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李凱琳:刻畫香港身份認同深處的懸疑小說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5年12月號總第372期

子欄目:域外視野

作者名:李凱琳

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於1941年12月起被日本佔領,英國的百年統治亦寫下了休止符。然而日本於四年後投降,英國在中國國民黨主張主權之前再度佔領香港,恢復殖民統治。此後香港以驚人速度復原,香港人口於戰爭中跌至六十萬,在四七年增至一百八十萬,至四九年中國共產黨統一大陸後兩年增加五十萬人以上。香港由「反共」的移民城市搖身一變轉化作香港身份已是六十年代以後的事,主導當時文藝界的有也斯、李碧華等。七十年代由中國來港的「新移民」,非法與合法的加起來共四十萬,他們的存在絕不能忽視——「新移民」貧困粗獷的形象,喚起「我是香港人」、「他們大陸人」的自—他意識(self-other consciousness)。(有關香港文化與身份認同,詳見藤井省三《現代中國文化探檢》)

英國歸還香港予中國,由1997至今已臻十八載,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愈漸強大的同時,「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行將出現以年輕人為中心的第二次香港身份形成期。撇除別樹一幟的董啟章,引領第二期文藝界的應為本作的作者韓麗珠。她從香港回歸後翌年至今已發表一部長篇和四部短篇小說集,並於台灣、香港屢獲文學獎項。

〈渡海〉的男主人公凡,曾經從對岸渡海來到「這個城市」。對岸和「這個城市」分別隱喻中國廣東和香港。作品描寫的大概是鄧小平政權開幕前的七十年代,中國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後遺症甚為嚴重,在凡那貧窮而位於海邊的故鄉,人們「只有到達海的另一端才能存活下去」。每逢星期日下午,擅泳的男人紛紛跳進海裡,很多都溺死或被鯊魚吃掉,即使能幸運漂流到「這個城市」,偷渡而來的人也很難生存。

凡帶着「先上岸的人獨有的權利」延續生命,取得居住權,現在一邊於後院飼養食用動物,一邊獨自料理稱作「莫宰羊」的食堂。把「莫宰羊」直譯的話可解作「別宰羊」,但在福建方言裡則解作「記不起」。那個曾讓凡俳徊於生死邊緣的海,在「這個城市」一再被填,令他曾勝出的渡海泳亦因而結束。凡屠宰那些打從心底喜愛的動物時,動物的神情與被他奪去財物的「後來者」的神情重疊。

如此「莫宰羊」來了各種患有精病的人,任職辦公室的阿空是其中一人。她下班後與同事莫一同於辦公大樓後的森林之路徘徊,他們二人共同租借的小屋被大群瞎了一隻眼睛的鳥包圍後,莫於大雨天失蹤了,阿空就患上厭食症而來到「莫宰羊」。她在滿有奇幻氣氛的後院抱起瘦伶伶的貓,這讓凡想起「後來者」的眼神。在阿空之後來到的是她丈夫,他懷疑失蹤的妻子被凡捉走……失去對岸的故鄉,失去此岸的海,面對在「這個城市」失去情人或妻子而絕望的人們,凡的自問自答:「人們能存活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改變呼吸的方法。」似乎與其神秘結局連繫着重大關係。

另一方面,去年九月於香港展開的「雨傘運動」也為日本文化界帶來影響。如村上春樹去年十一月於柏林的演講裡提及:「願把此信息送予(與民族、宗教、不寬容等)高牆戰鬥的年輕人。」(《每日新聞》4月19日,訪問:小山鉄郎.共同通信社編輯委員)他於今年四月的長篇訪問裡亦提及:「重要的是他們抱持理想。我願一直支持這些行動。」為香港年輕人打氣。然後本誌於今年三月發表的香港報道:「通過今次的路障,他們一直以來無法感受的『香港精神』和人與人之間的連繫,都因為共同生活於開放空間而獲得釋放。」(深尾葉子〈香港雨傘革命的七十九日〉)韓麗珠的〈渡海〉可說深入刻畫了變動中的香港身份。

本作於台灣文學雜誌《短篇小說》2012年10月號發表,收錄作者於今年五月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失去洞穴》。翻譯以韓氏提供的原稿檔案為底本。

 

譯按:韓麗珠的小說〈渡海〉由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藤井省三教授翻譯,發表於日本文學雜誌《昴》(すばる2015年8月號)。本文為藤井教授為小說撰寫之譯介,為香港文學、雨傘運動與韓麗珠繫上一條線索。

 

 

 


李凱琳,嶺南大學中文系研究生。曾在報刊發表散文及攝影作品,研究《現代》雜誌的創作及翻譯,亦研究香港文學。最近出版的《書寫香港@文學故事》作者之一。