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陳德錦:去來東平洲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9月號總第369期

子欄目:「香港,香港」散文大展

作者名:陳德錦

我彷彿知道城裡人為何要踏足這小島。

華南植物園幾位研究生在一篇報告指出:香港的東平洲,不但擁有天然的岩石景觀,更擁有二百種維管植物,其中藥用植物一百三十二種、食用植物共二十五種、芳香植物二十四種、油脂植物三十七種,還有飼料、鞣料、澱粉類植物,真是可觀、可用亦可「聞」了。舉例說,鹽膚木所包含的單寧就是鞣酸,可用於強化皮革製成品。報告還指出,東平洲適宜日後發展生態旅遊,特別是「海島森林療養中心」和「以植物探險為主題的環島遠足健身區」。

東平洲,在香港偏遠的東北面,地理上更似與大陸相連而不屬香港一部分,如今踏足已不是難事。碼頭在中文大學附近,每逢假日,登島探勝的人多得超乎想像。一艘街渡,擠滿二百人,開出後又駛來另一艘加班船,再擠二百人,噴着黑煙,浩浩蕩蕩向東北前進。

在船上,有一對年輕夫婦,帶着兩歲不夠的孩子。孩子坐不定,卻搶奪着大人的手機玩弄一番。我閉目遊想:有一天當孩子得知小時候曾經踏足這國家級地質公園,會不會有點錯愕?對啊,我來過這裡,我爬過那些石頭,那時候這小島已不單是少年背包客的露營勝地,卻是家庭自由行的好去處。爸媽還為我拍了一張照片,帥極了。

不知不覺地,街渡駛出了吐露港,進入大鵬灣,人人的手機都發出提示訊號,覆蓋香港的網絡將會轉為國內網絡。船上人幾乎全都不動聲色,視之等閒,不再有幾十年前「出公海」時那種緊張心情。如今四海一家,地球村當然不限於在陸地。

碼頭在島的東北面,這叫船繞了一個小圈才靠岸。這島的地質特徵是坦蕩蕩的,靠北的海灘,單以目視已見一層一層的頁岩,像石造的波濤綿亙一線。這簡單地一層層疊起來的板塊也富有吸引力,就是不再前進多看一下其他岩石,我也覺得不枉此行。

怪奇為美,而美總不能缺少一個故事:東平洲的頁岩每一層厚一至五毫米,粉沙岩顆粒較粗,泥岩顆粒較細,層層相疊、紋理清晰。是白堊紀晚期形成的。當東平洲還被海水覆蓋,頁岩在缺氧、高鹽和靜止的水裡長期沉積,形成了層層疊疊的面貌,有時還可以在岩層裡找到石化生物。

地質學家的故事,跟植物學者的研究,是否遊人登島的理由,我無法肯定。大部分的遊人,也許為了散散心,也許為了別人的口碑,看看參差多變的岩石紋理,說來也算一次「生態遊」。其實島上的生態,他們不大關心,也不用他們關心。

走上山路,踏着露出地面的岩石,始覺小島是大石一塊,平坦如砥。這也是東平洲的宿命。還沒走到西面的斬頸灣,路上有折斷的樹幹,一些塑料條幅糾纏其間,寫上反對擴建郊野公園的字句。在碼頭附近的小村,門牆殘破,人口稀疏,也掛滿抗議的字句:「郊野公園蠶食村民權益,保育政策嚴重影響村民生活。」幾個月前,原居民還反對私人土地被劃入郊野公園範圍,把一棵大樹砍下來,聊作抗議。要是東平洲地勢陡峭,它受到的破壞就會減少許多。

每年的公眾假期、週六連週日,一年算來東平洲就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對外開放的。村民即使可以靠遊客做點小買賣,還是得不償失。他們失去的是安寧閒靜的生活。三天就有一天幾百人登陸,拍照、吃喝、喧嘩,擠兌自來水、用塑料瓶塞滿垃圾箱,這一切,無疑扭轉了小島的生活形態。頁岩雖然堅硬,久經遊人踩踏,多少也會崩壞。然而來者沒多少會自認是「侵入者」:身份嚴正的香港人,為了舒展身心,登上東平洲,名正言順「遊公園」,有何可議之處?

我衷心期望有更多人欣賞這個小島,認真地去嗅嗅那些香草和香花,我更夢想日後島上有一個「海島森林療養中心」。但作為學術報告,越庖代俎也未必能成功推動旅遊業。我自始至終都不相信,遊客是看了報告才欣然登上東平洲的。

 

2015615


陳德錦,香港浸會大學博士。著有散文集《一枕酣眠》、《身外物》及評論集《中國現代鄉土散文史論》、《宏觀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