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趙稀方:作為里程碑的《香港文學》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5月號總第365期

子欄目:「從《香港文學》看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專輯(上)

作者名:趙稀方

1  《香港文學》出現在香港文學危難之際

1981年3月13日,剛剛成立的「新加坡文藝研究會」召開一個華文文學座談會,有白先勇(北美)、瘂弦(台灣)、劉以鬯(香港)、方東方(馬來西亞)、黃東平(印尼)等人參加。會議給劉以鬯的題目是「香港的文學活動」。劉以鬯很不樂觀,他着重談的是香港文壇無以為繼的危機。他在發言中指出:辦了七年多的《海洋文藝》(1972~1980),因「銷行阻滯,虧蝕良多」,在去年十月停刊了。兩個月後,提倡讀書的《開卷》也「因銷數不夠理想,成本日益增加,虧損良多,難以支持」而停刊。詩刊《羅盤》(1976~1978)已停。《素葉文學》創刊號於去年六月出版,快一年了第二期沒問世。可以說,當時定期出版的文藝刊物只有《詩風》一種。從報紙上,情況也不樂觀。香港每天出版的報紙達幾十種之多,但願意刊登嚴肅文學作品的,少之又少。當時,只有兩份報紙闢有文藝版:《新晚報》的「星海」,每週發刊一次;《文匯報》的「文藝」,每半個月發刊一次。在劉以鬯看來,這兩種大陸背景的副刊,「雖然也登本地作家的作品,數量不多」。香港文壇的確不能不讓人悲觀。(1)

1981年後,情況好了一點,但又迅速惡化。《素葉文學》在這一年6月出版了第2期,劉以鬯這篇發言〈香港的文學活動〉就刊載在這一期上。1982年,《素葉文學》一口氣出了十期,但到1983年又降回到六期,1984年只出了兩期以後便暫時停刊了。1982年,老牌刊物《當代文藝》復刊,但支撐到1984年8月便結束了。而被劉以鬯稱為唯一定期出版的刊物《詩風》(1972~1984),也在1984年6月終於停刊。還有一個刊物前面劉以鬯沒有提到,大概因為它不上報刊亭銷售,那就是1975年創刊的小型報刊《大拇指》。即使這個小報刊,也不好過,它先在1977年54期由週報改為了半月刊,到1984年10月187期又變成了月刊。總之,到1984年,香港文壇幾乎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黃傲雲在〈從難民文學到香港文學〉(《香港文學》1990年第2期,總第62期)中回顧香港報刊的時候認為,因為經濟衰退和香港談判,1984年是香港文學的一個危亡點:「1984年底,香港的文學,又是否已經走向滅亡?1984的結束,看起來像香港的文學或香港文學,已經結束。」(2)

在這樣一種危急情形下,1985年1月,《香港文學》挺身而出。它不但接續了香港文學的命脈,而且創造了八十年代以後香港文學的新的生命。《香港文學》從1985年一直延續至今,已經三十年,三百六十期,創造了香港文學報刊之最。

 

2  《香港文學》總攬「左右」、「前後」的香港文學

因為各派都失去了文學發表的陣地,也因為劉以鬯的特殊地位,香港文壇各路兵馬都聚焦於《香港文學》,形成了香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學匯流。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壇,左右對壘,旗幟鮮明。《人人文學》(黃思聘,1952~1955)、《中國學生周報》(1952~1974)等是美元支持下的反共刊物,而《大公報》《文匯報》等是左派陣地,不過美元文化呈壓倒性優勢。到六七十年代,左右仍在延續,右翼刊物最有影響的是徐速主編的《當代文藝》(徐速,1965~1978),左翼刊物最有代表性的刊物是夏果主編的《文藝世紀》(1957~1969)和吳其敏主編的《海洋文藝》(1972~1980),兩者之間的對壘意味仍然明顯。不過,隨着美元文化的結束,本土意識的成長,以排斥政治追求藝術的本土作家群開始壯大。本土刊物可以追溯到1956年馬朗創刊的《文藝新潮》,此刊雖然是偏右的,但主旨卻是擺脫政治,受存在主義影響,追求現代主義。這條路線前面有《詩朵》,後面發展出《新思潮》《好望角》。六十~七十年代,香港出現從文社到詩社的高潮,新一代港人浮出歷史。《中國學生周報》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轉向培植本土年輕港人,西西、也斯等人分別成為副刊編輯。至《周報》結束,這一批詩人大部分過渡到《四季》和《大拇指》以至《素葉文學》。《香港文學》不分門派,總攬各派作家,這在香港文壇上很少有的。《香港文學》不但包括力匡、盧因、崑南、西西,也斯等現代派作家,也包括舒巷城、何達、海辛、顏純鈎等寫實派作家。

同時,《香港文學》既尊重老作家,又扶持新作家,將老中青三代香港作家統攬於懷。《香港文學》不但包括最早的香港作家侶倫的作品,更包括董啟章、韓麗珠、謝曉虹、陳曦靜、葛亮、周潔茹等一大批年輕作家。

 

3  香港文學概念的構建

《香港文學》標誌着香港文學主體的建立,這種主體建立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香港文學」概念的建構。

雖然「香港文學」的概念從前有人提及,如《中國學生周報》(1972.9.1)舉行「香港文學問題」的討論,1975年7月香港大學文社主辦的「香港文學四十年文學史學習班」。1979年,《八方文藝叢刊》創刊號開展「香港有沒有文學?」筆談會,胡菊人、羅卡等撰文。中國大陸自八十年代初開始關注香港文學,但限於劉以鬯、舒巷城等作家,立足於批判資本主義現實。只有到了《香港文學》,才開始基礎性地構建作為學科的香港文學概念,其手段主要有兩個方面:史料積纍和文學評論:

如第一年一開始連載平可對於早期文學的回顧〈誤闖文壇述憶〉,刊登侶倫(貝茜)〈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第二年連載楊國雄的〈清末至七七事變的香港文學期刊〉,梳理香港早期新舊報刊。同時邀請大量香港早期報刊的創建者,回顧報刊創建的過程,其中包括:力匡〈《人人文學》《海瀾》與我〉(1986.9)、盧因〈從《詩朵》看《新思潮》——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一鱗半爪〉(1986.1)、絲韋(羅孚)〈《海光文藝》和《文藝世紀》〉(1989.1)、許定銘〈從《華僑文藝》到《文藝》〉(1986.1)、羈魂〈詩風風雲十二年〉(1987.3)、彥火〈《海洋文藝》之什〉(1986.1)、迅清〈九年來的《大拇指》〉(1985.4)、葉輝〈《羅盤》雜憶〉(1985.6)、杜漸〈《開卷》前後〉(1986.1)等等,也包括對於文學團體,青年獎文學獎的回顧等等。《香港文學》很注重香港文學的評論、常有「香港文學評論專輯」。香港文學的評論部分,是直接對於香港文學史的論述和構建。陶然主編期間,有意識組織對於年度香港文學作品的評論,並編輯了香港文學選集系統,內含專門的文論部分。

 

4  在華文文學的背景和體系之中,確定香港文學的主體。

從劉以鬯到陶然,都一直以大量的篇幅關注中國大陸、台灣、澳門及其東南亞、北美、歐洲等地區的華文文學,在世界華文文學的體系構造中,確定香港文學的主體定位。1985年,《香港文學》創刊第一年,就刊載了「戴望舒逝世三十五週年紀念特輯」、「郁達夫殉難四十週年紀念特輯」、「馬來西亞華文作品特輯」、「新加坡華文文學作品特輯」、「美國華文文學特輯」等。刊物對於世界華文文學的概念自覺,相當令人吃驚。

到了陶然主編期間,中國現代作家的部分減少,將世界華文文學集中於中國大陸之外,如刊登過台灣、澳門、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西部等文學專輯,並且更為集中地刊登「海外華文作家專輯系列」,系列包括施叔青、綠騎士、黎紫書、張錯、鍾怡雯、嚴歌苓、盧因、瘂弦、陳謙、葉維廉、章平、朵拉等。如此大規模地扶植世界各地區華文文學,是前所未有的,《香港文學》由此成為世界華文文學的中心。這是香港作為一個獨特文化空間的價值所在,也是它對於中國文學的最大貢獻。

 

5  前後期的《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以2000年為界,劉以鬯和陶然各主編十五年。兩位是1949年以來的前後兩代最傑出的南來作家,都為《香港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廣泛吸納各路作家、構建香港文學概念、高度重視華文文學諸方面,劉以鬯和陶然主編的前後期《香港文學》有其高度一貫性。不過兩者也各有側重和差異,這裡可以談兩點:

一:劉以鬯的《香港文學》較多雜論,差不多是一個綜合性刊物。據我統計,劉編期間的《香港文學》每一期刊載的小說平均只有三、四篇。陶然時期則將主要篇幅刊登文學作品本身,將之變成了一個純文學刊物。

二,劉以鬯較為喜歡刊登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而陶然較多刊登香港本地作家作品。因為歷史原因,劉以鬯與中國現代文學有較多聯繫,在八十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時期,刊登戴望舒、郁達夫、張愛玲等人的創作和研究,可以彌補促進大陸的文學研究視野。但在2000年之後,大陸現代文學作家早已被過度開掘,陶然把主要篇幅讓給中國文學注意較少的香港文學,重點扶植香港本地作家,特別是青年作家,這應該說是很有眼光的選擇。

 

 

【註】:

(1)      劉以鬯〈香港的文學活動〉,《素葉文學》第2期,1981年6月

(2)      黃傲雲〈從難民文學到香港文學〉,《香港文學》1990年第2期,總第62期


趙稀方,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64年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要從事現當代文學及西方文化理論的研究,近年來致力於香港文學研究,並於2001至2002年赴英國劍橋大學做香港及後殖民批評的研究。在海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著有學術著作《小說香港》、《存在與虛無》、《翻譯與新時期話語實踐》,編著有《我所知道的康橋》、《小城三月》,譯著有《黃金法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