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袁勇麟:真實性‧故事性‧思想性——《古樓河上的星光》讀後感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5月號總第365期

子欄目:「拿督許廷炎回憶錄」小輯

作者名:袁勇麟

馬來西亞與中國具有很深的淵源,自古以來就不斷有中國人遷徙至此。經過歷代華人勇於開拓和艱苦奮鬥的不懈努力,他們不僅在這片陌生而富饒的土地上紥根發展,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馬來西亞的社會進步中立下汗馬功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句俗語在馬來西亞華人身上得到絕佳的體現。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獲得成功的同時,不忘熱心公益事業,回饋桑梓,造福社會。令人感觸最深的則是他們身上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心華文教育,捐資助學,並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光榮的習慣。我想,馬來西亞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以外,全世界華文教育最為發達之地,也正是得益於一代代華人默默無聞的付出和孜孜不倦的堅持。

《古樓河上的星光——拿督許廷炎回憶錄》的傳主馬來西亞成功聞商、拿督許廷炎,就是其中典型的華人代表之一。許廷炎祖籍中國廣東省普寧縣北山村東坡寨,出身貧寒,卻憑藉智慧、勇氣和踏實肯幹的精神,涉足商場,發展事業,取得不凡成就。他擔任檳州華人大會堂主席,熱衷華教、關心華社,為保留古老的中華文化遺產,讓海外中華文化得以世代相傳,不遺餘力。古代聖賢追求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這應該也是許廷炎追求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本書執筆者菲爾乃青年才俊,是馬華著名作家小黑和朵拉的長女,曾為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以及台灣《人間福報》等報刊寫作專欄,此前出版過散文集《藍色島嶼》、《閒讀擷秀》、《拋閒情》以及兒童文學作品《小小環保家》、《PP部落》、《卡通奇趣屋》等。我讀過菲爾的前幾本書,發現她觀察生活的視角非常開闊,文筆細膩優美,看似平常稀鬆的生活內容,也能娓娓道來,牽引讀者。這是寫人物傳記很需要的功力。當然,寫人物傳記不同於文學創作。文學創作可以運用抽象思維主觀虛構人物的故事與命運,而人物傳記則必須是客觀寫實的,要求作者在寫作時,必須深入採訪,查閱史料,在綜合分析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之上完成寫作。菲爾之前寫了十多年的訪問稿,積纍了豐富的人物專訪寫作經驗。她在寫作本書時付出了相當的熱情和精力,深入採訪、實地考察,並廣泛閱讀馬來西亞政經文史書籍。菲爾的才思和用心,加上許廷炎風趣幽默、充滿睿智的口述,兩人珠聯璧合完成了這本令人期待的回憶錄。

法國學者菲力浦‧勒熱訥認為,自傳具有三大基本品質:真實性、故事性和思想性,即自傳要具有史料價值、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有文字的美又有歷史的眼光,從這個立點上說,菲爾對傳記作家的責任的理解和把握是透徹的。這本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是歷史價值。好的個人傳記,不僅能給人予成功的經驗和生活的啟迪,而且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在這本回憶錄裡充分反映出馬來西亞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華人的生活狀況和人的思想感情。正如菲爾在後記中所提到的本書價值:「拿督本身的故事無論在個人或時代意義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料。其珍貴處,在於記錄了一個時代背景——從1940年代到2014年這段時間裡,馬來西亞以至整個世界的社會大環境,都或多或少對他個人成長和商業建設造成影響。比如,共產黨和其理念的興起、馬來亞和馬來西亞獨立前後,政經文教的轉變;乃至由馬共的影響而導致的學運之潮流、馬來西亞和整個世界波瀾四起的政局、世界經濟風暴和經濟起飛等等。這本回憶錄,也讓人瞭解拿督那一代人的思維和人生歷程。另外,拿督的故事直接地記載了他那個時代馬來西亞華裔的奮鬥歷程——包括在政治、經濟、文教等方面。……這段時代值得記載,因為它就是馬來西亞歷史的一部分」。若干年後,人們回顧既往馬來西亞華人這個群體,或許可能從《古樓河上的星光——拿督許廷炎回憶錄》這類記敘中瞭解往事,從而獲取研究馬華社會變遷的寶貴資料。

第二是可讀性強。初讀本書,便被它嚴謹的思緒和寫真傳神的情節所吸引。比如〈我的媽媽〉中寫道:「在媽媽小產的半夜裡,下着傾盆大雨,十六歲的三哥曾拚命踩着腳車,要去我家附近的角頭買洋蔘給媽媽吃。由於沒有路燈,路面黯暗,他看不清方向,踩着腳車好幾次跌進路旁的大水溝,他擦着眼淚爬起來,扶起腳車繼續踩,不久又跌進大水溝,他又趕緊爬起來繼續踩……到了角頭買洋蔘之後,在陰暗的夜裡,心急如焚繼續踩着腳車,匆忙間又數次跌進大水溝。」書中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大大增加了書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菲爾自述平時喜歡閱讀汪曾祺等人的作品,因為「文筆好,幽默嚴肅兼具,遊於自得之場,毫不做作」,並自謙「從小我就是這樣:談天時因輕輕鬆鬆,所以能『妙語如珠』,『收放自如』,並常常逗得人大笑。可是一旦坐下來寫稿就無限痛苦,因為我會變得『正襟危坐』,無法將原有的幽默感散發於文稿之中」。其實,在書中,無論敘事記人,都充滿一種獨特的情調、韻致和幽默趣味。比如寫到許廷炎爸爸對他疼愛的細節,在那只有當新郎新娘才能穿上生平第一雙鞋的年代,許廷炎爸爸卻在二哥結婚那天也給他買了鞋子穿。很多人在新婚之夜都面臨雙腳破皮的難堪,而許廷炎因為鞋太大,穿起來寬寬鬆鬆而免受磨皮之苦。穿着鞋子時,還期望每個人都能看他的腳一下,因為非常值得炫耀。讀來真實、有趣。

第三是勵志。回憶錄真實地記錄了許廷炎先生長達七十年的歲月中,如何從一個貧窮的漁村小孩,漸漸成長為一個成功企業家和社會領袖。作者總結了許廷炎先生眼光獨到、思想細膩、性格溫和,樂觀寬容,超強的耐力和毅力等成功的因素。用許廷炎的話說,「如果我沒有經歷過那些苦日子,我不會成功。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從來不放棄。我覺得積極、樂觀,是成功最大的因素。」書中類似勵志的金玉良言比比皆是,如「走到今天,我的感受就是,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快樂都不能用金錢衡量。一個人能夠越快想通這個道理,人生肯定就能越快看見別人未曾看見的風景。」(〈我最快樂的事〉)又如「我在一個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位生意人這麼說:『我門檻高一點,我慢一點,堅持了過後,我今後的路就寬,我堅信這一點。』做生意和做人一樣,創業和立業都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地走向成功。」(〈給年輕人的勸告〉)這些充滿正能量的觀點,積極地引導讀者默化向上的精神,或許能帶給正在向成功邁進的奮鬥者們一些領悟和感動。


袁勇麟,1967年生。蘇州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和新聞傳播學博士後。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協和學院院長。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教學委員會主任、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曾榮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青年教師獎」、福建省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福建省優秀教師,以及「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第二屆「冰心散文獎」等。著有《二十世紀中國雜文史》(下)、《當代漢語散文流變論》、《文學藝術產業》、《中國當代文學編年史‧第十卷‧港澳台文學(1949~2007)》、《大中華二十世紀文學史‧第五卷‧第九篇 二十世紀台港澳及世界華人華文文學發展概觀》,主編《中國高校新聞傳播學書系》、《新媒體傳播學叢書》、《文學欣賞與創作》、《二十世紀中國散文讀本》、《海外華文文學讀本‧散文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