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曹惠民:以心處世 以心寫心——評《古樓河上的星光—— 拿督許廷炎回憶錄》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5月號總第365期

子欄目:「拿督許廷炎回憶錄」小輯

作者名:曹惠民

馬來西亞華人是個獨特的族群,自先輩從華夏大地南渡以來,湧現過的英才俊彥,不知凡幾!現任檳城華人大會堂主席的許廷炎拿督,是其中的一位,在全馬特別是北馬地區為人所熟知,但是關於他幾十年奮鬥拚搏的情事,卻並不是認識他、知道他的人都清楚瞭解的。在這樣的情形下,一部有關他的傳記式的書就顯得十分必須了。馬華青年作家菲爾有見及此,遂有《古樓河上的星光》一書之撰寫、問世。

打開《古樓河上的星光》,首先撲入讀者眼簾的,是五個章節的標題――「心念少年時」、「心頭志氣高」、「心繫公益路」、「心底那根弦」、「心中那番話」,都以「心」字開頭,一下子就打動了讀者的心弦。讀者當會從中受到暗示,要以「心」來閱讀此書,才不會辜負主人公的一顆仁心,才對得起筆者的一番苦心。書中的主人公許廷炎以心待人,以心辦事,以心處世,心繫社稷,自然能以心動人,傳主和筆者以心換心,讀者自然以心比心,閱讀的愜意油然而生,寫作的正能量也由此產生。心是最不能作假的。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仁愛的心,它比智慧、能力更重要、更難得。正因為重視和抓住了這個關節點,許多生活中的細節就凸顯了人物的內心,也因為如此,就使得這部回憶錄從基點上就顯示出它的高品位和大格局、大氣勢。

回憶錄是對過去的一種個人記憶,也可以看作當事人對歷史說話,同時又離不開時代、社會乃至親朋、友人,最好的記憶應當能還原歷史,幫助人重回現場,而不是無視史實,巧言令色,更不可掩蓋真相,顛倒是非。不僅如此,好的回憶錄在展示人生歷程的同時,還能從世事的敍述中提煉出人生的經驗和教訓、人生的底蘊,端的如何,就要看筆者的見識、胸襟、氣度了。菲爾為了寫好這部回憶錄,曾與拿督許廷炎面談不下幾十次,還採訪了他周圍與他相熟的人以及他的兄長,實地踏訪過古樓、角頭等地,拍照、取材、感受,緬懷過去。再經過縝密思考和必要的過濾篩選,擇取拿督許廷炎七十年人生長途中的有意義的點點滴滴,呈現了一個成功人士、社會領袖那立體、多面的豐滿生動的形象,是取得了很大成功的,是與拿督許廷炎的人生成就相匹配的――雖然,他們之間,份屬兩代人,但從菲爾讀解拿督的字裡行間,讀者自會感覺到她對拿督 「全人」的準確把握和由衷欽敬。從書中可以看到,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 拿督許廷炎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故事值得記錄、值得回味,童年時的一雙鞋、上學時爸爸拿出的一百零吉、奎籠(KELONG)、「筐腳」之類古老的捕魚方法、「出花園」這樣的「成人禮」等等,讀來或令人深思,或令人動容,或令人捧腹乃至不忍釋卷。

回憶錄還有一個可圈可點之處,在於以一種順理成章的敍述策略,突出展示了拿督建立在豐富人生歷練之上的人生箴言,傳遞了正能量。其中有的話近乎警句、格言,有的人生信條、處事規勸近乎成功秘訣,那不是一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從具體人事的處理經歷中自然引發而出的。有的話十分形象易記,有的話貌似玩笑甚至搞笑,其實卻顯示了他的睿智。書中的人生信條、教訓、經驗、哲理、名言、警句可謂比比皆是,然而有些表述得較為平易或繁雜的話,沒有那麼精煉易記,但同樣有很深的意思值得讀書人細細體味。「面對任何問題,我都會採取軟方式去解決」。這個「軟方式」就很有創意,或許它來自「軟實力」一詞的啟示,恐怕更多地來自他自身人生體驗啟示。

作為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拿督非常注意、也善於觀察社會世態。這種觀察能力對於成就他的事業來說,實在至關重要。

拿督許廷炎的職業身份,從主要的方面而言是個企業家,他的活動範圍主要在商界,但他絕不以此自限,而是盡到了一個社會人的責任,這正是許多人無法企及之處,他對教育和遺產保護的關注、投入就是其社會關懷中最大的亮點。他曾先後出任吉輦中學建校委員會、吉輦中學校友會、韓江中學等校的董事長、會長直至檳州華人大會堂的主席等職,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對馬來西亞的華教事業貢獻多多。在投身教育公益事業的過程中,他坦言「深深感覺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要重情重義,親力親為,謙虛謹慎,要有仁愛之心,奉獻之心,感恩之心,作為一個企業界人士,所以能有如此見識,正是他不同於常人而能超凡脫俗的內在原因。

尤其難得的是,當他得知一些有識之士倡議對韓江家廟進行保護時,他又表現出令人敬佩的眼光,同時廣為籌款,終於使韓江家廟的遺產保護得到了國際組織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及積極評價。由於保護工程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規格從事的,因而韓江家廟在2006年7月,榮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他既對馬來西亞的華裔同胞在繼續維護自己民族的根源和文化方面的強烈意識肅然起敬,也義正詞嚴地表達了一個華裔公民對執政者的希望:「我也很希望有些馬來西亞的從政者,要深入理解人類最基本的權益,或者最基本的靈魂要求――歸根」。 作為一個過來人、親歷者,他的所言所行就是要讓青年人懂得歷史,知道傳承。

正因為不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不是為了出出風頭搏點兒名聲,而是更多地看到了大眾的力量,看到了很多和自己一樣有愛心的人,拿督才更贏得了大家社會的尊重,他的人格才更顯出光彩。

回顧七十年來的人生經歷,許廷炎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為人處事的深度認知:「凝聚力量,領航大方向;打造人文,開創新輝煌。」他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大寫的人」。人文關懷,正是其所有社會活動的核心與靈魂所在,這也是對社會各界都適用的最大、最深、最有價值的啟示。

 

2015年1月


曹惠民(1946~),蘇州大學教授。著有《他者的聲音》、《出走的夏娃》、《多元共生的現代中華文學》等,主編《台港澳文學教程新编》、《1898~1999百年中華文學史論》、《閱讀陶然》、《台港澳文學教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