重要的價值有二。

第一,一個人如何成功擺脫赤貧並致富,所靠的那種勤奮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還有各種生命中的機遇,都值得一看和參考。

第二,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拿督本身的故事無論對個人或時代意義來說,都是珍貴資料。其珍貴處,在於記錄了一個時代背景——從1940年代到2014年這段時間裡,馬來西亞以至整個世界的大環境,都或多或少對他個人成長和商業建設造成影響。比如,共產黨和其理念的興起、大馬獨立前後、政經文教的轉變、由馬共的影響而導致的學運、大馬和整個世界波瀾四起的政局、世界經濟風暴和經濟起飛等等。這本回憶錄,也讓人瞭解拿督那一代人的思維和人生歷程。另外,他的故事直接記載了那個時代馬來西亞華裔在各領域的奮鬥過程。大馬華裔何其有幸,除了至今仍讓人痛心的513種族騷亂事件以及過去幾十年來各種政策上的偏差,比起其他許多東南亞國家的華裔,我們相對幸運、幸福。但大馬華裔又何其不幸,許多第二代、第三代(或以上)本地出生的華裔都深愛這個國家,卻必須在各種不公平的政策之中力爭上游,忍受一些政治人物不顧種族和諧、情緒化的喊話(還很頻密),甚至曾正面與我國政府乃至世界局勢交鋒,這些事不能僅僅看作是報紙上的報道,它們其實跟所有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大馬華裔那種複雜的心情,從拿督那一代就已有之。這段時代值得記載,因為它就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而讀歷史的精神,就是要讓人不忘過去、不畏將來。

 

寫完本書的最後一字,我感慨萬千。當讀者翻到本書最後一頁,並不意味着一個人的大半生就在這十多萬字裡敍述完畢。本書記載的是拿督過去的人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以及他最想留下文字的生命篇章。七十年,對人來說是大半輩子,在歷史長河中卻僅是一剎那。在人生中無論有過怎樣的風起雲湧,最後回頭來看,都是雲淡風輕。拿督常說,時至今日,他已找到人生最美的真諦。究竟是甚麼呢?看完這本回憶錄,我相信你我都會有所體會。


菲爾,原名陳煥儀。馬來亞大學法學士、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彈奏文憑ATCL、LTCL。現為執業律師,與友人合創律師樓。曾為檳城拉曼學院兼職講師,自小耳濡目染,熱愛文學藝術,喜歡塗塗寫寫,中學時期開始受邀為《媽媽寶寶》月刊撰寫專欄;曾為《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光華日報》、《普門》月刊、《小作家》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者,作品發表於大馬、中國、台灣、泰國、印尼等國家華文報紙雜誌。2005年獲雪隆興安會館出版獎並出版散文集《藍色島嶼》(雪隆興安會館和大將出版社聯合出版),2010年由嘉陽悅讀天地有限公司出版兒童文學作品《小小環保家》、《PP部落》、《卡通奇趣屋》,並被列為蟋蟀叢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