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鄭政恆:戴望舒與馬博良的文學翻譯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5月號總第365期

子欄目:文藝茶座

作者名:鄭政恆

1  《戰火下的詩情――抗日戰爭時期戴望舒在港的文學翻譯》書評

隨着「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和《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出版,日治時期香港文學的面貌,比過去更為清晰了,由於上述的出版,並沒有翻譯文學部分,由鄺可怡編校的《戰火下的詩情――抗日戰爭時期戴望舒在港的文學翻譯》一書,是十分重要的補充。

《戰火下的詩情》收錄戴望舒翻譯的馬爾洛(通譯馬爾羅,Andre Malraux)小說《希望》選段,再加上三篇「詩情小說」和施蟄存翻譯的《希望》和《鄙棄的日子》選段。這些翻譯作品,都未見於王文彬、金石主編的《戴望舒全集.小說卷》,這是《戰火下的詩情》出版的意義之一。

由於戴望舒幾乎沒有創作小說,所以討論的重點不是作家創作與翻譯的比較研究,而是這些翻譯,在中國和香港的文學史及翻譯史中,到底有何意義?

1938年8月,戴望舒發表馬爾洛的《希望》片斷。同一年同一月,上海金星書店出版馬爾洛刻畫省港大罷工的《征服者》(Les Conquérants)中譯本,也就是由王凡西翻譯的《中國大革命序曲》。然而,戴望舒並沒有翻譯馬爾洛另一部刻畫1927年上海清黨的《人的狀況》(La Condition Humaine),編者透過導言的一條註釋(註30)交代了戴望舒對《人的狀況》的批評(戴望舒指馬爾洛對中國的革命和無產階級理解不正確不足夠),這一點不乏重要性,但編者的處理頗為低調,且有另一種詮釋(戴望舒刻意迴避跟中國革命相關的作品,拉開距離,令讀者能客觀審視),留下再作討論和研究的空間。

《希望》第一部名為「詩情的幻覺」(L'illusion lyrique),詩情一詞確實出現於小說中,其中一個角色沙特說「任何人都需要有一天找到自己的詩情(lyrisme)」(頁72),在革命的史詩式大時代之下,沙特所標榜的是個性的詩情或抒情,當中也反映出戴望舒的文藝觀,貼近小說中沙特的想法,尋求「戰鬥中的人的語言」(頁73)。這一點多少解釋了在抗戰時,部分居留在香港作家的創作,為甚麼遠離當時主流的功能式呼喊,他們在戰鬥中保留了人的語言,例子有戴望舒《災難的歲月》的一些詩作,以及蕭紅在香港寫成的《呼蘭河傳》。事實上,學術界對抒情傳統的討論,也可以添加上這一筆。

《戰火下的詩情》一書,收錄了三篇「詩情小說」,分別是許拜維艾爾(Jules Supervielle)、穆朗(Paul Morand)和加奈特(David Garnett)的短篇小說,為甚麼要在香港的日治時期發表這些小說,編者鄺可怡有詳盡的剖析,在此不作複述。

值得點出的是,五十年代馬朗(馬博良)主編的《文藝新潮》,以及香港現代主義作家,如何繼承戴望舒的「詩情傳統」。

書中收錄了許拜維艾爾的小說,而在戴望舒來香港之前,曾在法國訪問許拜維艾爾本人,以及翻譯他八首詩(戴望舒與許拜維艾爾,以及梁宗岱與梵樂希的交往,對於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有象徵式意義)。到了五十年代,馬朗以筆名孟白蘭,在《文藝新潮》第四期翻譯了蘇貝維爾(即許拜維艾爾)的三首詩,跟戴望舒前呼後應。

至於穆朗,《戰火下的詩情》一書收錄了〈六日競賽之夜〉,而在《文藝新潮》第四期則有另一譯本,由小說家齊桓翻譯的〈六天晚上〉,譯筆後的簡介點出「最受他影響的是日本文壇,橫光利一、片岡鐵兵和武田麟太郎就是承接他的路徑,發揚了新感覺派。」法國、日本以至上海新感覺派的傳統,「專寫都市情調,對摩登男女的情慾及現代人的心理,有極新穎的刻畫」,也逐步在香港現代主義小說中(如馬朗、劉以鬯、崑南、盧因),得以傳承與轉化。

最後是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家沙特。戴望舒在香港時翻譯過沙特的〈牆〉,是最早的沙特小說譯筆之一,編者點出了〈牆〉、馬爾洛的《希望》片斷和戴望舒的《獄中題壁》三個運用了「牆」意象的作品,是精微的發現。而經過三四十年代的戰爭體驗,存在主義文學潮流還有生命力,《文藝新潮》也刊登了沙特小說〈牆〉的譯筆(馬朗翻譯了〈牆〉,見第四期,還有另一篇小說〈伊樂斯特拉土士〉,見第二期)。五六十年代香港作家,對於存在主義文學的關注重點,由死亡與存在,轉向虛無與荒謬。

雖然戴望舒沒有完整翻譯馬爾洛的《希望》,為我們閱讀欣賞這部小說帶來困難,然而,《戰火下的詩情》出版的意義重大,不單補充了《戴望舒全集》的不足,更幫助我們瞭解香港文學的發展源流,補上重要的一筆。

 

2  《變調:馬博良譯詩集》編後記

2007年11月,馬博良先生(筆名馬朗、孟朗、孟白蘭、卜量、聞倫、愛秀、聞龍、穆昂)來香港,我十分榮幸能得見大名鼎鼎的香港前輩詩人,而且在香港嶺南大學,跟馬博良作深入訪談。後來,我整理成訪問稿〈上海、香港、天涯――馬朗、鄭政恆對談〉(《香港文學》第322期),我問他,當時要翻譯那麼多作品,到底在哪裡找到原文書本,他說:

 

「也頗麻煩頗用力去找的,最初到圖書館,漸漸圖書館不能滿足我的要求,我就到書舖。當時在大道中近文華酒店有一間西方書舖,只有西人去買書,我有時在那裡找書。漸漸又不行,我走到尖沙咀有一間叫辰衝(Swindon)。在那裡買書,沒有我專門要的詩集,便託它訂購。因而認識了老闆,好像姓李的。他知道我在辦《文藝新潮》,特地費了心機,不用我付很多錢也訂購給我。我就是這樣得到書本,非常困難,很痛苦的。因為當時大家連家也沒有,又沒有錢,所以很不容易。英美的詩我也買了好幾本詩選,我自己再買詩集,從中選出來。現在很多人再三告訴我,是我們最先介紹超現實主義的詩,如布勒東(André Breton)的詩。」

 

後來,我查考馬博良的譯詩,推斷當中的英美法現代詩和洛迦的詩作和評介,可能參考了下列的書:

 

The Penguin Book of Contemporary Verse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Kenneth Allott(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1950)

Modern British poetry / by Louis Untermeyer(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 Co., 1950)

Modern American poetry / by Louis Untermeyer(New York : Harcourct Brace & World, 1950)

The Penguin book of modern American verse / selected with an introd. and notes by Geoffrey Moore(London : Penguin Books, 1954)

Mid-century French poets : selections, translations, and critical notices / Edited by Wallace Fowlie(New York : Twayne, 1955)

The Selected poems of Federico García Lorca / Edited by Francisco García Lorca and Donald M. Allen.(New York : New Directions, 1955)

 

馬博良的譯詩方向,是緊接戴望舒和趙蘿蕤等人的前路(戴望舒的《洛爾迦詩抄》和馬博良的「洛迦詩抄」,竟然一樣於1956年面世),並開展到更新鮮更現代的新地域,馬博良確是有系統地,以華語譯介英美法現代主義詩的先驅者。關於馬博良在《文藝新潮》的詩作翻譯,學者邱偉平在論文〈《文藝新潮》譯介現代主義詩作的選擇與取向〉(《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11.1期)中分析說:「馬朗非常注重現代主義詩作的語言技巧和表現手法,尤其着重暗示、省略連接、片斷的拼貼、文字句法的試驗、語氣觀點的變化,以及現實與幻想並置等特色,但馬朗反對為藝術而藝術。」面向社會現實,也是馬博良所注重的詩藝準繩。

《馬博良譯詩集》收錄他在五六○年代的譯詩,當中的譯作,過去曾發表於香港台灣兩岸的重要現代主義文藝刊物,包括了《文藝新潮》第四期(1956)的「法國文學專號」、第五期(1956)的「洛迦詩抄」、第七期(1956)的「英美現代詩特輯:美國部分」、第八期(1957)的「英美現代詩特輯:英國部分」、第十四期(1958)的「法國詩輯」等等。

馬博良的譯詩也刊於台灣,對台灣的現代主義詩壇帶來影響。崑南在〈文學的自覺運動〉(《新思潮》第五期)一文中說過:「《筆匯》的編排,風格甚似《文藝新潮》等雜誌。」又誠如也斯在〈香港與台灣現代詩的關係:從個人的體驗說起〉(《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二期)中說:「(《文藝新潮》)上面翻譯了墨西哥詩人奧塔維奧.帕斯的〈在廢墟中的頌讚〉,便對瘂弦的〈深淵〉產生過影響,它翻譯的歐洲、南美的文學,擴闊了港台詩人的視野。在《文藝新潮》結束後,它的影響亦可見於《筆匯》等雜誌。」劉以鬯的文章〈三十年來香港與台灣在文學上的相互聯繫〉(《星島晚報‧大會堂》1984年8月22及29日),也以《文藝新潮》和《筆匯》的關係為例子,說明《文藝新潮》影響台灣的文風。

馬博良翻譯的英美現代詩,見於紀弦主編的《現代詩》第十四期(1956)至第十九期(1957),以及尉天驄主編的《筆匯》第二卷第二期(1960)。綜合來看,馬博良的譯作,不少是英美現代主義詩歌,也有歐陸和拉丁美洲詩人名詩,大部分更是當年華文世界首度中譯,打開了不少詩人的眼界,影響深遠,香港現代主義刊物如《新思潮》、《香港時報.淺水灣》和《好望角》,是最明顯的例子。


鄭政恆,《月台》編輯,曾獲第二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散文組一等優秀獎、大學文學獎新詩組冠軍等。個人跨媒體攝影詩集《記憶前書》已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